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人死八小時內不能移動?



 


人死八小時內不能移動?


開仁整理 2011/6/26


 


    前兩天有位長輩傳來一則新聞,報導的內容是「台一男子溺水死後8小時復生,法醫被嚇得當場腿軟[1],並於函件下方寫道:「有一問題想請教,你對『人死八小時內不能移動』,有何看法?」當然,我很清楚長輩是成竹在胸的,而我因莫敢推諉,即將淺見提供他參酌:


這是中國古德的說法,然而六識不起其實是無法聽到聲音的,所有八小時不移動須助念或怕死者生瞋,成立的理由有點一概而論──不分別業的重輕問題,但也絕非一無是處。因若恰好遇到有這類需要的眾生(命終沒立即投生),在親人或三寶的護念下,也許有重生善念的因緣也說不定。沒有天眼的凡夫,不管對大乘諸佛願力是否信受,但為亡者念佛(或心存善念)必然是有意義的,只是動其身就會讓他生瞋等,則覺得不須如此一概而論矣!暫且想到此。


    後來,想想這確實也是在外弘法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乾脆多找些資料,提供給大家參考,也歡迎有心人加入研討之。


    在奇摩搜尋了一下,果然有志之士闡述了與印象中的出處吻合,故引用如下:


由於很多人提出這個問題,我的老師釋慧開法師便很積極的去尋找答案。原來,往生八小時之內不得移動亡者遺體的說法,其實不是出自佛教經論的記載,而是源於弘一大師在1932年在廈門妙釋寺念佛會演講開示時所提出的做法。弘一法師的這篇演講,最後整理出〈人生之最後〉一文,文中第四章〈命終後一日〉第一段就提到:『既已命終,最切要者,不可急忙移動,雖身染便穢,亦勿即為洗滌。必須經過八小時後,乃能浴身更衣。常人皆不注意此事,而最要緊。惟望廣勸同人,依此謹慎行之。』[2]


    確實而言,筆者並不太清楚弘一法師倡導的理由。不過,當今社會上的這類傳言,筆者覺得理由是多樣化的,如:


一、對於「佛教的業力觀」認識不夠全面。(像印順法師《成佛之道》所說的眾生隨業往生有三種情況:(1)隨重業,(2)隨習氣,(3)隨憶念。非常值得參考。)


二、對眾生根性或煩惱輕重等問題的思考,不夠周全。


三、中國人也許還基於盡孝的傳統,不敢在親人命斷後立即移動身體。


四、命斷八小時內,為念佛的最佳時機。


等等的疑惑皆蘊釀出這類值得商榷與檢討的觀念,據了解,其甚至於導致有人極力反對「命斷捐獻身體器官」的倡言。


說實在的,如果說明白佛法的特色在於無我,氣斷死後還深刻地染著這個臭皮囊,試問又怎麼說得過去呢?


 









[2] http://tw.myblog.yahoo.com/simon-1225/article?mid=1269&prev=1275&next=1268



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

揭開「預知時至」的神秘面紗!



 


揭開「預知時至」的神秘面紗!


 


開仁2011/6/23


 


在《清淨道論》「安般念定的功德」一節中,描述第四項功德時,內容與佛教界「預知時至」的傳說,很能相呼應,若藉此來看佛教的修持方法,與所能達至的結果,此一傳言的神秘面紗,則不攻自破了。如說:


 


……得知道最後(命終時)的出息入息,故知此定有大功德。即如世尊說:「羅睺羅!如是修習多作安般念之時,你必知最後的出息入息之滅,不是不知的」。[1]


依那(出入息之)滅有三種最後(的出入息):即的最後,的最後,的最後。(1)於諸之中的欲有起出息入息,於色無色有中不起,故彼等(出息入息)為(欲)「有的最後」。(2)於諸之中前三禪起(出入息),於第四禪不起,故彼等(出入息)為(前三)「禪的最後」。(3)在心之前起了十六心之後,(出入息)與死心共滅,是名「的最後」(的出入息)。而此的最後即此最後(的出入息)之義。


於此(安般念)業處精勤的比丘,因為善能把握安般的所緣,故在死心之前的十六心生起的剎那,思慮(安般的)而知彼等(安般)的生,思慮(安般的)而知彼等的住,思慮(安般的)而知彼等的滅。


