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攝大乘論》聞熏習之作用與世間正見增上之關係(三)




 


 


《攝大乘論》聞熏習之作用與世間正見增上之關係(三)


 


(二)《雜阿含經》之世間正見增上


聞熏習的所依是出世正見,如論中所說:「彼正見相應是出世心」。而它的作用定位在世間心,這之間的關聯是怎樣的呢?筆者在這一節就以《阿含經》的世間正見來作探討,看世間正見如何轉入出世間正見!


在《阿含經》中對於正見有不少的地方都是在說明八正道的次第──正見乃至正志。從八正道中就可看出正見的重要性,若沒有正見為導,所作的一切將無法達到究竟。然而具體來說什麼是正見呢?在《雜阿含經》中就有幾部經這麼說:「如是比丘!正盡苦邊.究竟苦邊前相者,所謂正見。」[1]或(1175經)說的:「善治城壁者,謂之正見。」[2]又《雜阿含經》(1160經)中說:「何等為清淨道?何等為無上清淨?佛告婆羅門,正見者為清淨道。正見修習、多修習,斷貪欲、斷瞋恚、斷愚癡。…一切煩惱永斷,是名無上清淨。[3]所以,歸結來說正見即是:「究竟苦邊前相者,善治城壁者,清淨道」。不過,最主要的主體即是《雜阿含經》(788經)中說的偈頌:「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4]


相關於這一偈頌,古來多有經論引用到,如:姚秦涼州竺佛念譯的《出曜經》〈無放逸品 第四下〉卷6中說:


正見增上道,世俗智所察,更於百千生,終不墮惡道。


正見增上道者,諸有分別邪見根原永捨離之。正使前人化作佛形,其人前立演說顛倒謂為正法,持心堅固終不承受,何以故爾?以其正見難沮壞故。正使弊魔波旬及諸幻士,化若干變來恐善男子,不能移動其心,倍修正見意不移易,此是世俗正見,非第一義。是故說曰:正見增上道,世俗智所察也。


於百千生者,如佛所說:吾未曾見行正見人,於百千生墮惡趣者,吾未聞也。所生之處賢聖相遇,亦不墮地獄、餓鬼、畜生中,是故說曰:於百千生,終不墮惡道。[5]


又集有部之大成的《大毘婆沙論》卷97說:


云何世俗正見?乃至廣說。


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欲分別諸契經中深隱義故。如契經說:若成就增上世俗正見者,設經百千生,終不墮惡趣。[6]


[問:]云何世俗正見?


答:意識相應有漏善慧。此有三種:一、加行得,二、離染得,三、生得。加行得者:謂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此中差別有不淨觀、持息念等,及諸念住,并暖、頂、忍、世第一法等俱生慧。離染得者:謂靜慮、無量、無色、解脫、勝處、遍處等俱生慧。生得者:謂生彼地所得善慧。諸如是等世俗正見,差別無邊,如四大海水渧無量,今於此中,略說麤顯世俗正見。[7]


然而此世俗正見是屬何人呢?同卷中亦有說:


          誰成就世俗正見正智耶?


答:不斷善根者,此則總說;若別說者,有多有少──謂或有唯成就欲界世俗正見正智,或有唯成就色界,或有唯成就無色界,或有成就欲、色界,或有成就色、無色界,或有成就三界世俗正見正智。如說三界九地亦爾,或少或多如理應說。[8]


再者,訶梨跋摩的《成實論》也提及此偈頌,如說:


又意業勢力勝身口業。如行善者將命終時生邪見心則墮地獄;行不善者死時起正見心則生天上,當知意業為大。


又經中說:於諸罪中邪見最重。


又說:若人得世間上正見,雖往來生死乃至百千歲,終不墮惡道。[9]


縱觀以上各經論,筆者於此稍作整理,如:


1、《出曜經》的正見增上,能分別何謂是正、是邪,於邪見能永遠的捨離。又假使惡如魔王來欲破壞,亦不能得逞,因為此正見難沮壞故當然這樣的正見是屬於世俗智而非是第一義。


