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

寧「有法」死.不「無法」生



 


    出家了,才知道要當一個真正為法為教為眾生的出家人,談何容易!


    「嚴以待己,寬以待人,是出家人基本的修行心態。」


    「為法而來,非為床座,是出家人應有的參學態度。」


    「勤修三學,息滅三毒,是出家人超脫三界的總標。」


    這是最普遍的原則。出家人,就是修行人,也就是宗教家。宗教能帶給自己與眾生的是什麼?這應該是有志氣的出家人日夜思量的問題才對。因為宗教師不是藝術家、哲學家、演說家、學問家等所能替代的身份與責任,宗教師有瞻護眾生的任務,有淨化人心與社會的職責。也因為如此,宗教師在世尊的教法中稱謂為三寶之一,是整體佛法實踐的代表者。


    世尊建立出家的制度,絕非為了名聞與利養,而是由於不忍世間和眾生的苦難,纔果敢地擔負起挽救的任務。同理,隨佛出家的僧眾,也應該要稟承這項使命繼續為人間注入關懷與愛護。


    不過,要克制凡夫的欲望來從事捨己救人的工作,談何容易?這裡需要付出無限的用心與忍耐,才有可能將此心願踐履。自私自利的鞏固我執,是無始時來界的熏習所成,絕不可能那麼輕易就給凡夫擊碎。然而世尊曾說:只要還有一絲的我執,對眾生的付出就會有所保留,保留什麼?保留自我的一份尊嚴與尊重,這其實與無我的精神是背道而馳的。


    無我亦非是壓抑性的讓自己受盡委屈和折騰,它實是一種對執取欲望的放下,是一種提昇回歸寂靜性的本然作為,更是「寧有法死,不無法生」(寧可為了實踐正法律而死,莫做空有外相的修道人)的一種不卑不亢之緣起精神。它展現的面貌是不隨波逐流,契合法性,如實知緣起緣滅的平穩狀態,是一個活脫脫全新的生命機體,散發出來的猶如世尊焚身成灰、布施光芒的救世悲懷。


    出家是要發出離三界煩惱的心,因為這個家好堅韌,沒有恆常保持誓不低頭的心願,想要一擊即破則顯得有點自視過高。出家最怕就是自願做個行屍走肉,為五欲所擺佈,只是形同沙門,理所當然的把五欲的追求作為一切生活的指標,盲目的向黑暗處行去。


    古德的叮嚀,後進應當永誌於心,如:


    「寧坐蒲團饑餓死,不作人間應赴僧,寧使老僧墮地獄,不將佛法作人情。」


    「情多礙道心。」


    「凡心不死,道心難生。」


    「寧有法死,不無法生。」


    這些耳熟能詳的法語,你我履行了幾分?


 


 


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從思想面談僧伽教育



 


   

        在僧伽教育的搖籃中,今年六月份已滿足七年的歲月了,個人對於此類異於世俗教育的方針,不管是從思想層面的考慮,或是反省過去在教育機構生存過的經驗,讓我內心對真正教育的活水源頭,起著相當的探索心境,把我從單純受教於人,或好為人師種種經驗的交涉中,感悟到許許多多的真實理念。我相信,縱使沒有資格探究僧伽教育的活水源頭,可是那份二千五百五十五天的生活經驗,應該還是有些微參考價值吧!


 


    印順導師基於觀察到太虛大師教運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自誓畢生從事著作講說,將用心安放在思想的建立,完全打從最基層的教育開始,不再為空中樓閣般的運動而感到滿足,步步為營而踏實紥根,一心從思想的改革來完成那遠大的理想。


 


    這類從思想著手的方法,極像世尊教導眾生從正見為起始的修道理念,因為有正確的知見,才有辦法導正身口意三業的清淨,才有能力談修證啟悟。在經論中,我們看到世尊的教育方式,就是這麼簡單的週而復始。


 


    話雖說行為的導航以正見為先,然而內在有力的鼓動細胞,確是在準備過程中,所不可抹煞的前提,這是極抽象,也是極為重要的內在因素。在我的觀察來說,要談教育,絕對不能但從學生的成果、外面的表現來決定教育本身的成敗,因為這與世俗教育的方針,沒有什麼不同。要談僧伽教育,就要懂得觀察自己或是學生的內心,有沒有能夠培養起相應佛法的思想,若沒有,一切的表面榮譽,不過是虛幻的滿足而已,這類思想經不起考驗,而且會浪費資源,與世俗的教育──利益交換(交學費換文憑),沒有兩樣。


 


    思想,它雖然包含知識的層面,但卻不能僅止於此,因為鸚鵡學語,也能瞞天過海。克實而言,知識是建立思想的第一步,再者是誘發內在的種種善心生起,才是關鍵的。如何說?舉例來說,假如今天我為人師長,在訓導一位學生的過失時,不應該但有表面的處罰,因為這跟用世俗手段處理世俗教育一般,算不上是佛法的真正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在與其勸戒的過程中,誘發其內在的慚愧心,讓對方生起改進的念頭,這才算是佛法的教育。


