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從弘揚佛法中,感悟淨治身心更重要




從弘揚佛法中,感悟淨治身心更重要


 


曾許何時


多羡慕能講能說的法師


可以將內心的心得與大眾分享


若得到回響


更是滿足不已(不一定沾沾自喜)


 


日子久了


深入的經論多後


慢慢發現


難怪印順導師紅極一時的時候


竟然為了宿願而毅然放下萬緣閉關去


剛剛下午接到一通電話


希望邀請我明年在其單位開課…


雖然度化眾生是出家的本份


但倘若在從弘揚佛法當中


遺忘了淨治身心的同時並進的話


慢慢我們皆難免會在掌聲中


忘了初心


 


以前


也曾一度不解為何有人不喜歡我


但自從離開了這些人的生活視線後


許久連碰面的因緣也不會出現


這是心有怨懟


還是缺乏寬容之心呢


不解


 


不過


打從外出弘法的日子裡頭


在眾生渴望佛法滋潤的眼光之中


擦覺到原來淨治身心如此的重要


沒有了這覺海法源


一切不過是人云亦云


或是拾人牙慧而已


 


懂得淨治身心的人


會不斷提高增加自己的反省力與自覺力


縱使逆緣不會減弱


但我內心可以明白錯的不是我


有時是對方的不精進而已


 


當然


這並非自我陶醉


或活在溫室裡的小花


而是效法世尊的人生歷練


只要內心所想的


行為所付出的


一切沒有我執在作祟


習氣在蠢動的話


不圓滿的一切


只好坦然去接受


何必影響自心的平靜


何須跟對方過不去


讓時間與因果來給予公平的評價吧


 


有正思惟的心


好多的法喜


失去正思惟的人


相應是是非非


真想淨治身心的你我


該從何做起


答案已在眼前


 


開仁2012/10/295:09PM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十住論:研習課程10月20日及21日,已上網



十住論:研習課程10月20日及21日,
於上掛高雄正信佛青會網站:

http://www.kyba.org.tw/board/showcontent.asp?bd=11&id=551&totable=1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裂破流轉生死的連鎖




請問師父一個問題,成佛之道(增注本)171頁:


在根境相觸時,如有智慧的觀照,就稱為『明相應觸』,那就能從此透出,裂破十二緣起的連鎖。….. 如有智慧而正念現前的,就不起味著,不為情感的苦樂所惑亂;否則就危險了。


末學的問題是:


斷緣起的連鎖如果是從「觸」下手,是否還會生「受」?或者還是會生「受」,只是不染著?


以前有看過其他法師的文章認為是從「愛、取」下手,不知師父的看法如何?


 


 =========


答:


以前師父也想過這個問題,後來覺得:


『明相應觸』,較像指的是聖者的「明」(智慧),因為四念處中還有受念處,若修習過程不能到達受(觸在受之前),怎麼觀受是苦呢?有人主張『無明相應觸』一定是凡夫,這也許沒錯,但修習過程中是允許的才對,因為能在受上不斷觀察受的起滅無常無我性,理應當覺照力夠強時,可望再往前一步的『明相應觸』才是,然此非短暫可至的境地。有人認為聖人無受,因『明相應觸』故,但有五蘊身怎麼能無受,不合邏輯,就像印順導師《中論選頌講記》中說到:「淨不淨的分別,在境界上也不能說沒有。如美術圖畫,有些確實是美的,有些卻令人看了討厭的,這就違了淨的原則。取相後,用心分別,有不正確,即成顛倒原因。淨相不是沒有,但眾生於一點點淨相,就把它誇大,認為十分可愛,即錯誤,於境不能恰當了解。又如吃過一點好味,覺得好,下次吃的覺得不好,這是從憶想分別而生的顛倒。淨不淨境,也是有的,不是說成了聖者,什麼都不分別,淨不淨都無所知。不過聖者是不會把境相誇大,或從憶想而起種種顛倒分別,普通人都是從憶想分別而起煩惱顛倒。」聖人應該允許到「受」的層次(故導師才說『如有智慧而正念現前的,就不起味著,不為情感的苦樂所惑亂---情意上還是有三受,只是不被迷亂,或生顛倒戲論而已),再下去的「愛取」就不會生了。有些禪法重點放在「觸」,有的在「受」,我覺得只是一個是因,一個是果的不同而已,按「如理作意」的覺照來說,兩者皆可生「如理的作意」,只是真要到了聖者的境地,才算徹底的『明相應觸』,因為身見斷,明相應觸,才真正切斷緣起的連鎖,否則藕斷絲連,難以言之為無間斷的『明相應觸』。「身見」的迷亂,雷迪禪師解釋有三類,第一類是用戒律來制止言行舉止上的身見(粗糙的犯罪行為);其次為思想上的身見,要用禪定的作意(像安般、不淨等的修法)來制止無法專心及散亂的心,此為纏煩惱的身見;最後為用智慧來根除隨眠上的身見,就是照見緣起無我,名為契證法性。(就是初果)---所以帕奧禪師說「如理作意」有淺深的層次,『明相應觸』應該要在根除隨眠上的身見後,才能體會的境地。