然而若修習(安般念業處)以外的其他業處而證阿羅漢的比丘,或能知其壽命的期間,或者不知如果是修習此十六事的安般念而證阿羅漢的比丘,則必定知其壽命的期間。他既得知「我的壽命只能維持這樣長,更無多的了」,能夠自己作其自然的(沐浴剪髮等)身體之事及穿著衣服等的工作,然後閉其眼睛。猶如住在各得山寺的帝須長老、住在摩訶伽楞羯耶寺的大帝須長老、住在天子大園的乞食者帝須長老及住在羯但羅山寺的兩兄弟長老相似。


這裡但舉一個故事為例:據說那兩兄弟長老中的一個,在一個月圓的布薩日,誦了波羅提木叉(戒)之後,從諸比丘去他自己的住所,站在經行處看了月光之後,察覺了他自己的壽命,便對諸比丘說:「你們以前曾經看過些怎樣般涅槃的比丘?」有的說:「我們曾見坐座而般涅槃的」;或者說:「我們曾見於空中結跏趺坐(而般涅槃)」。長老說:「我現在要叫你們看在經行時般涅槃了」,繼之他便在經行處劃一根線說:「我從經行處的這一端去那一端,轉來到達這線上將般涅槃了」。當他在經行處上去那一端而轉來,以一足踏到那線上時,即般涅槃。


      真實的善慧者,應對於如是──有大威力的安般念,常作不放逸之行。這是詳論安般念一門。[2]


 


    大乘佛法的區域,特別流行「預知時至」的傳說,所謂越早知道何時將命斷,越是顯示有修行…。當然,我並不清楚這些傳說的起源,與其是否可代表修證的程度,但是,從世尊將般涅槃前三個月宣佈此項消息得以看出,教法中確實也有這類記載,然而,若審思上述《清淨道論》所言──「若修習(安般念業處)以外的其他業處而證阿羅漢的比丘,或能知其壽命的期間,或者不知」──的話,這只能說是修行的一種現象,不是普遍性或必然性的現象。依類功夫,與行者的修行方法(或稱為業處)是有密切關係的,這點是比較少人去分析的。


    另外,曾在中國高僧的故事情節中也看過類似《清淨道論》的記載──「你們以前曾經看過些怎樣般涅槃的比丘?」──或以倒立往生,或突然大笑一聲而人間蒸發等…,諸如此類以死的灑脫來傳遞修證的境界,依《清淨道論》來看,教典中確實也是有類同的記載,只是相同的問題就是,讀者多止於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照樣畫葫蘆而已。


    佛教是理智的宗教,該怎麼樣來顯示此項特質呢?印順法師的用語甚妙,值得效法:「以智導行」、「以智化情」。有情的知情意,如何透過智慧來提升情感與導正意志,除了多聞經教、勤學止觀、如理思惟…,也真的別無他法了。


    教內諸多似是而非的言論,以訛傳訛,無法自正正人,不是停留在談玄說妙的境界中,就是誤以為深入經藏是所知障(按:我慢慢發現有此類說法的人,極有可能是因本身沒什麼能力深入三藏,看不懂,理不通,所以觸處為礙嘛)。其實,若能忍耐耳聞的一切言論,或靜心地從經論爬疏中,一一釐清、澄清一些觀念,說實在的,佛法的正見之光,才會如東方旭日,普照大地看清一切那般,而由於見得正、見得真,才有辦法利人利己。


 


 








[1] M.I, 425f .




[2]覺音《清淨道論》(底本,頁292-293)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為什麼「念佛有功德」?



 


 


為什麼「念佛有功德」?


 


釋開仁 整理.2011/6/22


 


一、什麼是「念佛」?


