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慈心念諸眾生令得快樂,

眾生雖無所得,

念者大得其福。

──《大智度論》卷7 (T25,109b20-21)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我不與世間諍

 

(《大智度論》中值得深思的三段話)

 

《大智度論》卷81 序品〉(T25,121a18-b6)

問曰:亦無有人言「不好持戒」者,今何以言「好持戒」?

答曰:

(一)

有如婆羅門著世界法者言:「捨家好持戒,是為斷種人。」

又以自力得財,廣作功德,如是有福。出家乞食,自身不給,何能作諸功德?如是為呵好持戒。

(二)

亦有著世界治法道人,呵「好自守」者,言:「人當以法治世,賞善罰惡,法不可犯,不捨尊親,立法濟世,所益者大,何用獨善其身,自守無事?世亂而不理,人急而不救!」如是名為呵好自守。

(三)

亦有人呵「好不嬈眾生」者,言:「有怨不能報,有賊不能繫,惡人不能治,有罪無以肅,不能却患救難,默然無益,何用此為!」如是為呵好不嬈眾生。如說:

 「人而無勇健,何用生世間,親難而不救,如木人在地!」

如是等種種不善語,名為呵不嬈眾生。

 

【感想】

(一)

外道不理解出家之用意而評出家為「斷種人」,與傳統思潮認為「無後為大」之見解相當。其實,出家能持戒才是破我相的大丈夫相,才是更接近人間的發心。

在家雖可自集財富做功德,但多雜染而不淨;出家雖無財富,但可行法施、無畏施,勸人行善,離苦得樂。乞食不是懶惰不工作,是接近人間讓眾生有生善的因緣,對個人而言亦有降伏我執的效用,隨緣教化更具淨化人心之用,誰說出家為斷種人呢?

※按:「在家之人當行財施,出家之人當行法施」的內涵,詳參《十住毘婆沙論》卷714 歸命相品〉(T26,54b6-c8)

 

(二)

世間與佛法所言的「以法治世」,內容有天地懸殊,世間的法律只求於相對中做出賞善罰惡的行動,殊不知無有究竟之道,表面的安定不代表就是道德的和善,不從自淨其意下手,恐怕但屬治標不治本。而且修行人「獨善其身,自守無事」,只是自淨其意為先,絕非但為自身的求脫而已。自己於道德中無法立足穩健,即使口沫橫飛,也有可能落入《慧印三昧經》中所謂的「口但說空,行在有中」。修行者自守無事的階段有長有短的選擇,但念念為挽救眾生之心卻是共同的才對。

 

(三)

世間人對佛教出世精神的評難為:「不能却患救難,默然無益」。想想我們有沒有這類情緒?自我充實的階段,每每因人而異,也不可能偏取自己個性相應者為最,而否定其他一切人的自由意志。回憶一下世尊的弟子中,有每位都到邊地去弘法嗎?有每位都有能力當世尊的雙賢弟子嗎?若是具智者,必會評估自己今生那些是能有所為,那些是能有所不為的志願,這不是默然無益的行為,是量力而為的道心使然。假如護教救生只有一種類型,我想菩薩們大可不必應化成這麼多的性格,來教化相應的眾生了,對不對。「有怨不能報,有賊不能繫」的形容,是怯弱嗎?不是的,世尊說不可以怨報怨,並非喜歡吃虧,或吃虧可以增長功德,是因為正見業果的緣故,深信緣起無性的幻現,請問真正的敵人是誰呢?世尊眼見釋迦族將被滅的枯坐三天,是「如木人在地」嗎?能深入思考一下,想必自知答案的。

 

 

 

Ps

《十住毘婆沙論》卷714 歸命相品〉:「上已解說財施法施。今更分別。

 白衣在家者  應多行財施

 餘諸善行法  今當復解說

是二施中。在家之人當行財施,出家之人當行法施。何以故。在家法施不及出家。以聽受法者於在家人信心淺薄故。又在家之人多有財物。出家之人於諸經法讀誦通[3]達為人解說在眾無畏。非在家[4]人之所能及。又使聽者起恭敬心不及出家。又若欲說法降伏人心不及出家。如說。

