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直趨圓滿三善根的人菩薩行(之二)



 


直趨圓滿三善根的人菩薩行(之二)


 


 


(二)三乘法的三善根


    在「三乘共法章」中,導師詳細地論及煩惱的種類(四諦中之集諦),以論師的意見而約略分別為欲界的粗惑,與上二界的細惑,先來看欲界粗惑的根本內容:


一切煩惱,可以分為三大類:一、貪類;二、瞋類;三、癡類。一切煩惱,無非這三煩惱的支派流類。如愛、染、求、著、慳、諂、憍、掉舉等,是貪類。忿、恨、惱、嫉等,是瞋類。見、疑、不信、惛沈、忘念、不正知等,是癡類。[1]


    一切煩惱實是三根本煩惱的流類,有謂擒賊先擒王,若能對治根本的賊王,其他的就容易處理了。約轉凡入聖的階段來看,三乘法就是能截斷生死根本的聖法,根本而重要的第一關,當然就是斷三結,其中又以我見為首要。從上來審核,這其實是隸屬於癡的內容,是對真實事理的倒見與迷惑,導師說的好:「從他的不知來說,是不知善惡,不知因果,不知業報,不知凡聖,不知事理。從他的所知所見來說,便是:『無常計常,無樂計樂,不淨計淨,非我計我』。[2]


    至於上二界的細惑,由於瞋心已不起,所以由無明隱微的蒙昧心──我癡,而分別出「我見,我愛,我慢」,合名為四無記根。導師甚至於剖析說:「我見即癡分,我愛即貪分,我慢──自恃凌他即瞋分。於隱微蒙昧的覺了中,有此我見,我愛,我慢,成為有情識的──極深細的本質。[3]能將此三界粗細的身見、戒禁取、疑等的倒見根除,就是證入初果位──見惑為初果所斷。


    從三乘共學的內容上來看,斷三不善根乃獲得出世解脫的要項,那菩薩行者該如何著手呢?在導師的觀念中,人間的菩薩行應首先對治與慈悲相違的瞋類煩惱,如說:「不斷煩惱(瞋,忿,恨,惱,嫉,害等,與慈悲相違反的,一定要伏除不起),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4]


    另外,在導師的研究中,佛世時的解脫門應有四種,四種三昧中,三三昧即三解脫門,依三法印而成觀;無量三昧,即是依苦成觀。其中據導師的研究獲悉:「由於聲聞偏重厭自身苦,不重愍有情苦;偏重厭世,不能即世而出世,這才以無量三昧為純世俗的。聲聞的淨化自心,偏于理智與意志,忽略情感。所以德行根本的三善根,也多說『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對於離瞋的無量心解脫,即略而不論。[5]


    從上可明了,聲聞對於離瞋的無量心解脫之忽視造成無瞋善根的不圓滿,然而,這並非說漏盡者的三毒永盡會因此而變成有所缺憾,其意義只重於沒有給予徹底的發揮,讓情感面的無瞋善根,無法與大悲精神相合。


或許有人認為導師評論的聲聞即是說一切有部的論師,從龍樹論有相同評鑑來看,多有此意思是沒有錯誤的,[6]不過,無論是龍樹或是導師終究要表明的立場,還是圓滿無礙的大乘佛菩提,如導師所言:「如針對厭離情深的聲聞,應重視大悲的無瞋。…菩薩的重視慈悲,也有對治性。論理,應該使無癡的智慧,無貪的淨定,無瞋的慈悲,和諧均衡的擴展到完成。[7]佛陀的大菩提,即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的圓成;也是依法、依世間、依自的德行的完成。成佛,即是擴展人生,淨化人生,圓滿究竟的德行,這名為即人成佛。[8]


    由此觀之,能依人身的三特勝,而昇華至圓滿的三善根,唯有證得無上菩提的世尊。那我們不禁會問,大乘法的三善根有什麼特質,可以讓人的三特勝,淨化到如此的境界呢?這就是本文的核心課題,也將於下面討論之。


