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學中錯,錯中學


學中錯,錯中學


 


多少人皆有過「學中錯,錯中學」的經驗,這到底當中有幾分「認真看見錯誤的根源在哪裡嗎」?「深刻體會所學的困頓在何處嗎」?


 


以前我也有一種錯覺,就是長輩絕不能犯錯,因為他是指導我們的人。但是,後來我發現,長輩也是人,也需要「學中錯,錯中學」的經驗,改天換你為人長輩時,你就會明白這裡頭的道理。


 


為學日增,是容易滋長我慢的微細煩惱。在我當學生的期間也犯過此類毛病,由於不滿長輩的管理與教育方式,所以滿眼注視的就是缺點,全心擠滿就是抱怨,經常萌生時不宜我的夢想。


 


隨著在僧團磨練的因緣延續,慢慢才醒悟懷著理想外出留學參禪的同學,逐個逐個音訊全無,或有的回來後卻固步自封地隱藏於教界的某個角度…。後來我才發現,長輩們雖然有「錯中學」的不圓滿處,但其勇於調整自我而不斷前進的堅持,我看到他們為眾生、為佛教的真誠。反觀帶著遺憾離去的學子們,沒有幾人能繼續堅持理想而精進的。


 


很多僧團管理的經驗,會隨著每屆學生的因緣而調整,是難免的事實,但護念學子向學,為佛教付出,應該是不變的大方向才是。有時學生的反應,雖則說不一定要有求必應的順從,但也未必幼稚的心就無法有正面的想法,如何讓被管者如入竹筒而正直出來,感化成道器,而管理者又能在不斷改善中,於師生之間慢慢取得「見和同解、戒和同遵」的和樂敬精神呢?其實這並不容易啊。


 


自我檢討可以調整本身不足之處,思惟善意的批評亦可成為制度上的改革參考,緣起的萬法本來就是本性空的,但是善緣的延續,需要每一緣的合作,才能減緩迅速落入散壞的局面,雖然和合的法沒有不變性,但在散壞之前卻可依之累積無量的福慧資糧,有什麼不好嗎?反則自成為散壞因緣的主角,則不就有點遺憾終生了…。


 


開仁 2012/5/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