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慈心修(之二)



 


慈心修(之二)


 


慈的性質


修習「慈心」(mettā-bhāvanā)時,禪修者以一切眾生為所緣,祝福他們幸福、快樂。習慣修習慈心的禪修者,內心常為慈愛所籠罩。當看見、聽見或認為眾生在受苦時,他會顯露「悲心」(karuṇā),想要去幫助他們。當他看見、聽見或認為眾生幸福、快樂時,他也會隨喜(muditā)他們的快樂。心高貴的人,無論身在何處,皆能夠生起慈、悲、喜這三種善心。


這次的密集禪修雖以毗婆舍那修行為主,但我們同 時也 教授「慈心修習」(mettābhāvanā)。談到毗婆舍那,並非人人都能夠修習。曾經也有人以為,毗婆舍那對增進他人的幸福利益(parahita)並無幫助。事實上,修習毗婆舍那會間接地使他人受益——禪修者了知種種行法(sakhāradhamma),體驗真正的快樂與寂靜時,他會想要與別人分享。這種「憐愍心」(anukampa)會自然而然地在禪修者的內心生起。往後談到佛陀在毘舍離所說的《大般涅槃經》時,我們會再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慈」是一種「梵行法」(brahmacariyadhamma),在阿毘達磨裡被稱作「無量法」(appamaññadhamma),也就是經典裡的「梵住(brahmavihāra)。「慈」的特相是「促進他人的利益」 (hitākārappavattilakkhaṇa)。其作用是「為他人帶來利益」(hitūpasaṃhārarasa)。心意和行為皆為他人的利益著想,所以內心的惱怒止息。如此,「慈」的「現起」便是「調伏惱怒」(āghātavinayapaccupaṭṭhāna)。「慈」的「近因」是樂觀、見眾生的可愛面(sattānaṃ manāpabhāvadassanapadaṭṭhāna)。如果只看對方不好的一面,就會感到厭惡或生氣。在這裡,我想強調,調適自己的心去發現事物的光明面,非常的重要。這可稱為“yonisomanasikāra”,即「如理作意」。這讓我想起名為埃莉諾.霍奇曼.波特(Eleanor H. Porter)的女作家,她寫過一本書,談到如何用建設性的態度,去發現事物的光明面,而不去挑剔它們的毛病(書名叫《波莉安娜(Pollyanna))。這位作者可以被稱作「慈心小姐(或女士)」。


慈心一旦成就,瞋恚(byāpāda)便會消失。如此,便戰勝了遠敵。若慈的近敵,即「渴愛愛」(taṇhāpema)生起,慈心便中斷。這種「愛」也稱作「假慈愛」,它擅長於欺騙。


 


在家的愛


姑且不論「奢摩他的慈愛」(samathamettā),而僅觀察一般「在家的愛」(gehassita-pema),也能夠發現愛的力量有多麼大。舉例而言,你對人微笑時,對方也會回你一個微笑,如俗話說的:「愛帶來愛」。這是“sineha”(潤濕)的一個簡單例子。


你曾見過三藏裡所說的一種名為“yuga-maccha”的單眼魚嗎?牠們只有在 兩兩 貼在一起時,才能夠自在地游泳。老師和學生,出家人與在家人,也是如此。若有人在我們危難時伸出援手,甚至幫助我們從輪迴之苦解脫,我們會更深刻地感受到他們的慈心與悲心(mettā-karuṇā)


有一個故事,談到兩個人到耶路撒冷朝聖。他們中途經過一個療養院。其中一位留下來幫忙後便直接回家;另一位則繼續前往耶路撒冷。如此,哪個人較接近神呢?


若你曾經心懷慈愛利益他人,事後回想此助人善行時,便能獲得利益。當日後遭遇困難時,你也可能從別人那裡獲得幫助——那施與援手的人未必是你曾經幫助過的人。


 


修習的方法


慈心的修習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將慈心修習,無論是身業、口業或意業修行,當作是行善或積累「波羅蜜」(pārāmī),而不期待任何的回饋或個人利益。若期待回饋,而終不能如願,便會感到失望,慈心也會受污染。


第二種慈心修習是為了培養「慈心禪那」(mettā-jhāna)或說「慈心解脫」。首先,禪修者必須去除俗務的障礙(palibodha),學習禪修業處。禪修者(藉由經行或小睡片刻)去除飯後因食物引起的昏沉,便可前往僻靜的場所禪坐。開始時,應該思惟「瞋恨的過患」以及「堪忍(khanti)、寬恕的利益」。為什麼呢?因為修習慈心的時候,需要去除瞋恨,長養堪忍。「若人心懷瞋恨,可能會殺生、偷盜,導致悲慘的下場」。如此思惟後,便能見到瞋恨的過失,斷除不善的行為。依據佛陀的教法,這類的惡行會讓人墮入「惡趣」。同樣地,行者應當了解堪忍的利益,牢記「忍耐導致涅槃」的格言。


再進一步說明。事先知道哪些食物不好,便可以避免不好的食物;事先知道哪些食物好,便可以自在安心地進食。相關的知識,會對你有幫助,因為你沒辦法避免看不到的危險,也無法獲得所不知道的利益。


了解修習慈心的利益,能激起我們對此修法的興趣、信心以及熱忱,這就像了解佛陀在《念處經》開宗明義所顯示的七種利益,能夠激起對於念處修行的信心一樣。(出自《解脫道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