另外,也許與心流的強弱也有點關係的,有時所緣不強,也許在「觸」的當下就因覺知而減弱了他的「受」,反則一般的接「觸」非常迅速,一覺知其實就到達「受」的層次了,這也還可以制止的,只要莫讓它繼續延伸至「愛取」,應該還是屬於正常的修行過程,比一般人好太多了。


隨想隨寫,希望有談到您想了解的重點。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自己好像是真理的代表





 


自己好像是真理的代表




 




人──並不完善,煩惱重重的人,都以自己那一套為真理。




宗教也好,政治也好,自己就好像是真理的代表。




你以為是真理,我也自以為是真理,矛盾、衝突,在這並不完善的人間,原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事。---(印順法師《我之宗教觀》p251)




 




法義的商討,要「虛心」,有接受別人批評的雅量。




要「真誠」,有接受別人意見的勇氣。




切勿以自己為真理的代表;自己決不能錯,錯了也不能認帳。




如這樣,那就缺乏了討論的根本條件,不討論最好。---(印順法師《教制教典與教學》p200)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順逆的增上緣,會激發自己的精進



 


 


順逆的增上緣,會激發自己的精進


 


無論是對信眾弘法,對僧伽教學,所以能促進學問的進步,是因為表現了出來──講了出來、寫了出來。


表現出來,就會引起反應,或者受到讚美,或者受到批評,這就是策導自己向上的良好動力。或者歡喜人的讚歎,怕別人批評,那是私欲與淺見作怪。


其實,受到讚歎,是對自己的一種同情的鼓勵;受到批評,是對自己的一種有益的鞭策。鼓勵、鞭策,一順一逆的增上緣,會激發自己的精進;修正自己,充實自己,不斷的向前邁進。(《教制教典與教學》p200-201 )


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非「學」「用」相結合,不足以表彰真正的佛學



 


非「學」「用」相結合,不足以表彰真正的佛學


 


 


就佛教而論,佛學本非純知識的,一向是經驗與知識相結合,所以非「學」「用」相結合,不足以表彰真正的佛學。


虛大師創辦佛學院,提倡佛學,主意在:復興中國佛教,非從僧教育入手,提高僧伽的品質不可。然而佛學院的興起,並不能達成預期的成果。原因當然很複雜,而一般的現象,不能開拓新機運,反而引起些副作用。


在一般人看來,虛大師偏重佛學。這是怪不得誤解的,虛大師也不免感慨,因為:「出來的學僧,不能勤苦勞動去工作,甚至習染奢華而不甘淡泊。……以為別種事不可幹,除去講經、當教員,或作文、辦刊物等,把平常的家常事務(寺院中事)都忘記了」(見〈現代僧教育的危亡與佛教的前途〉)。


佛學院造出了一批(中國傳統式的)文人,佛學上應該有成就了!實際上也不然,從有價值的著作的貧乏,就足以說明。於教務不能開展,於佛學很少成就,原因當然是太多了,學與用的不相結合,似乎是重要的一環。如虛大師所見的來說,除講經、當教員、辦刊物以外,就無事可做,那就不免有沒有出路的感慨。


從事學問,要有良好的環境來培養,但在我國,一向是很難得的!既沒有學可以深造,又覺得沒有事值得去做。這些看來前進的僧青年,久之,有的也就在僧海中消失了!


(印順法師《教制教典與教學》p187-188 )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四攝法之「利行」意義



 


四攝法之「利行」意義


 


 


利行:


對他說的,要他做的,要能適合實情,使他得利益,於佛法中增長功德。所以凡是不合需要,不是他所希望,不是他所能作的,雖是善法善事,也常會使他離心。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274


 


 


利益亦有二種:


一者、今世利、後世利,為說法以法治生,勤修利事。


二者、未信教令信,破戒令持戒、寡識令多聞、不好施者令布施、癡者教智慧,如是等以善法利益眾生。


-----《大智度論》卷66(大正25526c27 -527a 11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您還記得人生的目的嗎?



 


 


當生活變得太複雜,超過我們能力負擔時,最好的方法是退一步,提醒自己人生的真正目的是什麼。-----達賴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