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解鈴還須繫鈴人



 


解鈴還須繫鈴人


 


我很喜歡思惟緣起緣滅的道理,


因為它帶給我很多喜悅。


怎麼說?


遇到被煩惱束縛的時候,


不必急著欲求掙脫它,


你越使力,它越繫緊著你,


讓你透不過氣來,


甚至於將你導入放棄自己的境界。


其實,不防靜靜的想想,


煩惱它因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為什麼你不讓它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呢?


真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


把自心挷起來的人是你自己,


當然的,把結解開的人也只有你可以做得到了。


(開仁)



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湛寂阿蘭若



 


湛寂阿蘭若


 


    祈願禪定三昧滿人間。


    不要只是敷衍了事地坐在那裡,仔細查看一下現在自己在做什麼吧。要讓身心平和,讓喜悅從內心深處湧溢出來。


    精進不是義務的行為,而是從沈默中萌生的人生芬芳。有了重心,言語就沒有必要了。


    快樂的精進即安居。(法頂禪師《山中花開》頁131


佛隨念



 


佛隨念


  開照比丘 同淨蘭若


16/04/2011


對佛陀的懷念


不只是在佛陀日那一天


也不只是在今年


雖然佛陀已離開人間


弟子們對佛的永恆懷念


佛像才出現在眼前


再次的喚醒,別忘了修佛隨念


依佛為所緣緣


為了別讓心,離佛太遠


憶佛是為了轉念


表示著意願


培育正念


接受世尊的教誡,正智的活在每一天


承認是為了滅苦,真的不愿與惡道結緣


隨念這一起點


轉念就在眼前


轉世也在一瞬間


心緣佛德即叫著佛隨念


佛像只是一個起點


關鍵即一念接一念來體驗


禪緣、業緣、道緣、親依止緣


還可以connect宿世因緣


生生世世還牽連


總會有麼那一天   圓滿心愿


明記所緣這一點


信心即刻建立在眼前


正定隨時會呈現


智慧隨影在每一天


 


崇高品德的修煉


會與我們連線


福慧有增無減


你我皆能看得見


日后,肯定可以遠離好多好多的危險


生生世世都會與佛有緣


欲獲得對三寶淨信不變


當修佛隨念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直趨圓滿三善根的人菩薩行(之二)



 


直趨圓滿三善根的人菩薩行(之二)


 


 


(二)三乘法的三善根


    在「三乘共法章」中,導師詳細地論及煩惱的種類(四諦中之集諦),以論師的意見而約略分別為欲界的粗惑,與上二界的細惑,先來看欲界粗惑的根本內容:


一切煩惱,可以分為三大類:一、貪類;二、瞋類;三、癡類。一切煩惱,無非這三煩惱的支派流類。如愛、染、求、著、慳、諂、憍、掉舉等,是貪類。忿、恨、惱、嫉等,是瞋類。見、疑、不信、惛沈、忘念、不正知等,是癡類。[1]


    一切煩惱實是三根本煩惱的流類,有謂擒賊先擒王,若能對治根本的賊王,其他的就容易處理了。約轉凡入聖的階段來看,三乘法就是能截斷生死根本的聖法,根本而重要的第一關,當然就是斷三結,其中又以我見為首要。從上來審核,這其實是隸屬於癡的內容,是對真實事理的倒見與迷惑,導師說的好:「從他的不知來說,是不知善惡,不知因果,不知業報,不知凡聖,不知事理。從他的所知所見來說,便是:『無常計常,無樂計樂,不淨計淨,非我計我』。[2]


    至於上二界的細惑,由於瞋心已不起,所以由無明隱微的蒙昧心──我癡,而分別出「我見,我愛,我慢」,合名為四無記根。導師甚至於剖析說:「我見即癡分,我愛即貪分,我慢──自恃凌他即瞋分。於隱微蒙昧的覺了中,有此我見,我愛,我慢,成為有情識的──極深細的本質。[3]能將此三界粗細的身見、戒禁取、疑等的倒見根除,就是證入初果位──見惑為初果所斷。


