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慈心修(之四)



 


慈心修(之四)


 


對喜愛的人


以自己為對象修習慈心之後,應對「喜愛的人」(piya- puggalamānapapuggala)修習慈心,憶念他們對自己所作的種種布施,如愛語等,以激發慈愛之意。例如,以自己的阿闍黎或相當於阿闍黎者、教誡師(upajjhāya)或相當於教誡師者為對象,憶念他們讓人尊重恭敬的種種德行,如多聞、具戒、智慧、頭陀行等等。禪修者可以使用下述的句子,對他們修習慈心:


願他無危險 (avero hotu)


願他無心理上的痛苦 (abyāpajjo hotu)


願他無身體上的痛苦 (anīgho hotu)


願他安樂地照顧自己 (sukhī attānaṃ pariharantu)


或者簡單說:


願此善人幸福快樂,沒有痛苦。


以喜愛的人為所緣時,禪修者能夠證得安止定。但是,這個人不可以是異性或亡者。可以對同屬某一類的人整體地修習慈心,也可以一次針對一個人。為何一次選一個呢?因為犁田時,你犁好一條溝之後才會再犁另一條,同樣地,為了周密仔細,你一次只對一個人修習慈。


 


四句


巴利文“avero hotu”裡的“vera”,意思是「危險」,指內、外兩種危險,但較強調外在的危險。內在的危險,指貪、瞋、痴等煩惱,它們會引生外在的危險,例如,不善業會讓自己和他人在今生和來世受到苦果。這種不善業使自己變成一種會危害自己與他人的危險。因此,對喜愛的人修習慈心,願他淨化身行、口行,避免內在的危險,獲得幸福。


巴利文“abyāpajjo hotu”的意思是,「希望他擁有心理上的快樂」。


巴利文“anīgho hotu”的意思是,「希望他擁有身體上的快樂」。身心皆快樂時,還需要什麼呢?如此的祝福非常徹底的,已深入一切不幸的根源。


但是,這些仍然不足夠。每個人都必須看顧自己的身體,這個五蘊重擔(bhāra),例如進食、排泄、穿洗、盥洗、休息等等。祝願他人能處理這些日常生活的基本事務。因此第四項是“sukhī attānaṃ pariharantu”。雖然,開始修習慈心時,以這四種方式進行。但是,當修行成熟時,禪修者應該要能夠不用這些概念,只純粹藉由注意力來修習慈心、獲得「心一境性」。


 


四威儀


《經集》的〈慈經〉(Sn 26)提到修慈心時可採用的威儀姿勢,以及修習的時間:


tiṭṭhaṃ caraṃ nissinno va     〔行、住、坐或


sayāno yāvatāssa vitamiddho.   臥,若尚未睡眠


etaṃ satiṃ adhiṭṭheyya,        應當修習此念,


brahmametaṃ vihāramidhamāhu.人稱此()為「梵住」。〕


只要不是在睡眠,無論行、住、坐、臥,皆可以修習慈心,換句話說,慈心修習和念處一樣,四威儀中皆可修習。


 


決意和自在


禪修者獲得精進力與定力時,會下定決心進入禪那,從初禪、二禪、三禪到四禪。應該熟練每個階段的禪支,以培養更高階的定所需的智慧與技巧。首先應該具備初禪五自在:


轉向自在 (āvajjanavasī)


入定自在 (samāpajjanavasī)


住定自在 (adhiṭṭhānavasī)


出定自在 (vuṭṭhānavasī)


省察自在 (paccavekkhaṇavasī)


禪修者也應該修習「禪那運動」(jhānakīlā)[1],如「順禪」(jhānānuloma)、「逆禪」(jhānapailoma)、「順逆禪」(jhānānuloma- pailoma)、「跳禪」(jhānukkantika)等方法,以磨銳自己的定力。


 


相關的利益


如《大疏鈔》說“attani bhāvanā nāma sakkhibhāva- tthāti …”所說,[2]禪修者即使以自己為對象修習慈心,也能夠獲得伴隨著主要利益的種種利益。禪修者對自己修習慈心後,將遠離五蓋,獲得「離」(viveka,離五蓋)與「樂」(sukha)等的立即利益。之後,慈心禪那成就時,則會獲得「禪那樂」(jhānasukha)


「止乘行者」(samathayānikayogī),若正念觀察那些與禪那相應的心所,即念誦「願他快樂」時的「心理狀態」,以及相應的色法,即發聲的色法及聲音,將能因此而證得觀智及道、果。


除了禪那樂以外,其他可證得的樂是因離煩惱而生起的「無過之樂」(anavajja-sukha)以及「無雜之樂」(abyāseka- sukha)。前者是作證道、果的結果,這在佛教而言很重要,因為「無過」(blamelessness)比「榮耀」(glory)更重要。如果只有「榮耀」而欠缺「無過」,便無法證得這種樂。如果過著「無過的」生活,榮耀自然隨之而來。因此有個這樣的定則(niyāma)


若不希求榮耀,它便會增長;


