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不可能的任務



 


 


 


不可能的任務


 


    前兩天有位同學跟我說,世尊明知世間眾生剛強難化,還是要制定違反人性常情的律制生活,還要開演無量的覺海慧音,這不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又是什麼呢?後來想了一想,這確實是滿有意思的形容詞。


    學佛出家以來,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無法完全勝任世尊留下的律制規範,原因很簡單,人性是縱欲的、是無明的,要時刻依著世尊所制定的規則來生活,談何容易!世尊制定戒律的目的,就如送一把手電筒給我們,讓我們在夜間行走時,可以以燈引路。對人性常情而言,這是一種逆向的考驗,可以磨練出一個具縛凡夫的道心,可以締造出住持正法的奇蹟!


    不可能的任務,除了律制的生活之外,同等重要的就是體證正法了。證法,需要很多內心的調練,它不只是冷冰冰的理智覺知而已,其還涵蓋了由證出教的無盡悲懷,所謂唯有無我,才有慈悲,從身心相依、自他共存、物我互資的緣起正覺中,涌出無我的真情。真智慧與真慈悲,即緣起正覺的內容。


話雖如此,可是無我的觀念往往更為違反眾生無始無明的習慣,凡夫通常都會為自己想出很多相似無我的行為,來滿足自心潛伏的愚痴。這些不可能的任務,需要有人帶動與勸導,莫太自信自己擁有欲望的防彈衣,還是老實一點將心交給三寶,將念頭填滿戒定慧,要信忍世尊的身教言教,更要祈求世尊深不可測的智慧與慈悲可以體現於自己的身口意上。


捨棄了我,不會變成行屍走肉,反而會因此而走出一條屬於智者所走過的古仙人道,記得一點:聖者的生活,不會相應於五欲。出離的聖者,不會平凡似庸夫,他甘於寂靜,也安住於憒鬧中。


修行,就是修正凡夫有我的錯誤行為,沒有了我,可不是將小我變作大我,而是徹底的空掉無明相應的我,將與覺相應的解脫化為人生的指標和方向。理想或許真的有些超出凡人的比擬與推究,可是這確實是世尊化世的始終用意。目前你我可能都還距離這個目的很遙遠,但要心嚮往之,這不是稚氣的「我的願望」而已,因為菩提大道,要有人發心去實踐,更要有人將正法的經驗代代相傳下去。我們相信佛法可以滋潤人生,卻千萬莫遺忘先洗滌內心而後利他,否則會變成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對治貪瞋痴三毒,不是一天兩三小時的事罷了,若缺乏分秒的認真,想必還是防不勝防,甚至於會造成堤防絕裂的危險,因為任誰也找不出理由來反駁所謂無始無明的恐怖。不過,世尊依然鼓勵我們要自依止、法依止,終有一天,因果相應,正覺就自自然然地成為你我生命中的細胞了!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修菩提心次第的七種因果教授



 


 


修菩提心次第的七種因果教授


 


知母、念恩、報恩、慈,是生起大悲之因;後之增上意樂、發菩提心是大悲之果。從大乘的根本精髓來說,大悲為上首,與二乘以涅槃為上首(如《聲聞地》云),有顯著之差異。由於要全力以赴地修習這大乘的大悲心,故自會思索與追問菩薩的大悲從何而來?將引生何者?等之問題。由此,也就有了生起大悲之因的四種因果:知母、念恩、報恩和慈。因為不忍眾生受苦之情,則又必然跟予樂的慈心共生共滅。真正的慈心,最高尚的就是平等慈,或稱捨心平等一切眾生。思念眾生無始輪迴亦當曾為母為親,自不會生分別之想。由斯,則易於引生念母之恩,乃至一切猶如親屬,也因此而不易於眾生見其過失。當然,究竟的報恩還是以令母及家屬入畢竟涅槃最為可貴。


 


修慈所緣,對象以親屬為首,中庸者為次,怨敵為後,依次而擴展至一切眾生。要修慈之前,亦必須了知其乃三福業之一,慈有種種功德等,令行者慕念之而勇以為之。給予快樂之後,倘若眾生還是有身心苦楚,樂受亦難入心,故而繼續修習大悲。


 


修悲所緣,次第如慈所緣。若觀眾生如母者,必會不捨其受種種苦;或亦如愛子般觀察,不捨其苦而萌生大悲之情。緣於大悲心,當然也就能引發希有之增上意樂(或大誓願),力求發生真正無上菩提心種。未生之行(如諸律儀等),亦會驅使發起願心去成辦行心,又謂信為欲依,深信啻有佛乘為最上乘者,唯佛果能圓滿度生事業者,唯佛無上功德真能利濟一切眾生者,依此淨信生起增上意樂,恆修慈悲加行,無有懈癈,以此誓願大心──自荷負一切度生事業,福慧功德慢慢累積,逐步地、漸次地讓清淨殊勝的無等覺之菩提心萌芽,由斯而邁進無上菩提之道。


 


(釋開仁.閱讀《廣論》之筆記)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智慧與知識的對話



 


智慧與知識的對話


 


    學習佛法久了,往往都會犯上一個毛病,就是當佛法的知識累積成一定的水平時,自認為懂得不比師長少,同參道友更是不消說了。不論是生活的經驗,或是常識的累積,已具一有模有樣的外表了。


    外表的莊嚴,永遠無法體現佛法中的智慧和慈悲,因為悲智要從真誠篤行佛法與耐心克制猛利煩惱中而獲得。學得再多,看得再廣,寫得再好,說得再妙,都只是給別人觀賞的東西,算不了什麼!可是如何從這外在的一切,映現內心與法相應的實質意義,則非常受到考驗了。


