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略探佛法經驗匱乏之因由(之一)

略探佛法經驗乏之因由


釋開仁(寫於1997年)


 


 


一、前言


 


      佛教是一個宗教,一個可以親身體證的宗教,佛陀也是一位從證出教的聖者、楷模。然現今部分的學佛者,嚴重的將知與行切割,甚至有出現背道而馳的現象。這些人有的是不曉得如何實踐、有的是不知道為什麼要實踐、有的是認為根本是不需要實踐、有的……。


      佛法的真實義,並非是深奧的空論玄談,其主要精神莫過於讓我們遣除煩惱,作個自在、喜悅的覺者而已!


      現今部分的學佛者,對於佛法如何落實生活、體驗於身心的方法,彷彿已日愈陌生了。要知道,佛法能否遍滿身心,並非等於:「天天忙著誦經、禮懺、放焰口;日日研究經典、講經、著作、念佛、持咒、素食、放生;到處參加法會、布施功德;或修建寺院、辦學院、辦文化慈善事業;住茅蓬修行……。這些可能與佛法相應,也可能是徒具形式。」(註1)世間沒有天生彌勒,自然的釋迦,要豁然大悟一番,還得老老實實從此身心著手起修不可,離開身心妄想能捕捉、探尋到佛法的真實義,真的猶如於世間覓尋兔角一樣,了不可得。


      佛陀在《阿含經》中,在在處處教導弟子如何從根本煩惱處下手對治,如何實現佛法真實性的體驗,進而獲得佛法中真正的喜悅。乍看之下,目前的佛教發展似是比過去興盛的多了,但是內在的法脈的傳承,卻面臨嚴重的中斷現象。是故才激發有心之人,掀起省思的風潮,從而追溯佛陀最初說法的原則與目的,期望能挽救這亂象頻頻的佛教。所以,我們急須認清:(一)佛法經驗匱乏的事實;(二)其根源所在;(三)對於修道次第之忽視;(四)重新認識三乘共證平等涅槃等問題的重要性,才不至於重蹈過去人將知行分成判然兩截的覆轍,而能夠重新散播佛法的真光輝!


 


二、佛法經驗的匱乏


 


      宗教經驗是一個宗教的法脈傳承,倘若這種承先啟行的經驗中斷了,此宗教也是瀕臨衰滅的時候了。


      佛法的現觀經驗,亦遭受同樣的考驗。這種經驗的體驗,來自於對法的誠信與意志,並且還要以不卑不亢的心態精進躬行,才有完成清淨誓願的可能。佛法不共世間的經驗,是正覺,在乎理智的思擇,決不是盲目的信仰。如《中阿含經》「54經」(大正1490a)說: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知有見者,便得漏盡,非不知非不見


 


      所以,佛法的方法,是信仰與理智的合一。佛法的探究,可說是對生命之流的一種觀察與體驗。如《雜阿含經》「266經」(大正269b)說:


 


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


 


      假使說忽略了以有情為本位的立場來探究佛法,便是破壞佛法的根本立場,且會不自覺地陷入本末倒置的窠臼而不自知。


      佛陀不能把正覺的體悟回向予我們,是因為了脫生死,別人是替代不得的。如《大毘婆娑論》卷70(大正27401c )佛對外道說:


 


我坐樹下修聖道時,一切有情煩惱應斷,我於一切具大慈悲,而諸有情惑未頓斷,故無他道斷自惑義。如他服藥,自病不除,要自服藥,其病方愈


 


      要知道,這些宗教的經驗,離不開戒、定、慧,故三增上學,古佛都稱謂是唯一之道。當今學人,喜走捷徑,不甚踏實,鼓吹解脫只需要剎那定就夠了;抑或修行不必甚麼次第,但從一一法直入頓悟法性即可……等的美麗口號。話說穿了,還不外耐不住寂寞,安不下心來好好在道業上用功。畢竟能以剎那定,乃至言下頓悟的特殊聖者,實不多。(註2有的更妙,老是陶醉於「不修禪定,不斷煩惱」的浪漫灑脫裡,殊不知自己根本甚麼定境也沒有,煩惱也從未調伏。充其量、美其名,或許還堪稱是一位可悲可泣的泥菩薩吧!