若希求榮耀,它便會消減。


智者追求無過。


禪修者證得定力——包含「剎那定」之時,能獲得“abyāsekasukha”[3]純粹、無雜質的樂,或說像「生的、未加工過的東西」那樣好的樂。它也叫作“asammissasukha”(不混雜的樂)“parisuddhaṃ”(淨樂)——這種樂的生起要歸功於守護根門與正念的力量。


重視法的人會正知自己的行為是否「有益」(sātthaka- sampajañña)「合宜」(sappāya-sampajañña)。具備此正知的人,將選擇正確的道路,讓自己不愧為人。這種正知也叫作“nepakkapaññā”(謹慎慧)[4]“parihāriyapaññā”(遍持慧)(判斷「拒絕或遵受、做或不做」的智慧)[5]它們不僅為自己也能為他人帶來「滿足之樂」——“santosasukha”“santuṭṭhisukha”。處在充滿物質享樂的世界,這種滿足之樂尤其能夠助人放下永無止盡的俗世欲望。


 


慈心修習與毗婆舍那


約二十年前,我在斯里蘭卡教導一位居士念處修行和慈心修習。他在修習奢摩他之後,受到很大的鼓舞,責怪我早先並未教導他這個方法,把他自己比成舍莉(Sari)(舍利弗尊者的母親),因為舍莉也曾經責怪她兒子未教導她佛法。我們為什麼在修習毗婆舍那的空檔兼修慈心呢?因為慈心修習能夠保護毗婆舍那修行,這好比士兵打仗時藏身在壕溝內作戰而非站立於空曠處;或者好比搭船筏渡河,而非自行游泳。


「觀乘行者」(vipassanāyānika-yogi),即「只以毗婆舍那作為車乘的禪修者」或說「純粹修習毗婆舍那的禪修者」,可能會覺得有時候毗婆舍那修行讓人感到疲累,或者難以獲得「定」(samādhi)、「慧」(paññā),並感到腦袋裡有燒熱之苦。這時候,禪修者可以轉而修習「奢摩他」(samatha),如「慈心修習」,以便培養「世間禪那」,待恢復精神之後再繼續修習「毗婆舍那」。這類的禪修者,稱為“samathayānika-yogi”,即「止乘行者」 (修習「奢摩他」暨「毗婆舍那」的禪修者)


佛陀時代,已有「觀乘行者」,這類行者並未修習「奢摩他禪那」。這樣的修法,名為“suddhavipassanāyāna”,即「純觀乘」;修習此法者便是“sukkhavipassaka”,即「乾觀者」(因為未得世間的禪那水滋潤,所以是「乾躁」)。當然,純觀的禪修者成為「不還者」或「阿羅漢」後,若修習「奢摩他」將可以輕易地證得「世間禪那」。


有一點應注意的是,禪修者可能會執著於「奢摩他禪那」,故不繼續向解脫的目標邁進。因此〔佛陀〕有這樣的教導:「不要讓心往外游移,也不要讓它滯著於內。」(出自《解脫道上》)








[1] 《清淨道論》(Vism 374)




[2]《清淨道論大疏鈔》(Vism-mhṭ I 352): attani bhāvanā nāma sakkhibhāvatthāti nānāvidha-sukhānubandha-anavajjasukha-abyāseka- sukhādi yaṃ attani upalabbhati, taṃ nidassento tassa vattamānatāya āha “ ahaṃ sukhito homī”ti




[3] 《善見注》:無雜樂:離煩惱雜質故是無雜、無混、清淨的增上心樂(Sp I 165: Abyāsekasukhanti kilesabyāsekavirahitattā abyāsekaṃ asammissaṃ parisuddhaṃ adhicittasukhaṃ paṭisaṃvedetīti)。《增支部注》:「無雜樂:亦稱為沒有煩惱點綴、散落的樂。的確,見時只是見等等之時,護根之樂生起,因此是無〔有煩惱〕散落的」(Mp II 382: Abyāsekasukhanti kilesehi anāsittasukhaṃ, avikiṇṇasukkhantipi vuttaṃ. Indriyasaṃvarasukhaṃ hi diṭṭhādīsu diṭṭhamattādivasena pavattatāya avikiṇṇaṃ hoti)




[4] 《相應部注》:「謹慎被稱為『慧』」(Spk II 448: Nepakkaṃ vuccati paññā)




[5] 《相應部注》:「『這是解說之時,這是提問之時等等』如此於一切處應被做的遍守慧……是引領一切作務的慧」(Spk I 48: Pārihāripaññā nāma “ayaṃ kālo uddesassa, ayaṃ kālo paripucchāyāti”ti-ādinā nayena sabbattha kārāpitā pariharitabbapaññā … …sabbakiccapariṇāyikā pārihāriyapaññā)


《相應部古疏》:「藉由有益正知等,決定、帶領『前進』等等的一切作務,所以是遍領一切作務(Spk-pṭ I 93:Abhikkamādīni sabbakiccāni sātthakasampajaññādivasena paricchijja netīti sabbakiccapariṇāyik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