2《大毘婆沙論》為了闡明契經中的深隱義,對於世俗正見亦相當重視,因此也定義的比較清楚,如說:意識相應有漏善慧即是世俗正見,又此有漏善慧分為三種:加行得,離染得,生得。而這三種可說攝盡一切世間的有漏善法。但為了更明確的了知是誰成就此世間正見,所以論中進一步的說:不斷善根的人,而這是總說;若別說,則有多有少,不過都在三界之內。


3、《成實論》為了突顯意業的特勝,舉將死之人,臨死時的念頭可影響下一生的趣向,如論中說:「行不善者死時起正見心則生天上,當知意業為大。」同時也引用了得「世間上正見,終不墮惡道」來作為佐證。


以上三家都將正見定位在「世俗智、世俗、世間」,而非第一義或出世間。為了確認從世間通往出世間的重要樞紐,必須進一步的定義世間正見的程度位階在那裡?相關的議題,開仁法師也有提出,且廣泛的引用經論來作詮釋。[10]筆者在此則依開仁法師所引用的再加以整理,重新表達。


首先,依姚秦鳩摩羅什所譯的《坐禪三昧經》可明白理解世俗正見,到底是指示甚麼程度的正見,如說:「世界正見上,誰有得多者,乃至千萬歲,終不墮惡道。是世間正見,是名為忍善根。」[11]此處明確的說,世間正見即是忍善根。[12]又隋.淨影慧影大師的《大乘義章》對於世間正見的位階提出了兩種說法,如說:


依如「成實」,暖心已上,畢竟不受,得非數滅。故彼文言:世上正見者,往來百千世,終不墮惡道。彼名暖等為上正見。


依「毘婆沙」,若言利根得自在者,暖心已去,得非數滅;若鈍根者,忍心已上,得非數滅[13]


關於這一段文,開仁法師解說為:


《大乘義章》的這段引文,讓我們了解成實論主以「暖善根」為得惡趣「非數滅(非擇滅)」,也可以說成實論主將世間正見的階位,判決於「暖善根」。因為成實論主認為「暖善根」已是種解脫分的人,有必得涅槃的能力。…相對的,若以有部毘婆沙師之立場來看《成實論》以「暖善根」為得惡趣「非數滅」的觀點,則僅吻合利根性的說法;若依鈍根性而言,有部則說必定要至「忍善根」方能得惡趣「非數滅」了。[14]


另外,唐.遁倫註解的《瑜伽論記》中亦說:


若有世間上品正見,雖歷千生不墮惡趣者:住種姓人暫起趣入發心,即得惡趣非擇滅者,於此位中,或時有得,或時不得;若至忍位此即定得。彼若已入忍上品位,斷向成就不生無暇及餘惡趣[15]


《瑜伽論記》明確的說,若在種性位上有時能得惡趣非擇滅,有時卻不得。但若已住忍位上品,必定不墮八難及惡趣。


      縱觀上面諸說,筆者作一圖表來解說世間正見的定位:



 


以上諸說可以清楚知道,對於世間正見之定位出現了二說,就是《坐禪三昧經》和《瑜伽論記》及毘婆沙師所說的鈍根是相同內容──忍善根。另一說則是《成實論》和毘婆沙師所說的利根,將位階攝在暖善根。


因此,若從世間的正見欲趨向出世間的正見,可以這麼說:利根的人只要成就暖善根就可不墮惡趣,鈍根的人是要在忍善根位才能不墮惡趣。然而忍善根能不墮惡趣的特性,是論師間所共許的。