      真正的菩薩行者,應該先具有正覺的經驗,否則豈有能力引導眾生入佛之知見呢?故《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1(大正46476a )說:


 


菩薩從初已來,住禪波羅蜜中,具足修一切佛法,乃至坐道場,成一切種智,起轉法輪,是名菩薩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


 


      未有智慧先行慈悲,不過是近於世間的憐愍心與同情心罷。沒有通達無我緣起,如何能體貼有情的同體平等?故印順導師有說:「唯有無我,才有慈悲,從身心相依、自他共存、物我互資的緣起正覺中,涌出無我的真情。(註3


 


三、經驗匱乏之根本原因


 


      佛法經驗的空疏貧乏,原因是無限複雜的。然「佛陀說法的原則與目的」及「佛法不待時節」的提倡與喚醒,是現今佛弟子所急須關心的。


 


(一)佛陀說法的原則與目的


 


      佛陀教化的原則,如《雜阿含經》「404經」(大正2108b)說:


 


我成等正覺自所見法,為人定說者,如手中樹葉;所以者何?彼法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明、慧、正覺、向於涅槃。如大林樹葉,如我成等正覺自知正法,所不說者。亦復如是


 


      佛法雖浩瀚如洋,不過佛陀真正希冀弟子所學習的,就是能向於「厭、離欲、滅盡」的解脫法(註4, 而這所學的內容,不外乎八聖道支或三增上學。如《雜阿含經》「761經」(大正2200a )說:


 


何等為學?謂:學正見成就,學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成就。


 


      又《雜阿含經》「976經」(大正2252c )說:


 


尸婆白佛:何所學?佛告尸婆:隨時學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


 


      不要以為大乘佛法的六度萬行與此有異,其實六度的內容亦不外八正道與三端正法!祇是悲心、願力的差異而表現的風格不同。但其所必備的先決條──解脫法,也不過是三乘同趣的古仙人道而已。


      佛陀所覺證而傳布的法,雖關涉極廣,但主要是究竟法相之德行的宗教。由此可見,有益身心家國的善法,佛陀也多有不曾說到的。


      佛陀說法的原則與目的,應是佛弟子所終極關懷的。千萬別捨本逐末,背內合外,或是把方便當成究竟,否則會愈走愈歧,永遠到達不了涅槃的境地。


 


(二)佛法不待時節


 


      依法修行,雖因根性有別,不一定現生就達至見法的目的。但對於佛法的體悟,決不等到未來、他方,而要求現在的證驗。所以佛法的中道行,重視「自知自覺自作證」。如能真實修行,當下即會悟到佛法的真實性。如《雜阿含經》「550經」(大正2143c )說:


 


世尊現法律,離諸熱惱,非時通達,即於現法,緣自覺悟。


 


      又《大智度論》卷22(大正25221c )說:


 


佛法中無受時,隨修八聖道時,便得涅槃。……諸外道法皆待時節;佛法但待因緣具足。


 


      又《成實論》卷1(大正32244a )說:


 


佛法易行,行、住、坐、臥無時不得。


 


      又《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9(大正46538a )說:


 


諸外道受法要須待時節,佛法不爾。譬如薪遇火,即然不待時,到善處者,若行佛法,必至人天樂果、三乘涅槃之處。


 


      佛法特別重視如實的證知,是因為有理智、德行的新生點,不是傳統的、他力的宗教信仰所能體會得到。關於佛法的體見,不是渺茫、幻想的,但也不是難得的。如《中阿含經》<念處經>(大正1584b)說:


 


彼朝行如是,暮必昇進;暮行如是,朝必昇進。


 


      這是容易體證的,問題在於學習的人是否能對於佛的法奉行無踰。


      以上雖只是提出兩項要點,不過卻是非常的重要。這並非祇是一時的對治方法而已,剋實而言,其即是佛法的核心思想與理念。


 


四、修道次第之忽視


 