    從三乘共學的內容上來看,斷三不善根乃獲得出世解脫的要項,那菩薩行者該如何著手呢?在導師的觀念中,人間的菩薩行應首先對治與慈悲相違的瞋類煩惱,如說:「不斷煩惱(瞋,忿,恨,惱,嫉,害等,與慈悲相違反的,一定要伏除不起),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4]


    另外,在導師的研究中,佛世時的解脫門應有四種,四種三昧中,三三昧即三解脫門,依三法印而成觀;無量三昧,即是依苦成觀。其中據導師的研究獲悉:「由於聲聞偏重厭自身苦,不重愍有情苦;偏重厭世,不能即世而出世,這才以無量三昧為純世俗的。聲聞的淨化自心,偏于理智與意志,忽略情感。所以德行根本的三善根,也多說『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對於離瞋的無量心解脫,即略而不論。[5]


    從上可明了,聲聞對於離瞋的無量心解脫之忽視造成無瞋善根的不圓滿,然而,這並非說漏盡者的三毒永盡會因此而變成有所缺憾,其意義只重於沒有給予徹底的發揮,讓情感面的無瞋善根,無法與大悲精神相合。


或許有人認為導師評論的聲聞即是說一切有部的論師,從龍樹論有相同評鑑來看,多有此意思是沒有錯誤的,[6]不過,無論是龍樹或是導師終究要表明的立場,還是圓滿無礙的大乘佛菩提,如導師所言:「如針對厭離情深的聲聞,應重視大悲的無瞋。…菩薩的重視慈悲,也有對治性。論理,應該使無癡的智慧,無貪的淨定,無瞋的慈悲,和諧均衡的擴展到完成。[7]佛陀的大菩提,即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的圓成;也是依法、依世間、依自的德行的完成。成佛,即是擴展人生,淨化人生,圓滿究竟的德行,這名為即人成佛。[8]


    由此觀之,能依人身的三特勝,而昇華至圓滿的三善根,唯有證得無上菩提的世尊。那我們不禁會問,大乘法的三善根有什麼特質,可以讓人的三特勝,淨化到如此的境界呢?這就是本文的核心課題,也將於下面討論之。


 


(三)大乘法的三善根


    導師的《成佛之道》,貫徹始終的說明依人身直趨佛道的方便就是修習十善。五乘共學的階段,乃以世間善意業為引導,尤其無癡的內容即是世間正見,由此而導正心不落於貪與瞋,時時以正確的人生觀,來修學人間的正行(十善戒),以趨向完善的人格。


    那麼菩薩受持淨戒的態度又是如何呢?導師說:「菩薩的受持淨戒,輕重等護,比聲聞人的持戒,還要謹嚴得多。菩薩雖自己嚴持淨戒,而決不輕視毀犯戒法的眾生。……菩薩的淨戒,是無所得的空慧為方便,對於持戒、犯戒,都是不著相的。能達持戒、犯戒不可得故,就是三輪體空的淨戒波羅蜜多了。[9]


    要做得到這種三輪體空的淨戒波羅蜜,剋實而言,其他的波羅蜜多行,理應同步趨向完善才對,如《大智度論》〈六度相攝品第68〉等,即有此意。因此,波羅蜜多行勢必與大乘三心相配合,才能真正踐履導師於《佛法概論》第十九章所說的「依三心修六度」及「依六度圓滿三心」。那我們不禁要問:大乘三心與三善根的關係又是如何呢?導師《佛法概論》第十九章這樣說:菩薩的修行六度,出發於三心,歸結於三心,又進修於三心的推移過程中。試約菩薩行的歷程來解說:一、立菩提願,動大悲心,得性空見──無所得,這即是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的擴展。[10]


假設按一一配對來看,無貪對菩提願,無瞋對大悲心,無癡對性空見。在尚未討論其合理性時,讓我們先來看看導師《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的看法:「說到菩薩戒,是以十善行為根本的。不但菩薩初學,從十善學起,名為十善菩薩。如說:『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就是大地菩薩,也就是十善正行的深廣實踐。除身、語的正行清淨外,如──不邪見而得甚深的正慧,不瞋恚而具廣大的慈悲,不貪欲而成無量三摩地。[11]


