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頓自己的情感?
開仁.2011/6/10
【修訂版】
心到底是什麼?最近內心不斷反覆思索這個疑問。
一向以來我並未發現原來眼前的生活模式(如看書、寫文章、分享佛法等),竟然已經包括了自己的追求理想,以及生活度日的嗜好。
一九九六年我孤身抵達台灣,內心嚮往與欲求的,就是像福嚴的那種生活,當然課業上的壓力難免有排斥的反應,但這影響不了我安住內心的適應,慢慢地,日積月累地,我的生活不管處於何方,固定的生活模式,對我而言,從不感覺想遠離與厭倦的念頭,也許這就是積習成性,抑或是過去生中,我就是曾經這樣度過一生的。
近日有一位道友跟我分享走出固有框架後的全新生命時,喜悅地道出主動性的學習,才是自心相應的學習。言下之意,過去無論在常住或是在學院,跟著師長腳步在走的歲月,雖則說既安全又不會遇到挫折感,但是,也正因為這樣,會錯覺長輩的興趣就是自己的興趣,長輩的功夫即是自心的體悟…。直到畢業後,當自己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方明白內心孤寂的可怕,沒有人生方向的無奈。由此不斷摸索與探尋,逐漸地才了解出家人也是人,凡夫也需要正當的嗜好來度日的。
聽的當下,我滿心歡喜,原來彼此僧涯經歷頗為雷同,我笑他說:以前我完全不理解為什麼學院所給予的,與學生好樂及想學的,經常會出現南轅北轍的感覺。時至今日,我終於明白了。這是因為我們大家的佛法欲求雖然相同,但安頓自心的正當嗜好,卻有天壤之別。
喜歡讀書及佈教的人,閱讀三藏或準備弘法的工作(如找資料、做講義等),自己就無形中感到穩定而踏實,不需要將情感寄予什麼特別的嗜好,日子就可過得相當充實而自覺滿意。不過,一種米養百種人,眾生無量無邊,怎能強人以從己呢?因為佛法雖然好,但尚未到達廢寢忘食的境界時,凡夫情感的寄託,有些世間善法的嗜好,還是很管用的,至少讓這些人內心安定,時間過得充實。往往在潛心佛學與勤修止觀的任務之外,理應允許年輕人有不同的正當嗜好,諸如學習五明、或發揮與生俱來的潛能(當然不能違背性善義),讓他在為佛教為眾生的大前提下,做些自己歡喜的事,讓動盪的凡心獲得安穩。
雖說這位道友的經歷我很認同,然而我還是把自己觀察到的部分跟他分享。我說:要讓出家這條路走得長遠,或說自知自己並非古賢再來,生活習慣或嗜好的選擇,自己還是需要一些智慧才行。怎麼說呢?如果說今生我決定要在出家道上累積修道的資糧,那障礙戒定慧的法,我們還是要小心以對的。前提雖則說為佛教為眾生絕無錯失,但必須掌握一要點就是,菩薩道是盡未來際的任務,今生若曉得自己的盲點或弱點在何處,最好還是如履薄冰地邊學邊修,莫因道力不堅而隨習氣在生活還不自知。
有些人或許會舉大乘經的菩薩典範來向我反駁,不過,我並非不懂這經中的例子,但要清楚這是特例,不是通例啊!今生有心卻無法完成的願行,沒什麼好遺憾的,因為我們要相信三世業果,要堅定四弘誓願的無窮無盡,一切未能了卻的心願,就待下輩子再繼續吧。只要內心不離三寶的正見,管它生到何處,必然會再跟三寶相逢的,而且還可以延續未了的心願,繼續為佛教為眾生而努力以赴。
以前在看印順導師《平凡的一生》時,很難理解他自述的:「說到感情,我不知道應用怎樣的詞句來形容自己。我沒有一般人那種愛,愛得捨不了;也不會恨透了人。起初,將心注在書本上;出家後,將身心安頓在三寶中,不覺得有什麼感情需要安放。我的同參道友、信眾、徒眾,來了見了就聚會,去了就離散,都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我好像比較可以明白導師的心境了。我自己非常歡喜閱讀經論或住於寂靜,沒事閒來也寫寫文章,或看看有意義的書籍等,當然略有藝術興趣的我,偶爾也會留意相關資訊,但擁有了這些,我真的不會害怕自己的生活沒有方向,也不必與人頻繁交往來打發時間等。不過,我如實地觀察了身邊的眾生,才恍然大悟眾生的根性果然無有窮盡,強人從己,苦了自己、也苦了對方。當然,我沒有導師那種「將心注在書本上」或「將身心安頓在三寶中」的能耐,我也無法做得到「不覺得有什麼感情需要安放」的灑脫,但我可以清楚自己安頓身心的方式,比起沒有方向的人好很多,至少我知道心到底是什麼?知道該如何安頓自己的情感。這些,對我而言,已心滿意足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