 


    教育有沒有成效,端視外表(言行舉止)是無法判斷的,唯有在其產生離惡向善的有力知見後,才有資格談僧伽教育的成功。教育本身不是權威,所以它沒有恐嚇,它更沒有勉強。它,來自於自然流露的展現,來自於由證出教的無盡經驗。


 


    當然地,先不說內在的轉變層面,光是真心接受教育的習氣都不容易改正,何況談盤腿修證呢!學理不成,會容易為自己尋找無盡的借口,來補償自己不足的缺失,更會虛偽的掩飾自己的自私,大談相似佛法的理想。其實,不管您怎麼包裝,有經驗的人,一看就透,因為表面的風光,無法隱藏三業大用的氣質,這股修道的氣質相應於離欲、捨、滅盡。


 


    現代人用錢來換取氣質,用虛榮來填補空虛,這就是世俗的教育了。相對的,佛法的教育完全是反向的思考,如:若學生一聽到師長宣佈事情就自動發心處理,一聽說眾生有難就念念迴向,一遇到佛教受辱即護航捨命,…我想,不必為這群學生打分數,絕對是教育成功的實例。


 


    我看過學生為了分數不擇手段,為了畢業與院方起衝突,為了文憑寧可放棄自己的尊嚴,…這先不說學生本身的問題,這種教育成績,才是僧伽教育要極其懇切深入反省才是。


 


    僧伽的教育,不應該追隨世俗利益交換的方式進行,因為縱使給您實施一百年,我想佛教的人才還是無法培養出來,勉強說或許可以造就幾個成績好的優秀學生,卻難於比照前人的偉大功績。


 


    世尊的教育,不在乎表面的成果,但重視誘發內在去惡從善的培訓,因為一旦修證有成,就有能力自化一方了。


 


    僧伽教育是培養僧格的教育,它不只有知識層面,更含蓋生活的點點滴滴,它有高尚的宗教情操,也有順應世俗的廣泛接引,教育的本身,沒有形式的局限,因為從理性到感性,從生活到盤腿,所有的語默動靜,都有提升僧格的潛在動力,話說白一點,就是如世尊所言的八正道就是古仙人道一樣,它不只是盤起腿來才思惟的義理,其更為生命的全部。


 


    思想的建立是改變世俗習氣的起始,沒有了正信,就沒有正知,沒有正知,就沒有正見了。相信佛法能夠讓自己重生,這應該就是轉化生命質量的開始了。僧伽教育,從思想改革做起,應該是亙古不變的理則。


(開仁寫於當學生的年代)


 



 


 


 


2009年12月20日 星期日

四、精進為一切善法的根本,能生智慧斷煩惱

常敵受驅逐,仍可據他鄉,


     力足旋復返;惑賊不如是。(045)


 


一般的敵人受到驅逐,仍然可以盤據他方,休養生息,等待力氣足夠的那時,便再度回頭反攻。但煩惱敵卻不是這樣。


 


惑為慧眼斷,逐已何所之?


    云何返害我?然我乏精進。(046)


 


煩惱一旦被慧眼看破而消滅之時,他還有地方可以去嗎?也不能回頭來害我了。奈何懦弱的我依然不肯精進的斷除煩惱…


 


惑非住外境,非住根身間,


亦非其他處,云何害眾生?


惑幻心莫懼,為智應精進。


     何苦於地獄,無義受傷害?(047)


 


煩惱不住在外境上,也不住在這個身體的哪一處,更不在他處,那他們怎麼能傷害眾生呢?不要害怕那如幻化般的煩惱,為了追求無上的智慧,應該不懈的精進。我何苦要在地獄,再受到無意義的傷害呢?


 


思已當盡力,圓滿諸學處;


    若不遵醫囑,病患何能癒?(048)


 


這麼想了以後,應該要盡全力的去圓滿一切應學、應做之事;如果不遵從醫生的囑咐,病患又怎麼能痊癒呢?


三、以不怯、不屈、似瞋的心態來面對煩惱


雖曾立此誓:欲於十方際,


    度眾出煩惱,然我未離惑。(041)


 


雖然我曾經立誓:我要在十方世界度盡一切的眾生,讓他們永遠出離煩惱生死的痛苦。然而,現在的我卻也還沒有斷除煩惱…


 


出言不量力,云何非顛狂?


     故於滅煩惱,應恆不退怯。(042)


 


說出了不自量力的話,這,難道不是瘋顛欺誑嗎?所以,消滅煩惱的心,永遠永遠都不要退怯啊!


