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9日 星期日

歡喜微笑迎接2012年(惠敏法師開示)



 


 


歡喜微笑迎接2012


惠敏法師開示


 


  阿彌陀佛!大家恭喜新年好!能夠以歡喜心來迎接龍年2012年,2012年是一個新的開始,但是我們回想去年2011年,全世界發生了很多事情,大家也會去回想,譬如全世界有那些大的事件呢?十大事件有哪些呢?像大家印象深刻的部分,從阿拉伯有些國家各種政治上面的示威,以及對政府方面的一種抗議,到日本的大震災跟海嘯還有核電的問題,台灣有塑化劑,以及歐洲債務的問題;另外全世界也有一些政治人物過世,或者重要的人物過世;我們個人也是一樣,也有各類各樣的事情,說不定想一想不一定有十件,但是至少三件也有,三件裡面或許很像佛教裡面所說的,逆境,可能會碰到最大的逆境,可能會碰到最大的順境,也會碰到一般不順不逆境。那我們對於去年這些經驗,怎麼能夠更有智慧,更慈悲的來面對新的一年,我想,有個人小小的經驗,提供給大家參考。


 


  因為佛法說知足常樂,也就是能夠微笑一定會快樂,它的核心思想,到底為什麼會快樂?或者說是佛教的核心思想,能夠了解無常,我們的態度、言行就容易知足常樂。對於逆境我們不會有瞋恨心,能夠安心,反省自己,到底有什麼需要改善的,需要進步的,因為一切都唯心所造,外界的問題,人事物的問題,很多是反應我們自己內心的,所以從這邊去反省,那這是佛教裡面所說的解脫道。


 


  同時,了解到我們去年的順境,事實上是很多眾生的幫忙,才有可能有順境,就會體會到無我。眾生幫忙我們,我們要幫忙別人啊,助人快樂,這就是菩薩道。


 


  任何事情,不管是順境,不管是逆境,一定會過去,一定會有結束的一天;再好的事情,再壞的事情,都會有結束的一天,所以怎麼結束啊?我們可不可以所作皆辦的結束,能夠把這一生該做的事情做完?這種結束,佛教叫做涅槃,涅槃就是圓滿的寂滅,圓滿的寂滅它是最寂靜的,覺得這一生沒有遺憾了,到了臨命終的時候寂滅最樂。這種寂滅最樂可以從每天每天的生活當中去養成,這一秒鐘該做的事情做好了,這一個小時該做的事情做好了,這個上午該做的事情做好了,下午該做的事情做好了,晚上該做的事情做好了,每件事情做好的時候,那個圓滿的寂滅,就覺得是很快樂。這個圓滿有可能是逆境,有可能是順境,有可能是苦的事情,有可能是樂的事情,不過不管怎麼樣,能夠面對生滅生滅而不生不滅的寂滅,到最後,有可能是最後一個剎那,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也可以微笑,曉得是寂滅最樂,這個就是佛教的涅槃。


 


  相信大家能夠體會到這種快樂的來源,自然就容易保持微笑,而且能夠微笑著歡喜的來迎接龍年2012年。阿彌陀佛!(壹同寺 釋真傳筆錄)


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

平等心,何其精彩!



 


 


平等心,何其精彩!


開仁.2012/1/24


 


    好久以前就聽聞過「以無所得,得無所礙」的經句,此法句蘊含著無法掏盡的智慧。前陣子重溫《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相關經義,讓自心彷彿體會到什麼似乎,說不上來,雖然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這經句的意義,但總覺得意猶未盡,今趁新春的前夕,把一些感想記下來供養大家。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170 三慧品〉:


「世尊!若不行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初發意菩薩云何行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菩薩從初發意以來,應學空無所得法。是菩薩用無所得法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用無所得法故修智慧,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名有所得?云何名無所得?」


佛告須菩提:「諸有二者,是有所得;無有二者,是無所得。」


「世尊!何等是二有所得?何等是不二無所得?」


佛言:「眼、色為二,乃至意、法為二,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為二。是名為二。」


「世尊!從有所得中無所得?從無所得中無所得?」


佛言:「不從有所得中無所得,不從無所得中無所得。須菩提!有所得、無所得平等,是名無所得。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於有所得、無所得平等法中應學。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如是學般若波羅蜜,是名無所得者,無有過失。」(T08, p. 373, c19-p. 374, a7)


