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直趨圓滿三善根的人菩薩行(之三)



 


 


直趨圓滿三善根的人菩薩行(之三)


釋開仁


 


 


三、無貪善根與菩提願的關係


(一)不貪急證成佛


    約擴展人的三特勝來說,導師在《成佛之道》說到:「三心是大乘的通行,正與儒者的三達德──智、仁、勇一樣。這本是人類的特勝:憶念勝,梵行勝,堅忍勝;也就是理智的,情感的,意志的特勝。…大乘法,本是著重依人乘而直入佛道的,所以也就揭示了:究竟無上的志願──菩提心;普遍平等的同情──慈悲;徹法源底的智慧──空慧,為大乘行必備的通德。因此,大乘法行,就是使人類特勝的德性淨化(俗稱昇華),使他融和進展而到達完成。…大乘的真義,實是人生的趣向於究竟,『即人成佛』的法門。[1]


    簡單說,依人身而直趨佛道的修法,若約大乘三心的圓滿來看,實是依人身的三特勝(或知情意)的擴展淨化而成,並無離開現實的人生,即人而成佛,每位眾生皆存有著這緣起的可能性。


    雖然,導師在《佛法概論》第八章也有相同的看法[2]不過,在《佛法概論》第十九章卻有以下的說法:「約菩薩行的歷程來解說:一、立菩提願,動大悲心,得性空見──無所得,這即是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的擴展。[3]


    言下之意,菩薩的大菩提願,對應的是無貪善根。這兩者到底有什麼關係呢?或許可以導師在《華雨香雲》用於形容太虛大師之菩薩心行的一段話來補充說明:大師在佛法中之意趣,……沒有求即時成佛的貪心,正是本於依人生增進而直趣大乘行的佛道;也因此而超脫了聲聞行,天行的專為自己,專重現在。[4]


    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看來,無有成佛的貪心,為的就是依人生而直趣無上菩提──完成成佛的大願。導師的人間佛教,同樣秉持大師的這些理念,而說到:以凡夫身來學菩薩行,向於佛道的,不會標榜神奇,也不會矜誇玄妙,而從平實穩健處著手做起。一切佛菩薩,都由此道修學而成,修學這樣的人本大乘法,如久修利根,不離此人間正行,自會超證直入。如一般初學的,循此修學,保證能不失人身,不礙大乘,這是唯一有利而沒有險曲的大道![5]


不急貪求成佛,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為正覺之音而獻身,是導師畢生,乃至無限時空的願行,也是每位人間菩薩應效法的才對。


 


(二)勇求佛道的菩薩


    其次,無有急求成佛的貪心,是人菩薩行的特質所在,是發心階段所應該特別留意的志願。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菩薩就是勇求佛道──愛樂無上菩提(大菩提願)的有情,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76所說的──菩薩還對無上菩提有愛樂、渴仰,求證,欲證,不懈不息之心境;直至成佛後,方於菩提勇猛心息。[6]


    在菩薩修行的階段裡頭,對無上菩提的愛樂、渴仰、求證、欲證等的心境,這不是貪樂深法又是什麼呢?誠如導師所言:


對於不善根的根治,也認為貪欲是不善的,但不是最嚴重的。貪欲不一定厭棄有情,障礙有情,世間多少善事,也依貪愛而作成;惟有瞋恚,對有情缺乏同情,才是最違反和樂善生的德行。…論理,應該使無癡的智慧,無貪的淨定,無瞋的慈悲,和諧均衡的擴展到完成。[7]


《大品般若經》,更以(1)『堅固金剛喻心定不退壞』,(2)『勝心大心』,(3)『決定不傾動心』,(4)『真利樂心』,(5)『愛法、樂法、欣法、熹法』──五義,解說於『大有情眾當為上首』的意義。所舉的五義,不是別的,正是有情的特性。生死流轉中的有情,表現生命力的情意,是堅強的,旺盛的。是情,所以對生命是愛、樂、欣、熹的。釋尊在成佛不久,由於感到有情的『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熹阿賴耶』,不容易解脫,而有想入涅槃的傳說。但這種情意:如改變方向,對人,就是『真利樂心』;對正法──無上菩提,就是『愛法、樂法、欣法、熹法』心。菩薩,只是將有情固有的那種堅定、愛著的情意特性,用於無上菩提,因而菩薩在生死流轉中,為了無上菩提,是那樣的堅強,那樣的愛好,那樣的精進![8]


    由此可見,菩薩的這類情意,實是把有情對生命之愛、樂、欣、熹的心,改變方向,用之對正法──無上菩提,在生死流轉中,為了無上菩提,是那樣的堅強、愛好與精進。


 


(三)大乘法特有的定


    上面曾引述《佛法概論》第八章有關「無貪即三昧」的一段話,其中,導師特別提示:「三昧即定心;定學或稱心學,而經說『離貪故心得解脫』。無貪為心性明淨而不受染著,解脫自在,才是大定的極致。[9]


    又於《佛法概論》第十九章說:「聲聞行以無貪得心解脫,偏於自得自足。菩薩的發菩提心,是悲智融和淨化了的意志。有這大願欲,即是為大覺而勇于趨求的菩薩。[10]很明顯的,導師認為聲聞行以無貪得心解脫,偏於自得自足。意指重於定學的心解脫,由於要完成修定的目標,會有獨善其身,或勿為塵蓋所擾的心情,有偏於自得自足的傾向;然而,菩薩的菩提願,雖對應的是無貪善根,卻基於擁有大悲與般若的護持,竟可以為了大覺而勇于趨求,此類願欲為動力,若要會通三昧的內涵,則應如導師所說的──「無貪為心性明淨而不受染著,解脫自在,才是大定的極致」──來支持菩薩所蘊涵的定心。


    這種對定的特殊詮釋,猶如《大智度論》卷19在談及菩薩修習三十七道品時,對於五根的定根解釋為「常攝心在道,是名定根。[11]又或於卷26闡釋佛的十八不共法之「無不定心」時提到:「無不定心者,有種種義。定名常攝心善法中住;佛於諸法實相中定,不退失,是名無不定心。[12]


由上可知,大乘法特有的定,與聲聞法固有的定義是有若干距離的,能「常攝心善法中住」,以及能於「諸法實相」中安住,讓心性明淨而不受染著,保持無間斷,又不會退失,這就是大定的極致


 








[1]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註本)》(p.274-p.275)




[2]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118-p.119)




[3]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257)




[4] 印順導師《華雨香雲》(p.337-p.339)




[5] 印順導師《佛在人間》(p.104)




[6]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76(大正27887a24-b12)




[7]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248)




[8] 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30-p.131)




[9]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118-p.119)




[10]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252)




[11] 《大智度論》卷191 序品〉(大正25198b28)




[12] 《大智度論》卷261 序品〉(大正25248b7-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