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此人、此地、此時



 


此人、此地、此時


2011/6/12


 


  印順導師曾自述在其探究唯識學的源頭時,因為他追溯到唯識學源自於阿含經,因此一直讀阿含經,就發現《增一阿含》有這樣一句話:「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導師看到這句話非常的感動,所以導師認為釋迦牟尼佛的教法,雖然談到十方世界,但是對於「此土」人間的優點、缺點,佛陀都有說;即使建立三世的正見,但還是重視在「現在」的當下;即便有遠高的志願要度化一切有情,一切有情包含鬼道、畜生、天神等等,但實際上根本還是在「人類」。因此導師說釋迦牟尼佛的本教,不像末流圓融者動不動就說:「我要度十方世界的眾生,我觀想都觀想十方世界的眾生。」我們做這樣的練習、觀照,對於調伏心性、心量的擴大是有幫助的,但有時我們在佛堂、在師父面前、在道場做的非常好,但是回到家裡對自己的孩子很兇;他可以對別人、對寵物很好,但是對自己的兄弟姊妹非常刻薄。學佛久了,如果越親的人,你還越能感動他,其實很了不起。不太了解你的人,才容易被你感動,因為他不清楚你,被你的外相迷惑了,然而若有一個人跟你相處在一起那麼多年,一直都欽崇你的這種教法或是思想來實踐的話,這個人不得了。


    就像導師這位不平凡的長者,在諸多長老的生命中,凡是有生之年見到導師,不管什麼時節因緣,都阻止不了他們一定要先向導師禮座問候,試問我們這些新生代,有遇到過一位如此的師長嗎?從另一角度來看,導師的偉大絕非但以佛學研究著作來莊嚴自己罷了,實是與其生活過的歲月當中,為他的三業大用所感動,為他的悲願與智慧所欽慕。


實際上,佛法是宗教,不是學問。佛陀教導我們要重視此人、此地、此時。宗教是什麼?宗教是內心有體證到某種經驗的人。「宗」就是內心體證,「教」就是教化,言說也好、行為也好,這種表現出來的就是教。佛教是宗教,不是學問,所以我們讀佛教史,或是讀其他經論也好,假如讀了不會改善我們自己習氣的話,那我們其實還是把它當成學問來看待而已,這一點我們可以再改進。


  導師看到佛出人間,明白佛陀重視此地、此時、此人的教化,感動到喜極而淚。想想導師當時的心境,若說看到這種資料的時候,他的反應是:「諸佛皆出人間,是我發現的第一手資料,別人都還沒發表過,我要提倡這個,建立我的人間佛教。…」我想如果導師是這樣,他不會流眼淚,因為那只是要展現自己的企圖心而已,並非獲得佛法滋潤後所生的法喜。這種心情,值得我們學習。


(開仁修訂《印度佛教史講記》,壹同寺同學整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