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攝大乘論》聞熏習之作用與世間正見增上之關係(二)



 


 


《攝大乘論》聞熏習之作用與世間正見增上之關係(二)


 


三、聞熏習之作用與世間正見增上之關係


 


上一節已得知聞熏習的作用,是能對治諸險惡趣的世間正見。而這一節所要探討的是如何從世間通往出世間,它的次第路線是怎樣?所以從聞熏習的整個文脈來探討它的作用,再以《阿含經》的偈頌,從各經論間找出通往出世間的隘口。


 


(一)《攝大乘論》聞熏習之作用


 


在《攝大乘論》中,聞熏習扮演著從世間到出世間的轉捩點,但問題是,阿賴耶識是雜染的,如何能生清淨的種子呢?所以聞熏習的體及所依是什麼?就得先釐清了。首先,在論中為了要證成聞熏習非依賴耶不成,而從兩個方向來作難:第一是依如理作意相應心來作難,第二是依出世心來作難。所依文獻如下:


 


云何出世清淨不成?謂世尊說依他言音及內各別如理作意,由此為因正見得生。


1】此他言音,如理作意,為熏耳識?為熏意識?為兩俱熏?


若於彼法如理思惟,爾時耳識且不得起;意識亦為種種散動餘識所間。


若與如理作意相應生時,此聞所熏意識與彼熏習久滅過去,定無有體,云何復為種子能生後時如理作意相應之心?


2】又此如理作意相應是世間心,彼正見相應是出世心,曾未有時俱生俱滅,是故此心非彼所熏。既不被熏,為彼種子,不應道理。


是故出世清淨,若離一切種子異熟果識,亦不得成。此中聞熏習攝受彼種


子不相應故。[1]


 


上文明白的說到,出世清淨是依正見而得生,而正見是依於多聞熏習與如理作意而成的。但從第一個問難來看,多聞熏習與如理作意,皆不能從耳識或意識乃至是二識,得熏習。就算假設與如理作意相應而生,但所熏習的意識與所成的熏習都已謝滅過去了,這樣就沒有了自體,如何能成為後來如理作意相應的心呢?而第二個出世心的問題亦如是,一個是世間心所攝,一個是出世心所攝,兩個都無法成為熏習的規定,也就不能互熏,更不能成為出世心的種子。所以離開了阿賴耶識,要成立聞熏習是不可能的。


但在論中繼續又問,阿賴耶識為雜染因,如何能成為出世心的清淨的種子呢?又出世心是從來沒有熏習過,既然沒有熏習過,那又是從什麼種子而生的呢?雖然論中提出了這種種艱澀的問題,但還是有解答的方法,論主回答說:「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熏習種子所生。」[2]但是對於它的自性,論主無著還是有作進一步的說明:


 


〔問:〕此聞熏習,為是阿賴耶識自性?為非阿賴耶識自性?若是阿賴耶識自性,云何是彼對治種子?若非阿賴耶識自性,此聞熏習種子所依云何可見?


〔答:〕乃至證得諸佛菩提,此聞熏習隨在一種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中,與彼和合俱轉,猶如水乳;然非阿賴耶識,是彼對治種子性故。[3]


 


經過這一問答,很清楚的知道,聞熏習是寄住在阿賴耶識中,但不就是阿賴耶識,它剛好與阿賴耶識相反。就如水和乳,在質的方面雖有不同,但確能處在一起。再者,聞熏習中又可分為三品,皆依聞、思、修的修習而成。如論中所云:「此中依下品熏習成中品熏習,依中品熏習成上品熏習,依聞思修多分修作得相應故。」[4]


行文至此,方能了知聞熏習的因性是「最清淨法界等流」,但卻依於阿賴耶識,又非阿賴耶識自性;它與賴耶的關係猶如水和乳的共處一處。且是經由聞思修的多分修習而成。因此,在詳知它的因性與所依和修學的方法,接下來即可進一步得知它的體性與作用。如《攝大乘論》中說:


 


又此正聞熏習種子下中上品,應知亦是法身種子,與阿賴耶識相違,非阿賴耶識所攝,是出世間最清淨法界等流性故,雖是世間而是出世心種子性。又出世心雖未生時,已能對治諸煩惱纏,已能對治諸嶮惡趣,已作一切所有惡業朽壞對治,又能隨順逢事一切諸佛菩薩。雖是世間,應知初修業菩薩所得亦法身攝。聲聞獨覺所得,唯解脫身攝。[5]


 


然而體性與作用在上一節中已有說過,在此只是略為點出,不作詳解。從論中得知,聞熏習的體性是「法身所攝」。而法身印順導師說是「約果智的法身說」[6],也能以三種佛身來說。[7]此,出世間最清淨法界等流性,就是從佛所證得而來的。對於聞熏習的作用,是在世間所產生的四項功能:一、已能對治諸煩惱纏,二、已能對治諸嶮惡趣,三、已作一切所有惡業朽壞對治,四、又能隨順逢事一切諸佛菩薩。那末,已能對治諸嶮惡趣依無性釋,是攝屬於世間正見,所以下來即是要討論世間正見的定位,及如何修學才能到達。  (待續)


 








[1] 玄奘譯《攝大乘論本》卷1,大正31136b16-28




[2] 玄奘譯《攝大乘論本》卷1,大正31394b19-23:「復次,云何一切種子異熟果識為雜染因,復為出世能對治彼淨心種子?又出世心昔未曾習,故彼熏習決定應無,既無熏習從何種生?是故應答: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熏習種子所生。」




[3] 玄奘譯《攝大乘論本》卷1,大正31394c7-13




[4] 玄奘譯《攝大乘論本》卷1,大正31136c11-13




[5] 玄奘譯《攝大乘論本》卷1,大正31136c13-21




[6] 法身的意義有廣狹不同:


有時,單指有情本具的如來藏性;


有時,指賴耶轉染還淨,因無量清淨熏習而顯現的大圓鏡智。


有時,總指佛果位上的一切。


這裡的法身,約果智的法身說。這是法身的種子,所以是法身所攝。印順導師著《攝大乘論講記》p.141




[7] 三種佛身說名彼果智體:彼果就是智,名彼果智。約斷障的寂滅邊說,是無住大般涅槃;約顯現的智慧邊說,就是圓滿的無分別智,就是三種佛身。印順導師著《攝大乘論講記》p.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