    簡言之,十善到了大乘法的領域時,其中的三善根必須要扣緊「智慧、慈悲、三摩地」來談,如此纔能讓菩薩的三善根得以圓成。這樣的配對在《佛法概論》第八章也有相同的看法[12]然而,在《大智度論》卷13則說到:「若修定、智慧、慈悲和合,得三乘道。[13]這或許又需分辨大小、廣狹等之不同義涵了,這裡姑且不談。


    不過,若審思上述《佛法概論》第十九章的說法,不難發現無貪到底該對應菩提願,還是三摩地呢?由於此關係到諸多人間佛教思想的課題,今將分段來論述之。


    首先,筆者選擇以《佛法概論》的二段引文為依據,繼而旁徵其他資料,爾後才提出個人的歸結看法。於此,筆者的方向為:


第一、約擴展人的三特勝來說:無貪配菩提願,可以人菩薩行不貪急證成佛,與勇求及樂欲佛道的菩薩意義為詮釋對象。此外,導師亦有說明菩提願取代三昧的涵義。


第二、約圓滿三善根來說:無貪配三昧,分別以菩薩需要成就無量三摩地,和未至菩提座前不現入滅定的兩項主題來論述之。當然,這也關係到佛盡除定障的意義,容後再談。


 








[1]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註本)》(p.158-p.159)




[2]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註本)》(p.159)




[3]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118)




[4]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四冊(p.68-p.69)




[5]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247)




[6]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五冊(p.242)




[7]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247-p.248)




[8]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258)




[9]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註本)》(p.294-p.295)




[10]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257)




[11]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註本)》(p.276-p.277)




[12]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118-p.119)




[13] 《大智度論》卷131 序品〉(大正25159b5-6)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直趨圓滿三善根的人菩薩行(之一)



 


直趨圓滿三善根的人菩薩行(之一)


釋開仁


 


一、前言


當代漢語系佛教的印順導師(1906-2005,以下簡稱導師),為諸多追隨者的學習典範,其人間佛教的思想,強調契理契機的願行,並發願生生世世來苦難的人間,獻身給正法與眾生,為離苦得樂而精進。


在閱讀導師的著作過程中,發覺原來人菩薩行,從未偏離佛法的根本原則,就是一切的願行果,皆指向於圓滿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癡)為目的。不過,據筆者研讀《佛法概論》中,發現第八章說「無癡即般若、無瞋即大(慈)悲、無貪即三昧」,與第十九章說「大乘三心──菩提願,大悲心,性空見,即是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的擴展」,明顯地於「無貪」配對三昧或菩提願,出現了差異,為此,筆者撰寫此文,希望提供粗淺的拙見。


 


二、三善根的淺深層次


    七佛通偈之諸惡莫作與眾善奉行為戒,自淨其意為定、慧。[1]不難明了「意」為修證之重心,若讓心能恆常住於善法或無漏法,則定能由之趨向完善的境地。不過,三善根的開發,可以有層次上的淺深不同,如導師在《成佛之道》中,即巧妙地分別說了五乘、三乘與大乘法的三善根,以下將分別解說。


 


(一)五乘法的三善根


    學佛者必然瞭解世間是雜染的,出世是清淨的,但是若約依人間正行而直趨佛道來說,「五乘共法」所言雖只是世間善法的基礎,不過缺乏也無法登上出世堂奧。然而,這些善法與出世法的修行項目,該如何做銜接,應是一件相當有意義的考察。筆者會選擇以三善根為契入人菩薩行的精髓為動機,實應在《成佛之道》乙書中,明白揭櫫三善根有三階之淺深內涵,而且貫穿於十善中之意業層面,導師說佛法乃「由心論」,[2]或許從中即可領略一二。


導師在「五乘共法章」中分析意善業時,說到:


意善業有三:離貪欲,離瞋恚,離邪見。離貪欲是:對於他人的財物,妻室(丈夫),權位,不起貪戀而欲得的心理,不作取得他財等計劃,自己安分知足,離貪欲心。離瞋恚是:對他不起瞋恚忿恨心,不作損害他人的設想。離邪見就是正見,正見有善惡,業報,前生後世,凡夫聖人等。意業雖是內心的,但發展出來,就會成為身語的行為。[3]


    從上獲知,依人身而修十善的初始,與五戒等是相應的,[4]並且要求在知見上更應具備世間正見及遠離粗重的貪瞋等心念,否則單從身語的行為,無法確認學者是否與十善法為伍。