 


若按照經文來說,佛指示初發心的菩薩,就是學習以無所得的智慧來行菩薩道了。換句話說,這就是菩薩應首先建立的般若正見,與佛在契經說學八正道以正見為導的意義相同。


 


接著即說到有所得與無所得的定義,於「根與境」乃至「佛與菩提」的二法施設中,也就是人法二緣當中,不能在知見上存著實有或實無的概念,不可將人法的相待施設看成是實存或實非。就實而言,人法為二,不過是佛言詮世俗諦的假名安立,目的還是以趨向勝義諦才為真了義。


 


在六處法門中,佛處處指導於根境相觸的當中,要讓心轉起「明觸」(與正見相應),或說於可意觸、不可意觸之中了然正知,對異熟所生起的心念導向於正念正知──六觸、六受,莫使六愛等生,讓六根保持在清明的領域中。當然,若約圓滿無上菩提而言,自初發心的六根守護,直至成佛的整個歷程,菩薩皆以此無所得的正見,讓自心對人法的無智無得,提升到無所對待、超越絕待。


 


緊接著經文即顯示大家都關注的正見內容,到底「無所得」的正見,它是相待「有所得」而存在的正見?還是需要假名的「無所得」正見,來證得真實的「無所得」正見?佛的答覆是,不能從相待為二的世俗心來安立「無所得」的正見,因為用實有二法對立的知見在修,只能猶如離世覓菩提的愚昧而已。用現在的比喻來說,菩提並非相待世俗諦而實存的真諦,既然如此,那該是怎麼樣的呢?


 


佛接著說「有所得、無所得平等,是名無所得」,原來菩薩起步要樹立的正見,基礎一定要明瞭一切平等的緣起正見。簡單說就是,名言施設而有的一切教說,它們只是導引修行者契入真實的方便,雖則說有其普遍真實的意義,但這種方便是手段而非目的,必須假借這些道具才能渡河一般。若約阿含的用語,就是因緣起而萬法生,也因緣起而萬法滅,流轉與還滅皆緣起,所以生滅與不生不滅並不是對立的二法,而只是方便說教的施設而已。雖然是假名,但其二者又是不即不離的關係,不能以為某些修行儀式形態才是修行,其他人皆不入流,這自會讓內心無形中豎起執我執法的知見,這怎麼可能讓自己隨順空義而修呢?相反的,又並非說無有實存的方便,就是不必積極的修習,在未證悟勝義之前,種種引入真實的加行皆需如實來實踐,因沒有天生的釋迦。也因此,所屬的平等正見,就是緣起正見,對法對人皆無有實性,依它卻不執它也不棄它,運用它對治無始的無明,內心只管「無我在修、無法在證」的分明,讓心不會落入任何一邊。


 


這段經文讓我聯想起《般若經》另一經句「為初學說生死如幻,涅槃不如幻」,以及「為久學說生死與涅槃皆如幻」的教誨,佛說法的善巧,處處可見。


 


 


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

善友.善思!



 


善友.善思!


開仁.2012/1/24


 


最近有法友問了我幾個問題,想了想,還是把它記錄下來。


 


一、如何辨識親近善知識?又如何播下未來生命的親近因緣?


 


在阿含中的善士,涵義很廣,包括善人乃至證悟的聖者。而這些人所具備的善法,就是辨識親近善知識的標準。


 


見賢思齊,古來知之。除了發願,就是思惟:善士所具備的法,我具足了沒有?若欠缺就要用心培養讓它生起,縱使無法做得到,也得心懷慚愧,與其結緣,因為這種熏習,習可成性,性也成習,凡性當然可改變成聖性,俗習也可淨化為淨習。這在大乘來說,就是菩提心種,就是成佛的因性。


 


能夠觀察他人的善德,能耐地提升自己的品德,我想,不管還要輪迴多久才獲得解脫,但這份與三寶(人法)結下的善緣,必定生生世世伴隨著我們,這不是常見,是相信緣起法能生能滅的真實,《般若經》用「燈柱喻」來說明初發菩提心,直至成佛整個過程中,於法於人所造下的善因性,有不即不離、不常不斷的關係,正見相輔地引導自己航向正道。


 


二、如何讓如理的思惟運用在生活中?