    學與用只有一線之差,不會應用就沒有了那修道味的氣質,假裝不出來的。世尊身口意三業的圓滿無礙,是每位修行者所應該關心與嚮往的方向,這三業大用,開展出一切言行舉止,包括內修與外弘的一切。這三業大用的觀照與學習直到圓滿,本來即是修行者終身祈望的目標,離此似乎已沒有什麼可以再奢求了。


    佛法知識的培養,只要耐得住性子,時間一久,必有心得。然而,如何將這些知識轉換成自己的生活經驗,抑或是從三業展現的氣質之中,自自然然地流露無遺?對人的關懷與提攜,對事的中立與客觀,對物的超然與敏銳,都是一位智者的具體表現。在生活中,人事物的應對進退當中,怎麼樣才能使自己活得充滿智慧和慈悲,確實並非一個對法無動於衷,或是被煩惱習氣覆蓋的人所能體會得到的。


    有時候,一個忍耐,無形之中也許就增添了一份功德;一個慚愧,或許即可讓自心多一份出離之願;一個寬容,很可能會令自己的慈心不斷地擴展;一個知見,甚至於可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


    面對很多事情,有時候可以完全從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它,不必然每次都縱容自己的慣性思惟模式,偶爾跳脫庸俗的常斷見,那豐裕的智慧及流不盡的慈心悲愍就自然顯現了。


    在庸常人的眼中,也許這是無能,甚至於是懦夫的具體表現;殊不知要與煩惱正面挑戰時,自我一貫的俗知俗見,很有可能會成為吾人調柔習性和徹底放下我執的障礙。佛法的知識,有隨順正法的作用,然而倘若一味地以少為足,抑或是認為佛法就是如世學般用推敲的方法即可獲得真實利益的話,那真是顛倒的不能再顛倒了。


    要讓這顆心對於法有堪忍的毅力,首先必要坦然接受自性見的無孔不入,再來即要勇猛地加強正念正知的力量;在反覆不斷地累犯累懺中,對治過失與無明的深刻經驗,應該要真實地烙印在內心上,莫使往後的學習過程中,輕忽的重蹈覆轍。人的一生沒幾次重頭再來,因此應該當下把握因緣克制自心的煩惱習氣。


    這幾年學習下來,感慨最深的就是要認識自己與安頓身心。因為學習教理的階段要不忘以實踐為動力,這絕非表示在學習的時刻三心兩意,顧此而失彼,實是要有求證涅槃的深願,這是發心,也是結束。


    現在是學習的階段,就要投入的學;若要專心勤習止觀,就不要被五欲所動。一切的一切,只要目標明確與遠大,現在認真的啟步是決定性的關鍵,誠如一位老師所說:今天不做,明天就太遲了!


    在福嚴前後不知不覺也有六年了,對於師長生活上的照顧與法義的傳授,除了感恩還是感恩。同時,也希望能將於此學習到的一切,回施予眾生,來報答福嚴對我的法乳之恩。


    過往若有於三業中對師長與同學不對之處,尚請大家多多見諒。最後,祝願大家輕安法喜,道業增上。


                                                                                     釋開仁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中秋.吉祥!



 


 


中秋.吉祥!


 


每年秋天的颱風,都會讓大家提心掉膽。昨天白月十四日的夜晚,已是月光明照大地,象徵著月光菩薩以慈眼撫慰眾生的安寧,或仿若世尊明月朗秋空之淨慧般的潔淨,以智慧催破無明與恐懼,真所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也!


 


當然,菩薩應有古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中秋節每年都有,不必大事慶祝什麼,但念念不離對眾生的平安祝願,祈願眾生皆活在無憂無懼之中,永遠吉祥如意!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為眾生祈願!





凡那比(FANAPI)颱風來襲全台警戒!


19(週日)20(週一)影響全台最明顯!



在此,我們應真心誠敬地祈願,祈求三寶慈光,護佑所有的眾生類平安與吉祥,免除苦難的侵襲。



我的「選擇」



 


 


我的「選擇」


 


    在福嚴求學的喜怒哀樂,若真的要一一的用筆墨記錄下來,想必可以集成一本散文集了。我寫散文的生涯,是踏出學校才開始學習的,看見別人可以用文字敘說內心的感動,好不認輸的下定決心要自己學習寫作(讀書時不愛書,奈何!),縱然有些後知後覺的心情,但畢竟是發自內心最真實的一面。


 


    我曾迷戀浪漫的文字境界,追求完美無瘕的寫作感受,每每一掉進意境的旋渦,總是欲罷不能。但後來多看了一些佛書後,我發現我的方向真的有點走偏了,我在玩弄文字,活在自己的天地之中。幸好及時回頭,我於是停止了腳步,重新定位自己的方向與心態,終於我明白什麼是佛法的寫作了。


 


    曾經有位老師跟我提醒說:「我們寫文章不但要注意自己的用心和情緒,甚至於還要猜測讀者閱讀此文後的情緒反應,因為佛法的理念是帶給眾生清涼自在,倘若別人在看了我們的文章後動輒了不好的情緒,那我們則須留意自己的寫作技巧與表達意境的用詞遣字了。」我一直以來都把老師的這番話當作是自己寫作的座右銘,時常提醒著自己的方向,一旦發現有問題時,或遇到任何的反彈時,這段話自自然然的會浮現在我的腦海之中,一句簡單的開示,想不到真的陪我度過了不少次的心酸與痛楚。


 


