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慈心修(之一)



 


 


慈心修(之一)


序言


「慈」(Mettā)是「四無量」(appamaññā)或說「四梵住(brahmavihāra)之一,乃佛教常用的術語,然而,它的意義卻鮮為人知。根據其定義:“mijjati siniyhatīti mettā”[1]「因為它有友愛、濕潤(敏感)或黏著的性質,故說為『慈』」。本質上,它就是“sineha”“sneha”,表示「友愛」的意思。「慈」和三善根裡的「無瞋」(adosa)是同義詞。「慈」的所緣乃屬於概念法的有情。


人不高興(有「瞋」dosa或「恚」paṭigha)時,會變得乾燥(麻木、無情),或者說,與瞋心所相應的心會變得乾燥。乾燥的紙無法彼此附著,濕潤的紙張則可以。當人們對懷有瞋心時,便無法彼此附著,只會相互討厭。我們的社會乃因善意與附著才得以存續,如同膠合板是由許多薄板彼此附著才得以成為一塊結實的厚板。


被瞋恨所支配的人,其「心生色」(cittaja-rūpa)會因此而產生變化,血液循環尤其會受影響,甚至會導致心臟衰竭。下沉的、退縮的「瞋」,或說膽小、意志消沉的「瞋」的一個例子是,易受驚嚇的動物被捉到時,會因驚恐過度,導致生命功能錯亂,以至於在瞬間猝死。


佛陀的教法也是由於「慈」(mettā),即師徒之間和同袍之間的善意,才得以長存至今。年長者依賴年少者,年少者也依靠年長者。長者與少者彼此相互依靠。這相互依靠的傳統已為佛教帶來了下列的利益:


興盛 (vuḍḍhi)


資具的增長 (virūhi)


三學的修習與增廣 (vepulla)


 


真慈愛和假慈愛


現在,讓我們來討論一下與「真慈愛」不同的「假慈愛」。假慈愛其實是“taṇhāpema”(渴愛的愛),雖然它的所緣和真慈愛一樣都是屬於概念法的眾生。世人習慣把這種假慈愛稱為「慈」或「愛」。


真正的慈愛只與「善心」或「唯作心」相應,若生起於阿羅漢心中,即屬於「唯作」;若非阿羅漢,則屬於「善」。假的慈愛或說「渴愛愛」(taṇhāpema),一定和不善的貪心(lobha)相應。執著家人的愛,不是真正的愛,大多是「渴愛愛」。這種愛在經典中被叫作“gehassitapema”(和家有關的情愛),乃是修行的障礙。一位名為「闡陀」(Chanda)的比丘對佛陀生起了這種愛,因此於佛陀在世期間遲遲無法證果。他和佛陀一起長大,認為佛陀是他的,所以變得傲慢,無法和其他人相處。佛陀般涅槃之後,他才因「梵罰」(brahmadaṇḍa)而變得柔順,最後成為阿羅漢。「梵罰」指的是,比丘們不與他來往,無論他說什麼、做什麼,比丘都不予以理會。在佛陀的教法中,如果比丘受到這種「默擯」的處罰,便得不到任何的教導和建言,其梵行生命就此結束,和死亡無異。


有一回,佛陀詢問一位名叫迦尸(kesi)的馬商,用什麼方法馴服野馬。[2]馬商回答說,有時用溫和的方式,有時用激烈的方式,有時則二者兼用。接著,佛陀問他,若這些方法都無法調服野馬時該怎麼辦?馬商回答,他會將野馬殺死以免害他丟臉。馬商回問佛陀如何調教弟子。佛陀回答說,他有時用讚美的方式,有時用責備的方式,有時則二者兼用。馬商又問,當這些方法都無效時佛陀怎麼做。佛陀回答說,他也是把他們殺死。


這很奇怪。佛陀會做這種事嗎?——雖然用詞一樣,但是意思截然不同。因為在佛法中,若得不到教導、教誡,就和被殺死沒兩樣了。


回到假慈愛的問題。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以為,在家庭的情愛裡完全找不到真正的慈愛。曾有一位獵人以矛用力射向一隻正在餵養小牛的母牛,但那枝矛卻無法射中母牛,掉落在離牠很遠的地上。母牛對小牛的慈愛是一種強烈的愛心(balapiyacitta),僅屬於欲界善心,並不是色界的禪那善心。[3]這慈愛心雖然僅是「欲界善」(kāmavacara-kusala),卻仍具有強大的力量。總之,應當記住:帶有執著的愛只是假的慈愛;遠離執著的愛,才是真正的慈愛。


「慈」(mettā)的「近敵」是「渴愛愛」(taṇhā-pema),其「遠敵」則是「瞋」(dosa)。若能克服這兩種敵人,便能夠成就「慈心修習」(mettābhāvanā)。也許你能夠戰勝遠敵,但是要打敗近敵卻是更加的困難。在拳擊比賽中,閃避遠距離的攻擊是容易的,但要躲開近距離的攻擊就困難了。禪修者必須留意那會騙人的假慈愛。對此,佛典曾說:“Mettāmukhena hi rāgo vañceti”[4]意思是,「貪偽裝成慈而行騙」。(出自《解脫道上》)








[1] 見《中部古疏》(Ps-pṭ II 154; 306)、《增支部注》(Mp II 176)。《長部古疏》(Sv-pṭ I 116): midati siniyhatīti mettā




[2] 《增支部》(AN II 112);參考《雜阿含.909經》。




[3] 《清淨道論》(Vism 313)




[4] 《清淨道論大疏鈔》(Vism-mhṭ I 37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