    尚未得無生忍的結業生身菩薩,確保人身而能世世常行菩薩道的能力,是首要的,導師以為五戒十善(戒)為根本,畢竟有了這世間的清淨戒,那必然能生人間天上之善趣,不會墮落。否則自己淪墜惡道,還想救眾生嗎?當然,菩薩也因此淨戒才有更多的機會生在人間,見佛聞法,利益眾生。導師巧妙的譬喻戒如浮囊一般,能浮不沈,[5]而在《寶積經》則被形容為如船板一樣,牢固堅厚,不會沈沒。[6]


導師在「五乘共法章」開章時即闡明,共世間宗教的人天善法,雖然無礙於生善趣的可能,但是學習佛法的三歸與五戒十善,少了一般宗教的錯誤知見,卻多了一份順應出世法的善緣。一般的初學者,若能循此修學,導師說:「保證能不失人身,不礙大乘,這是唯一有利而沒有險曲的大道![7]








[1]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二冊(p.34-p.35)




[2]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註本)》(p.362)




[3]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註本)》(p.116)




[4] 五戒之「不飲酒」攝於十善之「不貪欲」中,詳參《大智度論》卷46(大正25395b)。




[5]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註本)》(p.294)




[6] 印順導師《寶積經講記》(p.270)




[7] 印順導師《佛在人間》(p.104)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知音


 


知音


 


以前我不太清楚真正的知音是什麼涵義,


以為一同玩耍,


一起哭笑,


就算知音。


 


其實隨著歲月的催化,


對人心剔透的觀察,


慢慢才明白,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或許如夢初醒的我,


彷彿才體會佛法的真實:


除了三寶,


何者才是凡愚的真正依靠?


 


縱使有過海誓山盟,


也可能共同許下承諾,


但是無常所支配的一切,


到頭來什麼都可能成為泡影。


 


失落的心從未離開過我們,


眾生所求不得之苦,


或輕或重無不如影隨形,


既然如此,所謂的真情,有那麼重要嗎?


 


每個人的情執,淺深不同,


有的人跌倒了可以爬起來,


抖動一下身子,塵埃就散落於地。


當然也有緊抱不放者,然卻苦了自己而已。


 


只在乎曾經擁有,


可能要有無量的眼淚才能換來真正的灑脫,


不在乎天長地久,


則感覺有點自欺欺人了。


---kairen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慈心修(之五)



 


 


慈心修(之五)


 


四種修習


慈心修習是四種「護衛修習(caturārakkhabhāvanā)之一,四種是指:


佛隨念 (buddhānussati)


慈心修習 (mettābhāvanā)


不淨修習 (asubhabhāvanā)


死隨念 (maraṇānussati)


通常,「觀乘者」(vipassanāyānika)會練習這四種護衛修習。「憶念佛陀」時,能夠戰勝害怕和恐懼,也能夠忍受痛苦。「慈心修習」則培養對其他眾生的慈心。透過「不淨修」,對可喜的影相或感受不會產生執著。「死隨念」則能夠激發持續的精進力。加強無常想,將因而能夠善用時間為法精進。禪修者藉由「死隨念」克服對生命的執著,心中生起一種迫切感。此四者當中,「慈心修習」最適合西方國家的禪修者。


 


破除界限


以「自己」和「喜愛的人」為對象修習慈心之後,行者應依序地以「極喜愛的人」、「中等的人」及「敵人」為對象繼續修習慈心;每一次要推進到下一階段之時,應使心變得柔軟(mudubhūta)、適業(kammañña)。藉由慈心,將「極喜愛的人」放到「喜愛的人」之位置上,如此可淡化那人和自己的關係。對於「中等的人」和「敵人」,也是要如此。如果禪修者沒有敵人,或從未視任何人為敵人,那麼就不需要以敵人為對象修習慈心。


行者應該藉由慈心修習一再地「破除界限」(sīma- sambheda),讓自己能夠對這四種人遍滿慈心,無有偏愛。


假如盜賊要求他獻出四類人中任何一種人的人頭,他會選擇交出誰的人頭呢?唯有當平等地對待自己與其他三種人時,才看不出誰應被挑選出來交給強盜。若能如此,便破除了四種人之間的界限,也就是“sīmasambheda”。


