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問:佛寺常舉辦法會超度亡魂,這都是作假的?騙人的?


答:早期的佛法沒有以超度法會為度眾生的方便,佛陀皆以說法讓我人了知善惡業果,從行為上慢慢修行去除煩惱的。現代的法會,是佛教發展中出現的一種方便,當然若內容及領導人清楚所為,應不會偏離佛法的觀念的,但若以賺錢為目的,就是根本的錯誤。超度亡魂的法會,有其一定的效用,因佛陀有教導「迴向功德」的修行方法,或說是對特定的對象予以至誠的祝福,這從修行上來說,是有一定效用的,如日本不就有以「音樂」或「心力」對「水」有種種研究的成果嗎?特別是「心力」,它有肉眼看不到的力量,至少「相由心生」您應可了解吧。因此,若我人用至誠的心來誦經,及專注的迴向於某人,自與他必有一定的影響力的(若不用心,力量是少不足言的)。在經典有記載,曾有某人修善死後成為天人,然因其生前的善心感動世人,世人對他念念不忘,不斷讚頌他,他在天界的身上光明,也會越來越明亮,這就是「將功德轉施予特別對象」的作用了。以此來說,不是一定要有靈魂,才能感受到這股力量的,即使已轉換成另一生命(生善道或惡道),其實我們的善念對其都有相應之緣的。

就佛法正確的觀念來說,辦法會只是一個「助緣」,讓那些淪為鬼道的眾生有「聽聞誦經」等的善緣,藉著經典的內涵啟發亡者的善心,讓他有向上向善的助緣,莫再為生前的事怨恨不息,只要有血緣關係的人在道場修行,亡者的心特別能感應到的,若能因這項「助緣」讓親人啟善而往生善道,您說難道沒有意義嗎?

2015年2月16日 星期一


 
 
問:人之佛性是與生俱來,與死俱滅?那往生者為何?下地獄者為何?輪迴者為何?這都與靈魂無關?


答:「佛性」這個語詞不是早期佛法的觀念,但最早出現的意義是「有成佛的性質/本質」,跟「與生俱來(實是「本有」「本具」的意思)」不相同的。就像「水」有成「冰」的性質/本質,然若不將水降溫,水還是水,不會突然的變成冰。因此,佛法所言的「人之佛性」,在緣起平等的角度來說,每個人若能發心修行,去除所有煩惱的話,就有「可能成佛」,這種性質/本質,是無種族、性別等之分的,只要有足夠的因緣/資糧,就能成聖成佛,反則凡夫還是凡夫。另外,經典也說唯有「人成佛的特性」最強,故其他五道的眾生不是沒有佛性,是比較不具備成佛的條件,待他們果報的因緣結束後,就有機會來善道修行。(因為像地獄者受苦都來不及了,怎麼有時間修行呢?)從佛法的立場而言,不認為「人死必定為鬼」的觀念,所以與靈魂也就不一定有關係的。

當然,若您所言靈魂,只是精神作用的話,在佛法來說就指「受、想、行、識四蘊」。佛法以為人由「五蘊」所組成,蘊有聚集的意思,指人由「色,受、想、行、識」五種原素所組成,色是物質,後四為精神,除了這五蘊的作用之外,沒有任何行而上的靈魂,佛教對輪迴的主體,有的就方便安立為心識,在認知上非常像靈魂,但有一不同的地方就是這心識,是不自在的,是無有常性的,一切皆隨業力去輪迴,這業力並非外人的贈予,因還是生前或過去世自己所造的業力,這種輪迴與業力的排組,佛教就稱其為「緣起因果」,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不主張有任何不變的靈魂」。

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


 
 
問:佛法不談靈魂,我還是很難理解?

答:靈魂是中國「人死為鬼」的觀念,佛法以為有六道輪迴,通常若人死後會隨生前(或過去世)所造的善惡業,決定未來所生之道。一般所說的「人死為鬼」,實於佛法來說就是死後投生到鬼道,不過,並非人人死後都到鬼道,因有的人會生天道、地獄道等,佛法認為要生那一道,決定於自身所造的業力,完全沒人任何外力的主宰。

2015年2月7日 星期六


 
 
正見的領導者──印順導師

釋開仁2014/8/6

 

一、前言

 

印順導師在著作中,經常提示佛法是宗教,與其他的學說(哲學、科學等)不同,宗教必須具備自覺與覺他雙面向的實施,方有其出現於世之價值,這是導師對佛法的根本立場。當然,也基於此,於其著作中只要讀者稍微用心,即可獲得親切的感受,以下,將約略說明之。(按:引文的出處,源自《般若經講記》,pp.1-53,筆者不再一一標示。)

 

二、梳理脈絡與掘發宗要

 

最近重讀《金剛經講記》(收錄於《般若經講記》),深刻體會到導師對佛法之至誠懇切,舉凡所寫所說皆理通無礙。導師在《金剛經講記》的懸論提及:

 

本經文義次第的艱深,實為印度學者所公認!所以,我國本經的注疏雖多,大抵流於泛論空談,少有能發見全經脈絡而握得宗要的!