    其實,我很怕自己活在自己的瓶頸裡頭,因為當身邊的朋友都不再敢給我任何的指正與規勸時,我想天下再也沒有比我更可憐的人了。佛法有說:若我們在一個團體之中還有朋友或師長會不計前塵,而不吝的給予我們指正和教誨時,其實獲益最多的是自己,也由此證明我還是一個可以被人糾正的人,還有人疼惜我們,不是嗎?相反的,若身邊再也沒有人敢用苦口婆心的語氣跟我們叮嚀時,想必自己未來的路會越走越窄狹,永遠滿足於自己的現況,活在自己的牢籠之內。


 


    近日來我發現,越是能低頭認錯的人(先不管誰吃虧),別人越會願意用正面的話   勸勉我們,不過,若是把握「得理不饒人」的立場時,自是為自己挖掘一個深坑,而自己往下跳下去,促讓自己沒頂於自己的固執之中。「得饒人處且饒人」,做人不要永遠將別人的指正懷恨在心,這不但苦了自己,也為自己的未來,築起了很多堵塞開寬視野與眼界的路,這能怨天尤人嗎?自作當然是自受的,這是因果的真理。


 


    「話不要說的太快太早」,因為一切都不斷的在變遷,我們不清楚什麼時候會需要到對方的幫忙與合作,若一念無明而不能自制的話,人生的路就絕對是越走越窄的。


 


    人生,真的很不可思議,我什麼時需要到我內心敵對的人的協助,我無法預料,就因為如此,我們更要時時警惕自己要心安理得,做事不偏心,對人不偏護,如此一視同仁的視比我年長的人為父為母,年齡較輕的人為我的兄弟姐妹,如此自會為自己現在的人緣播下很多歡喜的緣,為未來的走向開闢更廣更闊的坦途,這一切的爭取都是要自己把握與留意的,別人永遠只是我們的助緣,主要的關鍵還是在於自己。路是自己選擇的,我希望我的選擇是與聖道相應的,在整個過程之中不傷害任何一個眾生的心,盡自己最大的能耐,為自己追求菩提的路,鋪下了完美的起始。


釋開仁


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六度萬行,從心出發!



 


 


六度萬行,從心出發!


 


不自覺地,啟蒙自心投入三寶懷抱的斗湖佛教會,已邁入第二十個年頭了,這是有意義的回顧,也趁此對繼往開來作一番省思。


 


在沙巴州的佛教團體來說,斗湖佛教團體的硬體設備可說是頗有規模與深具代表性的,開創期的大菩薩們,據了解是相當投入於佛教事業之開發,不論是兒童、青少年、婦女會,乃至文化、社會關懷等,都是沙巴州內之佼佼者,為沙巴的佛教歷史寫下過輝煌的一頁。


 


然而,花開也有花謝的嬗變,不須為此而自怨自艾,抖擻身上的塵埃重新出發,前程還是充滿希望的。


 


我學佛的因緣,是斗湖佛教會所賜予的,所以對其有著一份莫名的親切感,也許這來自於感恩,又或許是因為這裡頭有留著自己曾經走過的足跡。今年喜逢佛教會二十週年慶,特為響應主題『六度萬行,從心出發』來寫些個人的看法,希望也藉此來表達一份法的供養。


 


一般說『洗心革面,重新出發』,意味著重新做人的決定,這是向善向上的意志,是人天歡喜的善心。而這裡所談的『六度萬行,從心出發』,是菩提大道的方向,是成就佛果的不二法門。


 


其實,不論是那一類的修行方法,啟步必然以「發心」為先,這是對三寶、對法的一項認可,是自心願意為法付出的決定。二乘聖者的發心,以「出離心」為首,而佛乘的菩薩行,則以「菩提心」為要。雖則說三乘的功德有些微差異,但是,出離三界煩惱繫縛的解脫,卻是同樣的。簡單歸納,就是因不同,果就不同。


 


也因此,『六度萬行』是由「心」為開始,也就是由發菩提心才能成就的意思。任何法的實踐,若是欠缺了發心與用心,即如行屍走肉,談不上與法相應,為法勇往直前。


 


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從阿含解脫道的精神來說,其和八支聖道有著相當的重疊性(可參考印順導師《佛法概論》之看法),然而,若就龍樹《大智度論》或般若系來說,則有側重「五度如盲,般若為導」為前提,辨析三乘之般若共不共處。不過,從印順導師的看法來說,初學菩薩以「般若為導」的「般若」,實猶如八支聖道的正見為先,不可能初學菩薩就有完成無生法性的般若空見,這點應該是要如此理解的。只是有一點要特別留意的是,菩薩的正見,非但有緣起、無常、無我等的出離正見,其尚含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悲心增上。這點有需要分別說明。


 


從六度的名目上看,除了「忍辱」,其他是共二乘法的,如「布施、持戒、禪定」是三端法,而「禪定、智慧」也同於止觀的內涵,唯除「忍辱」是二乘法較為少說或特別強調的。雖則說有人將菩薩不共二乘的「無生法忍」是為不共之特色,可是若從般若波羅蜜的深義來說,任何一者都不共於二乘法的。不過,這些辯解非學人想談的內容,於此略述。(可參考印順導師《佛在人間》頁66


 


回到主題上看,由心出發,是重點所在,沒有了這顆為實踐正法之心,則永遠只是紙上談兵一般。有發心,就有動力。這類心裡的活動,我們可以說它是驅使凡心導向聖心的第一步,沒有了這一步,縱使中間的所有法您都明了,卻也無法成為您生命的精靈,它只是生命以外的真理而已。


 


發菩提心也好,發出離心也好,絕對不能有利害的念頭,更不許有祈盼回報的動機,因為佛法的發心,是逆生死流的決心,是超出三界的理想,是完成自利利他的遠大目標。


 


六度,在經論上的角色,確實是菩薩行的德目,是佛果的因地修行。我們學佛,就要學習成佛,所以,當然也要修習六度萬行了。要修菩薩行,關鍵處就是菩提心,因為勇求無上佛果的修行人就是菩薩。菩薩累劫修福積慧,廣度三界眾生,所思所行,無有邊際,沒有時空的盡頭,但有無窮盡的願力。經論對此特殊的大悲精神,形容為「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般若」!