行文至此,得知修習四善根必至出世間,如《顯宗論》中說:「暖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16]那末,或許有人會問:怎樣修才能入四善根呢?因為至少要知道如何修,才可知怎樣入。所以筆者就從《大毘婆沙論》中去尋求入暖善根的方法,因為毘婆沙師認為,利根人只要入暖善根就能不墮惡趣得非擇滅,乃至入離生。至於如何入暖位,在《大毘婆沙論》卷26中有說:「淨者,從煖乃至無學。[17]此淨者指的即是持息念的第六法。《大毘婆沙論》卷26中認為,修習持息念──數、隨、止、觀、轉、淨,到了淨門的階段便可入四善根的暖善根。不過,在《大毘婆沙論》卷188中又有另一說法,如論中問說:1、什麼是念住加行?2、自相種性和雜緣及聞、思、修所成(四)念住的生起次第是如何?對於這兩個問,毘婆沙師的回答是:1、不淨觀、持息念和界作意等都是念住的加行。[18]而第2個問題的回答如引文中說:


a、◎入自相種性身念住,則身念住為先;入自相種性受念住,則受念住為先;入自相種性心念住,則心念住為先;入自相種性法念住


◎從自相種性法念住,起雜緣法念住


◎從雜緣法念住,起三義觀


b、◎從三義觀有聞所成身念住,先作無常,乃至無我行相,緣苦諦起;次作因,乃至緣行相,緣集諦起;次作道,乃至出行相,緣道諦起。


◎從此無間有聞所成受念住、心念住,各作十二行相,緣三諦起亦爾。


◎從此無間有聞所成法念住,先作無常,乃至無我行相,緣苦諦起;次作因,乃至緣行相,緣集諦起;次作滅,乃至離行相,緣滅諦起;次作道,乃至出行相,緣道諦起。


c、◎從聞所成法念住無間,有思所成身念住,作十二行相緣三諦起。


◎從此無間有受念住,作十二行相,緣三諦起。


◎從此無間有心念住,作十二行相,緣三諦起。


◎從此無間有法念住,作十六行相,緣四諦起。


d、從思所成法念住,有修所成法念住,先作無常,乃至無我行相,緣苦諦起;次作因,乃至緣行相,緣集諦起;次作滅,乃至離行相,緣滅諦起;次作道,乃至出行相,緣道諦起。如是緣四諦,作十六行相法念住名為初煗


e、是謂念住加行所引自相種性雜緣,及聞、思、修所成念住生起次第。[19]


由上可知,念住加行的生起次第為:自相種性念住(身、受、心、法)→雜緣法念住→三義觀→聞所成身、受、心、法念住→思所成身、受、心、法念住→修所成法念住。最後修所成法念住緣四諦十六行相而入暖善根。因此,廣泛的說,不淨觀和持息念及界分別觀都是可以入暖位的,但可能比較偏重於禪定;若是卷188這裡所說的依聞、思、修配合四念處修四諦十六行相而入暖,這是著重在慧學的方面,且也比較吻合《攝大乘論》聞熏習的修學方式。所以依筆者的理解,修學的路線可以是:定學的不淨觀、持息念、界分別或者慧學的聞、思、修(四)念住,而入於世間正見的暖或忍,到了四加行位就可通往出世的正見(入離生)。


 


四、結論


這篇論文主要探討的是如何從世間通往出世間,因此整個討論的中心都放在第三節,所以筆者直接從第三節的論述,作為此篇的結論。關於從世間通往出世間的路線,可依三點來說明:


1、聞熏習:聞熏習的因性是「最清淨法界等流」,但卻依於阿賴耶識,又非阿賴耶識自性;它與賴耶的關係猶如水和乳的共處一處。且是經由聞、思、修的多分修習而成。對於聞熏習的作用,是在世間所產生的四項功能,而且有它的次第性,即:已能對治諸煩惱纏→已能對治諸嶮惡趣→已作一切所有惡業朽壞對治→又能隨順逢事一切諸佛菩薩。


2、世間正見的定位:對於世間正見之定位出現了二說,就是《坐禪三昧經》和《瑜伽論記》及毘婆沙師所說的鈍根是相同內容──忍善根。另一說則是《成實論》和毘婆沙師所說的利根,將位階攝在暖善根。所以,世間正見的定位,至少是四善根中的暖善根。