 

《金剛經》確實是文義深廣的一部經,不只是深入到離戲論而住實相,且能讓此二項特質轉起於整個菩提道上,直至成佛。如說:

 

此二──住與降伏,於菩提心行上轉;全經宗要,不過如此住於實相而離於戲論而已。

 

這簡短的收攝,即是梳理全經的脈絡,以及掘發此經之宗要,讓讀者一目了然,建立正確的方向。

 

三、抉擇病因與辨證指南

 

導師通常梳通義理之後,皆會提供世尊抉擇病因的說明,修行的大方向有了,更應掌握凡夫的根本病因所在,否則若以我為中心來實行,再多的時間,也於資糧無益的。如說:

 

眾生的不能徹悟實相,病根在執有我法的自性;所以見色聞聲時,總以為色聲的本質是這樣的,確實是這樣的,自己是這樣的。由於這一根本的執見,即為生死根本。

我我所見,實為戲論的根源,生死的根源。

 

《金剛經》保留了原始般若重視無我的特質,直指眾生不能徹悟實相的病根,就在於我見或自性見,要看準根源,才能連根拔起。甚至於在還未能斷除這自性執之前的初修階段,理應就必須處處提醒自心莫為自性見所縛,讓我見越修越薄弱,讓般若越學越增明,這樣的省思自心,才會明了沒走錯方向。

話雖說直指病因在於我見,但要除之,談何容易呢?所以,導師引領我們由文字般若著手,由淺入深,漸見深廣,如說:

 

佛陀所要開示的,即正覺現證的──能所不二的實相,本非世間「般若」的名義所能恰當,但又不能不安立名言以化導眾生。

實相非離一切而別有實體,所以不應離文字而說實相。同時,不假藉言說,更無法引導眾生離執而契入。

文字雖不即是實義,而到底因文字而入實義;如離卻文字,即凡聖永隔!

 

所謂的文字般若,當然不是指知識或文字的層面而已,假如無法從佛說的言教中,建立起般若正見的話,我想這還不算有體悟到文字般若的意義吧。換言之,以般若為導的發心,乃至於菩提大道中,行者皆須念念以般若來省察自心,莫為無明戲論所侵,由聞入思,再經思啟修,逐漸地離執而契入世尊現覺的實相。

離妄證真,也通於二乘的,故而導師更為我們辨證了菩薩道應具足的指南,如說:

 

菩薩綜合了智行與悲行,以空慧得解脫;而即以大悲為本的無所得為大方便,策導萬行,普度眾生,以此萬行的因華,莊嚴無上的佛果。要般若通達法性空,方能攝導所修的大行而成佛。

 

雖說三心相應,同等重要,然導師巧妙地點出「以大悲為本的無所得為大方便,策導萬行,普度眾生」,言下之意,似乎是要強調平衡智行與悲行,莫使菩提信願,落入空願空信而已。

菩薩道深廣無際,幸好《金剛經》及《大智度論》等統攝了每個階段應有的學習內涵,如說:

 

二道各有三階,綜合凡五種菩提,總括了菩提道的因果次第。明白此二道、五菩提,即知須菩提與佛的二問二答,以及文段次第的全經脈絡了!

二道,為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的過程中,所分的兩個階段。……般若即菩提,約菩提說:此二道即五種菩提。

 

二道、三階、五菩提,就是菩薩道的指南,或修道次第。導師於書中簡要地給予表示如下圖:

 


 

有了長遠廣大的修行指南,同時,也該擁有憶持《金剛經》全經經意之核心要領,如此才能日日思惟,天天增進。導師於書中有一化繁為簡的釋題,如言:

 

發菩提心者,能以如金剛的妙慧,徹悟不失不壞的諸法如實相,依菩薩修行的次第方便,廣行利他事業,則能到達究竟彼岸──無上菩提,所以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上述這段釋題,對修行者來說,實在是精要之極,記得要謹記於心。

 

四、生活體悟與運用六度

 

此時此地此人的佛法,要能契理契機才行,導師對此相當關注,因此,雖然《金剛經》或般若法門有點深奧,但從它的體悟管道而言,還是不能離開生活的,如說:

 

從體悟說:性空離相,不是離開了緣起法,要能從日常生活中去體驗。所以,穿衣、吃飯、來往、安坐,無不是正觀性空的道場!

 

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到處都是破自性見的道場,時刻正念正知性空離相的正見,保持離執的清淨,佛法怎麼會無法運用到生活呢?其實,確實省察起來,不是經論的問題,也不是導師的問題,是我人用不用心的問題才是。

菩薩道離不開三心與六度,上面說過三心,這裡要介紹六度的運用,導師說到:

 

要救眾生,不能不犧牲自己去利他──布施:這必須具足物質救濟,以達到眾生生活等的滿足;必須以戒忍的精神,達到人與人間和樂安寧;又必須以進、定、慧的教化,革新眾生的思想意志,而使之歸於中道。從前,僧團中的「利和同均」、「戒和共遵」、「見和無諍」,也即是六度精神的實施!