 


修習五百二十八種慈


「遍滿」(pharaṇa)有三種:


無限 (anodhiso)


有限 (odhiso)


方位 (disā)


無限的方法


在這方法中,禪修者對於五類眾生無區別且無限地遍滿慈心。五類眾生是:


一切有情 (sabbe sattā)


一切有息者 (sabbe pāṇā)


一切生物 (sabbe bhūtā)


一切補伽羅 (sabbe puggalā)


一切有五蘊的 (sabbe attabhāva- pariyāpannā)


禪修者以「願他們沒有危險」等四句來修習。如此,以這五類為對象,個個可修得四種安止定(四色界禪那),所以無限遍滿總共有二十種安止定。


 


有限的方法


有限遍滿,含七類眾生,共分成三組:


第一組:一切女性(sabbā itthiyo)、一切男性(sabbe purisā)


第二組:一切聖者(sabbe ariyā)、一切凡夫(sabbe anariyā)


第三組:一切天人(sabbe devā)、一切人類(sabbe manussā)、一切惡趣眾生(sabbe vinipātikā)


禪修者依「願他們沒有危險」等四句修習。如此,以這七類為對象,各各可修得四種安止定,所以有限遍滿總共有二十八種安止定。有限遍滿與無限遍滿,合起來共有四十八種安止定。


 


方位的方法


在方位遍滿中,上述的四十八種安止定又分十個方位,如此共得四百八十種安止定。三種方法合起來,總共得五百二十八種安止定。


 


論法(Dhammasākacchā)


:慈心修(mettābhāvanā)能讓毗婆舍那較快成就嗎?


:修習慈心可以讓毗婆舍那修習變得較為容易,但是不能讓毗婆舍那較快成就。


 


:我們應在慈心修習的什麼階段,轉修毗婆舍那?


:一旦證得禪那便可轉修毗婆舍那,不需要等到修完五百二十八種慈心。


 


:就「止乘者」(samathayānika)而言,慈心修習是四十種奢摩他業處中最好的方法嗎?


:這要視個人的喜好和習性(carita)而定,就像在諸多同類的藥裡偏取某一種一樣。慈心修習,作為「四梵住」或「四無量」之一,最適合瞋心強的人,因為「慈」被定義為「能讓心柔軟的事物」。


 


:「觀乘者」(vipassanāyānika)的方法,是較快證得道、果的方法嗎?


:是的!就像以背水一戰的決心奮勇作戰,會較快贏得勝利一樣。若你一邊找掩護一邊作戰,便會花多一點時間。有了毗婆舍那,你不會戰死,也不會戰敗。


 


:在「慈心修習」的什麼階段,會得到十一種利益?


:慈心修習,無論是〔欲界的〕「善行」或〔色界的〕「等至」都會帶來利益。看看那給小牛餵奶的母牛,以及優婆夷烏塔蘿(Uttara)的故事。那裡的慈心不是「近行定」也不是「安止定」,只是單純的愛心,一種「欲界善」(kāmavacara- kusala)而已。這種欲界善便能帶來利益,雖然不如得等至時那樣會帶來全部的利益。慈心即是這樣地強而有力!


 


:慈心修習能保護人不受核子武器傷害嗎?


:我們尚未見過以慈心抵擋這種武器的例子。今日可以試試看了。無論如何!比核子武器這種外在敵人更危險的,是內在的敵人,即「瞋恚」,它時時刻刻在爆炸。如果能夠消滅這內在的敵人,就不需擔心那外在的敵人了。但如何克服「瞋恚」呢?當然要用「愛」。下面的經文援引自《法句經》第二二三偈:


Akkodhena jine kodhaṃ, asādhuṃ sādhunā jine;


Jine kadariyaṃ dānena, saccenālikavādinaṃ.


用不瞋戰勝瞋,用善戰勝不善;


用布施戰勝吝嗇,用真理戰勝謊言。


如此,佛陀催促我們克服自己的瞋恚。最害怕原子彈的人,其實是那些擁有原子彈的人。一旦你成為預流者或不還者,便不會害怕死亡,因為你的去處已經確定了。


 


:我在與自己同性別的人們之中,找不到「喜愛的人」可作為慈心修習的對象。要思惟這類人的優點,我覺得很困難。該怎麼辦?