 


菩提心,雖然是起始的啟動力,實更是完成的持續力。瑜伽行派重視「殷重心,無間心」,相當有意思,因為對三寶對佛道,我們要有懇切的殷重心,步步為營地履踐正法,恭敬與真誠地為眾生為佛教,而奉獻生命。除了殷重之心,整個過程都需要有無間心來持續與連貫,讓發心成為果心,讓理想成為現實!


 


『六度萬行,從心出發』,就讓我們從發菩提心為起點,也讓我們以殷重和無間二心,將圓滿的佛果,成為實現利益眾生的希望!


 


最後,祝願斗湖佛教會  生日快樂!


 


釋開仁


2003年寫於福嚴精舍


(PS:斗湖佛教會,為馬來西亞東馬的沙巴州三大城市之一,地理位置在最南端。)


 


印順導師的思想與當代世界



 


2010【馬來西亞國際佛教論壇】


印順導師的思想與當代世界


 


2010年12月佛教論壇的網站:
http://www.ibc2010.com/ default.html


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馬來西亞《寶積經講記》導讀營分享




《寶積經講記》導讀營分享


 


這是第三次參加由妙雲讀書會所主辦的導讀營。2009年參與的《成佛之道》導讀營可說是最速成的導讀營,因在三天內就介紹完畢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雖然很多內容只是略述或介紹,至少可以更深入了解或留意以前在閱讀《成佛之道》時所沒注意的內容。


 


第二次就是參與今年三月的《空之探究》導讀營。導師著寫《空之探究》的動機就是為了闡明空的實踐性與理論的開展,即從「阿含」、「部派」、「般若」和「龍樹」。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從「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和「中期大乘」的發展來探究「空」的義理。那次的導讀營只研讀了《空之探究》第一章 - 《阿含之空》前四節。雖然無法研讀全書,但至少提供了我們一些如何去研讀這本著作的方法。最法喜的就是可以請取厚觀法師的《空之探究》講義,至少幫我們解決了研讀《空之探究》的難題。


 


參加這次的《寶積經講記》是有點意外,要不是有這殊勝的因緣,可能不會去研讀《寶積經》。之前對《寶積經》的看法顧名思義,這是一部「經」,且經文又長,又編在《妙雲集》上篇,沒有多少「功力」的話,肯定看不懂。在看到課程簡介時:「本經是正明菩薩道,兼說聲聞型的教典,敍述菩薩正道與聲聞正道,是從菩薩道的立場說的。」心想:“既然是敘述菩薩正道與聲聞正道的,就藉此因緣來這導讀營,以讓自己更了解這兩條「正道」吧!”


 


在入營前,就預讀了《修廣大正行》的內容,就覺得菩薩道「難行」。可是在導讀營間,聽聞了師父們的開示和分享後,心裡就深深地敬仰這菩薩道,那時就聯想到導師讚歎龍樹菩薩所談的菩薩觀[1]


1.忘己為人   2.盡其在我      3.任重致遠


 


其實凡有閱讀過導師著作的人,都會發現導師都有提到這三個菩薩觀。難道這是導師的伏筆?是我們這些後學應當修學的「深觀廣行」的菩薩道?


 


記得第二晚的課,開仁師父就問了大家一個問題:“聽了《寶積經》的菩薩法,覺得非常歡喜這大乘法的請舉手?”很多同學都舉手,而我則沒舉。結果就被師父點名問原因。我就回答:“菩薩道難行。”在接下的開示中提到回入和直入。師父就說道:“不用緊,志豪,我會度你入菩薩道。”聽了師父這番話,心中頓時生起一顆感恩之心也覺得很慚愧。慚愧的是我少了「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之精神。


 


在第二晚的上課前,莫過於讓大家覺得最緊張刺激的就是背誦「得大智慧的四法」,即:一、常尊重法恭敬法師。二、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三、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四、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那晚上課前,大家都在忙着背誦。真的“如救頭燃”。結果,各位「菩薩同學」都很用功,大家都能背誦這「得大智慧的四法」的經文。


 


這次的導讀營的特別之處,就是師父都會發問問題,然後讓大家分組研討後呈報。有時還要解釋一些佛學名相和經文意義。雖然有提供一些佛學工具供參考,然而對於找不到的資料,大家就把這些名相照着字面解,當然會有不足或錯的地方。結果就被圓融師父以「依文害義」把大家「刷」了一頓。



 


在營裡,圓融師父也提到經文裡時常會說:「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但福嚴佛學院就多一個「逼所成慧」。想想也是真的,如不用功於聞思修的話,何來了解經文的真實意呢?


 


這次的導讀營,其實真的讓我學習了很多,在此無法一一細述。最令我受益的當然是了解這「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之精神。雖然了解的只有那麽一點點,希望能積少成多,好好用功薰習這福德門之種。


 


最後,以這段印順導師惠贈厚觀法師的警語與大家供勉之:


「為利濟人群而學,為自淨其心而學,


為探求佛法而外出求學,勿作世間學問想。」


 


《寶積經講記》趣事幾則......


 


(一) 第一天的早餐有椰漿飯(Nasi Lemak),師父把裹成圓錐形的椰漿飯說成“粽子”......。看起來也挺像的,也只有馬來西亞有,結果讓圓融法師誤以為是“粽子”。當然過後就有向師父解釋那不是“粽子”,是大馬的美食之一—椰漿飯。


 


(二)第三天的午餐,工委們忘了按電飯煲的按鈕。結果那天的午餐師父們就。。。。


不是沒得吃,只是所煲的飯粘軟像“粥”......