 


念佛,表示以佛陀或如來為隨念、專念、或憶念的對象所成立的一套修學法要。其中的「隨念」(anu-smR)一詞,由接頭詞anu加上動詞字根√smR而形成。


  接頭詞anu的意思是「隨後」(after)或「重複」(repeated)。


1、若做「隨後」,含有緊盯在所緣對象之後而不使丟失之意。


2、若做「重複」,意指重複去運用念頭,或把念頭重複運用在同一對象,而這樣持續運用的結果,其念頭即非普普通通或完全無法掌控的念頭,而是可掌控到相當程度且因而具有一定的專注力的念頭──基於這樣的念頭,才是可用的念頭,而往後在精神上或宗教上的修為,方能產生一定的效應或功德。


至於動詞字根√smR,包含二類的意思:


1、憶念、記憶(to remember)、記在心上(to bear in mind)、回憶(to recollect);


2、專念(to be mindful of)。


在念佛的場合,動詞字根√smR較傾向於專念,亦即將念頭專注地擺在特定的對象上,並且持續一段時間而達到近乎禪定的狀態(mindfulness; continuous attentiveness)。若由念佛進而修到禪定上的「等持」(或譯為三摩地或三昧;samAdhi),則一般稱為「念佛三昧」(buddha-anusmRti-samAdhi)。[1]


 


    佛或如來,為何值得眾生繫念於心?原因是稱為兩足尊或福慧圓滿的佛,有三德的圓滿,是清淨的所緣。(若約大乘法而言,佛還有無量度生之願)


 


1古代聖者以三德來讚佛


1智德


佛的智慧,究竟圓滿,不但覺了一切法的本性,也覺察一切法的特性,形態,作用,關係等;覺了現在,也覺了過去,未來。從種種方面,覺了一切法的種種相,所以佛名一切種智。佛的智慧圓滿,所以不但自己解脫,也能以無量的方便善巧(智慧的妙用)來解脫眾生。


2恩德


佛陀救苦的大悲心,遍為一切世界,一切眾生,一切苦難而發心。悲心的深切,徹骨徹髓,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因位菩薩,如觀音,地藏等,已經是大悲大願到了不得,何況佛果呢!


3斷德


如來斷盡一切煩惱──理障,事障,甚至無有絲毫「餘習」。…唯有佛,才能將煩惱與餘習完全斷盡,這才是最清淨,最聖潔!


我們歸信佛,不是迷信,也不是為了與佛有什麼同族等關係。佛教徒是,誰能圓滿一切功德,我們就歸敬誰。真能究竟圓滿一切功德的,唯有佛,所以我們要歸依他,不歸依外道的天神。


 


2佛佛平等


1智德,恩德,斷德──三德,一切佛都是平等的,都是究竟圓滿的。不能說甲佛願力大,乙佛願力小;或者說乙佛智慧高,神力大,丙佛要小些。因為如佛與佛之間,有大小、多少的差別,便有不圓滿的,不圓滿的就不能稱為佛。所以『佛佛道同』,『佛佛平等』。


2但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這種種差別。並非佛的真實功德不同,切勿妄生分別![2]


 


    由此觀之,專注的念佛,對凡夫而言,是由外(信敬佛的實德能)轉向內(專念讓心達至等持)的修行方法。這當中為什麼說有「功德」呢?


 


二、什麼是「功德」?


 


    在巴利語當中有兩個語詞,但在中譯都翻成「功德」。實際上,它們是有些不同意義的:


 


第一、Puñña


【中譯】:福,善,功德,功績,正義。


於此問題較有關係的義項如下:


Puññakamma福業(有功德的行動)


puññakata(=katapuñña):作福。


Puññakiriyā好行動,福業。


Puññakkhandha福蘊(大量的功績)


Puññapekkha希望有功德的。


Puññaphala福報,福果。


puññabhisakhāra:福行、善行。[3]


 


    一般我們說的「功德無量」,就是這個Puñña。它實際的意義,是福或樂的同義語,如《增支部》說:


諸比丘!你們不要怕諸福,這是樂的同義語,這即是諸福。[4]


福︰這句話,是樂的、令人喜愛的果報的同義語。[5]


    因此,當我們知道所行之法是福業(或有功德的行動),如「念佛」,對象是清淨的對象,內心也保持於善法中,這種行動的造作,就有功德可言。它會引導我們感得未來的樂果──令人喜愛的果報


    從筆者上述對Puñña所選擇的義項來看,理應可以有次第的順序,如說:


1、希望有功德的。作福。


2、福業(有功德的行動)。好行動,福業。福行、善行。


3、福蘊(大量的功績)。福報,福果。


    我們希望有功德,那就要發心作福。這造福的動作就是有功德的行動,可稱為福業,這相對於罪行而言,它是屬於好、善、福的行動。當我們身口意三業的福業累積到一定的數量時,稱之為福蘊(蘊就是集聚意),就是大量的功績匯集,只要因緣成熟,這股強大的福蘊必然會感得福樂的果報。


 


    另外,在契經也經常會看到「五欲功德」的形容詞,它實來自:


第二gua


與此相關的義項有:


第一、、功德。


第二、種類。pañca kāma-gua 五種欲、五妙欲。[6]


 


    由此看來,「五欲功德」在巴利語只是五種欲或五妙欲的意思,並無Puñña之福、善、樂的意義。


 


三、念佛真有功德嗎?


 


    有了上述的基礎,再來談念佛真有功德,就比較吻合道理了。


    《俱舍論》有七十五法,其中心所法之中,屬於「大善地法」的有十項:「信、勤、捨、慚、愧、無貪、無瞋、不害、輕安、不放逸」。[7]換言之,假如我們的心繫念或專念於念佛(不管是稱名念佛或觀想念佛),此時所生起的心所法,如:


「信」:令心澄淨,深信如來的三德圓滿。


「勤」與「不放逸」:此二相當,前者令心勇悍。後者修諸善法、離諸不善法,於善專注或言能守護心。合說則為精進履行善法,禁止惡法萌生,完全將心投之如來功德。


「輕安」:心堪任性。由於繫心一處,久而久之,身與心皆會發生輕安,由之更生不放逸之心。


    這簡單的舉例易了淺白,言下之意,專注的念佛可讓內心的善心所牽絆共生,法法相潤相滋,這就是一般所謂的善意業了。當然,這樣的善業,就是福行,可感得當前或未來的樂果。這難道不就說明念佛真有功德嗎?


 


四、念佛的功德,迴向給人有用嗎?


 


    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8]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


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9]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作自受」的因果律。[10]


     筆者認為,所謂「自作自受」的因果律即如《增壹阿含經》中的譬喻:「如酥瓶在水中壞,是時瓦石便沉在下,酥便浮在上。此亦如是,諸惡不善之法便在於下,諸善之法便浮在上。[11]


所以,能給別人的是透遇自己努力修行之後所得來的果報,此果報是有實質上的作用。由此得知,我們是無法替人造善業,或消惡業。


 


最近對於功德迴向有了另一種看法,比如說,對於往生過世的人,我們做功德、誦經迴向給他,他是否能得到?答案是可以的,只不過須審合他生前有無善事而說他得多或得少。


如沒有做善只做惡那麼他得的功德就很少,如《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命終人七分獲一」。[12]


但如果他生前做了很多利益別人的善事,那麼他就能夠得到很多,如《增壹阿含經》中說:「世尊告曰:使大王當延壽無窮,以法治化,莫以非法。諸有以法化者,皆生天上善處,正使命終之後,名稱不朽。世人所傳云:『昔有國王以法治化,未曾有枉。』設有人民住此王境界,歎王功德,思憶不忘者,王身在天上,增六事功德。云何為六?一者天壽,二者天色,三者天樂,四者天神足,五者天豪,六者天光。是故,大王!當以法治,莫以非法。我今日身中有此功德,應受人恭敬禮拜。[13]因為這個國王做了很多讓人讚嘆、思憶不忘的善事,所以當大家感恩他所做的善事的時候,此國王就會增加他自身的功德。


所以,迴向給往生的人,他於功德的得多得少還是要從他自己生前的做多做少而論。這樣也比較符合因果關係。


唯有無私、無我的奉獻才是得到最多利益的人,這或許也是為什麼菩薩能從利他中完成自利的理由吧!(※此問題的解答,取自圓融法師的整理。)


 


五、小結


 


    綜合上述所言,「念佛」是清淨並擁有實德能的所緣(對象),專念一心的「念佛」,念者由於專注與重複的投入,一定會將大善地法(心所法)牽絆而起,加上對三寶虔誠與所願有情之悲願,這類福業,對自或對他,確實會感得快樂的果報的──迴向的實質意義,請問自己常念佛,或幫人助念,還需要猶豫什麼嗎?