 先自修行法  然後教餘人

 乃可作是言  汝隨我所行

是事出家者所宜。非在家者所行。又說。

 身自行不善  安能令彼善

 自不得寂滅  何能令人寂

 是故身自善  能令彼行善

 自身得寂滅  能令人得寂

善法寂滅。是出家者之所應行。又出家之人於聽法者恭敬心勝。又出家之人若行財施則妨餘善。又妨行遠離阿練若處空閑林澤。出家之人若樂財施悉妨修行。如是等事。若行財施必至聚落與白衣從事多有言說。若不從事無由得財。若出入聚落見聞聲色。諸根難攝發起三毒。又於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心薄。又與白衣從事。利養垢染發起愛恚慳嫉煩惱。[5]惟心思惟力。而自抑制心志。弱者或不自制。或乃致死。或得死等諸惱苦患貪著五欲捨戒還俗故名為死。或能反戒多起重罪。是名死等諸惱苦患。以是因緣故。於出家者稱歎法施。於在家者稱歎財施。如是廣說在家菩薩所行財施。」(CBETA, T26, no. 1521, p. 54, b6-c8)

[3]達=利【宋】【元】【明】【宮】。[4]人=者【宋】【元】【明】【宮】。[5]惟心=唯以【宋】【元】【明】,=雖異【宮】。

 

《佛說慧印三昧經》卷1:「口但說空  住在有中」(CBETA, T15, no. 632, p. 464, b20)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正法的傳承!

 

在「阿含經」集成的研究中,有關傳承事項,本是可以不必說的。但在佛教中,尤其是對於「阿含經」的集成,而形成部派的過程中,傳承是有重要意義的。

 

古人對於佛法的勝解,不是近代學者那樣,專從文字與意義上去研究,而是佛法宗要,經文意義,修持方法,與異文異義的解說會通,主要從傳授傳承中去獲得的。這是尊重古代聖賢的意見,認為唯有這樣,才能理解經法的真意。

 

雖然時間久了,傳承間會有多少不同,而逐漸形成派別。但口口相傳的佛法,到底這樣的流傳了下來。

 

---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485)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Cheese & Milk(酪&乳)

 

譬如,乳中若先有酪,是乳非酪,因酪先有故;

若先無酪,如水中無酪,是乳亦非因;若無因而有酪者,水中何以不生酪?

若乳是酪因緣,乳亦不自在,乳亦從因緣生;乳從牛有,牛從水草生,如是無邊,皆有因緣。

以是故因緣中果,不得言有,不得言無,不得言有無,不得言非有非無,諸法從因緣生,無自性…。

----《大智度論》卷61 序品〉(T25,104c26-105a4)

 

PS:經常吃Cheese cake及喝Milk的人,也來想想這譬喻的涵義,或許也能吃出健康,喝出智慧哦!^_^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大智度論》的調身藥方

 

如重、熱、膩、酢、醎藥草飲食等,於風病中名為藥,於餘病非藥;

若輕、冷、甘、苦、澁藥草飲食等,於熱病名為藥,於餘病非藥;

若輕、辛、苦、澁、熱藥草飲食等,於冷病中名為藥,於餘病非藥。

 

---《大智度論》卷1(T25,60a16-21)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秋日最美!

 

如夏月天雷電雨,陰雲覆曀不清淨;凡夫無智亦如是,種種煩惱常覆心。

如冬天日時一出,常為昏氣雲蔭曀;雖得初果第二道,猶為欲染之所蔽。

若如春天日欲出,時為陰雲所覆曀;雖離欲染第三果,餘殘癡慢猶覆心。

若如秋日無雲曀,亦如大海水清淨;所作已辦無漏心,羅漢如是得清淨。

---《大智度論》卷6(T25,102c5-12)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佛告諸比丘:

凡夫無智,有三相:

不應思而思、

不應說而說、

不應作而作。

------《十住毘婆沙論》卷10(T26,76c5-6)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感念恩師──本師釋迦牟尼佛!

 

祝福教師節快樂!

 

如來、如去tathAgata),善來svAgata),善逝sugata這是佛陀的名號之一。

如來亦可譯成如去,指世尊從如實中來,去向如實。

反觀我們的學習過程是:如何來?如何去?