 


(三)這次的導讀營,學員的年紀老中少都有。最年長的菩薩同學是六十一歲,最年輕的也才二十二歲。且這些老菩薩的精進,真是讓人敬佩!


 


黃志豪


寫於檳城威南


201096


 


 








[1] 印度之佛教自序》,p.6p.7…….1.三乘同入無餘涅槃而發菩提心,其精神為「忘己為人」。2.抑他力為卑怯,「自力不由他」,其精神為「盡其在我」。3.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為「任重致遠」。…….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口口相傳



 


 


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485)


 


古人對於佛法的勝解,不是近代學者那樣,專從文字與意義上去研究,而是(1)佛法宗要,(2)經文意義,(3)修持方法,與(4)異文異義的解說會通,主要從傳授傳承中去獲得的。這是尊重古代聖賢的意見,認為唯有這樣,才能理解經法的真意。雖然時間久了,傳承間會有多少不同,而逐漸形成派別。但口口相傳的佛法,到底這樣的流傳了下來。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看見佛陀在人間



 


 


看見佛陀在人間


 


    回顧學佛的歲月,不知不覺已走過一段好長的日子了。捫心自問:我有用心淨化自己的內心嗎?我有效法佛陀悲智雙運的化世精神嗎?……


    顧名思義,學「佛」,就是學習無上菩提圓滿無礙的佛陀,這與學「辟支佛」、學「阿羅漢」是有些許不同的。一向以來,我喜歡學什麼像什麼的精神,不能接受我行我素的固執習氣。我常說:要學佛,就要學到別人一眼就感覺到我像佛;學辟支佛、學阿羅漢也一樣。縱然大家都知道三乘聖者在煩惱的息滅上差異並不大,可是聖者一生的化世行跡,則有顯著的差距的。


    常遇到有些人說:我學聲聞道,我追求今生就解脫煩惱,其他一切對我並不重要……。可是,他的身教無法讓我猶如覲見辟支佛及阿羅漢聖者一樣,我見到的是自私自利,我執深重的習氣而已。


    佛菩提、辟支佛菩提及阿羅漢菩提,三者都是清淨無染的聖者,試問斷我法二執(姑且依早期的思想來論之)的人,怎麼可能呈現出的是煩惱相呢?我從經論中諸佛及諸大聖人的事蹟看來,我見到的是無限的慈悲之心、無量的智慧之行,點滴身教猶如活生生覲見一位聖者重現眼前,分外喜悅。


    今生有幸聽聞佛法,學習佛法,就應該要真誠地消磨根深柢固的無明習氣。自己常常在想,現代人學佛修法,比對過去的古德們,真的有天壤之別。怎麼說?現今的學佛人不願意吃虧,不願意被人磨練,喜歡磨練人家,好為人師,豈知這其實是修行的一大障礙。


    現代人很少會去翻閱高僧傳,因此,像古大德那樣善根深厚的眾生已很少出現於世了。反省力量不強,勵行正法之心更弱,試問佛法真能在我們這一代振興嗎?話又說回來,請問什麼心態才是學佛修行所應該有的呢?扼要說,要消滅無始的無明我執最重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學習付出與奉獻生命,這在庸常的眼光看來,必然是不划算的,因為一個真的想粉碎我執的人,會主動請求吃虧,也唯有在放下我執的當下,我們才有機會對治藕斷絲連的煩惱習氣。


    在六根對六塵中,哪一項自己最為懦弱、最無力感的,一定要下定決心與它作戰到底,哪個煩惱最強盛,就老實地與它正面挑戰,只要你有心,總有成功的一天。若只有微弱的信念而忽冷忽熱,則終究無法將之從根絕。


    看見佛陀在人間,是因為有人願意勇於追隨菩薩的精神來學習,也因為有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感人動力,讓無上的菩提正法永恆化世,我們若能這樣用功辦道,學佛(或學二乘聖人)才算是真正成功吧!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獨立思考



 


 


思考


 


教育家的理想在於啟發人的思考,


野心家的夢想是要取代人的思考。


愚人只知接受思想的灌輸


智者則重視掌握思維的方法


胡亂思索問題,


彷彿用蛛網去捕捉風的顏貌一樣,終是毫無所用的。


正確思維方法,就像荒夜裡的一盞風燈


提著自己的風燈,照亮未知的旅途,


這就叫做獨立思考


 


──李博士《思維方法與獨立思考》序言──


(開仁分享)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佛法的「如實」觀



 


 


佛法的「如實」觀


 


釋開仁


 


一、前言


 


      在龍樹的諸多著作當中,若依性質加以劃分,可分為二大類:一是抉擇甚深義;二是闡發菩薩廣大行。《中論》即是詮釋甚深空義的一部論。它的主軸思想,無非在宣揚佛法的特質──無我緣起,在在處處在破斥教內外一切背離佛意之言論,而重暢佛陀正覺本懷!


