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菩薩生難心、苦心,則不能度一切眾生!



 


 


菩薩生難心、苦心,則不能度一切眾生!


 


釋開仁.2010/5/6


 


上週在聽《大智度論》卷53時,其中這段文雖然曾經看過,但當時的感觸,遠比如今深刻的生活經驗,萬分不及一啊!


 


【經說】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726 無生品〉:「我亦不欲令菩薩作難行為眾生受種種苦,菩薩亦不以難行心行道。何以故?舍利弗!生難心、苦心,不能利益無量阿僧祇眾生。舍利弗!今菩薩憐愍眾生,於眾生如父母兄弟想,如兒子及己身想。如是能利益無量阿僧祇眾生,用無所得故。所以者何?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如我一切處、一切種不可得,內外法亦如是。』若生如是想則無難心、苦心。何以故?是菩薩於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法不受故。(CBETA, T08, no. 223, p. 271, b19-29)


 


【論釋】


《大智度論》卷5326 無生品〉:「若菩薩生難心、苦心,則不能度一切眾生。如世間小事,心難以為苦,猶尚不成,何況成佛道!成因緣者,所謂大慈大悲心,於眾生如父母、兒子、己身想。何以故?父母、兒子、己身,自然生愛,非推而愛也。菩薩善修大悲心故,於一切眾生乃至怨讎,同意愛念。是大悲果報利益之具,都無所惜,於內外所有,盡與眾生。此中說不惜因緣,所謂「一切處、一切種、一切法不可得故」。若行者初入佛法,用眾生空,知諸法無我;今用法空,知諸法亦空。以此大悲心及諸法空二因緣故,能不惜內外所有,利益眾生,不起難行想,苦行想,一心精進歡喜。如人為自身及為父母、妻子,勤身修業,不以為苦;若為他作,則無歡心(CBETA, T25, no. 1509, p. 438, b3-17)


 


猶記得在福嚴求學屆滿九年之時,院長前來找我說:「畢業後留下來教書吧!」我不假思索地回應說:「留下來繼續聽課的意願比較大,任教則遲一點吧,畢竟自己還年輕。」院長教誨道:「不能一直當學生,該換個角色,用心地引導後進,這其實也是另外一種的學習方式,況且若有興趣修學其他科目,也可旁聽繼續充電。」於是,我只好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自畢業那年開始,院長即指命我與其他兩三位福嚴的老師,遠赴美國紐約仁俊長老的同淨蘭若,協助暑假佛法度假的授課。或許是自己已當了九年留學生的經驗,所以,即使要動身到地球的另一邊時,內心依舊維持平常一般,課程的準備也盡力而為。於是,就這樣陪同院長及其他法師飛往美國了。


 


話雖說我多少有心裡準備在海關時會被為難──因為我是馬來籍,為回教國家之一 ──然而,護照上卻意外的被海關蓋上「special-registal」的紅色大字,自此,每次入境美國皆被特別關照至辦公室內──聊聊天。不過,從去年總統換人之後,海關的待遇明顯的有了改進。


 


總統換人之前,總共遊歷美國四次,每年都有不同的情況,比較一般的記憶,就是在入境的機場等候問話約一個半小時;要提及特殊的回憶,應該算是入境洛杉磯枯坐三個多小時的心境吧。當時,靜靜地注視著機場的每位旅客皆歡喜拉著行李走出關口,與親人或朋友相會,旅客的人數自然的就越來越少了,更甚者是連海關的工作人員也一個接一個地下班了……,當被一位年級較長的海 關 先生呼叫姓氏時,延路走去才發現那個關口處,僅存我跟他兩位在靜靜地對話了──整個海關處好像屬於我們的,真好!──這海 關 先生微笑以待,聊了幾句,蓋章後就請我通關了。後來我想想,應該不是我的樣貌像恐怖份子,也並非因為我是出家眾(因他們通常把出家眾的服裝當著懷古的設計而已),而是因為護照上蓋有「special-registal」的紅色大字,任何人負責讓我通關的話,一旦在國內發生狀況,則海 關 先生理應要負起很大的責任──因他沒審核清楚。不過,想歸想,時間在我專注看書之中,流逝的宛若一刻鐘罷(把整本書也差不多看完了)。而真能讓我掛心的,反而沒有自己,而是那兩位遠道而來接我的居士。因為我坐多久,他們也同樣在關口外守候多久,加上他們擔心師父不懂會不會被關到何時的急煞心情……,實促使我章一蓋上,即飛奔地走出去跟他們示意我已平安過關了……。


 


其實,人生有的經歷不一定會被人筆錄下來,也不會覺得它有什麼值得記載下來……。是的,這也是我的體會。可是,此番重述一下,只希望印證《般若經》與《大智度論》所云的「若菩薩生難心、苦心,則不能度一切眾生。」──的深義。何以見得?因為如果每次碰到通關的境遇而讓心萌生退卻的話,則無法履行菩薩任重道遠的心願了。種種因緣的境況和遭遇,皆可用以歷練心志,尤其當憶起發菩提心的那份真誠時,人事物所可能讓自己生起的「難心、苦心」,則必然會催化自心放棄這片陌生的國土,以及那原本可善結法緣的有情眾生了。


 


《大智度論》也曾提示「不管什麼地方,即使只有一個眾生希望聽法受戒,菩薩也要去。」菩薩何苦如斯?這是因為沒有眾生,菩薩要成就佛果的資糧,就無法圓滿,換句話說,若諸佛是菩薩的生父,那眾生就是菩薩的養母了。其實,理由不難理解,假如沒有眾生,六度四攝該向誰修呢?由此讓我反省自己,如果美國的眾生跟我有緣,無論怎麼樣的考驗我都不會害怕──每次通過海關必被叫到旁邊細心檢查,我心沒有因為貪求什麼而來,也沒有期待任何反應而來,因此,我心皆保持坦蕩蕩地給他們檢查,面帶微笑地給他們全力的安檢配合。畢竟我也能體會,他們亦是基於責任而如此,何必對立以待呢?