 


吾應樂修斷,懷恨與彼戰;


     似瞋此道心,唯能滅煩惱。(043)


 


我應該熱愛修行斷煩惱,懷著那種曾傷我如此深刻的痛恨,與他決一死戰!這種相似瞋恨的道心,只會將煩惱消滅而不會再生起煩惱。


 


吾寧被燒殺,或遭斷頭苦;


     然心終不屈,順就煩惱敵。(044)


 


我寧可被烈火焚殺,或者遭到利刀斷頭的痛苦;可是我的心始終不屈服,乃至遷就煩惱的惡敵。


二、顯露斷除煩惱的決心

乃至吾未能,親滅此惑敵,


盡吾此一生,不應捨精進。


於他微小害,尚起瞋惱心,


     是故未滅彼,壯士不成眠。(036)


 


因此,在我還不能親自消滅這些煩惱敵之前,即使竭盡這一生,我都不應該放棄斷煩惱的努力。他人對我微小的傷害,都足以撩起我的瞋恨心,那麼還沒消滅這些隨意傷害著自己的煩惱敵之前,勇敢的壯士不應該安穩的睡啊!


 


列陣激戰場,奮力欲滅除,


終必自老死,生諸煩惱敵。


僅此尚不顧,箭矛著身苦,


    未達目的已,不向後逃逸。(037)


 


戰士們陣仗浩蕩的激戰沙場,義無反顧地砍殺,卻只為了消除終究會因為時至而老、而死去的敵人,顯而的他們也將因為這些痛苦而生起煩惱。那可哀憫的敵人啊!即使是這麼的不值得,也不顧惜自己,就算是箭矛插在自己的身上,忍受著那熱血滾燙著傷口的痛苦,在沒有達成勝利的目的之前,是怎麼也不會向後逃跑的。


 


況吾正精進,決志欲滅盡,


恆為痛苦因,自然煩惱敵。


故今雖遭致,百般諸痛苦,


    然終不應當,喪志生懈怠。(038)


 


更何況我正精進,決意要將那頑強、堅韌不易斷除的無明煩惱滅除;因為那無明煩惱永遠都是痛苦的根源,當然也是我們所要面對的敵人。現在我雖然遭受種種的痛苦,然而到了最後一口氣,也不應該失去與他搏鬥的意志,生起懈怠的念頭。


 


 


 


理性與感性



         曾經有位好道友跟我說過:「太過理性的人,容易傷害別人;過於感性的人,則反而容易傷害自己。」


我對他的話思索了好久,也感動了一段好長好長的時間。


一個人不可能只有理性或是感性,只是那一方面偏多而已。學習佛法的人,大部分其實是由於內心對三寶的感動而踏入佛門,甚少以理性思惟來確立信仰的。


世尊乃悲智圓滿的大覺醒者,其有別於凡夫,最明顯之處,即是內心的理性與感性達到平衡,清楚瞭解生命的現象而轉凡成聖的。這種平衡,來自於對身心的透徹瞭解,明白身心和合的假名無性,基於相互依存的原則,而形成萬有的一切。


世尊教諭中所謂的一乘道,就是四念處──身、受、心、法,這是一套完全掌握身體物質性與心法剎那無住性的變化的方法,使自心常保持平穩的狀態,起伏不定成了時刻謹慎的觀照,維持如湖水一般的沉寂……。


修行人必須先瞭解自己,才能瞭解他人,自己對於理性與感性之間的拿揑,是待人處事及與人溝通最重要的決定點,只要其間稍微有偏頗,彼此或任何一方都可能會出現創傷。


話雖說「太過理性的人,容易傷害別人;過於感性的人,則反而容易傷害自己」,但是人際之間的差異,與彼此擁有的人生觀、價值觀等都有緊密的關係,不是說平衡就可以平衡。然而,如果說修道人不會朝這方向進步的話,則與為情緒所左右的庸常人沒有分別了。


理直氣壯,是過於理性的人的處世態度;藕斷絲連,是過於感性的人的生存方式。這裡須注意的是,「過於」不是完全的意思,所以縱然鐵石心腸,也有被感動的一天;而放縱情緒的人,同樣會有頂天立地的意志。


理性與感性之間,有數不盡的愛恨纏綿、剪不斷理還亂的交錯經驗。學習的過程,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體會,也許有人會覺得理性的人,少了俗氣的眼淚與鼻涕,可是應該也有人會覺得理性的人,無法明白與體會什麼是穿梭於兩肩之間的感動。


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論我們願不願平衡這兩種個性,世尊都早已說明,要達到解脫,兩者必須永遠保持平衡,如此才有辦法認識自己,正觀人生。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教育別人」及「教育自己」

 


    “教育”真的談何容易?教育別人,因為我有當老師的資歷,但教育自己,又該如何著手呢?佛陀在經典中,曾有過如此細膩的開示,指引我們面對教育別人及教育自己的時候,所該準備好的應對心態,否則恐有顧此失彼之虞。


 


    我重讀這部經,為經意立了三個層面,配合佛陀所言的因緣,藉此為鑑,希望善用於教育別人及教育自己。經意簡化如下,請用心體會:


 


    釋尊向抱著幼兒的無畏王子說:“王子!如果幼兒無知,把木片吞下去,你該怎麼辦?”