 








[1] 參考:蔡耀明教授著「《大般若經》的佛隨念」一文,並稍作調整之。




[2] 引述: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第一章、皈敬三寶」之說明。




[3] 電子版《巴漢詞典》。




[4] A.7.58./IV,89.Mā bhikkhave puññāna bhāyittha, sukhass’eta bhikkhave adhivacana, yad ida puññānan ti.




[5] A.7.59./CS:pg.3.182.puññānīti yadida vacana, eta sukhassa iṭṭhassa vipākassa adhivacana nāma.




[6] 電子版《漢譯パーリ語辭典》。




[7]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42 分別根品〉(CBETA, T29, no. 1558, p. 19, a26-b28)




[8]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CBETA, T10, no. 293, p. 847, a25-26)




[9] 《大智度論》卷6139 隨喜迴向品〉:「「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用。(CBETA, T25, no. 1509, p. 487, c28-p. 488, a13)


圓融法師按:《大智度論》中的意思是:福德(善的業因)是不可以給與他人的,而福德所感得的果報(如錢財、食物),是可以與人分享的。如果說自己所作的善因可以給人,那佛菩薩從最初發菩提心的那一刻起,及至最後成佛,這之中所累積的福德善因盡可全部給我們,但實際上這是行不通的,否則慈悲的佛菩薩早就給我們了,何必讓我們受那麼多的苦呢?




[10] 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113)




[11] 《增壹阿含經》卷3541 莫畏品〉(CBETA, T02, no. 125, p. 744, a18-21)




[12]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27 利益存亡品〉(CBETA, T13, no. 412, p. 784, b25)




[13] 《增壹阿含經》卷3238 力品〉(CBETA, T02, no. 125, p. 724, c29-p. 725, a9)


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

不做比較



 


不做比較


 


鮮花從不和其他花朵媲美。梅花具有梅花的姿態、映山紅有映山紅的風情,它們都各自傲然綻放。比較只會滋生嫉妒和自卑感。不做比較,充滿自信且忠於自己的人生時,才能純真地存在。(法頂禪師《山中花開》頁158


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三十七道品(開示錄音及講義)



 


三十七道品


---開仁法師開示錄音及講義


 


此為100/06/15於高雄佛青會所開示之「三十七道品」課堂錄音及講義!歡迎下載聆聽。


 


http://www.kyba.org.tw/download.asp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拿出點「橙」意來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誠意」,大家拿出點「橙」意來吧!(照片取之網路)


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此人、此地、此時



 


此人、此地、此時


2011/6/12


 


  印順導師曾自述在其探究唯識學的源頭時,因為他追溯到唯識學源自於阿含經,因此一直讀阿含經,就發現《增一阿含》有這樣一句話:「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導師看到這句話非常的感動,所以導師認為釋迦牟尼佛的教法,雖然談到十方世界,但是對於「此土」人間的優點、缺點,佛陀都有說;即使建立三世的正見,但還是重視在「現在」的當下;即便有遠高的志願要度化一切有情,一切有情包含鬼道、畜生、天神等等,但實際上根本還是在「人類」。因此導師說釋迦牟尼佛的本教,不像末流圓融者動不動就說:「我要度十方世界的眾生,我觀想都觀想十方世界的眾生。」我們做這樣的練習、觀照,對於調伏心性、心量的擴大是有幫助的,但有時我們在佛堂、在師父面前、在道場做的非常好,但是回到家裡對自己的孩子很兇;他可以對別人、對寵物很好,但是對自己的兄弟姊妹非常刻薄。學佛久了,如果越親的人,你還越能感動他,其實很了不起。不太了解你的人,才容易被你感動,因為他不清楚你,被你的外相迷惑了,然而若有一個人跟你相處在一起那麼多年,一直都欽崇你的這種教法或是思想來實踐的話,這個人不得了。


    就像導師這位不平凡的長者,在諸多長老的生命中,凡是有生之年見到導師,不管什麼時節因緣,都阻止不了他們一定要先向導師禮座問候,試問我們這些新生代,有遇到過一位如此的師長嗎?從另一角度來看,導師的偉大絕非但以佛學研究著作來莊嚴自己罷了,實是與其生活過的歲月當中,為他的三業大用所感動,為他的悲願與智慧所欽慕。