      然要契會佛陀之正覺內容,則必須通過思惟觀察,乃至透過現觀(abhisamaya)經驗的印証,來肯認佛法之真實不虛,繼而才有能力去從事利益眾生的工作。為什麼一定要這些過程呢?《雜阿含經》卷28788經」(大正2204c)說的好: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我想,不管是二乘聖人,或是求無上菩提的菩薩,此「正見」是自始至終所不可或缺的根本要件,要不然,即可稱之為相似佛法。


「正見」,到底正見是什麼?佛曾說過:「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要正見緣起法,才是真正名為見法。在佛陀教法中,正見是先導,也是最後的完成。由斯可知,整個解脫道,實可以正見統攝起來。


在經中,正見又名正觀。觀五蘊無常、苦、無我,更是古老的教說。在龍樹的《中論》中,<觀法品>是正觀五蘊的內容。從觀察中可以獲得佛法中的現証或現觀經驗,這體証真實法的智慧,《中觀》稱為「無我智」。而「得無我智者,是則名(如)實觀」,也因為這樣,所以筆者有意探討佛法中的「如實」義,証得「如實」觀的方法論等問題,以便使自己在未來的修道中,有一正確的指標與目的。


 


二、佛法中的「如實」義


 


      佛教是信智合一的宗教,它不但是情感上的一種仰信而已,更是一種「以智導情」的理智宗教。這在《雜阿含經》卷8233經」(大正255b)有說:「我不說一法不知不識,而得究竟苦邊」。另《中阿含經》相應品(54)<盡智經>(大正1490a)亦說:「有知有見者,便得漏盡」。


      佛法的修行,最重要的,是具足如實智(或無我智、勝義智)。如實智見(yathAbhUta-JANadassana)在經中,通常都是依觀察「蘊處界」無常、苦、無我中而建立,因為探究佛法的核心,不外乎是對於生命之流的一種觀察與體驗,也可說是徹底的生命哲學。假使忽略了有情本位的立場,便是破壞佛法的根本立場。


      如實知見,其實即是表示證智的體驗,如《雜阿含經》卷9251經」(大正260c)說:「如實知,見,明,覺,悟,慧,無間等(現觀),是名為明」。佛法中說的如實知,「如」是不異義,也就是如實;「實」是真實不倒義;「知」是遍知義(是知而能斷的意思)。修行人能如實遍知苦,必然能斷苦集,現証苦滅及修習苦滅之道,最後達成了解脫生死的目的。《成實論》卷16說:「如實知故名智。」(大正32366a


      在《中觀》<觀法品>所提及的「觀」,即是現觀,或正觀,就是悟入如實相的實相慧;抉擇正法的有漏聞思修慧,隨順無漏般若,也稱為正觀。龍樹的中觀學,本意即在此。所以才會說:三乘聖者的中道行,皆以出世的正見為主導,依正見而有信解,依正見而後能修行趣証,就是悟証了以後,也還是不能離此正見的攝導。


      在古老的契經中,對佛法的「真、實、諦、如」義,有二處說到:一是在明緣起處;二是在明四聖諦處。首先,在《雜阿含經》卷12296經」(大正284b)明緣起義時說到:


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


      經義是說緣起法中前後為緣的關係法則,是法爾如是必然不謬的。所以,在表詮方面,說它「是真、是實、是諦、是如」;在遮遣方面,說它「非妄、非虛、非倒、非異」。


      另,在明四聖諦處,對此「真實諦如」有如斯的描述,如《雜阿含經》卷16417經」(大正2110c)說:「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


      經中對法性會這樣說,並非表徵某法有真實自性。這是說:緣起因果法則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不因時空而有所增減,它確確實實是如此不謬。這裡所說的因果必然理則,就是緣起支與四聖諦。緣起與聖諦是確實、必然性的因果法則,是事理的正確判斷,是理智與對象的一致。一位修行者若果能見其如此,即可謂所証與法的真相完全吻合,沒有一點錯誤,這就是(如)實相、真理。


      另,想提的就是,優波毱多的《理目足論》。此論雖沒有傳譯,但在婆藪跋摩(Vasuvarman)所造的《四諦論》引有《理(目)足論》四則。其中一則,即闡明何謂正見?如《四諦論》卷4(大正32394c )說:


《理足論》說:由境正故智正,不由智正故境正。有為有流相相應故,一切唯苦。決定知此,是名正見。


這裡的意思是說:認識的是否正確,並非由於主觀,而在乎能符合客觀的真相。對於境界,賦予客觀的實在性;如苦,不是主觀的想像為苦,正由於有為有漏相是苦的,這確乎近於初期佛教的思想。初期大乘的《大品般若經》〈問乘品第十八〉也有類似的說法,如說:


何等名自法自法空?諸法自法空,是空非知作、非見作,是名自法自法空。(大正8251a)


這種實相的詮釋,龍樹在《大智度論》也有說到:


問曰:如、法性、實際,無為法中已攝,何以復更說?答曰:觀時分別,說五眾實相:法性、如、實際,又非空智慧觀故令空,性自爾。


另外,在卷86(大正25662c)則有定位此實觀所處的道階為無生法忍位:


問曰:若入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即復是常,云何得離常顛倒?


答曰:如無常有二種:一者、破常顛到,不著無常;二者、著無常生戲論。無生忍亦如是:一者、雖破生滅,不著無生無滅故,不墮常顛倒。二者、著不生滅故,墮常顛倒。真無生者,滅諸觀語言道斷,觀一切法如涅槃相。從本已來常自無生,非以智慧觀故令無生得是無生無滅畢竟清淨,無常觀尚不取,何況生滅!如是等相,名無生法忍。


又《中論》<觀法品>中,對真實不思議的實相,說的更為徹底,如卷3(大正3024a )說:


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


佛法中的如實義,主要彰顯諸法的普遍理性,能通達此實相者,即名為初入法者,經中稱為「知法入法」、「得淨法眼」,或廣說為「生眼、智、明、覺」。〔《雜阿含經》卷15379經」(大正2103c )〕


       凡聖之別,即以此如實智(或勝義智)區分。有,就是聖者;沒有,就名凡夫。這定義原是古老的,不過,在後來初期時期的經論,則把智慧分作「十一智」,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大正8219c )說:「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如實智」。前十智三乘共有,最後的「如實智」則唯佛所獨有。此種分別,顯然的與古老的契經義,有些許差異了!