    “我將會把我的手指置入幼兒的口腔,彎曲指頭把木片取出來。即使幼兒的喉嚨受傷流血,哭叫不停止,一定要把木片勾出來。”


    “如來也是如此,為了慈悲,不得不說他人不喜歡聽的話,但是一定要在適當的時機,如來才會說他所要說的話。”


    然後,釋尊又為無畏王子解說六種情況:


 







































“南傳一○”,臨172 - 176



道德層面



感受層面



責任層面



1,非真非實



無利益



不愛聽



不說



2,語雖真實



無利益



不愛聽



不說



3,語是真實



有利益



不愛聽



一定說



4,非真非實



無利益



喜愛聽



不說



5,語雖真實



無利益



喜愛聽



不說



6,語是真實



有利益



喜愛聽



適時說



 


    以此跟有緣人共勉,增上!


 


重生



 


我想在這世界上的有情眾生,有的或許會為了海誓山盟而焦頭爛額,有的可能會因為了一個心願而遍體鱗傷,有的……。人與人的相處,真的有說不出的無奈,有訴不盡的感慨。


放下這個,又提起那個,才經歷了愛別離苦,又說再愛一次……。在生命中所追求的理想,有些會觸發我們向上,而有些也會促使我們墮落,在沒有永恆不變性的前提下,應該允許有任何的改變,甚至於不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就能讓你我就死心於此。


其實,凡夫的心真的很在意別人的語默動靜,彷彿生命中少了別人的稱許,就會有如烏龜脫殼般的痛楚。曾經傷害過別人的心情,真的不好過,那種寧死不屈的執著,有時會讓我們的心靈落入無底的深淵,因為內心深處的黑暗,沒有人會明白,更沒有人會同情。往往人生就是因為經歷無數次的希望與失望,才果敢地堅決地生存下去。逆緣是難堪與痛苦的,它必須經過淚水的洗禮,才有重生的希望。


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長,所以無法有效地掌握我們的前程。經一事,長一智,變成了人類共生共處的無形默契,這就是難以言喻的緣份了。


假如我們看不清自己的內心,把持不住如驚濤駭浪般的情緒,這樣的人生沒有安全感,何時會乾涸內在的淚水?何時會讓自己甦醒過來?……我想不會有太多人有把握的。跌跌撞撞,總有學會站起來的成功;縫縫補補,總是可以讓外在的徹骨風寒吹不進來。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必須要有無窮盡的忍耐力與持久的精進力,才有可能見到曙光的希望。


誤會與解釋,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對立和包容,更是人生少不了的精力湯。我想,天底下沒有無錯之人,也沒有清白如月的人,人生若不如此,就無法成為人生了。在對立中,我們可以看到你死我活的輸贏;在包容下,也可以見到無數罪惡眾生的重生。我們要選擇何種人生,確實沒有人可以為我們作決定。


這個地球原本就不完美,所以無法奢求擁有閃亮的人生;與生俱來的眼淚,是內心情緒的疏通劑,但卻無法作為抉擇生死的準點。任誰也無法否認人生的缺陷,更沒有人可以彌補這本來就不完美的人生。有鑑於此,我們的心要有一種心理建設,那就是逆來順受,順來喜受。


生命如流水般的逝去,它沒有自己決定長短的能力,更勿妄想水有倒流的一天。我們可以不知人與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卻需清楚的了解人際之間的相處,不能沒有吃虧與忍耐,這是唯一可以滋潤大地乾涸的甘霖,是延伸光明希望的一線生機。


探討生從何來固然重要,但面對生命的逆流時,重生的勇氣則更為切要;人際關係的協和儘管不可以失調,但懂得自尊自重則更為可貴。


 


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衛廁





   


雖然印度的衛生聞名舉世(不蓋廁所),卻能自豪地說自己為世界最天然、最環保的廁所。記得柳時和曾在《窮人的幸福》中記載著一段與印度人的對話:「『搞不懂印度人為什麼不用廁所,隨便就在野外或是鐵道旁解決呢!真不衛生啊!這樣會造成傳染病的病源啊,多蓋些衛生間,國家不也乾淨多了,不是嗎!』


當柳時和發完牢騷時,有個五十歲的男子開口說:『在大自然中解決人生最自然的事,有什麼不對?哪像你們外國人憋在火柴盒般的小房間,聞著味道,把大便解在大便上;我們每天早晨迎著風看著天空的雲解決,這是我們境界最高的冥想。』


接著另一個男人也說:『就是啊!世界好像變成了嫌惡自然,一切都追求人工化。照你們所想的,我們大便後用水沖洗,比不上用衛生紙擦屁股的文明生活,哪兒的話,你們的河水不是愈來愈髒,樹木愈砍愈少嗎!』


坐在旁邊的男子也感概的搭腔:『所以世上就漸漸變得虛偽,什麼是冥想修行也搞不清,凡事都自以為是文明人!』


幾句話讓柳時和聽得啞口無言,想到自己剛才狼狽的模樣,明明只是在解決最自然的一件事,卻躲躲藏藏的在細瘦如枴杖般的小樹後,……真是羞愧極了。」


但導遊說:印度不蓋廁所是因為種性的問題。所以不論是路邊蹲著,或是田園風光,通常遊客也能自然的一次生、兩次熟、三次就大方無忌啦。不過對於我們還是很不習慣,所以還是要拿傘作掩護,不過如此一來又吸引了印度人的好奇眼光了!