:將慈心修習作為一般善行而修行時,你可以對任何人散發慈心。不過,若為了證得「安止定」,你必須依照佛典的教導才行。(出自《解脫道上》)


--結束--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福嚴會訊》電子書



 


《福嚴會訊》電子書


 


諸位道鑒:


 


《福嚴會訊》第30期(20114月出刊)電子檔已上傳至網路,紙本預計於4/15出刊。


若有需要內容電子檔者,請自行上網瀏覽、列印或下載,謝謝!〔列印及下載需要註冊會員(sign up)


 


《福嚴會訊》eBookhttp://www.issuu.com/fuyanjournal


 


 


福嚴佛學院校友會編輯組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世界的佛教,應彼此尊重與包容



 


世界的佛教,應彼此尊重與包容


 


    現在世界各地所傳的佛法,在修行的目標、儀式、方法上,彼此的落差很大,這是很重要也很現實的問題。例如:我在紐約遇到一個很大的慈善團體,他就問我說:「師父,為什麼佛教要分成那麼多個團體?」而我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回答他。正信的佛教,是不是只要目的一樣,不管是儀式、服裝、方法等等稍微有點不同都沒有關係?我想這就是印順導師要跟我們說明的。(如《華雨集第四冊》(6):「現在世界各地所傳的佛法,目標與修行、儀式,有相當大的差距,但大體的說,都是從印度傳來,因時地演化而形成的。」)


 


  雖然世界各地所傳的佛法、佛教差異都很大、形式也很多樣,但是大致上說,都來自於印度,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從此才有傳播出去的各地佛教。佛教傳到不同國度,就會因應當地而有些改變,這些差異也許就是基於時間、地理的演化而形成的。例如:西藏。為什西藏的喇嘛可以穿皮鞋?那是因為他們在海拔很高的地方,容易受涼,所以一定要穿皮鞋。類似這樣的情況,隨時、地而演化所形成的佛教型態,是可以諒解的,但要知道源頭都來自於印度。


 


    說到皮鞋,在阿含經及律典都記載著一個故事。在佛世有一位很精進的比丘-二十億耳,他日夜精進地經行,走到腳底磨破皮,流了很多血,烏鴉都來啄他的腳。後來,很多人去告知佛陀這位比丘的事情,於是佛陀將他叫來跟前問他:「二十億耳,你為什麼要走到這樣血肉模糊?」二十億耳就將他的情形告訴佛陀,佛陀便允許他穿皮鞋(革靴),可是二十億耳卻向佛陀說:「佛陀!除非讓所有的比丘穿,否則我不穿。」


 


  假如說有師父跟你講:「因為你比較用功,今天下課過後你留在這裡,師父要特別為你灌頂。」那你可能會說:「師父,好啊!那你不可以跟人家說,你要給我灌頂,讓我早點成佛。」但是,你看這二十億耳比丘不會這樣,雖然自己受到佛陀的疼愛,但他知道我們在僧團裡面學習佛法的人,心要平等。假如你有這樣的心量,那佛陀更是知道,這個弟子很不得了,沒有私心。我們想知道在佛法裡面有沒有學到東西,即使口才、學問很好,也看不出來的,但是從生活上自然的反應就可以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很會裝,所以看不出來,要那種突發性的,比較準一點,不管是別人突發性的刺激我們起瞋心、還是讓自己貪心、起貢高我慢心等等,如果在這當下我們都能自覺到而沒有一點自私,那就是自己有在成長。


 


    佛陀允許佛法在不同地方,有這樣的隨方毘尼。但在律典上,其根本精神是適應所有的出家眾,還有學習佛法的人;應該要遵守的一些基本條件,大家是共通的,但是因時、地所演化的就可以隨方適應。比如在泰國是托缽,托到什麼就吃什麼,所以當然就有這些不淨肉等等。而北傳佛教因為有菩薩思想的薰陶,在中國或者臺灣,這種情況已經有很多不同,這個部分就不會像南方國家去托缽,乃至吃到三淨肉。


(開仁講述「印度佛教史講記」,壹同寺學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