 


道理「理解的多,了解的深(尤其對法的通達)」,才有辦法讓這些概念在生活中生起。就像在學校讀書一般,讀完出來社會後若沒繼續用,很快就忘光了。反則若必須依賴它來找生活,每天重複地思索與運用,慢慢地知識也可自然流露。


 


對佛所開示的真理,凡夫不容易一下就轉成自心的思維模式,不管是什麼道理,開始時佛必定先說「非理」,才繼續介紹「如理」。換句話說,對初學者而言,分別對錯是起步,對錯平等是終止,其中存著無盡的道理,也需無量的用心才能完成。


 


一切從簡單及能力所及開始,一步一腳印,不行也就無腳印。範圍當然不離善法及出世正法,但人的根性也需要考量在內,一個月或一年規劃自己好好在某一法上用功,持之以恆,水滴也能穿石。如果我們審查到自心的負面思維很嚴重,當然也可用正面思考不斷地予以取代,就像把香置放在盒子裡,香氣確實可取代盒子原來的味道,改變成香味,但是,香氣不是置放一次就夠了,事實上,若沒有持續地加入新的香,固有的香氣也有散盡的一天。


 


自心的負面思維,可請身邊的人提醒自己,然自心的敏銳度也須加強,從嚴重粗糙的煩惱開始,事實也不許一下就全然斷除,發願一個月或一年對治一項問題,日久自能全然根除。


 


要培養如理的思惟,對初學來說,正法熏習是首要的方便,有善知識開示當然很好,若沒有就須靠自己閱讀佛法來轉起自心的善思維,每天聞思修重複的做,慢慢對人事物的觀察力,將大大提升,思惟也可由無明邊,轉向有正見的一邊。


 


佛交代「自依、法依」,自己不決心履行正法,還要期待誰來挽救自己呢?別想太多,主動製造親近三寶的因緣,每天持續重溫三學的資糧,水到自然會渠成。


 


 


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

每天多一點點快樂!(新年快樂!)



 


每天多一點點快樂!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開仁.2012/1/21


 


上週遇到一位曾在一行禪師座下習禪的師兄,與他見面的當天,他跟大家分享了許多禪師在法國所指導禪法的善巧,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說禪師每每希望指引現代人獲得快樂,理由是當代的生活步調,似乎遺忘了許多人生純真的快樂,迷失自心的盲目追求,但始終無法真正獲得如童貞般的微笑與快樂。


 


這幾年以來,因遊歷美國的經驗,也深刻讓我明白物質的滿足,內心往往要付出許多無奈的辛酸,一旦追求得手,又提心吊膽地怕它失去,人生無處不是苦啊!也因為這樣,西方的教育非常重視現實苦惱的根除,縱使不同的宗教、差異性的種族都無妨礙彼此的溝通,只要能解決眼前的苦難,他們都願意學習。


 


在西方的教育觀念中,實習(workshop)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意思是說,不管任何理論的說明,若欠缺了實習的訓練,他們將不會引發多深遠的興趣。在一行禪師提倡獲得快樂的方法中,其中一項是要現場每一位的出席者,靜默地在一張白紙上塗鴉,每位學員必須將心牽引至自身五歲時的純真,用五歲孩子的心畫出生命中歡喜的圖案。有的人畫著、畫著,把思緒牽引自童稚的心靈,邊嘻笑、邊開懷地與原本陌生的身邊人比起肢體語言,甚至於把白紙上的塗鴉,跟大家分享內心無比的快樂。最後大家放下了筆桿,彼此手牽著手地表示五歲孩童的滿足…。


 


看著師兄分享著這份喜訊時,彷彿在他的笑容中獲得了一些啟示。什麼啟示呢?我後來的幾天不斷問我自己,這種尋訪過去五歲孩童的快樂做法,真的有效嗎?我靜靜地觀察周遭的人事物,竟然得到的結果是:「每個人的快樂定義並不太一樣」。別人如何找到自己的快樂,我想我們很難真正的了解,但自己怎麼樣的情況才能獲得內心深層的快樂,這必然唯有自己才能曉得。


 


比如說:過去曾為了一個人或一件事,而讓自己處處掛礙,掛礙它的變好與變壞,甚至於要對方活像自己所期望的那幅模樣,自己看得滿意才會生起所謂的快樂。這種期盼隱藏著許多的危機,因為只要對方離開了自己的視線,內心則不自主地惦記著它可能蛻變的無奈,明知這種苦別人是無法體會的無助,但自心還是依舊守候著這份愚癡,伴隨著苦而過生活,請問,這樣的人生怎麼會有快樂呢?