實際上,佛法是宗教,不是學問。佛陀教導我們要重視此人、此地、此時。宗教是什麼?宗教是內心有體證到某種經驗的人。「宗」就是內心體證,「教」就是教化,言說也好、行為也好,這種表現出來的就是教。佛教是宗教,不是學問,所以我們讀佛教史,或是讀其他經論也好,假如讀了不會改善我們自己習氣的話,那我們其實還是把它當成學問來看待而已,這一點我們可以再改進。


  導師看到佛出人間,明白佛陀重視此地、此時、此人的教化,感動到喜極而淚。想想導師當時的心境,若說看到這種資料的時候,他的反應是:「諸佛皆出人間,是我發現的第一手資料,別人都還沒發表過,我要提倡這個,建立我的人間佛教。…」我想如果導師是這樣,他不會流眼淚,因為那只是要展現自己的企圖心而已,並非獲得佛法滋潤後所生的法喜。這種心情,值得我們學習。


(開仁修訂《印度佛教史講記》,壹同寺同學整編)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修訂版】如何安頓自己的情感?



 


如何安頓自己的情感


開仁.2011/6/10


【修訂版】


 


心到底是什麼?最近內心不斷反覆思索這個疑問。


 


一向以來我並未發現原來眼前的生活模式(如看書、寫文章、分享佛法等),竟然已經包括了自己的追求理想,以及生活度日的嗜好。


 


一九九六年我孤身抵達台灣,內心嚮往與欲求的,就是像福嚴的那種生活,當然課業上的壓力難免有排斥的反應,但這影響不了我安住內心的適應,慢慢地,日積月累地,我的生活不管處於何方,固定的生活模式,對我而言,從不感覺想遠離與厭倦的念頭,也許這就是積習成性,抑或是過去生中,我就是曾經這樣度過一生的。


 


近日有一位道友跟我分享走出固有框架後的全新生命時,喜悅地道出主動性的學習,才是自心相應的學習。言下之意,過去無論在常住或是在學院,跟著師長腳步在走的歲月,雖則說既安全又不會遇到挫折感,但是,也正因為這樣,會錯覺長輩的興趣就是自己的興趣,長輩的功夫即是自心的體悟…。直到畢業後,當自己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方明白內心孤寂的可怕,沒有人生方向的無奈。由此不斷摸索與探尋,逐漸地才了解出家人也是人,凡夫也需要正當的嗜好來度日的。


 


聽的當下,我滿心歡喜,原來彼此僧涯經歷頗為雷同,我笑他說:以前我完全不理解為什麼學院所給予的,與學生好樂及想學的,經常會出現南轅北轍的感覺。時至今日,我終於明白了。這是因為我們大家的佛法欲求雖然相同,但安頓自心的正當嗜好,卻有天壤之別。


 


喜歡讀書及佈教的人,閱讀三藏或準備弘法的工作(如找資料、做講義等),自己就無形中感到穩定而踏實,不需要將情感寄予什麼特別的嗜好,日子就可過得相當充實而自覺滿意。不過,一種米養百種人,眾生無量無邊,怎能強人以從己呢?因為佛法雖然好,但尚未到達廢寢忘食的境界時,凡夫情感的寄託,有些世間善法的嗜好,還是很管用的,至少讓這些人內心安定,時間過得充實。往往在潛心佛學與勤修止觀的任務之外,理應允許年輕人有不同的正當嗜好,諸如學習五明、或發揮與生俱來的潛能(當然不能違背性善義),讓他在為佛教為眾生的大前提下,做些自己歡喜的事,讓動盪的凡心獲得安穩。


 


雖說這位道友的經歷我很認同,然而我還是把自己觀察到的部分跟他分享。我說:要讓出家這條路走得長遠,或說自知自己並非古賢再來,生活習慣或嗜好的選擇,自己還是需要一些智慧才行。怎麼說呢?如果說今生我決定要在出家道上累積修道的資糧,那障礙戒定慧的法,我們還是要小心以對的。前提雖則說為佛教為眾生絕無錯失,但必須掌握一要點就是,菩薩道是盡未來際的任務,今生若曉得自己的盲點或弱點在何處,最好還是如履薄冰地邊學邊修,莫因道力不堅而隨習氣在生活還不自知。


 