有人:滿懷期待,希望而來,也滿載而歸,可謂活來活去。

有人:滿懷期待,卻敗興而歸,可謂活來死去。

有人:不期待,不希求而來,卻意外地歡喜離去,可謂死來活去。

有人:不期待,不希求而來,也平淡離去,可謂死來死去。

或許還有人是:不執取的來,不執取的去,可謂不來不去。

若不問如何去,但問如何來?世尊常說:「善來」就是來得剛剛好。

若不問如何來,但問如何去?佛陀的另一名號「善逝」就說得好,走得漂亮。

總之,來得好,走得帥。

 

(齎因老師的法語)

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積習成性

 

善性惡性,無不從積久成性中來,無天生的彌勒,也沒有自然的釋迦。

性,不過是緣起法中由於久久積習,漸成為強有力的作用,而有非此不可之勢。

常人不知緣起,偏執自性有,所以將積漸成性為本性,或習性以外另立本性。

性雖有自爾的、不變的意思,但不過是相對的,能在未遇特殊情況,及未有另一積習成性時,可以維持此必然的性質及其傾向。

(錄自:印順法師《中觀今論》p.150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為何佛法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是隔開的?


為何佛法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是隔開的?


 


【問】:


一直以來,總覺得,所學習的佛法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是隔開的,佛法是佛法,我是我,如何使佛法能真正指導自己,是我們初學者一直在尋找的!您在講課中提到:如理作意不只是思考層面!如理作意有不同層次!


請問師父:像我們初學者,所學佛法有限,是不是只能進行一些較低層次的如理作意:三福業的如理作意,相信世間正見的如理作意?無常、苦、無我的如理作意,是不是暫時還和我們初學者沒有關係? 而較低層次的如理作意也只是思考層面的呢?


 


【答】:


初學者當然較能善用「低層次的如理作意:三福業、相信世間正見」。不過,端視個人之用心,若於生命中遇到無常事實,卻懂得承擔接受安忍,實有逐漸趨進「高層次的如理作意:無常、苦、無我」


至於您說「較低層次的如理作意也只是思考層面」,我想也不盡然的,若有十善的正見者,身口意皆應時時觀照及自省才得,否則沒有意念的善,怎麼有身口的善呢?習氣需要非常大的自覺力才能察覺的,更須具有堅定的勇氣才有辦法修正,不必擔心,隨分隨力的學與做,慢慢的會增上的。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有生之年,定要閱讀這三部大論!




有生之年,定要閱讀這三部大論!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


這三部大論,對「九分教」(十二分教)與「四部阿含」的關係,給以有力的啟發。


---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102-103)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念力」真有力量!


「念力」真有力量!


 


近日獲悉兩位親屬的健康亮紅燈,


內心泛起了生命危脆的感概。


雖然我清楚要將生命交給醫生,


然而說者永遠比受者的心境輕鬆。


怯弱的我不斷問自己,


假如「念力」真有力量,


我願意把二六時鐘的善念力轉向這兩位親屬,


祈願善緣牽引他們遠離身苦,


祝禱智慧讓他們內心沒有痛楚。


 


※尊重病者,人物隱藏。

瑜伽師地論資料庫




瑜伽師地論資料庫


Yogācārabhūmi Database

http://ybh.chibs.edu.tw/index.php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為何佛要說:「女為梵行垢,女惱害眾生」?




為何佛要說:「女為梵行垢,女惱害眾生」?


 


一、《雜阿含.1019經》卷36(T02, 266a2-16)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何名為非道?云何日夜遷?云何垢梵行?云何累世間?」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貪欲名非道,壽命日夜遷,女人梵行垢,女則累世間。


 熾然修梵行,已洗諸非小。」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二、《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T27, 3b27-c3)


又如於垢具立以垢名。如伽他說:


 女是梵行垢,女損害眾生,苦梵行所淨,非由水能洗。


女實非垢。勝義垢者謂貪瞋癡。然伽他中說女為垢。是垢具故。


 


三、《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2(T29, 340c5-7)


又如經說:女為梵行垢,女惱害眾生。


女實非垢,垢謂貪等,是垢資糧故亦名垢。


 


四、《大智度論》卷31 序品〉(T25, 82b11-12)


佛言「女人為戒垢」,女人非戒垢,是戒垢因故,言「女人為戒垢」。


 


五、印順法師《佛法概論》(p.173-174)


