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開仁法師「佛法概論」簡介(總論及法寶)

開仁法師LA弘法﹝一﹞


講題:「佛法概論」簡介(總論及法寶)


地點:美國洛杉磯


日期:8/3/09


 


 


印順導師的著作中,「佛法概論」、「成佛之道」是許多台灣的佛學院以及一般的道場都拿來上課的兩本書,也可說是建立佛教基本認識的入門書。假如能夠對它有所了解,要深入佛法的話比較不會有問題,也比較順暢。


 


這兩天要講的是「佛法概論」的第一章,就是歸敬三寶章,「佛法概論」的第一章是寫「三寶」,於「成佛之道」的第一章也是寫「三寶」。因為「三寶」就是佛法的全部了,如果沒有「三寶」的話,那我們所說的「佛教」也就沒有什麼特色,不管修南傳、藏傳、北傳都離不開三寶,所有的法都是包含在三寶裡面。


 


解脫並沒有分在家、出家,印順法師也是這樣說過:在家、出家是沒有分別的。但是為什麼我們還要立「三寶」呢?為什麼「僧寶」還是那麼重要呢?後面會說到「僧寶」是住持佛法的一個形相,有了「僧寶」的話,那我們要親近善知識、學習佛法,才有對象。一般在家人即使學得很好,但於外相上與一般人相同,要攝受眾生相對的會困難一些。有些人重視的僧是解脫的人,不是外相上的,這容易落入「執理廢事」。


 


今天講的這本書為何稱為「佛法概論」。


印順導師對「佛法」有做解釋,於宗教信仰上,一般講到真理,就是「法」,佛教的「法」前面還有一個「佛」字,這指的是「釋迦牟尼佛」,釋迦佛發現了這個真理,將它闡揚出來,我們才會知道佛法,所以我們就把這種真理稱為「佛法」,印順導師在這本書中最主要講的就是釋迦牟尼佛覺悟的「法」。


 


導師於1949年寫這本書,離現在已六十年,但現在看起來還是蠻困難的,於書中的「序文」中提到寫這本書的動機是看到佛法裡面有很多實際與現實是不同的問題,如大小乘的分別引起的對立,對此印順導師講:「法」是沒有大小的,是人的心量有大小,願力有大小而已。龍樹菩薩於論中提到「法」如龍在降雨,雨降在地面上,如果是大樹,能吸的水就多,如果是小草,能吸的水就只有一點點。學習的人如果你的心量很大,那你所學的就會很多,心量很小的就沒辦法學很多,因為你覺得少少就夠了,那就好像小草一樣,只能吸取少少的水。


 


這本書名叫「佛法概論」就是對釋迦牟尼佛所闡揚的法的一種簡介,在佛法中最根本,最值得我們重視的就是「阿含經」,「阿含經」就是佛入滅過後第一次結集的經典,是最早結集的,也是最純樸的內容。有些人認為「阿含經」不能真正闡揚釋迦牟尼佛的法,是屬於小乘的,印順導師認為這種看法不對,應該要撇開大小乘的心態來看「阿含經」,就會發現不管修菩薩道、修解脫道,於「阿含經」中都找得到根據,所以從「阿含經」中可看到佛法的廣大,釋迦牟尼佛所闡揚的法沒有所謂的大小。


 


續明法師〈讀印順導師的《佛法概論》〉﹝講義第七頁﹞


印順導師對「佛法」一詞做一個解釋,「佛法」是佛的法,是「釋迦牟尼佛傳出的法」,所以我們對釋迦牟尼佛所講出的法應該要有一些了解。


 


我們學佛,對教主「釋迦牟尼佛」是有須要了解的,其他的佛或菩薩也是由釋迦牟尼佛介紹出來,我們才有機會認識,如觀音菩薩、藥師佛等,假如不是釋迦牟尼佛說出來的話,我們也不知道,全部的佛菩薩都是釋迦牟尼佛介紹出來的,所以對佛所說的法應該有一個認識。釋迦牟尼佛覺悟的法的內容,就是四聖諦、緣起、八正道,看似簡單但真正要說明它的內容是蠻不容易的。


 


為什麼稱為「佛法」。


最主要是釋迦牟尼佛所證悟的,所說的法於過去、現在、未來都是一樣的,過去的佛、未來的佛所證悟的內容都是一樣的,看到的「法」都是一樣的,所以「法」有時候語言可以表達,有時候是語言不能表達的,這是諸佛常法。


 


不管是任何人,只要有善根,所體悟的法是與諸佛都是平等的。學佛的人所散發的氣質,能讓人感到學佛真好,這於「阿含經」中講到有許多特質,但有一個是內在的「我執」會越來越淡薄。一個修行越深入的人,「我執」會越來越淡,透視真理的行就越來越深刻,「我執」的去除於修行中是最重要的。


 