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

《任重道遠》新書推薦!



 


自一九九六年來台,至今已好多個年頭了,歷經了在家與出家的生活,莫敢妄言有什麼長足的成長,但那份對於佛法的熱忱,始終如一,談不上有什麼對於在家或出家領域的建言,然滿心期許的,就是希冀在家與出家的修行者,能不忘世尊建僧,以及教育白衣的根本精神所在,大家一同來協力盡心地把正法代代的傳遞下去,即便每個角落的光芒微少,但只要光光相映,即可為宇宙帶來無限的光明希望了!


 


新書《任重道遠》記錄了一些可筆錄下來的成長過程,從中也多少可明白學法心態的應有認知,如今因緣成熟得以出版,淺白的文詞中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期待真誠中不會造成眾生的煩惱生因,反而能帶來清涼的法雨,滋潤彼此無所適從的心。


 


新書的出版悉由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會負責,相關資訊可與其聯絡,資料如下:


 


會址:802高雄市苓雅區中正二路58號九樓


電話:07-2247705      傳真:07-2232315


網頁:http://www.kyba.org.tw/


信箱:chba7705@ms34.hinet.net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般若精舍住持和尚醒慧法師的略傳

般若精舍住持和尚醒慧法師的略傳


 


老師父是高雄市旗津人,於民國三十八年出生。在十二歲的那年雙親因病相繼去世,從此失去怙恃!幸而上有大哥下有小弟,兄弟三人相依為命,度過了孤苦無依受人輕視的童年。待長大服完兵役後,憑著一股不自輕的骨氣,白手起家,於二十四歲那年建立了一個小康家庭,育有一女二男。


老師父在他三十五歲那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接觸到佛法,使得自己慢慢的體會到人生的變化無常與無奈:「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此後,老師父從癡迷的人生中慢慢的覺醒過來,毅然決然的生起了一股想出家修行的念頭。


但出家修行這條 路對 老師父來講是多麼的不容易,從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中,要出家修行是必須做出捨妻離子的重大抉擇。老師父自己說:「說真的,當時讓我進退兩難,當時的我內心就像徘徊在十字路口那樣,不知所措。」後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考,並獲得老伴的全力支持──願意自力擔負養家育子的雙重責任,老師父終於決定走出家修行這一條路,因為老師父認為:「要無止盡地在六道中輪迴,讓無明與染愛牽著自己受這無邊的苦,不如今生就把它截斷。」


此志確立之後,且待因緣成熟,終於民國八十二年在元亨禪寺,依止寬法師披度,同年就到光德寺受三壇大戒,成為一位正式的出家僧人。受完戒之後則到印順導師創辦的新竹福嚴佛學院就讀三年,於民國八十五年畢業後就一直獨住在山上,努力於佛法的體證與實踐。歷經十餘年後,因三寶的慈悲加被,建設了般若精舍,目前與開仁法師、圓融法師一起在般若精舍共住,用功辦道。


 


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心甘情願(現代版之慈心觀)



 


如果可以


我希望透過我的身體力行做眾生的榜樣


如果可以


我期待用心來彌補人世間的缺陷


 


充滿苦難的世間


需要排山倒海般的關愛


才能撫平眾生身心靈的創傷


 


無知讓我們深陷痛苦


沉浸在死亡哀傷的眼淚中


它腐蝕著眾生的良知與安樂


只剩下自私與自利的獲得


 


付出的心情


像流水一般


它滿心期許的


是用溫柔的心力來穿透大地的堅實


無怨無悔的歸向大海


讓自己消融於海水之中


成為平衡宇宙的活水泉源


 


我們的地球需要一股力量


一股心甘情願付出的力量


這能量可以撫平恐懼不安的心


更可以牽動無窮盡的和平感應


 


我們祈求世間沒有苦難


我們期待能為人間帶來曙光


假如一份能量就能感應一份安祥


希望大家用心去體諒


唯有體諒人世間不圓滿的心情


才會全心全意地付出無私與慈悲的能量


 


和平與祥和雖然只是一種憧憬


可是我們絕對相信


用慈悲可以牽引善念


用懺悔能夠轉化共業


 