      通常我們接觸到頓悟的法門時,總會容易產生一種幻覺,自詡為就是此類言下頓入的根性者。在佛典的記載當中,能夠言下直入法性的聖者,屈指可數。如舍利弗、目犍連、耶舍、郁伽、鴦掘魔羅、婆四吒、周利槃陀迦等。這些聖者如不是過去生中的善根,到了成熱時節,是不可能這樣頓入的。(註5其實在佛陀的教法裡頭,對修學的過程,還是相當重視有層次之漸進步伐的。現以《阿含經》為主,來看漸證的次第:


 


A、先說端正法,後說正法要。


 


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世尊為彼說如是法已,佛知彼有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勝上心、一向心、無疑心、無蓋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謂如諸佛說正法要,世尊即為彼說苦、習、滅、道。(註6


 


B、先淨其戒、直其見,後修四念處。


 


當先淨其初業,然後修習梵行。……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註7


 


C、依四預流支而學。


 


有四種法,未淨聖慧眼而得清淨:云何為四?親近善知識恭敬承事,聞善法,善思惟,趣向法次法。(註8


 


D、依慚愧心入八正道的正行。


 


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註9


   


E、從人天正行趣入解脫正行之次第。


 


是為具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具親近善知識已,便具聞善法;具聞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諸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如是此明、解脫展轉具成。(註10



 


F、依七處善、三義觀得漏盡。


 


世尊告諸比丘有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云何比丘七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如實知。……云何三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註11


 


G、七清淨為解脫道的完整次第。


 


戒清淨義者能使心清淨;心清淨義者能使見清淨;見清淨義者能使無猶豫清淨;無猶豫清淨義者能使行跡清淨;行跡清淨義者能使道清淨;道清淨義者能使知見清淨;知見清淨義者能使入涅槃義。(註12


 


      其實從這些內容看來,佛陀每每會因眾生的根性而作契理契機的不同教授,但是整體道次第的內容,不出「善解脫解脫知見」。只是有法說、義說,廣說、略說的不一而已!


      無論如何,佛陀說法絕對不離其根本原則與目的──「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明、慧、正覺、向於涅槃」。


      部分學佛者對於道次第的忽怠,的確已造致佛法經驗的斷層現象。因為沒有漸次而入的引導,理念每每流於庸俗、鬆散及儱侗。對於轉迷啟悟的關鍵,不甚了了,一味的徘徊於世間的善法當中。這弊端的因素當然是錯綜複雜的。如:大乘方便道之流俗、禪觀修持的忽略、正法住世的法脈中斷等,皆是嚴重被疏忽的若干問題之一二。倘若不及時痛切省思,想必正法,當難長久留住於世!


 


(一)大乘方道道之流俗


 


      要了解大乘的菩薩行者,先得從「菩薩」的字義說起。菩薩在梵語是Bodhi Sattva,意義是勇於正覺的欲求者。能為正覺勇於犧牲的人,肯定是勇於向煩惱挑戰的人。唯有自己學會斷煩惱,才可去教導他人,不是嗎?而停滯於「結人緣」、「種福德」階段的佛教現況,真的有必要回顧世尊的化世精神。


      菩薩本與二乘聖人共學解脫道,只是悲願徹髓所使然,令其發心廣學度生善巧而已。其本身也必須具備永不墮惡趣的能力,才有把握生生世世留惑潤生,往返娑婆普濟有情!菩薩精神的偉大,在於「能證而不證」,決非不能證而說不證。


      另,論及佛菩薩所作的拔濟事業,其實不是沒有準則的。如《大毘婆娑論》卷7027401c)說:


 


佛宣說四聖諦法,引諸有情從世第一法入苦法智忍,故名拔濟。


 


      又《大智度論》卷94(大正25720b)說:


 


菩薩為是眾生,故欲破其生死因緣果報,故於般若中攝一切善法,行菩薩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眾生說四聖諦。


 


   由此可知,三乘共學的解脫法「緣起與四諦」(註13,不但是必修的學程,而且也是引導眾生脫離苦海的必備經驗。所以,莫再重拾古人的糟粕,應重新認清四聖諦之重要性了。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