       若約三苦來說,見空性理即可說是見到「行苦」,確確實實的體驗到諸行的無常、無我、緣起之性,不再迷惑於這世間的顛倒相對中。如《成實論》卷15(大正32363b)說:「未証泥洹寂滅相時,不得行苦。」意即在此吧!


 


三、「如實」觀的方法論


 


佛法雖浩如湮海,若就斷我我所根本煩惱而言,其實也不離「蘊處界」。《大毘婆沙論》對此說的尤其貼切,如卷7(大正2734a)說:


三藏文義甚為廣博,若恒憶持,令心厭倦,三藏所說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


       說一切有部,以「說一切有」為部名,在其傳誦的契經中,對「一切」、「一切有」、「一切法」之定義,原是說明現實的一切。十二處是一切,一切有的;離了十二處,就沒有什麼可知可說,可修可証的。


    在《阿含經》中提到如實觀,每不出蘊處界三科。最明顯的方法,如《雜阿含經》卷124經」(大正25b)說:「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


       又同經卷21570經」(大正2151a )說:「不見色(等)是我,不見色異我,不見我中色、色中我。」這與《中論》卷3所說的是同一方法,如說:


若我是五陰,我即為生滅,若我異五陰,則非五陰相。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滅我我所故,名得無我智。


佛陀一再強調眾生見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蘊見我;連離蘊見我者亦屬於俱生我見、我慢繫著所使然。有情為精神(名)與肉體(色)相依之空相應隨順緣起法;佛陀為了方便說法,從「名色」開演。如詳於眾生之心理作用而說「五蘊法門」;或詳眾生之生理作用而說「六處法門」;或詳於分析眾生之組成元素而說「六界法門」。


       不論是二乘聖者為了滅盡貪嗔痴、一切煩惱而証涅槃,抑是求「深觀、廣行」的菩薩乘者,亦須要深入無我法。要通達無我法,必然要從此蘊處界下手,離此則不能斷我我所的一切煩惱,無我智也就無法生起了。


       其實,在《阿含經》中有很多佛陀教導弟子得無我智的方法,如《雜阿含經》中著名的次第有:


A)、10265經」說:「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大正2, 69a 18~20)


B)、232經」說:「若沙門,婆羅門,於色、(等)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超越色(等)。」(大正2,7a20~22)


C)、10259經」說:「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須陀洹果證(乃至四果)」《雜阿含經》(大正2, 65b13~17)


D)、卷5110經」說:「我為諸弟子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如實觀察,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學必見跡不斷壞,堪任成就,厭離知見,守甘露門,雖非一切悉得究竟,且向涅槃,如是弟子,從我教法,得離疑惑。」(大正2,36c15~22)


E)、379 經」說:「過去、未來色尚無常,況復現在色!多聞聖弟子如是觀察已,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滅寂靜;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大正2,20a11~14)


以上所列的經文,僅是較重要的而已,因為佛及弟子在教化眾生時,往往會因眾生根器,或時節因緣,作善巧的施設,引導眾生從現實蘊處界觀察中,獲得如實正觀。如闡陀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一樣,尊者阿難惟得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切入,如經說:「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畏無我句者,佛陀時代已有,這原是眾生之根本煩惱(我見、我執)在作祟,沒什麼稀奇的!然而,真正能觀察五蘊,而獲得如實觀者,並不多,因為凡夫於五蘊和合中有我想、人想生起。如《雜阿含經》卷16405經」(大正2108c)佛陀說偈言:「一毛為百分、射一初甚難;觀一一苦蘊非我難亦然。」佛陀在此明白地說出觀一一蘊無我甚難;亦是指示當觀察一一蘊非我。佛陀第一次開示《無我相經》時,即明此深義。


       《中論》的特色,主要闡明一切法都「無自性」,這一切法,其實亦不外乎針對我、我所而出發的。這因為凡夫直覺所覺的,不由思惟分別得來的自性有,使我們不能直覺一切法是因緣和合有的。不是眾緣和合的自性有,必然是獨存的、個體的。就因為凡夫直覺中有這根本錯誤的存在,所以聯想、推論、思惟等,皆含著錯誤,自然會產生種種錯謬的見解。龍樹在《中論》對自性見的破斥,有如偈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接著又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基本上《中論》對於如實觀的方法論,不出這四門不生的觀法,也惟有這樣才能徹底對治凡夫之自性見。能以種種觀法打破無始的自性見,當下即是契証空性義。能契入空性者,是名見法,見法者也就獲得如實的正見,永永遠遠超脫凡夫位,進入清淨的聖人位了。


       不管是佛陀或是《中論》的龍樹,對於教化眾生的方法,同是依於凡夫共同認識的常識境為著力點,進而指出他們的根本錯誤,引導眾生進入聖者的境地。這個過程,即是世俗諦。《中論》卷4有一偈說的很好:「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大正3033a


       無我緣起是佛法的特色,在龍樹論來看,「空」也是佛法的特色,甚至以為「空」是更適合於即一切法而示如實相的。但因為學者認識的淺深,就有三種不同的空:如(A)分破空、(B)觀空、(C)本性空,因礙於篇幅,故略而不述。


       《中論》以《阿含經》為對象,所以對觀蘊處界之自性不可得,還是相同的,祇是《阿含經》較偏重於無常、苦、空(非中觀之空)、非我下手:「無常故苦,無常苦故無我」;而《中論》側重於空無自性直接下手,作不生不滅觀。彼此雖在方法上有些差異,但所體悟之性空理,應是無二無別的。《中論》卷3<觀法品>有說:「不一亦不異,不常亦不斷,是名諸世尊,教化甘露味。若佛不出世,佛法已滅盡,諸辟支佛智,從於遠離生。」(大正30, 24a 11~14)此偈說明,不論是有佛無佛,皆可能証入法空性,因為此法是非佛作,亦非餘人作。