我們無法奢求身體沒有痛苦


也無法跳脫業力牽纏的桎梏


慈悲的佛陀曾經告訴我們


付出可以撫慰眾生的心靈


智慧能夠達到身苦心不苦


其中的奧妙只在於我們接受事實的一切


坦然地面對缺陷的人生


以祝福度過恐懼


用真誠感動天地


 


緣起的世間


就得面對瞬息萬變的一切


不要忽略你我的一份善念


一份善念淨化一份自私的心靈


千份善念形成千份清淨的願力


唯有無染無私的清淨大願


才能締造萬份祥和來溫暖人間


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一、煩惱帶給自己的過患

(一)難以拒絕的煩惱


貪瞋等諸敵,無手亦無足,


    非勇非精明,役我怎如奴?(028)


 


貪愛、瞋恚等煩惱敵,既沒有手也沒有腳,更別說是勇猛、精明,可是怎麼可以好像奴隸般的使喚我呢?


 


(二)對煩惱的不捨


惑住我心中,任意傷害我,


    猶忍不瞋彼,非當應訶責!(029)


 


煩惱住在我的心裡,隨心所欲的傷害著我,而我竟然還能忍耐不生氣,這是不對的,是應該呵斥的啊!


 


(三)煩惱的力量大於一切


縱使天非天,齊來敵對我,


    然彼猶不能,擲我入無間。(030)


 


即使所有的天人和阿修羅都聯合起來,要與我為敵,就算他們能殺害我,也不能把我丟進無間地獄。


 


強力煩惱敵,執我入獄火,


    須彌若遇之,灰燼亦無餘。(031)


 


可是力量強大的煩惱敵啊,卻可以剎那間把我丟進猛烈的獄火中!這獄火熊熊的燃燒著,即使是須彌山,也會被燒得連灰燼也不剩的。


 


(四)煩惱的堅韌無人能敵


吾心煩惱敵,長住無盡期;


    其餘世間敵,命不如是久。(032)


 


我心中的煩惱敵,已經住了很長很長的時間,跟著我無盡期的輪迴啊輪迴;其他世間的敵人,也沒有像煩惱敵的命這麼的堅韌啊!


 


(五)煩惱的無情與不安


若我順侍敵,敵或利樂我;


    若隨諸煩惱,徒遭傷害苦。(033)


 


如果我溫順的侍奉世間的敵人,他們還可能會饒益我;但假使我隨順了內心的煩惱,那也只是白白的受到傷害的痛苦而已。


 


生死牢獄卒,地獄劊子手,


    若皆住我心,安樂何能有?(035)


 


這些煩惱簡直就是生死牢獄中的獄卒,和地獄裡行刑的劊子手,如果他們都住在我的心裡,何時才能得到安樂?

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萬斤功德比不上一兩的錯

            萬斤功德比不上一兩的錯


 


甲:終於在半小時內,將大殿、廚房與走廊的地


    都抹乾淨了。


乙:咦!某甲啊!您這算抹掉淨了嗎?


    我看到施食台沒抹乾淨,


 您工作的觀察力實在不夠入微,粗心大意。


甲:好的,我再去把施食台抹乾淨。


乙:這樣才是嘛。


 


這簡單的對話,我們可以看到什麼佛法在裡頭呢?


我不懂也不想猜測別人的觀察力,但我自己總結為這句話:「萬斤功德比不上 一兩 的錯。」怎麼說呢?


甲花了半小時汗流浹背的才把這些地方抹乾淨,以秒鐘來計算的話,共花了1800秒鐘,當然也累積了同等的功德,可是乙不但不隨喜、讚美甲的1800秒鐘,反而計較那頂多只須花上10秒鐘就能抹乾淨的施食台,這不是「萬斤功德比不上 一兩 的錯」,又是什麼呢?


 


假如我是乙,應該要佔在甲汗流浹背的感受來說一席話:「辛苦您了,花了那麼多時間才把地都抹乾淨,如果您時間還充裕,麻煩您也順手把施食台抹乾淨。倘若您沒空,或是累了,那我來幫您抹也可以。」


我想,甲聽了這些安慰心靈的話,肯定會主動說:「這小事我來效勞即可。」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說正語、說柔性語、說歡喜語、說讚歎語,真的有那麼難嗎?


