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7日 星期六


 
 
正見的領導者──印順導師

釋開仁2014/8/6

 

一、前言

 

印順導師在著作中,經常提示佛法是宗教,與其他的學說(哲學、科學等)不同,宗教必須具備自覺與覺他雙面向的實施,方有其出現於世之價值,這是導師對佛法的根本立場。當然,也基於此,於其著作中只要讀者稍微用心,即可獲得親切的感受,以下,將約略說明之。(按:引文的出處,源自《般若經講記》,pp.1-53,筆者不再一一標示。)

 

二、梳理脈絡與掘發宗要

 

最近重讀《金剛經講記》(收錄於《般若經講記》),深刻體會到導師對佛法之至誠懇切,舉凡所寫所說皆理通無礙。導師在《金剛經講記》的懸論提及:

 

本經文義次第的艱深,實為印度學者所公認!所以,我國本經的注疏雖多,大抵流於泛論空談,少有能發見全經脈絡而握得宗要的!

 

《金剛經》確實是文義深廣的一部經,不只是深入到離戲論而住實相,且能讓此二項特質轉起於整個菩提道上,直至成佛。如說:

 

此二──住與降伏,於菩提心行上轉;全經宗要,不過如此住於實相而離於戲論而已。

 

這簡短的收攝,即是梳理全經的脈絡,以及掘發此經之宗要,讓讀者一目了然,建立正確的方向。

 

三、抉擇病因與辨證指南

 

導師通常梳通義理之後,皆會提供世尊抉擇病因的說明,修行的大方向有了,更應掌握凡夫的根本病因所在,否則若以我為中心來實行,再多的時間,也於資糧無益的。如說:

 

眾生的不能徹悟實相,病根在執有我法的自性;所以見色聞聲時,總以為色聲的本質是這樣的,確實是這樣的,自己是這樣的。由於這一根本的執見,即為生死根本。

我我所見,實為戲論的根源,生死的根源。

 

《金剛經》保留了原始般若重視無我的特質,直指眾生不能徹悟實相的病根,就在於我見或自性見,要看準根源,才能連根拔起。甚至於在還未能斷除這自性執之前的初修階段,理應就必須處處提醒自心莫為自性見所縛,讓我見越修越薄弱,讓般若越學越增明,這樣的省思自心,才會明了沒走錯方向。

話雖說直指病因在於我見,但要除之,談何容易呢?所以,導師引領我們由文字般若著手,由淺入深,漸見深廣,如說:

 

佛陀所要開示的,即正覺現證的──能所不二的實相,本非世間「般若」的名義所能恰當,但又不能不安立名言以化導眾生。

實相非離一切而別有實體,所以不應離文字而說實相。同時,不假藉言說,更無法引導眾生離執而契入。

文字雖不即是實義,而到底因文字而入實義;如離卻文字,即凡聖永隔!

 

所謂的文字般若,當然不是指知識或文字的層面而已,假如無法從佛說的言教中,建立起般若正見的話,我想這還不算有體悟到文字般若的意義吧。換言之,以般若為導的發心,乃至於菩提大道中,行者皆須念念以般若來省察自心,莫為無明戲論所侵,由聞入思,再經思啟修,逐漸地離執而契入世尊現覺的實相。

離妄證真,也通於二乘的,故而導師更為我們辨證了菩薩道應具足的指南,如說:

 

菩薩綜合了智行與悲行,以空慧得解脫;而即以大悲為本的無所得為大方便,策導萬行,普度眾生,以此萬行的因華,莊嚴無上的佛果。要般若通達法性空,方能攝導所修的大行而成佛。

 

雖說三心相應,同等重要,然導師巧妙地點出「以大悲為本的無所得為大方便,策導萬行,普度眾生」,言下之意,似乎是要強調平衡智行與悲行,莫使菩提信願,落入空願空信而已。

菩薩道深廣無際,幸好《金剛經》及《大智度論》等統攝了每個階段應有的學習內涵,如說:

 

二道各有三階,綜合凡五種菩提,總括了菩提道的因果次第。明白此二道、五菩提,即知須菩提與佛的二問二答,以及文段次第的全經脈絡了!

二道,為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的過程中,所分的兩個階段。……般若即菩提,約菩提說:此二道即五種菩提。

 

二道、三階、五菩提,就是菩薩道的指南,或修道次第。導師於書中簡要地給予表示如下圖:

 


 

有了長遠廣大的修行指南,同時,也該擁有憶持《金剛經》全經經意之核心要領,如此才能日日思惟,天天增進。導師於書中有一化繁為簡的釋題,如言:

 

發菩提心者,能以如金剛的妙慧,徹悟不失不壞的諸法如實相,依菩薩修行的次第方便,廣行利他事業,則能到達究竟彼岸──無上菩提,所以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上述這段釋題,對修行者來說,實在是精要之極,記得要謹記於心。

 

四、生活體悟與運用六度

 

此時此地此人的佛法,要能契理契機才行,導師對此相當關注,因此,雖然《金剛經》或般若法門有點深奧,但從它的體悟管道而言,還是不能離開生活的,如說:

 

從體悟說:性空離相,不是離開了緣起法,要能從日常生活中去體驗。所以,穿衣、吃飯、來往、安坐,無不是正觀性空的道場!

 

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到處都是破自性見的道場,時刻正念正知性空離相的正見,保持離執的清淨,佛法怎麼會無法運用到生活呢?其實,確實省察起來,不是經論的問題,也不是導師的問題,是我人用不用心的問題才是。

菩薩道離不開三心與六度,上面說過三心,這裡要介紹六度的運用,導師說到:

 

要救眾生,不能不犧牲自己去利他──布施:這必須具足物質救濟,以達到眾生生活等的滿足;必須以戒忍的精神,達到人與人間和樂安寧;又必須以進、定、慧的教化,革新眾生的思想意志,而使之歸於中道。從前,僧團中的「利和同均」、「戒和共遵」、「見和無諍」,也即是六度精神的實施!

 

由上述可了知,六度非止於各別的六個項目而已,其亦可成為巧用於心的三組觀念:第一組是「布施」,第二組是「戒、忍」,第三組是「進、定、慧」。悲濟眾生,不能不犧牲自己去利益他人。在人間學習與度眾,就得與人共處,而這人際關係的建立,又必須有戒與忍的精神,否則彼此無法和樂安寧。物質或體力的救濟,或是克制煩惱衝動的行為,倘若欠缺了進一步的意志革新(即自淨其意),都還只是表面的功夫,故而菩薩更需以精進與定慧的教化,讓自他的心志,得以洗淨,這才是最徹底的拔濟。

 

五、結語

 

一路走來,自覺得曾讀導師著作的人,修行比較不會怪,說法比較有包容心,信仰也比較不會受其他學說的影響。

導師在《金剛經講記》給予後學的勉勵,如說:

 

佛法以因果為本,凡能戒正、見正、具福、具慧,能信解此甚深法門,決非偶然,而實由於「夙習三多」。所以,佛法不可不學,不學,將終久無分了!

 

所謂的「夙習三多」,《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8(大正8276b)是指「多見佛及供養」、「種善根」及「親近善知識」;而《大智度論》卷61(大正25489b)前二相同,第三項則為「久修六度」。然而,不外乎就是福慧二行,學多學少是個人的用功問題,但假如完全不學,將終久於實相無分的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