 

由上述可了知,六度非止於各別的六個項目而已,其亦可成為巧用於心的三組觀念:第一組是「布施」,第二組是「戒、忍」,第三組是「進、定、慧」。悲濟眾生,不能不犧牲自己去利益他人。在人間學習與度眾,就得與人共處,而這人際關係的建立,又必須有戒與忍的精神,否則彼此無法和樂安寧。物質或體力的救濟,或是克制煩惱衝動的行為,倘若欠缺了進一步的意志革新(即自淨其意),都還只是表面的功夫,故而菩薩更需以精進與定慧的教化,讓自他的心志,得以洗淨,這才是最徹底的拔濟。

 

五、結語

 

一路走來,自覺得曾讀導師著作的人,修行比較不會怪,說法比較有包容心,信仰也比較不會受其他學說的影響。

導師在《金剛經講記》給予後學的勉勵,如說:

 

佛法以因果為本,凡能戒正、見正、具福、具慧,能信解此甚深法門,決非偶然,而實由於「夙習三多」。所以,佛法不可不學,不學,將終久無分了!

 

所謂的「夙習三多」,《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8(大正8276b)是指「多見佛及供養」、「種善根」及「親近善知識」;而《大智度論》卷61(大正25489b)前二相同,第三項則為「久修六度」。然而,不外乎就是福慧二行,學多學少是個人的用功問題,但假如完全不學,將終久於實相無分的了。

 

 

2015年2月2日 星期一


 
 
心念涅槃,身在世間

開仁2014/12/28

 

此時、此地、此人的佛教,不論是東西方的宗教文化,誰都曉得遠離社會人心的後果定會讓佛教走進歷史。然而,雖說佛法要適當地轉換成當代人相應性或應用性高的模式,或講白一點,就是用盡心思,但是千萬莫忘失佛法的宗教意義──由證出教。

當然,有的人會堅持說:「把宗教的面紗拿掉,不是更能契應各階層的眾生嗎?」是的,善巧人人可變,這沒問題。這當中須檢討的問題是,我們運用的這些巧方便,能引導眾生到達什麼層次?有沒有進階的規畫?有沒有偏離佛出世的本懷?諸如此類的問題,領導者都必須深思熟慮。

比如強調運用正念能減壓,這是好事,但應有次第善巧地引人契入八正道的整體性,即便只是世間八正道,也能成為人間正行的完善基礎。或如慈善救濟,這是善事,引導者應把握好現世樂、後世樂與究竟樂的層次提昇,或說由財施逐漸導向法施的內涵,定能讓眾生身安心也安。又或是佛學的研究,這是事,然亦不應忽略聞思修三慧的次第漸進,使學無止境的教理有學以致用的實義。

《大智度論》中,佛菩薩的教化皆會兼顧由淺入深,或由深出淺的精神指南,意即時下所言的「方法」與「目的」是相當明確的,絕不會有為教育而教育、或為潮流而盲從與跟風,在在顯示出賢聖的方便與周詳,契理與契機皆能照顧。(有興趣可參考卷30277c281b-c等)

《大智度論》卷271 序品〉中有個讓我印象深刻的菩薩樣態:「復有二法:一者、深心念涅槃;二者、所作不離世間。譬如大龍,尾在大海,頭在虛空,震電雷霆而降大雨。」(大正25263c12-14)此段乃描述不退轉菩薩的功德之一。意思是說,一位證得不退轉地的菩薩,他的心境猶如一條大龍,尾在大海,頭在虛空,震電雷霆而降大雨。用以比喻此時的菩薩必定深心繫念涅槃,而身心所作卻不離世間,如此方能降大法雨,擊大法鼓,利樂眾生。

雖然不退轉地的層次離我們有點遙遠,但這兩項果德必由其相似的因行才能獲得。否則,光說不練,或盲修瞎練,永遠都無法身歷其境。所以,如果我們把這兩項特質作為修學菩薩道的方針,我想,這類型的菩薩肯定不會有所偏頗,所行所思必相應於涅槃或實際,也不會遠離社會人心。要知道,沒有心繫涅槃,所修所做極可能只屬世間三界中業;倘若只想獨善其身,恐遲早會被人間淘汱。筆者覺得,若要配對三心,「心念涅槃」即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不離世間」需要大悲心及無所得的方便。

印順導師於《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8)曾說:「佛法的教化,是實際活動於現實社會的,不只是修持者內心的證驗。」筆者覺得,佛教當代的社會關懷,適應時機的方便,若能把握住這兩項原則,運用我人能力所及的善巧方便,引人入道,應不失為一正信正見的實行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