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略探佛法經驗匱乏之因由(之二)

略探佛法經驗乏之因由


釋開仁(寫於1997年)



 


 



接上----------------


 


(二)禪觀修持的忽略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裡的一句話:「不斷煩惱,不修禪定」(註14),真的深邃地影響了後期的中國佛教,使得真正的禪觀方法,於中國這片土壤上甚少宏傳。


      其實,大乘經論中,如《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乃至中國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次第法門》等,裡頭所介紹的盡是有關聲聞與菩薩的禪觀方法與經驗!佛教傳入中國的初期,佛法經驗與知識的合一,還是相當受到重視的。然,後來到了禪淨獨秀的時期,這類思擇與現觀經驗的結合,已嚴重遭受斷層,方才導至佛教於中國沒落。


      大乘佛法那有不修禪定的根據,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7(大正8p 568c 15-21)說: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應觀色空,應觀受、想、行、識空。應以不散心觀法,無所見亦無所證。……菩薩具足觀空,本已生心但觀空而不證空。我當學空,今是學時,非是證時,不深攝心繫於緣中。


 


      「不深攝心繫於緣中」,論主是說初學菩薩不深攝心繫於「空緣」中,怕菩薩悲心未充沛而取證實際,然此,印順導師則認為較傾向於不入滅盡定。因為入深定易墮二乘、證實際的。如法救於《大毘婆沙論》卷153(大正27780a )中說:


 


菩薩雖伏我見,不怖邊際滅,不起深坑想,而欲廣修般羅若故,於滅盡定心不樂入,勿令般若有斷有礙故。


 


      於此看來,大乘佛法依然是不可缺少禪定的經驗,尤其要作般若的深觀時。


      另,也有提倡勿須「根本定」,但是「剎那定」即可一念相應「電光喻定」而引發勝義慧,離煩惱而得解脫的看法(註15)。此類看法經論中雖有跡可尋,但畢竟不多(註16)。而以根本定(或稱四禪、四靜慮)為佛說定法的根本,倒是於《阿含經》中,處處可見(註17)。且佛陀是依第四禪而成正覺的,也是從第四禪出而後入涅槃的。所以,四禪是佛陀最為稱歎的禪法,應該是無可置疑的!然四禪到底具有那些功德,而遠勝於其他定法呢?《大毘婆娑論》卷80(大正27p 412a 9-20)說:


 


如是說者,要具二義方名靜慮,謂能斷結及能正觀。欲界三摩地雖能正觀,而不能斷結;諸無色定雖能斷結,而不能正觀,故非靜慮。……復次諸無色定有靜無慮;欲界三摩地有慮無靜;色定俱有故名靜慮。靜謂等引,慮謂遍觀,故名靜慮。


 


      由斯得悉,佛陀讚嘆初至第四禪是有原因的,因為欲界與無色界的定境,前者不及,後者過之,皆非平衡之「靜」、「慮」也!假使說要安穩的實踐解脫之道,四禪還是最穩當及最吻合佛意的資糧吧!順此一說,未至定在七依定,或九地得無漏中,是可攝在初禪功德中的,或是有足夠的禪支與心一境性的能力,起止觀雙運的觀照,所以,其基本上比較沒問題,且若加上像〈須深經〉那些多以未至定得解脫的慧解脫阿羅漢,更是普遍可以接受的定基了。


      至於能通過「電光喻定」獲得解脫的人,其實也並非那麼一般的。如《集異門足論》卷4 (大正26p 379c 7-14)說: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住空閑,精勤修習多修習故,證得如是寂靜心定。依是定心能永斷五順下分結,得不還果,受上化生即住上界,得般涅槃不復還來生於欲界。……彼所得心名電光喻。


 


      若依照這裡來看,「電光喻定」也絕非無戒定慧的凡夫所能輕易體會到的。


      除此之外,順便釐清一個觀念就是,修學禪法,必以「離五欲及(五蓋)惡不善法」為前提,而此惡不善法的對治,通常以為只須用禪定即可根治。殊不知五蓋的障礙,也是戒、慧二學之障。所以,五蓋可說是障礙整體解脫道修行的項目,如果以五無學蘊(五法蘊)來說明解脫道,則五蓋障礙了戒、定、慧、解脫及解脫知見(註18)。若要根絕五蓋,非得修七覺支不可。如《大智度論》卷88(大正25683a)說:


 


不離五蓋,不修七覺得道者,無有是處。


 


      其實《阿含經》也處處如此說的。由此看來,對於禪觀的修習,莫再囿於中國人模式的浪漫風格裡,而應跳脫開來,重新定位菩薩所要實踐之禪法了。


 


(三)正法住世的法脈中斷


 


      關於這項問題,有人或許會認為是戒律的沒落所造成的,又或者有人會武斷的責備是允許女眾出家所導致的後果。不過追本探源,其實是有修證的聖者,日愈稀少罷了!記得佛陀曾於《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說:「我諸弟子展轉行(正法)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註19)我們是遣忘了聖教,抑或是畏懼於承擔呢?《大毘婆娑論》卷183(大正27919a)對「正法滅」有如此的說法:


 


問:正法滅已無得聖者耶?答:亦有從預流果得一來果,從一來果得不還果,從不還果得阿羅漢果,而無從順決擇分入正性離生者,唯由此故名正法滅


 


      已入聖流的聖者,當然依舊會隨順因緣趣入涅槃。不過往後是否還有人繼續證入涅槃,則決定於從順決擇分入正性離生的階段了。此部份即是修所成慧或法隨法行(「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註20))的階位,而其主要關鍵內容即七處善(苦、集、滅、道、味、患、離)與三義觀(蘊、處、界)。(註21)這轉迷啟悟、從凡入聖的樞紐,要是趣入聖流的法脈中斷了,那肯定的,佛法亦將要面臨消聲匿跡於世了!


      其實佛陀所宣說少如「爪上葉」的法,也即是七處善與三義觀而已。關於其內容的闡發,《雜阿含經》「42經」、《中含分別聖諦經》、《大毘婆娑論》、《清淨道論》等(註22),皆有非常精闢、周詳的說明,茲不贅述。


      簡括的說,上述的三個問題,絕非無中生有。因為其的確是佛教在無常法的流變當中,所遺留下來的明顯缺憾。身為大乘佛教行者的我們,是否也有注意到這不足之處呢?所以,我們應該老實地喚醒與履行大乘的真精神,莫再使同樣的問題出現在下一代的佛弟子身上。


 


五、三乘共證平等的涅槃


 


      三乘共學之法,已陳述如上。至於三乘所共通的目的,也不外同坐解脫床。(只是菩薩的證入時間拉長而已),如《大智度論》卷35(大正25320 c28 -321a 8)說:


 


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


 


      三乘約悟證的勝義慧說,空性是平等的。祇是二乘聖者開始時不廣觀一切法空,直從補特伽羅我知空。然不執我自性,也決不執法有自性的;若執法有自性,那必是未能真知無我的(註23。不過約「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上,佛(菩薩)顯然是遠勝於二乘聖者的。這是因為由於二乘聖者的悲願不深,世俗的智慧不充裕而已。決不於此點上而眨視已解脫的聖者。畢竟真正能行菩薩道至不退轉的菩薩,是極少數的。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2(大正8542c17-19)說:


 


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中若一若二住阿毘跋致地


 


      又《大智度論》卷4(大正2588a )有一偈頌說:


 


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華,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


 


      能忍而不證的大菩薩,當然是人天所稱歎的。但不能生生世世來娑婆度眾生的聖者,實亦值得千稱讚萬頌德,因為他們也真的有履行佛陀的教諭,而達至涅槃之境地。


      我想,在不退地的菩薩,當更隨喜讚歎才對,因為菩薩是令眾生「趣入涅槃,解脫一切煩惱」為本願的(註24,何來藐視之意呢?大乘菩薩法之珍貴,也是由於菩薩不捨本願的因素吧!