 


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樂少而苦多

《增壹阿含經》卷817 安般品〉:


貪婬如時雨,於欲無厭足;


 樂少而苦多,智者所屏棄。


 正使受天欲,五樂而自娛;


 不如斷愛心,正覺之弟子。


 食福經億劫,福盡還入獄;


 受樂詎幾時,輒受地獄痛。


(CBETA, T02, no. 125, p. 584, c2-7)


我們總是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卻是很多。


為了求得如蠅頭般的小利,而墮於無淵的溝壑,


如象墮泥坑的無法自拔。殊不知真正的福樂是那麼的短少,而過度的放縱換來的卻是無窮的苦痛。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開仁.每棵樹有每棵樹的美



每棵樹有每棵樹的美


 



最近從別人的身上,看到自己成長的盲點,這不是對方的問題,想一想,或許真的完全源於自心的煩惱作祟。


修行人的心,越能沉靜就越敏銳,自己縱使沒有時刻保持止觀的修習,可是對於五塵五欲的染著,實是以熏聞正法的專注中,逐漸地給予有力的疏導與淡化。我相信佛法的力量,能提起修行者的正念與正知,慢慢地讓身心完全地投注於正法的光輝。然而,偶爾無始習氣的侵蝕,也是在所難免的,畢竟自心根深柢固的煩惱根,尚未徹底地給予拔除。


擁有正念的敏銳力,要發現身邊人的起心動念,真的不是件困難的事,尤其與自己因緣較深的人,更是不必見面,就能有效地感應道交,甚至於如拿著一片鏡子給對方照照自己一般。話雖如此,有時若不留意對方的感受時,也會讓對方無形中受到創傷。也因為這樣,在世尊的教法之中,即有契理與契機之區別了。


每個人在還未徹底根拔我執之前,都有著如影隨形的自尊自我,要如何讓眾生發現自己的問題,以及如何引導他勇敢地面對自心的煩惱時,實是需要非常多的忍耐心、慈悲心與智慧心不可,否則多半是事倍功半的。


要剖析與調伏眾生內心自我的煩惱,可以說是一項深具挑戰性的工作,就好比如森林裡的每一棵樹一樣,每棵樹都有個別的體態,有自己定型的面貌,說真的,也因為如此森林才呈現多采多姿的一面,所以,我們不能控制每棵樹吻合自己的要求都長的同一型態,在與原有的牢固外形對抗時,若不留意,也會無心地將樹身折斷,反而無法履行調整或導正外形的功效,失去了最原初的用心意義。


我們不妨走到山坡上,眺望或鳥瞰森林下的每一棵樹,您會不禁地給自己的一個答案就是,原來每棵樹都有每棵樹的美,而且在它們的身上都可以看到歲月的留痕,它不會掩飾自己,坦率地表達自我的尊嚴與個性。一個有智慧的人,要如何將森林裡的每棵樹調整到恰到好處,實是門很大的學問,要它不會被強風吹倒,讓它不受蟲害,並透過足夠的陽光和雨水有效地成長茁壯,我想,除了善觀因緣和慈悲忍耐以外,別無他法了。


觀機施教的方法不但要適合對方,而且還要鬆緊拿捏得體,發現它被風吹的倒向東邊,則要在西邊予以支撐,當雨過天晴就開始慢慢地將樹身扶直,繼而把根部的泥土恢復原狀,澆些水使它適應調整後的身型,如此一天一天的下來,它才能在傾倒中再度的重新站起來,甚至於可以藉此緣故,將原來定型的歪曲糾正過來。有些無始累積下來的習慣性,絕不是說要改就能改,若沒有大風侵襲的因緣,有時還真不容易使它心甘情願地接受調整。也因此,化導眾生需要時間,更需要耐力,當然地最重要的還是智慧與慈悲的配合了。


森林裡的每棵樹有自己自然的體態,也有說不盡的成長故事,更蘊藏著無限的美,我們要懂得欣賞,更需要懂得善觀因緣,只要條件具足,就要溫柔地、善巧地、徹底地予以調整,使其在森林裡更能突出其應有的特質。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忘已為人》之不能再平淡的體會

不能再平淡的體會


 


  近來,不知怎的,老是感覺佛法的平淡,平淡到有些不可思議。記得經論上常說到:「要修行增上法,必須先習學端正法。」什麼是端正法呢?其實佛陀早已說過,知因果、業報、凡聖等,即是世間的端正法。試問我們是否真的懇切地肯定它、信受它呢?學佛愈久,愈覺得這不是容易的事,這到底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我想最關鍵處莫過於學佛者的發心與用心吧。


  就個人的體驗而言,佛法的真實不在於表象,而在於內心誠懇的信受與奉行。曾經有一位僧長對我說:「在佛典上我們常見到一句話『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內心自會生起一項認知,就是只有出世法才是吾人要實踐的,其他的則只是世間法而已。結果,自然而然就認為只要奉行出世法就好了,因為我們求的是出世的解脫。話雖然沒有錯,不過卻嚴重忽略了佛陀說法的次第,何以見得?如上所言,欲修增上法之前,一定要有世間端正法的基礎,否則猶如空中樓閣,既危險又不實際。」


  僧長繼續說:「一個懂得以奉行佛法來報答佛恩者,其內心必然是忠實而不誑妄的,因為他知道沒有世間的端正法,如對師長的尊敬、常住的發心、父母的孝順、朋友的誠信等,如何可以說知見是與佛法相應的呢?八正道的正語正業正命都缺了,怎能還可以稱作是有正見之人呢?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一件事實:對方有沒有修養也許我們無法下判斷,但是自心不夠調柔卻是鐵一般的事實,因此若要檢驗自己的修為有多好,從以上的說明即可略知一二。」


