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尋回學習力




尋回學習力


(撰文/ 居丙筠:《經典雜誌》撰述www.rhythmsmonthly.com


 


考試本身倒不是萬惡之首,重點在於考試的內容、品質和目的。試題的設計應能促進學生完整的思考,而不只是求片面的答案;考試目的應從「淘汰」學生的減法思維,轉換成「了解」其學習狀況、再以此根據從中輔導的加法思維;而學科筆試也不應作為評量學生的主要方式。


 


反觀正規學校教育,卻仍有多處死角。目前一般學校仍以大班居多,單單一名老師實在能力有限,多半仍選擇複製過去經驗,寫板書、趕進度,顧不了那些跟不上的孩子。


 


追根究抵,解決方法應回歸教育的本質。過去的教學模式只管「教」而忘了「學老師單方面地傳授同一套知識、考試、盯成績,忽略學生究竟學到多少。最後只有跟得上的學生受益,跟不上的落差日益擴大:這些學生在課堂上,就一直變成客人。」


 


李曼韻自居為考試最少的老師,也不鼓勵學生使用參考書。她傾向讓學生理解學科內容,取代填鴨式教法,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考試短期之內有效,成績很快就上來,但卻把學生讀書的胃口破壞掉了。人生如果看得長遠一些,若後面幾十年的路都不碰書了,這是很可怕的事情耶!當學生產生興趣,才是終身受益。」抽掉小考的時間,她拿來引導學生做報告,從中訓練他們合作與討論;偶爾的測驗裡,她會設計申論題,讓學生練習表達。即使只是對課程內容的感受這種單純的描述,李曼韻認為: 光讓自己有感受力,這部分學生就已經弱掉了。我覺得基礎能力就是感受、描述感受、溝通和表達想法。」讓學生對學習有感覺、有興趣,這道理不深,卻是最踏實的作法,也是教育的本質。


 


當孩子內化了以考試為目的作為受教育的動機,一旦目的達成,例如考試通過、畢業、找到工作後,學習便戞然而止。因此,佐藤學提出三個必須解決的問題競爭教育要變成共生教育、量的教育要變成質的教育、有目的的教育變成有意義的教育」。


 


在教學現場累積十五年經驗的林文生說:未來的學習,是學習如何學習。「學習一定要意義化,才會變成你的思考工具之一。意義化就是結合環境的文化和背後的原因,去理解內容。」學歷不等同於學習力,而後者才會讓人真正的快樂。


 


國民教育應該要幫助那些沒辦法自己選擇的孩子,提供他們真正需要的能力,如團隊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找資料的能力和正確的價值觀。陳怡光妙喻你要開跑車就自己去租,我們提供的是公車,可我要確定你們每一個人都坐得上來、都有位子、都到得了目的地。不像現在是,車子滿了,你們不用上來了,成績好的先來。」


 


至於那些家庭社經背景好的孩子,如果想要多學,自然會有辦法。台灣教育要改的地方,正是面對孩子的態度。另外,國民教育的內容又應如何?林文生說:「標準化是我們台灣教育裡最大的密碼。」由於我們過去一味追求標準答案,所以只會填鴨、不會思考;堅守意識型態、不會溝通;只願代工、不思創造研發。解決之道不只在於制度開放,更在於深層思想的持續辯證。


 


十二年國教後,我們要關心的不是孩子進了哪一所高中、升上哪一所大學,而是他們是否擁有生活的能力?是否能提高國家的生產力?能否對大環境做出貢獻?此外,在知識快速演化的時代,他們是否願意學習、持續學習?最重要的是,教育是否能協助我們創造出一個善的社會?我們當然希望台灣未來的主人翁,不再是無奈出走,而是能夠自信地走出去!


 


--


 


附錄:〈寧靜的閱讀革命〉(幸佳慧為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


幸佳慧也觀察到,一般家長拿到童書,多半從頭到尾念一遍帶過,等於幫小孩子閱讀。因此她在各地演講時,總是強調應該回到文本上,並且思考: 有沒有把童書內涵和閱讀能力交給孩子?而不是跟他們說:你應該怎麼讀。」幸佳慧希望家長的帶讀是能夠拋問題,引導孩子預測和猜想,而這個動腦筋的機制就連結到了「獨立思考」。


--


(全文摘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