 


六、結語


 


      現可總結的來說:從認清佛法經驗貧乏的事實看來,的確足以資借鑒。對於修道之次第真的有必要重新給予定位。因為這種法脈斷層的活水源頭,來自於對解脫法的忽怠。體驗佛法的管道沒有了,佛法的真實效用,又豈有辦法體會得到呢?要感受生活中的佛法,唯一辦法,即是老實從蘊、處、界三處著手,以七處善作剔透的觀察,不急不緩地依三無漏學為增上。如此修習不斷,則必然會臻至解脫的涅槃境地。佛陀入滅前曾對阿難這麼說:「自皈依,皈依於法,勿他皈依」。(註25意思說:弟子們應自己去依法而行。「自皈依」即指依有情自己的蘊、處、界為範疇;而「皈依於法」則是依(根)、諦、緣起等勝義法來修行;如此則必可平穩安定地達於蕭然無寄的正覺。


      佛法的效用,要以「淨信」與「正見」來體會;要以戒、定、慧為準繩,這樣才能真正於行住坐臥、衣食語默生活中,念念與聖道常來相應,念念與明來相觸。


佛法不離世間,更不離身心。佛陀說:離世間、身心而覓尋佛法,無有是處!


      佛法的光輝,只散發在悲智圓滿的覺者身上,決不會投射在但有福德與智識的庸俗凡夫身上。要知道在生活中,乃至生命中去印驗佛法的真、實、效、用,其實是你我不可忘卻的本份,是完成承先啟後的偉大使命,是重新散播佛法真光輝的不二法門!


 


 


【注釋】


1印順法師著《華雨集》(第四册)p.270


2印順法師著《華雨集》(第二册)p.13


3印順法師著《中觀今論》序文p.8


4《雜阿含經》「345經」(大正295b


5印順法師著《華雨集》(第2p.13


6《中阿含經》「38經」(大正1479c24-a1)


7《雜阿含經》「624經」(大正2175a5-8)


8《中阿含經》「153經」(大正1672c27-29)


9《雜阿含經》「749經」(大正2198b19-21)


10《中阿含經》「51經」(大正1487c14-21)


11《雜阿含經》「42經」(大正210a-c)


12《增壹阿含經》「39經」(大正2734c5-10)


13印順法師著《成佛之道》p.142


14《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大正14418c8)


15印順法師著《佛法概論》p.227


16《成實論》卷12163 八解脫品〉:「問曰:行者若無禪定,云何能得身、心空,及盡諸煩惱?答曰:是人有定而不能證。更有如電三昧,因是三昧,得盡煩惱。如經中說:我見比丘欲取衣時有煩惱,取衣已,即無煩惱。如是等,所以者何?心,如電三昧,如金剛真智,能破煩惱。又此義,佛第三力中說。所謂「諸禪、解脫、三昧、入」垢、淨差別如實知。於中「禪」名四禪。有人言:四禪、四無色定皆名為禪;「解脫」名八解脫;「三昧」名一念中如電三昧;「入」名禪、解脫、三昧中得自在力。如舍利弗說:我於七覺中能自在出入,故知慧解脫阿羅漢有諸禪定。但不能入,深修習故能自在入。(大正32339c15-27)


《大乘義章》卷3:「成實法中:欲界地中有電光定得發無漏。若從是義,欲界亦有學無學心。(大正44517a18-20);又卷13:「成實唯說欲界地中有電光定,無餘三昧。(大正44719a7-8)


17印順法師著《空之探究》p.13


18諸煩惱等皆有蓋義,何故如來唯說此五?唯此於五蘊能為勝障故,謂貪、恚蓋能障戒蘊;惛沈睡眠能障慧蘊;掉舉惡作能障定蘊;定慧無故,於四諦疑,疑故能令乃至解脫、解脫智見皆不得起。故唯此五建立為蓋」。《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29110c24-29)


19(大正121112b11-12)


20《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8p.4567


21《大毘婆娑論》卷70(大正27401a


22《雜阿含經》「42經」(大正210a);《中阿含經》<分別聖諦經>(大正1467a);《大毘婆娑論》卷70、(大正27401a)及卷108(大正27560b);《清淨道論》下册「慧品」。


23印順法師著《中觀今論》p.247


24我以涅槃實清淨法,度脫眾生使得實樂。行慈三昧心如此者,是菩薩道。住慈三昧以觀諸法實相,清淨不壞不動,願令眾生得此法利,以此三昧慈念東方一切眾生使得佛樂,十方亦爾,心不轉亂,是謂菩薩慈三昧門」。《坐禪三昧經》(大正15282a6-11)


25《長阿含經》<遊行經>(大正115b


 


                 ---THE END---


 


1 則留言:

  1. <p>Sadhu! Sadhu! Sadhu!</p>
    <p>(願勤修七覺支,斷除五蓋!)</p>
    <p>&nbsp;</p>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