男與女,約信仰、德行、智慧,佛法中毫無差別。如在家的信眾,男子為優婆塞,女子即是優婆夷。出家眾,男子為沙彌、比丘,女子即為沙彌尼、比丘尼。女眾與男眾,同樣的可以修道解脫。依這道器的平等觀,生理差別的男女形相,毫無關係。如《雜含》(卷四五‧一一九九經)蘇摩尼所說:「心入於正受,女形復何為」!女眾有大慧大力的,當時實不在少數。但釋尊制戒攝僧,為世俗悉檀(智論卷一),即不能不受當時的──重男輕女的社會情形所限制。所以對女眾的出家,釋尊曾大費躊躇,不得不為他們定下敬法(中含‧瞿曇彌經)。女眾雖自成集團,而成為附屬於男眾的。釋尊答應了阿難的請求,准許女眾出家,這可見起初的審慎,即考慮怎樣才能使女眾出家,能適應現社會,不致障礙佛法的弘通。由於佛法多為比丘說,所以對於男女的性欲,偏重于呵責女色。如說:「女人梵行垢,女則累世間」(雜含卷三六‧一0一九經)。其實,如為女眾說法,不就是「男人梵行垢,男則累世間」嗎?二千多年的佛法,一直在男眾手裡。不能發揚佛法的男女平等精神,不能扶助女眾,提高女眾,反而多少傾向于重男輕女,甚至鄙棄女眾,厭惡女眾,以為女眾不可教,這實在是對于佛法的歪曲!


總之,佛法為全人類的佛法,不論貴賤、男女、老少、智愚,都為佛法所攝受,佛法普為一切人的依怙。


 


六、印順法師《佛法概論》(p.234-236)


禪定必須離欲,欲到底是什麼呢?微妙的五欲,不過是誘發情欲的因緣。內心一向受著環境的誘惑,所以呵責五欲。欲是習以成性,隨境染著的貪欲。所以說:「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法句經)。《雜含經》(卷四八‧一二八六經)說:「非世間眾事,是則之為欲。心法馳覺想,是名士夫欲」。佛法的修定離欲,重於內心煩惱的調伏,並非拒絕世間一切。否則,守護根門,遠離五欲,會同於外道波羅奢那的堵塞聰明了(雜含卷一一‧二八二經)。人類有眼等五根,即不能不受用五境;生存人間,即不能不衣食資生。所以佛法的離欲,不是拒絕這些,是淨化自心而適當的──合於社會情況,合於身心需要而受用這些,不為環境的愛著而牽轉。所以《雜含》(卷二一‧五六四經)說「三斷」,有「依食斷食」;《中含‧漏盡經》說「七斷」,有「從用(資生具)斷」。特別是釋尊自身的生活,可作確切的證明。釋尊的生活,不但是糞掃衣,也有名貴的金縷衣;不但是粗食,也有百味食;不但樹下坐,也住高樓重閣;不但獨住山林,也常與四眾共住。佛雖如此,還是被稱為少欲、知足、無事、寂靜(中含‧箭毛經)。這可見問題在內心;不繫戀於環境,不追逐於塵欲,那麼隨緣適量的享受,無不是少欲知足。反之,如貪欲熾盛,那即使遠離人間,粗衣惡食,也算不得少欲,離欲(參《雜含》卷一三‧三0九經)。同樣的,如說女人為男人的戒垢──男人為女人的戒垢,而戒垢實是內心的情欲。所以犯淫戒,也不像理學者那樣重視肉體的貞操。有比丘因淫欲心重,將生殖器割去。佛呵責他:當斷的──貪欲不斷,不該斷的倒斷了!然而,人類生而有男女根,淫欲不是生死根本,佛法的出家眾,為什麼要嚴格禁絕,不像對於衣食資生的相對節制呢?這可以說:衣食是無情的,雖與社會有關,但比較容易的自由控制。男女的牽制,繫縛力特別強;在男女相互佔有的社會結構中,苦痛是無法避免的,實是障道的因緣。在當時的社會中,適應當時的出家制,所以徹底戒絕男女的淫欲。如人間為北俱羅洲式的,依此而向出世,男女問題也許會像衣食一樣的解決了。大乘淨土中,有菩薩僧而沒有出家眾,即是這社會理想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