  僧長這幾句話讓我聯想到《契經》中所說的:「先淨其戒,直其見,然後才修四念處。」佛陀所言真實不虛!佛法的正見正行,並非以獲得甚深的禪定來審定的,一個人的修行更不是以表象的嚴謹來論述的;而是從內心自然地流露出既不離開世間道德,又能與解脫聖道的行為和知見相應,這才真正展現佛陀的慈悲與智慧。


  佛法的平常與平淡,若非真實用心者,著實不易感應道交;若不慎者,甚至還會歪曲佛法的真義。佛法與相似佛法確實不易分辨,難怪具足正知正見修行的聖者稱為是人天師範。


  我們是自願追隨佛陀足跡的人,所以應明辨佛法與相似佛法之迥然不同,因為很多時候會覺得自己所體會的經驗,非常的刻骨銘心、真實不虛,不過往往卻與佛法背道而馳。到底吾人應該如何區別它、看清它呢?假如說在經驗中我們可以觀察到自己身心的五蘊無常無我的話,其對於自身及外在的一切,必然是離於愛染執著的。相反地,若說在行為上所展現的依然是處處粘著,對於五欲亦無所厭離的話,那答案已勿須再說明了。


  當然,有關習氣的無意流露,自是有另當別論的因緣,不過這種情形並不多,反而是煩惱的暴露倒是真的。


  一個已被調柔的心,我深信其所呈現出來的,必是充滿慈悲、感恩與智慧。經驗告訴我,真實的慈悲絕不會有特定對象,因為若是連這個體的界限還不能破除的話,那裡可以稱得上是無私的同情呢?


  相似佛法的相似程度,確實深細難見,難怪佛陀開演一切修行的道品時,非以正見為導不可,畢竟沒有了眼睛,接下去的方向,已不可能有什麼希望了。


  佛法的慈悲,乃是建立在無我智慧基礎上的,唯有遣除自私的我執,體會眾生彼此間的相互緣起性,方能真正流露無我的大慈大悲。從這可以發現佛法所言的慈悲,必然與智慧相結合;缺乏了般若的慈悲,僅是庸常的憐憫而已;太過強調智慧的修習,往往又會疏忽平等心的培養,通常不是落入邪慧就是狂妄。再來,有了悲智的人,又怎麼可能沒有念念感恩心呢?佛法的體會,絕非只要有神秘經驗就夠了,更不是僅在文字上就可以鑽研推敲出來的,而迷信一味的盲修瞎練則更加不消說了。


  曾經和一位學問不錯的同學開過這麼一個玩笑,故事是這樣的:有一次很湊巧的我倆被分派在一起負責剪樹,才沒剪幾棵小樹,時間就到了,這位同學催促我說:「時間到了,明天再繼續吧。」我忽而念頭一閃回答他說:「朋友,假如我們認為為常住做事是在修福報的話,為什麼我們會分秒計較的這麼清楚呢?難道我們不曉得佛陀是福慧兩足尊嗎?」瞬間那位同學無言以對,只好陪著我把剩餘的幾棵樹剪完。一個觀念的轉變,來自於一個知見的建立;一個知見的體證,出自於一份真誠的用心。當然,要有履行知見的用心,必是發心奉獻身心予三寶的。


  大家都知道,一個好人不一定是一個好的修行人,但是一個好修行人必然是標準的好人。然而,欠缺了世間道德的慚愧心、向上心,談得再高已是不切實際了,甚至有自欺欺人的過失呢!善良的心,會相信因果業報;向上的心,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渴望解脫的心,必然是深感生命與生死的不自在。有心追尋正覺者,試問又怎麼能不時常思惟這些呢?


  一個初學者,未能全面照顧到自己的心,是可以諒解的。但是,這不代表就可以任意疏忽,既然已發心向佛學習,佛的一切言行舉止,皆必須要牢記於心,這才是名符其實的佛弟子。


  修學佛法,是來自心甘情願的,若心不純淨,也唯有自己知道。佛陀從來不以罪來恐嚇人,是以業果來闡明眾生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造作因是自由的,感受果報時則一點也不自由,甚至於是萬般的不願意,這就是凡夫的愚昧了。


  因果這樁事,未現形時,吾人常自以為根本沒什麼,有的人或許連這兩個字也給忘掉了;把因果忘記的人,常認為接受禮敬、供養是理所當然,受用十方信施的布施,是很自然的事,所謂「十方來十方去」有什麼不對?殊不知點滴皆心血,沒有修習聖道的功德,還真不容易消受得了呢,難怪古德會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


  佛法點滴的法喜,可以從平常平淡的生活中去印證去體會,越是發現平淡的法味,越能肯定對於佛法的信心。佛陀所說的法,對我而言,真的是平淡到不能再平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