3、修學的次第:在《大毘婆沙論》卷26中認為,修習持息念──數、隨、止、觀、轉、淨,到了淨門的階段便可入四善根的暖善根。另,依同樣的《大毘婆沙論》卷188所說,從自相種性念住(身、受、心、法)→雜緣法念住→三義觀→聞所成身、受、心、法念住→思所成身、受、心、法念住→修所成法念住。最後修所成法念住緣四諦十六行相而入暖善根。因此,總的來說,筆者認為,修學的路線可以是:定學的不淨觀、持息念、界分別或者慧學的聞、思、修(四)念住,而入於世間正見的暖或忍,到了四加行位就可通往出世的正見(入離生)。然而,著重在慧學這方面的,是比較吻合《攝大乘論》聞熏習的修學方式。(結束)








[1]《雜阿含經》卷28748經)大正2198b7-8




[2]《雜阿含經》卷431175經)大正2315c19 -316a 5譬如有邊國王,善治城壁,門下堅固,交道平正。於四城門置四守護,悉皆聰慧,知其來去。當其城中,有四交道,安置床榻,城主坐上。若東方使來,問守門者:城主何在?彼即答言:主在城中,四交道頭床上而坐。彼使聞已,往詣城主,受其教令,復道而還。南、西、北方遠使來人,…悉詣城主,受其教令,各還本處。佛告比丘:我說斯譬,今當說義:所謂城者,以譬人身麤色,如篋毒蛇譬經說。善治城壁者,謂之正見。交道平正者,謂內六入處。四門者,謂四識住。四守門者,謂四念處。城主者,謂識受陰。使者,謂正觀。如實言者,謂四真諦。復道還者,以八聖道。




[3]《雜阿含經》卷421160經)大正2309c7-11




[4]《雜阿含經》卷28788經)大正2204c11-12




[5]《出曜經》卷6無放逸品第四下〉(大正4639b-c)。




[6]《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97(大正27501c25-28)。




[7]《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97(大正27502a17-25)。




[8]《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97(大正27502b20-26)。




[9]《成實論》卷9(大正32307b17-22)。




[10] 參見開仁法師著《印順導師對初期大乘菩薩觀之抉擇探源》p.52-96




[11]《坐禪三昧經》卷下(大正15280a)。




[12] 開仁法師說:從《坐禪三昧經》內容上,並沒有具體的定義何謂「忍善根」?不過,《坐禪三昧經》是「說一切有部禪師」僧伽羅叉所造,其定義應該隨順有部「四善根」之意義才對。《印順導師對初期大乘菩薩觀之抉擇探源》p.56




[13] 開仁法師著《印順導師對初期大乘菩薩觀之抉擇探源》p.59n.15:《大乘義章》卷2(大正44501b11-15);另,《大乘義章》卷10(大正44618a8-11):「故彼成實引經證言:世上正見者,往來百千世,終不墮惡道,煖心已去名上正見。若依毘曇,忍心以上,方是住人,一向不受三塗之報。」;《大乘義章》卷21(大正44792c21-24):「又經說言:世上正見者,終不墮惡道,彼名忍等為上正見。若依成實,煖心已去皆名正見,斯不墮惡齊得名住。何故苦忍至須陀果名為觀方,觀四諦故。」;《大乘義章》卷21(大正44795b25-28):「故成實中說煖頂等為上正見,往來百千世,不墮惡道。容起煩惱造作輕業人天輪轉,名之為退,忍、世第一及見道心一向不退,須陀洹果亦無退理。




[14] 開仁法師著《印順導師對初期大乘菩薩觀之抉擇探源》p.59-60




[15]《瑜伽論記》卷6上(大正42433a9-14)。




[16]《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卷30,大正29923a9-10




[17]《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6,大正27135a25




[18]《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88,大正27941c1-3




[19]《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