       觀「空」的特色,在《大般若經》 已有闡發大乘菩薩觀空的真正目的,如卷452說:「我為學故觀諸法空,不為証故觀諸法空」(大正7279c)。不過,似乎到了龍樹才充分顯示即空即假的緣起如實義,所以才把表詮甚深空理的論書,名為《中論》。


       《中論》的空觀,雖達到的最終目的還是以破我我所見為主,但其証入法性之用心與悲願,與二乘聖者顯著有一大距離,故才有人謂之《中論》是大乘的深觀論!


 


四、不待時節的「如實」觀


 


       一切法性是空的;因為是空的,所以無常──常恒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我所空。法性自空,只因為一切法是緣起的,所以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依空相應緣起,觀無常、無我而趣入涅槃(觀無常入無願解脫門;觀無我入空解脫門;觀涅槃入無相解脫門),是釋尊立教的心要。能正觀(正見、正思惟、如實觀等)的,是「慧」,是道的主體,更由其他的戒、定等助成。


       佛法能否久住世間,關鍵即在於弟子得如實智而定。一個見到緣起四諦法的人,對三寶與聖戒才有淨信,有了淨信的聖者,方堪稱為住持正法者。然要獲得如實智的慧証,則必須行持正法律了。這如《發智論》卷18(大正261018c)說:


齊何當言正法住?答:若時行法者住。齊何當言正法滅?答:若時行法者滅


繼而《大毘婆沙論》卷183(大正27917c28~ 918a 1)說:


我(佛)之正法,不依牆、壁、柱等而住,但依行法有情相續而住。


佛法的相續不絕,關鍵在於有依法修行的有情,那到底依什麼「法」來行持呢?《法蘊足論》卷2(大正26463b)說:


法隨法行者:謂涅槃名法,八支聖道名隨法。佛弟子眾,於此中行,名法隨法行。


佛法的運行住世,有賴佛弟子的修証,而「行法」的正知見,則在於依涅槃為導向,這就是八支聖道了。因此,要論正法、像法、末法三時觀,倒不如從積極面切入來看此問題,或許會比較實際。這如《大毘婆沙論》卷183(大正27918a )說:


問:何故世尊不決定說法住時分耶?答:欲顯正法隨行法者住久近故;謂行法者若行正行,恒如佛在世時。


其實佛法所提的如實觀,是不待時節的,任何人於任何時候,只要履行八聖道,必然可以証得不共世間的如實智。


       然而我們都知道,依法修行,不一定現生就達到見法的目的,但對於佛法的體悟,絕不等到未來、他方,而要求現在的証驗。所以,佛法的中道行,重視「自知自覺自作証」。如能真實修行,當下即會契悟到佛法的真實性。如《雜阿含經》卷20550經」(大正2143c )說:


世尊現法律,離諸熱惱,非時通達,即於現法,緣自覺悟。


       另,在龍樹的《大智度論》卷22(大正25221c )亦說:


佛法中無受時,隨修八聖道時,便得涅槃。…諸外道法皆待時節;佛法但待因緣具足。


       佛法特別重視如實的証知,是因為有理智、德行的新生命,不是傳統的、他力的宗教信仰所體會得到。關於佛法的體見,不是渺茫、幻想的,但也不是難得的。如《中阿含經》卷2498)<念處經>(大正1584b)說:


彼朝行如是,暮必昇進;暮行如是,朝必昇進。


       這是容易體証的,問題在於學習的人是否能對佛法奉行無踰。


       有情有老病死的現象,是由諸業所感的;諸業是由煩惱所引起的。所以業煩惱滅盡了,即能截斷生死的源流,名之為解脫。「解脫」,不但是未來生死的不起,現實的有情,若能離去繫縛,即能現証寂滅的不生,這也就是解脫。一般說了生死,不是到沒有生死時,才說了脫;而是說一旦體悟空性,不再為煩惱所束縛,現身即可分証解脫。解脫是現實所經驗的;否則,現生不知,一味的寄託在未來,解脫也就太渺茫了!《中論》說的好:「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


 


五、結論


 


      綜觀以上所討論的,即可明白知道,《中論》的如實觀,是可與《阿含經》相通的。重點都在觀「內外我我所,盡滅無有故」及「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所以三乘聖人在如實的體証法空性觀點上,是沒有差別的。


      然若約煩惱習氣邊來看的話,後來的論師則對三乘聖者所斷的煩惱內容有不同的詮說,如清辨與月稱即是最顯著的例子。但若回溯《阿含經》,乃至《中論》之本義而言,則可能會較同情月稱之看法,因為他認為三乘聖者都盡斷煩惱與所知二障,有差異的是二乘聖者,習氣未除而已,此習氣之內涵則是不能遍知「世俗諦」中一切差別,可是並不會再招感生死。這與後起的「迴小向大」說,明顯是截然不同的!


      《大智度論》亦說到二乘與菩薩不以「無分別智」來作區別,因為菩薩之特色,在於得無生法忍後的方便道──淨佛國土,度化眾生。《大般若經》說的好,真正入菩薩正性離生的大菩薩,是會依眾生根性來施設三乘教的。菩薩的工作,原是為了引導眾生入(三乘)「無餘涅槃」,解脫無始生死的輪迴。但這些佛法初期的原味,似乎已日愈淺淡了,這真可說是佛法的悲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