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也許這是印老說「戒行為宗要」的依據





也許這是印老說「戒行為宗要」的依據


 


開仁 2010/12/29


 


    印老在諸多人間佛教,或言人菩薩行的理論建立中,皆會明示以十善為指南,且懇切地「希望來生不失人身,並能依「人身」而漸向佛道,不能不以五戒、十善等「戒行為宗要」。[1]有些地方印老所言的菩薩宗要為大乘三心,[2]但為何此處會以「戒行為宗要」呢?


 


    最近重溫《大智度論》的六度內容,當讀到尸羅波羅蜜時,如夢初醒般的喜悅,或許印老即依此而說人間菩薩應以「戒行為宗要」,如《大智度論》卷8068 六度相攝品〉說:「欲界中持戒為上;餘布施、聞、思、修慧等,以欲界心散亂故得力微薄。如《阿毘曇》中說:「出法,名欲界繫戒,色、無色界繫淨禪定,學、無學法及涅槃。」[3](CBETA, T25, no. 1509, p. 624, b24-27)


 


    以三界的欲界來說,其特色就是散亂、貪欲與瞋恚,要將善法如理實踐,不是五分鐘熱度,就是忽冷忽熱,真能做得到細水長流,也實在不易。或許因此,論書方明示「欲界中持戒為上」,當然,這並非說其他法都完全無法履行,只是猶如論中所言的「餘布施、聞、思、修慧等,以欲界心散亂故得力微薄。」行者必然要付出超然的代價,才會有些微的突破,更何況想超越三界呢?


 


    按《大智度論》說十善可以攝得五戒,甚至於所有的聲聞戒,乃至菩薩戒,皆可攝於十善,那希望確保人身,並能依之向於佛道而前進者,還猶豫什麼呢?


 


【附錄】:



 


 


 



 


 








[1] 《成佛之道(增註本)》(p.124):「布施多雜染,禪定向獨善,依人向佛道,戒行為宗要。上面說:『求人而得人,修天不生天』;在這人天乘的法行中,想依人身而漸向佛道,應多修什麼呢?應重於持戒。因為世人的修集「布施」福業,「多」不能如法,多「雜」有煩惱「染」污。不論施福怎樣廣大,如不修戒行,那連人身都不可得,只能在旁生,餓鬼,阿修羅中享癡福,前途萬分危險。修「禪定」,當然是殊勝的,但在修行時,厭離五欲,或者隱遁山林,專重自己的定樂,走「向獨善」的途徑。等到報生二禪以上,都是獨往獨來的。這對於實現和樂人間,而趨向化度眾生的菩薩行,是不大相應的。所以希望來生不失人身,並能「依人」身而漸「向佛道」,不能不以五戒、十善等「戒行為宗要」。




[2] 如《學佛三要》(p.68)所言即是。




[3]1)《眾事分阿毘曇論》卷4(大正26649a9-a14):「云何出法?謂欲界繫善戒色、無色界繫出要寂靜善正受學法、無學法及數滅。云何非出法?謂除欲界繫善戒,餘欲界繫法除色、無色界繫出要寂靜善正受,餘色、無色界繫法及虛空、非數滅。」


2)《品類足論》卷6(大正26716b19-23)明「離法」、「非離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