2011年2月26日 星期六

一切集法皆是滅法



 


 


一切集法皆是滅法


 


談緣起,最原則性、最根本、最重要的內容是什麼?所謂緣起,因緣而生起的事物叫緣起,緣所生的法,不管我們怎麼去看待它,它緣生了就會緣滅。所以它的原則性就是:它一定是無常性、無我性的。不管你講「一切集法皆是滅法」也好,講「苦、集、滅、道」、「十二緣起」都好,其實最重要的就是任何緣起法生起都是無常性、無有我性。這個就是導師所說,在研究原始佛教與根本佛教要知道的重點。


 


「一切集法皆是滅法」集和滅,在阿含經中,這個「集」就是苦集的集;這個「滅」就是苦滅的滅,所以凡是談到因緣所集起的法,一定有苦的特質。為什麼?因為它不自在,這個集就是煩惱,煩惱所生的法一定是苦的。那皆是滅法是什麼意思?就是縱使是煩惱所生,但是因緣消散它還是會滅去,凡是因緣所生的法必然會滅去。


 


  我這次暑假在美國同淨蘭若講這個主題,其中有一個同學問我說:「老師!你說一切集法皆是滅法,那所有的法生起就滅的話,這樣子會不會感覺很消極啊?」這個「滅」如果依文解義,就會形成這樣錯誤的認知,以為這個滅就是沒有了。如果所有集法皆是滅法的話,我們就會說:「本來人不是都會死的嗎?那我現在又失業沒有工作,又不高興,早一點死、遲一點死,那就跳樓死就好了嘛!反正一切集法皆是滅法。」這樣子所認識的「滅」就是錯誤的。所以,我就跟這個同學說:「這個『滅』在佛教裡是nibbana涅槃,所以這個『滅』,其實就是空的意思。因緣所生的法,其實它本性是空的,所以才說它是滅法。我舉個例子,比如說這個麥克風,它是不是因緣集起的法?它是地、水、火、風等種種元素所組成,那為什麼說『一切集法皆是滅法』,它還存在,還好好的,你說它是滅法、是空,好奇怪喔?為什麼佛陀會這樣講呢?因為它已經出現,已經形成這個法,就沒有不滅的自在了。就是它只要是被形成的法,生起的法,就是一天一天在往滅前進了。」


 


  那我們在它還是因緣聚起的時候,就知道它這種法本性是空,也是滅的話,請問你在擁有的時候,會染著它嗎?因為你縱使染著它,放不下,它總有一天還是會離開你。那我們是不是現在就全部把它放掉呢?好像又不是。所以我們在擁有的時候,要清楚的知道這是因緣法,在因緣聚起的時候,我們有那樣的智慧,還是會珍惜,但是不會染著,這個是重點。因為我們知道它是無有常性、無有我性,所以還能善用的時候,就好好的善用。比如說這個麥克風我們可以好好善用它,它可以傳播聲音,我們講話就可以不用獅子吼那麼大聲,聲音又可以錄起來。所以你好好的善用它,這個因緣法可以讓我們累積很多福慧資糧。這當中哪有消極,對不對?只是一個觀念的轉換而已。所以比如說我們擁有一個家庭,就有一家人的善緣;或者是我不是畜生,我還有為人的善緣,在我的因緣還沒消散,這個五蘊身還很健康,還能聽聞佛法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有好好的善待它、珍惜它。如果沒有,這個法遲早會滅,等到滅的時候才來婉惜,那就太晚了,在這個過程沒有累積到福慧多可惜。其實大家都是公平的,因為所有集法皆是滅法。


 


        那為什麼說阿若憍陳如,是五比丘裡面最利根的。這個阿若憍陳如他開悟的時候,他講出這句話:「一切從因生法(集法),是滅法」,就是一切集法皆是滅法,阿若憍陳如見法的時候講出這句話,在四聖諦裡面比較偏重在集諦,就是煩惱的因,因為阿含經都偏重在有情的煩惱上說。但是如果獨立的說,一切集法皆是滅法的話,這個「集法」就感覺比較廣一點,好像所有因緣生法都是。這種知見只要我們一建立了,在生活中,在我們的認知上,就能知道所有因緣所生的集法當下就是空性、是滅法,其實在我們的知見上,就會鬆脫了很多常見跟斷見。所以,能夠在知見上建立這種緣起正見,就能斷見煩惱上的無明,無明就是無所明,本來是無常,認為是常,本來是不淨認為是淨,這些都是無明。假如能在這見煩惱上,去除這一種顛倒,我們所獲得的就是正見。有了正見過後,導師說好像一棵樹,你只要把它的根截斷,它的樹葉、果子久了,它自然就會掉落了,在知見上先斷除見煩惱,我們的愛煩惱就會漸漸脫落。所以我們修行到底要在那裡用功?有一種阿羅漢是先斷這種見煩惱的,因此我們聽課、學習佛法的知見,在這個部份上是很有幫助的。如果你的先生或是你的太太問你們:「整天來慧日講堂,來做什麼?」你說:「我要斷見煩惱。」「那愛煩惱呢?你為什麼還那麼喜歡吃咖哩、喜歡吃辣的東西?」你要說:「愛煩惱要慢慢斷,你要給我時間。你看一棵樹,樹根斬斷了才會慢慢的枯萎。」其實導師的譬喻是這麼講的,我們只要知見上建立這種無常、無我的正見,對於五欲,縱使我們還可以享受,但是自然會慢慢淡化的。


(釋開仁講《印度佛教史》,壹同寺同學整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