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6日 星期二

以智化情的生活



佛的真解脫道,

是遠離那苦行與樂行二邊,

而保持那中道的──以智化情的生活。

克制自己,而不可戕賊自己;

受用維持生存所必須的享受,而不可放縱。

唯有這樣,才能引上解脫的正道。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法語(p137-)

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為捨報的道友祝福




為捨報的道友祝福


 


出家人無世俗的家累,故以僧為友,以僧為同伴,


修行的路何其需要同道們的勉勵與扶持,


道友就是在同道上相互扶持的朋友叫道友,


縱使目前已束手無策但能給予祝福及回向,


讓他一路好走,換個色身再來繼續修行。



2013年2月12日 星期二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孟子》33──()第十一章、求其放心而已



        
仁德,是人的良心;正義,是人要走的道路。捨棄大路不走,良心丟了也不想找回來,這真是最大的悲哀呀!若有人的雞隻或狗兒不見了,他會費 盡心力去尋找;自己的良心泯滅消失了,卻不知道去找回來。求學問沒有其他捷徑,只要把走失的良心找回來就可以了。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

般若精舍2013年上半年「十住毘婆沙論課程」簡章



蛇年要善巧捉蛇(藏經)




蛇年要善巧捉蛇(藏經)


 


一、《中阿含.200阿梨吒經》卷542 大品〉:


「於是,世尊面訶[][3]數阿梨吒比丘已,告諸比丘:「若我所說法盡具解義者,當如是受持。若我所說法不盡具解義者,便當問我及諸智梵行者。所以者何?或有癡人,顛倒受解義及文也,彼因自顛倒受解故,如是如是知彼法,謂正經、歌詠、記說、偈他、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彼諍知此義,不受解脫知此義,彼所為知此法,不得此義,但受極苦,唐自疲勞。所以者何?彼以顛倒受解法故。


「譬若如人,欲得捉蛇,便行求蛇。彼求蛇時,行野林間,見極大蛇,便前以手捉其腰中,蛇迴舉頭,或蜇手足及餘[4]支節。彼人所為求取捉蛇,不得此義,但受極苦,唐自疲勞。所以者何?以不善解取蛇法故。如是或有癡人,顛倒受解義及文也,彼因自顛倒受解故,如是如是知彼法,謂正經、歌詠、記說、偈他、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彼諍知此義,不受解脫知此義,彼所為知此法,不得此義,但受極苦,唐自[5]疲勞。所以者何?彼以顛倒受解法故。


「或有族姓子,不顛倒善受解義及文,彼因不顛倒善受解故,如是如是知彼法,謂正經、歌詠、記說、偈他、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彼不諍知此義,唯受解脫知此義,彼所為知此法,得此義,不受極苦,亦不疲勞。所以者何?以不顛倒受解法故。


「譬若如人,欲得捉蛇,便行求蛇。彼求蛇時,手執鐵杖,行野林間,見極大蛇,先以鐵杖[6]押彼蛇[7]頂,手捉其頭,彼蛇雖[8]反尾迴,或纏手足及餘[]支節,然不能蜇。彼人所為求取捉蛇,而得此義,不受極苦,亦不疲勞。所以者何?彼以善解取蛇法故。如是或有族姓子,不顛倒善受解義及文,彼因不顛倒善受解故,如是如是知彼法,謂正經、歌詠、記說、偈他、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9]義,彼不諍知此義,唯受解脫知此義。彼所為知此法,得此義,不受極苦,亦不疲勞。所以者何?以不顛倒受解法故。我為汝等長夜說筏喻法,欲令棄捨,不欲令受故。」(CBETA, T01, no. 26, p. 764, a8-b19)


[2-1]責=嘖【聖】*。[3]數=[*]【聖】。[4]支=肢【宋】【元】【明】【聖】*。[5]疲勞=勞疲【宋】【元】。[6]押=壓【元】【明】。[7]頂=項【聖】,=頭【聖】。[8]反=及【聖】。[4-1]支=肢【宋】【元】【明】【聖】*。[9](善)+義【聖】。


 


二、《出曜經》卷64 無放逸品〉:


「不種邪見根者,夫邪見之為病其事萬端,如契經所說,無今世後世,亦無父母世,無羅漢等得道者,捨佛真言隨俗美辭,造立詩頌虛稱詐逸。行不合已捨本就末,離實居詐所習顛倒,云佛世尊、辟支佛、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非真非有,[6]謗毀六度稱言非行,如斯之比最為邪見。何以故爾?謂真非真謂不真是真。佛在世時神口說曰:「愚癡之人,不應受者而受,反見誹謗云[7]何言非?自陷於淵,復墮他於深淵中,諸天世人不致其敬。若習外道異學符書呪術鎮壓、求覓良日役使鬼神幻現奇術,如此輩事皆為邪術,有目之士不當修習也。」佛譬喻說,猶有人須蛇食噉,處處求索[8]之乃剋蛇,以手[9]捉尾,蛇反螫手,毒遍身體忽便無常,皆由其人不巧捉蛇故以喪其命。今此愚人亦復如是,以非為真以真為非,是故說曰,不種邪見根也。」(CBETA, T04, no. 212, p. 639, b1-18)


[6]謗毀=毀謗【宋】【元】【明】。[7]何=佛【宋】【元】【明】。[8]之=久【宋】【元】【明】。[9]捉=把【宋】【元】【明】。


 


三、《大寶積經論》卷2


「問曰。以何為信空業報事能隨順。以是義故說言能信諸業報耳。答曰。以有生故說。是故無患。此亦有以智分別。觀諸行眾生不可見故。智知諸行生無相無分別緣此故。不善不能住事及無分別事有故。諸行誰作是誰果。而能相順故生疑惑。生疑惑故不信業報。以是義故。佛語迦葉。寧起眾生見積如須彌。不以我慢者起於我慢心。如論中說偈。


 空除一切見  見諸佛所說


 若有空見者  是則不可治


 不正觀諸空  能壞無智明


 喻若惡捉蛇  及行呪無方


 是中迴向故  如來說是偈


 知法及次法  鈍根難測量


菩薩善巧世諦第一義諦。雖善觀分別諸行。故通達諸因緣集。甚深智已久長習故。乃識知因緣事。是故不生疑惑。成彼隨所如是因。他已不成就性故。諸行無分別。以是義故。有如是種種分別。念佛方便善巧所攝作行。而作所成。如應化處故。漸次得薩婆若果。」(CBETA, T26, no. 1523, p. 213, a3-23)


 


四、《般若燈論釋》卷1424 觀聖諦品〉:「如論偈說。


 少智愚癡者  以惡見壞空


 如不善捉蛇  不如法持呪


釋曰。此謂與無分別慧命作障礙故。如是等為惡見所壞。復次於諸無體起有體見。亦名壞空。譬如不善捉蛇之人。自害其命。於空執有體者。亦能害解脫命。如持呪人不依呪法而自損壞。以是故。不善解空者。能作種種不饒益事。」(CBETA, T30, no. 1566, p. 125, b21-c1)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祝福大家:「渾然和氣,廣結善緣」!




祝福大家:「渾然和氣,廣結善緣」!


 


讀故事,許新願:


 


民國初年,廣東松崗有位和尚,出門化緣時忽然被一位大漢迎面撞倒在地,摔得鼻青臉腫。誰知大漢竟不認錯,還理直氣壯說:「誰叫你擋在路中間!」


 


面對蠻橫無理的大漢,和尚拍拍身上的泥巴,微微一笑,溫和地向大漢鞠躬:「對不起,是我沒注意,沒撞傷你吧?有沒有受傷?」


 


大漢見和尚不但沒生氣,反而和顏悅色地關心自己,非常驚訝地問:「我撞傷你,你為什麼沒生氣?反而關心我起來了?」


 


和尚雙手合十:「如果我早一分鐘出門、你晚一分鐘出門,我們都會擦身而過。但今天我們卻湊巧撞在一起,這就是因緣。既然是緣,貧僧希望能與您結善緣。」


 


經和尚這麼一說,大漢也覺得很不好意思,連忙向和尚道了個歉,便匆匆離去。


 


幾天後,有人一大早就來敲寺廟的門,和尚開門一看,原來就是當初那位大漢,他摸摸頭說:「其實,那天我剛好和鄰居吵架,正趕回去找朋友評理,沒想到卻不小心撞傷了您。師父您的寬容與慈悲,著實給了不成熟的我一記當頭棒喝。我冷靜思考,自己何必因為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和相處十多年的鄰居結下惡緣呢?後來我回去和大家道歉,現在已經重修舊好,一團和氣。今天,我是特地來道謝的。」


 


之後,大漢在和尚的點化之下,修福修慧,並時常出錢出力護持寺廟。廣結善緣的他,成為一位鄉里皆知的大善人。(網路故事)


 


 


《菜根譚》說:「渾然和氣,處世珍寶」,就是這故事要表現的特色,回顧過去的一年,想想自己的未來,足跟下最想累積的善業,就是:


 


「渾然和氣,廣結善緣」!


 


般若精舍:釋開仁 & 釋圓融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