 


也許自己從始至終都維持無私、無貪等的平等心情,我沒擔憂過飛機丟下我不理,也不理行李到底會留滯到何處,反正我把生命交給三寶,結果如何,已非我所可以左右的了。


 


要講說佛法,它不像世間的學問一般,並非說講義及資料豐富,就可感動所有現場的人,雖然我承認這些準備對效果有一定的幫助,但始終讓我深信的是──說法要用「無所求的心來講」,如此不但放下那些不必要的顧慮,也可打開心胸暢所欲言,安心平靜地將內心的體會,語重心長地跟眾生分享。為什麼我會談這些呢?因為隨行同赴授課的師資,以上座居多,我們 一兩 位年輕的比丘,能給人多少生活及生命的經驗分享呢?所以,或許是我傻氣般地真心說法,每每換來的反應,卻都讓我感動莫名。這不斷讓我確認仁公開示《般若經》的智慧標的──「以無所得,得無所礙」,與長老相契應的感動,實是難以訴諸文字,但求效法其為法的精誠,已足矣!


 


一向以來我都帶著小角色的心態過去,就猶如《大智度論》對般若所做的譬喻那樣──般若波羅蜜如大象,五度及餘善法為小象,大象出巡,小象必然隨後跟進。我把自己稱謂小象,長老及院長等如大象,大象來美國,小象跟班而已。基於此,我只講我懂得的內容,不足之處,或深入的境界,則交由上座們開示。沒想到,這樣既然可以讓我在講台上揮灑自如,輕安法喜。


 


這難道是阿Q的精神嗎?非也。我是這麼想的:「隨順因緣,即可心無掛礙。風把雲吹到何處,它都能隨遇而安,有時當白雲,有時變烏雲,每處的因緣不同,扮好角色才對大地芸芸眾生有所裨益。又像一齣電影,演主角的雖然佔去重頭戲,但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未必是錢領的比較多、戲份比較重要的主角,因為有時候反而沒有壓力的配角,莫名其妙的成為全戲的焦點,也說不定,對不對!結果呢,此戲能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反而是這位配角囉。──我想若純粹為得獎而演戲的人,往往都比較難獲得獎項吧。」


 


這當中隱藏著許多的啟示,這些場景無非不是告訴我們緣起緣滅的世間,為什麼讓自心落入戀舊欣新的窠臼呢?當下因緣要我扮演好的角色,我就該全力以赴的完成任務,隨緣盡份,做到因緣圓滿為止。韓國的法頂禪師曾經說過:「每個緣起緣滅,都是美麗的結尾。」──真棒的感悟啊!


 


菩薩道的修學,應該效法《大智度論》所說的「不起難行想、苦行想,一心精進歡喜。」──就只須「一心(專注)」、「精進」與「歡喜」的走下去,就對了。請問諸位:這是何其漂亮的一幅畫,一幅充滿悲壯熱忱的畫境,您說對嗎?


 


 


1 則留言:

  1. <p>今天早上上完課的空檔,不知道做些什麼好。又把《盡其在我》拿起來翻,不知不覺的又想翻到這一篇,再次讀還是非常的感動。只須一心、精進、專注的走下去就對了。</p>
    <p> 今天課餘,然師跟我提到他不知道研所就是這樣的嗎,感覺不到這樣有什麼意義。跟我之前遇到的問題一樣,可是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他。我想,我們都太多的期待與想像,反而不能單純的接受。他說:老師跟我說既來之則安之。我想,現階段我們能做的,應該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找到一個能讓自己繼續成長的方式。我找到的方式,就是接受與預習。以前的七年,我很少預習,因為課很滿。現在學著預習、提問、給不同的意見,像老師所說的,學著當半個老師。希望越來越繁重的課業,我能繼續預習。</p>
    <p> 到底還是要以無所得,得無所礙啊!</p>
    [版主回覆09/15/2011 18:42:15]<p><font size="3"><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新細明體;">、新的嘗試有新的收穫。有的人滿足於安定的生活,然而,對智力的開發,往往停滯不前。若養成了安逸中放棄進步的因緣,就該好好自省了。</span></font></p>
    <p><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nbsp;</font></span></p>
    <p><font size="3"><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新細明體;">、研究生靠自律,三年中用心規劃未來,深入經論,或止觀禪修等都好,心安得住,才有辦法約束放逸的蠢動,否則離開了學院,也忘了把所學帶回家的。</span></font></p>
    <p><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nbsp;</font></span></p>
    <p><font size="3"><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新細明體;">、個人覺得「觀察力」尤其重要,課堂上或書本上能學的極為有限,角色或環境的更換,隨時都能自主,如此</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新細明體;">抱怨、氣餒、失望等才不會束縛我們。</span></font></p>
    <p><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nbsp;</font></span></p>
    <p><font size="3"><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新細明體;">、道友之間要相互提攜,資料要大家分享,排除自私心,發願為護法和利生而學,若自視過高,或孤立自己,在整個佛教界也自然會被淘汰。</span></font></p>
    <p><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nbsp;</font></span></p>
    <p><font size="3"><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新細明體;">、苦的經驗,若能換來道心和利生能力等的提升,應該心存感激而非埋怨。累了就睡一下,煩悶就找道友散步…,情境人事過去了,一切也自然歸於寂靜的。</span></font></p>
    <p>&nbsp;</p>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