有些人或許會舉大乘經的菩薩典範來向我反駁,不過,我並非不懂這經中的例子,但要清楚這是特例,不是通例啊!今生有心卻無法完成的願行,沒什麼好遺憾的,因為我們要相信三世業果,要堅定四弘誓願的無窮無盡,一切未能了卻的心願,就待下輩子再繼續吧。只要內心不離三寶的正見,管它生到何處,必然會再跟三寶相逢的,而且還可以延續未了的心願,繼續為佛教為眾生而努力以赴。


 


以前在看印順導師《平凡的一生》時,很難理解他自述的:「說到感情,我不知道應用怎樣的詞句來形容自己。我沒有一般人那種愛,愛得捨不了;也不會恨透了人。起初,將心注在書本上;出家後,將身心安頓在三寶中,不覺得有什麼感情需要安放。我的同參道友、信眾、徒眾,來了見了就聚會,去了就離散,都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我好像比較可以明白導師的心境了。我自己非常歡喜閱讀經論或住於寂靜,沒事閒來也寫寫文章,或看看有意義的書籍等,當然略有藝術興趣的我,偶爾也會留意相關資訊,但擁有了這些,我真的不會害怕自己的生活沒有方向,也不必與人頻繁交往來打發時間等。不過,我如實地觀察了身邊的眾生,才恍然大悟眾生的根性果然無有窮盡,強人從己,苦了自己、也苦了對方。當然,我沒有導師那種「將心注在書本上」或「將身心安頓在三寶中」的能耐,我也無法做得到「不覺得有什麼感情需要安放」的灑脫,但我可以清楚自己安頓身心的方式,比起沒有方向的人好很多,至少我知道心到底是什麼?知道該如何安頓自己的情感。這些,對我而言,已心滿意足矣!


 


 


為何會有「潔癖」?



 


為何會有「潔癖」?


開仁.2011/6/10


 


有些人的生活不太重視整齊,所到之處,也展示出這類特性。當然,我也聽說過「自然就是美」的當代語言,可是一直想不通為什麼整天埋首於這種環境,也可灑脫快活。其實應該說我有點羡慕這種自在的個性。


 


我常常在想習慣性的收捨好生活周遭的東西,看到灰塵多了就動手打掃一下,這也算「潔癖」嗎?也許我受了上述「自然就是美」的個性所影響,而產生這番疑惑吧?想想,被人形容為「潔癖」的怪物,何不反駁「垢癖」也是一種怪病呢!哈!


 


雖則說強人以從己,彼此皆會難過,但這問題意識,從沒有離開過我的腦海,因為我也想了解其中差異的真正原因。在好多年前,經已看過《大毘婆沙論》的這段「天人來生人間的特質」之描繪,然而也沒多少閒暇整理這些思緒,如今找出來再重讀,覺得還是很有意思,節錄之,與大家共勉!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84:「


復次,顯淨解脫[1][2]諸有情皆能修起,唯妙勝解樂淨天歿,來生人中乃能修起,故修行者修淨解脫


曾聞苾芻於日後分[3]來詣佛所求好房舍,佛敕阿難與好房舍,阿難受敕而授與之。


彼苾芻言:「宜淨掃灑,懸繒幡蓋、燒香散花,敷軟床褥安置好枕,我乃受之不爾不用。


阿難於是具以白佛,佛言:「隨索皆應與之。」


爾時阿難具辦授與,苾芻受已於夜初分[4]淨解脫,因是次第起餘解脫諸漏永盡成阿羅漢[5]復修加行引起神通[6],於晨朝時乘通而去。阿難於後往詣彼房,不見苾芻,但見床座,尋往白佛。


佛告阿難:「汝勿輕彼,彼於昨夜起淨解脫,及餘解脫,成阿羅漢,引起神通,晨朝已去。然彼苾芻從妙勝解樂淨天歿,來生人中,彼若不得淨妙房舍,便不能修第三解脫,乃至不得極果、神通。」


由是故知,此淨解脫非諸有情皆能修起,唯樂淨者,乃能起之。(CBETA, T27, no. 1545, p. 436, b26-c15)


 