 


(三)大乘法的三善根


    導師的《成佛之道》,貫徹始終的說明依人身直趨佛道的方便就是修習十善。五乘共學的階段,乃以世間善意業為引導,尤其無癡的內容即是世間正見,由此而導正心不落於貪與瞋,時時以正確的人生觀,來修學人間的正行(十善戒),以趨向完善的人格。


    那麼菩薩受持淨戒的態度又是如何呢?導師說:「菩薩的受持淨戒,輕重等護,比聲聞人的持戒,還要謹嚴得多。菩薩雖自己嚴持淨戒,而決不輕視毀犯戒法的眾生。……菩薩的淨戒,是無所得的空慧為方便,對於持戒、犯戒,都是不著相的。能達持戒、犯戒不可得故,就是三輪體空的淨戒波羅蜜多了。[9]


    要做得到這種三輪體空的淨戒波羅蜜,剋實而言,其他的波羅蜜多行,理應同步趨向完善才對,如《大智度論》〈六度相攝品第68〉等,即有此意。因此,波羅蜜多行勢必與大乘三心相配合,才能真正踐履導師於《佛法概論》第十九章所說的「依三心修六度」及「依六度圓滿三心」。那我們不禁要問:大乘三心與三善根的關係又是如何呢?導師《佛法概論》第十九章這樣說:菩薩的修行六度,出發於三心,歸結於三心,又進修於三心的推移過程中。試約菩薩行的歷程來解說:一、立菩提願,動大悲心,得性空見──無所得,這即是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的擴展。[10]


假設按一一配對來看,無貪對菩提願,無瞋對大悲心,無癡對性空見。在尚未討論其合理性時,讓我們先來看看導師《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的看法:「說到菩薩戒,是以十善行為根本的。不但菩薩初學,從十善學起,名為十善菩薩。如說:『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就是大地菩薩,也就是十善正行的深廣實踐。除身、語的正行清淨外,如──不邪見而得甚深的正慧,不瞋恚而具廣大的慈悲,不貪欲而成無量三摩地。[11]


    簡言之,十善到了大乘法的領域時,其中的三善根必須要扣緊「智慧、慈悲、三摩地」來談,如此纔能讓菩薩的三善根得以圓成。這樣的配對在《佛法概論》第八章也有相同的看法[12]然而,在《大智度論》卷13則說到:「若修定、智慧、慈悲和合,得三乘道。[13]這或許又需分辨大小、廣狹等之不同義涵了,這裡姑且不談。


    不過,若審思上述《佛法概論》第十九章的說法,不難發現無貪到底該對應菩提願,還是三摩地呢?由於此關係到諸多人間佛教思想的課題,今將分段來論述之。


    首先,筆者選擇以《佛法概論》的二段引文為依據,繼而旁徵其他資料,爾後才提出個人的歸結看法。於此,筆者的方向為:


第一、約擴展人的三特勝來說:無貪配菩提願,可以人菩薩行不貪急證成佛,與勇求及樂欲佛道的菩薩意義為詮釋對象。此外,導師亦有說明菩提願取代三昧的涵義。


第二、約圓滿三善根來說:無貪配三昧,分別以菩薩需要成就無量三摩地,和未至菩提座前不現入滅定的兩項主題來論述之。當然,這也關係到佛盡除定障的意義,容後再談。


 








[1]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註本)》(p.158-p.159)




[2]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註本)》(p.159)




[3]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118)




[4]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四冊(p.68-p.69)




[5]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247)




[6]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五冊(p.242)




[7]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247-p.248)




[8]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258)




[9]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註本)》(p.294-p.295)




[10]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257)




[11]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註本)》(p.276-p.277)




[12]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118-p.119)




[13] 《大智度論》卷131 序品〉(大正25159b5-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