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讀書筆記(一):「含渾」是何義?



 


 


讀書筆記(一):「含渾」是何義?


 


開仁2012/3/15


 


一向以來,我很珍惜自己眼前的善緣,所以皆盡我所能的付出,而且無怨無悔。有的人很不喜歡嚴格的師長,說管東管西,沒有自在…。其他的不說,若在我好樂的法義上,有嚴格的師長在給我不斷指引,我絕不會覺得繁鎖或麻煩,為真理而求,怕什麼?也因此,我常說十來年一直能在福嚴修學,跟著超級偶像印公導師的座下在學習,有什麼比此更幸福的呢?


 


此外,由於全世界研讀導師著作的人非常多,所以大家都說「導師怎麼說」,好像其本身就是導師的化身似的…,說的臉不紅地…。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因為我身處福嚴這十來年,由於問題很多,因此院長曾親自帶過我好幾次親見導師請示著作中的真義,縱使到目前教書為止,舉凡遇到值得研考的用語或內容,我都會請問院長,畢竟院長1985年就隨導師出家,親近導師的時間長,也深入導師的著作,不向院長確認定義,不就虧很大嗎?能從疑問中釐清導師的心意,我覺得就是身在福嚴最珍貴的福報啊!


 


我上週又請示了院長一個用語,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成佛之道(增註本)》(p360):「今依龍樹論而抉擇貫通。『小乘弟子鈍根故,為說眾生空。……大乘弟子利根故,為說法空』。『不大利根眾生,為說無我;利根深智眾生,說諸法本來空』。大小乘經,確是明顯如此的。但這不能說聲聞弟子沒有法空,因為,『若了了說,則言一切諸法空;若方便說,則言無我。是二種說法,皆入般若波羅蜜相中。以是故佛經中說:趣涅槃道,皆同一向,無有異道』。這明白說破了:眾生空的無我與法空,只是說明的顯了一些,或含渾一些,其實都是般若正觀,一乘一味的解脫道。」


 


《成佛之道(增註本)》(p361):「依《中論‧觀法品》的開示,雖廣觀一切法空,不生不滅,而由博返約的正觀,還是從無我我所悟入。這正是生死的癥結所在,出世的解脫道,決不會有差別的。不過根機不同,說得明了或含渾些,廣大或精要些而已。」


 


當我在上課讀到這兩段文時,我腦海立即就對應起來,整理如下:


無我:含渾。精要。


  :顯了,明了。廣大。


 


大體上對於這些內容在理解上沒問題,就是對「含渾」有些不解。後來當看到《思想史》時,也有類似的分法,如下:


 


《印度佛教思想史》(p132~133):「對於這,龍樹也有良好的通釋,如『智度論』說:「聲聞乘多說眾生空,佛乘說眾生空、法空」。「佛法」並不是不說法空,如『智度論』所說,三種法門中的「空門」。「佛法」只是「多說眾生空」而已,如『大智度論』卷二六(大正二五‧二五四上)說:「不大利根眾生,為說無我;利根深智眾生,說諸法本末空。何以故?若無我則捨諸法」。「佛法有二種說:若了了說,則言一切法空;若方便說,則言無我」。依龍樹論意,說無我,說一切法空,只是應機不同;說得含渾些,說得徹底些。」


 


繼之就再查明《漢語》的意思:


 


【含渾】籠統;不明確。 魯迅 《書信集‧致周茨石》:“報上的記載,也無非是‘慘不忍睹’一類的含渾文字,所以倘有切實的紀錄或描寫出版,是極好的。” 茅盾 《虹》五:“這是脫口而出的爽爽快快的回答;是含渾的,然而塞絕了一切追詢之路的回答。”


 


問題就來了,聲聞的無我,怎麼會「籠統;不明確」呢?想想,其實內心有個底了,但還是請班長拿書去向院長確定怎麼解較好?因藉故讓學生親近院長,否則大家不敢去問法…。院長請班長代話給我說:「如果將『含渾』與『精要』擺在一起,中文語意有點矛盾」,最好莫擺在一起談。我想了想,可能學生沒表達好問題之所在,所以再寫mail給院長,於是院長就慈悲答覆如下:


 


略答如下:【如果將「含渾」與「精要」擺在一起,中文語意有點矛盾】


 


※含渾,有籠統、不明確的意思。


 


(一)如依《成佛之道(增註本)》:眾生空的無我與法空,只是說明的顯了一些,或含渾一些,其實都是般若正觀,一乘一味的解脫道。


1、說眾生空的無我:說得含渾些。---其實不能說聲聞弟子沒有法空。


2、說法空:說明的顯了一些。---------若了了說,則言一切諸法空。


 


(二)如依《成佛之道(增註本)》:廣觀一切法空,不生不滅,而由博返約的正觀,還是從無我我所悟入。不過根機不同,說得明了含渾些,廣大精要些而已。


1、無我、無我所:說明含渾些。-------說明精要。【其他都沒問題,但此處如果將「含渾」與「精要」擺在一起,中文語意有點矛盾】


2、一切法空:說明明了些。--------------說明廣大


 


 (三)如依《印度佛教思想史》:「依龍樹論意,說無我,說一切法空,只是應機不同;說得含渾些,說得徹底些。」


1、無我、無我所:說明含渾些。


2、一切法空:說得徹底些。


 


我當然明了院長的意思,所以也敬答如下:


 


非常謝謝院長的詳細辨明,學生同意院長的解釋。

無我、無我所:說明含渾些。-------說明精要

其實,學生有個想法就是:

1
、說得含渾些。--其實不能說聲聞弟子沒有法空。
2
、不過若約菩薩由博返約的入實相而言,無我、無我所,--其實是精要的部分。(共般若)

這樣院長覺得還是不通嗎?或盡量不要這樣解釋?


 


此時院長就撥內線跟學生討論,若如我所言就沒問題,只是若要做類似表格而擺在一起的話,較不易讓人理解。


 


我就是每次如此,不管自己在預習當中發現問題,或授課中有不確定的部分,就不恥下問,我覺真理要明確,目前有師長能請益為何要害怕面子問題,擔心被念呢?眾生皆依我們(出家眾)的言行舉止在修學,我們對於所理解的佛法,或所體悟的經驗,有師長給我們審核,是很有福報的善緣啊!我珍惜在福嚴的日子,也期望對導師著作中的「任何一句話」,都能從師長的確認下而弘化出去,莫重蹈「望文生義」之過失…。(還一直強調這是導師的原意,真是的…)


 


我覺得讀書要讀得懂,然後也要能確認作者的原義,或佛說的真義,我想讀書是件很快樂的事才對。…日後有空再分享其他的討論。


1 則留言:

  1. <span style="">《中觀論選頌講記》(</span><span><font face="Calibri">P.151</font></span><span style="">):</span><span></span><div><font face="&#x0065b0;&#x007d30;&#x00660e;&#x009ad4;"> </font></div><div style=""><span><font face="Calibri">&nbsp;</font></span></div><div><font face="&#x0065b0;&#x007d30;&#x00660e;&#x009ad4;"> </font></div><div style=""><span style="font-family:標楷體;">說<span style="background:yellow;">自性空</span>,是<span style="background:yellow;">徹底</span>說,<span style="background:yellow;">了了</span></span><span style="background:yellow;font-size:8pt;"><font face="Calibri">[</font></span><span style="background:yellow;font-family:標楷體;font-size:8pt;">顯了</span><span style="background:yellow;font-size:8pt;"><font face="Calibri">]</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標楷體;">說,<span style="background:yellow;">廣泛</span></span><span style="background:yellow;font-size:9pt;"><font face="Calibri">[</font></span><span style="background:yellow;font-family:標楷體;font-size:9pt;">廣大</span><span style="background:yellow;font-size:9pt;"><font face="Calibri">]</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標楷體;">說。說<span style="background:lime;">無我</span>, 是<span style="background:lime;">含蓄</span>說,<span style="background:lime;">不了了</span></span><span style="background:lime;font-size:9pt;"><font face="Calibri">[</font></span><span style="background:lime;font-family:標楷體;font-size:9pt;">含渾</span><span style="background:lime;font-size:9pt;"><font face="Calibri">]</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標楷體;">說。</span></div>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