    從論文的「樂淨者」來看,您會發現表面上類似有「潔癖」的人,搞不好是樂淨天人來生人間的習性也,哈。當然,有慚愧心的我們,不該一直給自己的我執找藉口來與人辯駁,理應知曉愛好整齊美觀的人,不必然就是「潔癖」的怪物,換個角度看,若他能於自心滿意的環境中,心安行道,並獲得定慧的提升,而不至於會影響他人的話,何不把他看成是樂淨天人的再來呢?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說得好:「佛法通塞眾生根性,唯佛知之,不應致難。」想想自己和周遭的朋友,自會明了不須為了一些生活上的習慣性,而弄得彼此臉紅脖子粗的,只要他不影響別人或大眾,且加上個人可以用功得力,就隨他去吧。其實,閱藏看起來是讀古書,實際上若您懂得跟生活做結合,跟修行連上線,好多瑣碎的煩惱,則自然不翼而飛了。


 


 


【附錄】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4:「


問曰:佛何以不直令弟子得畜長財,而強與結戒設此方便。


答曰:佛法以少欲為本,是故結戒不畜長財。而眾生根性不同,或有眾生,多須[7]畜積,而後行道得證聖法,是故如來先為結戒而後方便。於佛法無礙眾生得益。如昔一時有比丘來白佛言:『與我清淨房舍,幡幢花蓋,繒綵被褥,以香塗地,絲竹音樂,種種莊嚴。』佛勅阿難處處求索即與具之,比丘在中心安行道,佛隨其所應而為說法,即於是處斷結漏盡成阿羅漢三明六通具足聖法。以是因緣,佛法通塞眾生根性,唯佛知之,不應致難。此比丘從第六天上來生人間,隨本所習因而度之。是故既作淨施,得畜長財,而不犯戒。(CBETA, T23, no. 1440, p. 526, b4-17)


 


《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5:「『長衣戒』:


百一物者,百者凡也,凡畜助身之物皆一也,非謂百枝也;有人不達,浪為妨難,故《多論》第五:『畜寶戒』云:百一物教,不須作淨;不入百一,皆應說淨。百一物各得畜一,百一之外,皆是長物。


第四人開諸重物者,《婆沙》八十四云:


曾聞苾芻於日後分來詣佛可[8]求好房舍,佛勑阿難與好房舍,阿難受勅而授與之。


彼苾芻言:「宜淨掃灑,懸繒幡蓋,燒香散花,敷耎床褥,安置好枕,我乃受之,不爾不用。」


阿難於是具以白佛,佛言隨索皆應與之,爾時阿難具辦授[9]


苾芻受已,於夜初分起淨解脫,因是次第起餘解脫,諸漏永盡成阿羅漢 復起神通,於晨朝時乘通而去。


阿難於後不見苾芻,尋往白佛。


佛告阿難:「汝勿輕彼,彼於昨夜起淨解脫,廣說乃至晨朝已去。然苾芻從妙勝解樂淨天沒,來生人中,彼若不得淨妙房,乃至不得極果神通。」


《涅槃》三十六,亦同。


《多論》第四云:「眾生根性,唯佛知之,不應致難。此比丘從第六天來生人間,隨本所習,而度脫之。」


《分別功德論》《佛藏經》,經中說有一面王比丘,初生有衣,隨身長大,受此一衣,變為道服。准此復有一衣比丘,即有五種之差也。(CBETA, X42, no. 733, p. 133, b20-c15 // Z 1:66, p. 134, a17-b18 // R66, p. 267, a17-b18)








[1] 「淨解脫」乃八解脫之一: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此二,相當於初二禪。三、淨解脫,即是四禪。四、空無邊處解脫,即是空無邊處定。五、識無邊處解脫,即是識無邊處定。六、無所有處解脫,即是無所有處定。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即是非想非非想處定。八、滅受想解脫,即是滅受想定。




[2] 非=生【宋】【元】【明】【宮】。




[3] 若以「晝三分」的十二小時來算,「日後分」約指下午的二時至六時之間。




[4] 「夜初分」約指傍晚的六時至晚上十時之間。




[5] 至第八解脫之「滅受想解脫」,即顯示獲得解脫。




[6] 明有根本定以上的修行人,只要起神通加行,即可獲得神通。




[7]須=預【宋】【元】【明】。




[8]可:疑「所」。




[9]+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