佛跟佛所覺悟的東西是一樣的,一個證悟的人可以教導一位凡夫可以修行的跟他一樣,證入同樣的境界,這是很難得的。但一個還未證悟的人,我們是否可以跟他學呢?經上有一個記載;一位年老出家的比丘,他看到年輕的人學佛非常的歡喜,知道自己年紀大記憶力不好,仍舊老實修行,有一次一位優婆夷願意每天供養一位師父,當輪到老比丘時,他非常的緊張,但終究無法避免,所以還是硬著頭皮去面對。於是,就在輪到他去受供的那天早上,他極力思索要如何面對這位優婆夷(因傳聞她每天都會請示來受供的比丘有關修行的問題),因此他非常緩慢的走,一面思惟如何應對。當接受供養後,居士垂目合掌請老比丘開示,老比丘就講:我們凡夫俗子都是因為無明而一直不斷的輪迴。這位女眾居士聽了不斷的思惟,終於證悟了,得了法眼淨。當這位居士還在思惟的時候,老比丘老早已經離開回去了,於是女居士就尾隨著到老比丘的住處追去,直到老比丘的師父了解狀況後,才請老比丘出來見這位居士,而居士也真誠地向他禮謝。


 


佛陀的這個典故,指示出說法的人是有依經依論,雖然他尚未開悟,大家來聽課,或者聽錄音帶、MP3,如果能照著這些道理如理思惟,法隨法行,一樣能夠因此而證悟的,不一定要有覺悟的人來帶領我們才會有用,只要說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法,重點在於我們有沒有「依教奉行」,若有的話,還是有機會契入法性的。


 


釋迦牟尼佛29歲出家, 35歲成道,開始弘法一直到80歲,45年間佛所說的法還是很少,沒有說的還有很多,凡是世間所有的善法,與本教精神沒有違背的善法,廣義的來說,都可屬於佛法所涵攝的內容。


 


由最後一頁的圖表來看,「佛法概論」總共有二十章,於此將這二十章做一個科判,全本書所講的就是「三寶」,而「法」的部份佔了大多數的篇幅。因為佛陀是說法的人,佛的傳記容易了解,僧的內容也是不深,比較難的是「法」,由科判中看到「法」可以分為文義法、意境法、歸依法。


 


法是什麼?(講義Page 8)


印順導師於這本書中是先講「法」,再講「佛」,最後講「僧」,一般皈依三寶應為「佛法僧」,佛是在先的。釋迦牟尼佛是覺悟這個「法」而成佛的,出家眾的「僧」也是學習這個「法」而出家,「法」是很重要的,導師因此先說「法」,印順導師將「法」歸納為文義、意境、歸依三種。


 


文義法


文字記載的,只要它能表詮佛法的話就叫「文義法」。於佛教裡面有三藏十二部﹝大藏經﹞,這是狹義的,廣義的來說,所有表詮佛法的語言、文字,都屬於文義法。於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時間大概起於西元前一、二百年左右,但還是有些是文字無法充分表達的,如彼此間的關懷。


 


意境法


「意境法」這個用詞比較不好懂,我們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意境法的意思有兩個。


第一:因為眼、耳、鼻、舌、身是屬於物質的,壞了可以更換的,但「意」根不是物質,沒有形象,「意」於佛法裡稱為「精神」也可以說是我們的「心識」。我們的心裡有一些東西是「眼、耳、鼻、舌、身」所無法了解的,其中一個叫做「別法處」,「別法處」就是「受、想、行」。我們的感受、想蘊與行蘊,這三個不是色法,是屬於心法。


第二:意境法中還有一個是「一切法」,因為「受想行」是屬於「心法」,意根不但可以了解「心王」,還可以了解「心所」﹝受想行﹞以及色法。不論有形、無形、過去、現在、未來都可以分析與了解,所以稱為「一切法」。


「意境法」這用詞的範圍是很大的,包括內心所有的一切與我們所接觸外在所有的一切。但這樣的「法」也不足以顯示佛法,因為好壞都有,善惡都屬於「法」。因此印順導師說最重要的稱為「歸依法」,這才是學佛者最須要知道的法。


 


歸依法


於十三頁有一個圖表,學佛的人所歸依的法,印順導師說有三個:真諦法、中道法與解脫法。釋迦牟尼佛悟到的真理叫真諦法,就是四聖諦、緣起法。第二個是中道法;我們對真理有所了解後,要行的就是八正道,最後就是解脫法。


 


《緣起法》


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是覺悟到緣起法而開悟的,所以「緣起」是我們培養正確知見很主要的內容。「緣起」最淺的說明就是「由緣而生起的東西」,是有條件的組合,最重要的理則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有」就是這個「條件」有了,「彼有」就是那個「果」才會生起,有如此因才會出現如此的果。如我們要有智慧是要經過學習的,智慧是「果」,我們就必須於「因」上下功夫。「此無故彼無」,如果我們不要這個煩惱,那我們就不要給它有生起的因緣,那煩惱就不會生起了。


 


《八正道》


八正道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所走過的道路,他也是走這條道路而成佛的。


一、正見:正確的見解,一個人有正確的見解就會有正確的人生觀,我們所要了知的正見的內容,印順法師給它一個名字,稱為「真諦法」,最主要的內容為「四聖諦」、「緣起法」,有了正確的見解之後要有正志。


二、正志:也叫「正思惟」,「志」就是志向,學佛要有志向去做、去實踐。要做的就是「正語、正業、正命」。


三、正語、正業、正命:正語是正當的語言,正業為正當的行為,正命為正當的謀生方式。


四、正勤:也可翻成「正精進」。


五、正念、正定


這八項都稱為「中道法」。今天的下半堂課我們要學的「靜坐」就是要在正念與正定上學習它的內容,這兩個是屬於「定學」,由此修學達到最後就是解脫煩惱,超凡入聖,這就叫解脫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