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是了解之前的狀態
--------------------------
所謂誤解不就是了解之前的狀態嗎?
問題在於如何看待。
真相是在話頭之外,
真理是不會因誰而有所動搖。
真正的了解,
不存在於哪個觀念之中,
唯有透過智慧才有可能成立,
在那之前,
一切都是誤解。
(法頂禪師《無所有》頁49)
誤解是了解之前的狀態
--------------------------
所謂誤解不就是了解之前的狀態嗎?
問題在於如何看待。
真相是在話頭之外,
真理是不會因誰而有所動搖。
真正的了解,
不存在於哪個觀念之中,
唯有透過智慧才有可能成立,
在那之前,
一切都是誤解。
(法頂禪師《無所有》頁49)
2013.7 洛杉磯佛法度假
"四無量心" MP3
講義、ppt
http://www.wisdomlife.info/download.html
什麼樣的道理,會感動人心?
『什麼樣的道理,會感動人心?』
學佛、出家以來,這個問題,一直沒有離開過自心。
在埋首於佛書、經論的時候,若把每句話都當著聖言量,
我想,應該天天都有感動不完的喜悅才對。
但是,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這或許是自己無法隨文入觀,或是見微知著?
不懂,但慢慢我發現,原來看書的心境很重要。
假如,我把手上的教義,當著是出離生死的指南,
我應該會滿心歡喜地,用心思惟其文字所要傳遞的涵義。
另一方面,也該掌握佛法的要領──「緣起法」的特質,
通常自己一談到緣起,印象中就浮現出契經「此故彼」的定型句,
甚至於覺得除了這樣,也別無其他的表達方式了。
向智尊者在《法見》一書說到的一段話,讓我有了新的啟示:
『孤立的美德,若缺乏其他特質給予必要的穩定或柔軟支援,這類美德往往會惡化成為自己特質中的缺點。』
孤立的美德,就像「慈」,若真要把慈心講的圓滿,
「悲、喜、捨」是絕不可忽略的,
否則它就會成為特質中的缺點。(詳細請參閱「四梵住」一章)
這話讓我泛起了「法不孤起」的思惟,
就像南傳止觀的學習中,經常會強調「五根平衡」、「七覺支平衡」等,
而北傳的經論中,也會說到「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般若」等,
這不是「法法滋潤、法法相依」的說明,又是什麼呢?
雖然「法無定法」,但「緣合則生」,「緣散即滅」,
一字一句一段的思惟,可以串起支援整體合作的概念,
讓我人在筆墨形成的文字義海中,領悟出名言施設的意義,
這些意義,是牽引人心向上向善向解脫的動力。
千萬莫在散漫中看經,也不要在掉舉中讀論,
因為不管您花多少時間,字裡行間或筆墨中所透出的法味,
想必此心此地此人,難以獲得法喜。
只有勤於看書的心,僅存一法,當然是孤立的美德,
不防多注入些「信、念、智」等的質素,
有著淨信、專注、正見的輔助,精進看書這孤立的美德,
就會改變成感動自心的看經,同時也會熏習出「法法相潤」的喜悅。
您說什麼樣的道理,會感動人心?
現在,也請您想想吧。
開仁,2013/7/22
復次,如佛子羅睺羅,其年幼稚,未知慎口。
人來問之:「世尊在不?」詭[1]言:「不在。」
若不在時,人問羅睺羅:「世尊在不?」詭言:「佛在。」
有人語佛;佛語羅睺羅:「澡槃取水,與吾洗足!」
洗足已,語羅睺羅:「覆此澡槃!」如勅即覆。
佛言:「以水注之!」注已,問言:「水入中不?」答言:「不入!」
佛告羅睺羅:「無慚愧人,妄語覆心,道法不入,亦復如是!」[2]
---《大智度論》卷13(CBETA, T25, no. 1509, p. 158, a12-19)
[2] 佛誡羅睺羅妄語。(導師《大智度論筆記》〔I019〕p.434)
參見《中阿含經》卷3〈第14經〉《羅云經》(大正1,436a-437b),《出曜經》卷11(大正4,668a),《法句譬喻經》卷3(大正4,599c-600a)。
聽講不得徒事口耳,先應諦思,佛為何事說經,我為何事學經。
若知佛所為何事,則不耽著文言,若知我當為何事,則不貪逐名利。
不逐名利,則杜外謗,不著文言,則善悟理。
悟理則本立而道生,杜謗則德孚而物化,可以自利,可以利他。
不然,學問愈多,去道愈遠,學人愈盛,法門愈衰。師蟲之記,良足畏也。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2 (CBETA, J36, no. B348, p. 275, c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