 


其實,我不懂把自己假想為五歲孩童的精神能否持久,但是,夢想把自己從苦難中暫時安置在童心未泯的喜悅下,也不妨說它是當代心理學與佛法相結合的善巧之一吧。我從自身的經驗了知到的,是「心無掛礙,才有快樂」可言。好比說:我對某某人付出了很多,倘若內心時刻都祈求對方在適時有回報的行動,這樣的念頭,這種功利的習氣,將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


 


冷酷無情,看似理性,實是欠缺人生的歷練。熱淚盈眶,看像感性,實是欠缺無常的智慧。如何平衡自己的理性與感性,需要無限的慈悲與智慧,當發現自己掉入感情漩渦,要懂得趕緊抬頭想想當初的發心,背負著同參與長輩們的祝福,如此愚癡地自害害人,值得嗎?相反地,但為自己的生活,只照顧腳根下的土壤,似乎有點遺忘了誰供養我們米飯、提供我們遮風避雨的眾生呢?


 


快樂,要在「心安理得」中尋找,該笑的時候笑,該睡的時候別想太多,體力不支的時刻去躺一躺,這不必矯揉造作的生活,不忘失三寶三學的生命,我想縱使不是經常笑口常開,也算是有真正快樂的人。出家的這些年,自己也不算是個非常快樂的人,但我想經過這一次的啟示,我曉得了讓自己快樂的方式,這種方式很簡單,就是真誠。我對不起你,我願意說抱歉。如果是因為我而讓你不快樂,我更加希望在有生命的一天寄予滿分的補償。


 


過去的一年,讓我看清了自己,其中的一項發現就是:佛學了知的多少,無法比量推知佛法體驗的重量,而唯有從佛學的熏習中,將世尊的開示,當著是感悟人生的借鏡,深具信心地、安忍苦難地把自己的抗壓性提升,不必在意別人的認同與否認,把自心引領到一個真正快樂的世界。也許有人會問:既然每個人的快樂定義不同,那怎麼可以知道自己的快樂絕非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呢?可以的,用因果正見來定位這個基準。


 


過去雖然已成過去,我還是希冀在新年之際,向對不起的每個有情寄上真誠的懺悔,懺悔自己的無明傷害了對方,也祝福有緣的眾生在每個當下的生命,可以尋獲與佛法正見相應的快樂。記得,快樂不一定要用微笑來表示的,但彼此共同的原素,就是真誠。快樂,不應該模仿別人的快樂方式,恆久的快樂,應該從內心去尋找,以因果正見為標準,隨緣自在地莫讓自己遠離三寶與三學的範疇,我想,縱使今生無法了道,未來的生命也不會失去以三寶為歸依處的期盼,而且,真正的快樂也會如影隨形地相伴著你和我。


 


2012年1月7日 星期六

將心比心



 


將心比心


 


一位拄著柺杖的銀髮老人,與他年約三十的兒子,同坐在院子的長凳上。老人舉目看著遠方的晴空,享受著這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兒子則在一旁拿著報紙,讀得津津有味。此時,天上飛來一隻麻雀,停在草皮上跳來跳去,煞是可愛。


老人問兒子:「這是什麼?」


兒子心不在焉地回答:「不就是麻雀嗎?」


「喔!」


幾分鐘後,老人好像忘了方才發生的事情,又問一次:「這是什麼?」


兒子依舊埋首於報紙中,有些不耐地回答: 「麻雀,你剛剛問過了。」


老人望著眼前活蹦亂跳的麻雀,幾分鐘後竟然又問:「這是什麼?」


這次兒子終於生氣了,放下手中的報紙大喊道:「我不是說過,那是麻雀了嗎?你怎麼又忘了呢?」


只見老人望著天空良久,然後從口袋裡,拿出一本老舊日記,對兒子說:「其實,我並沒有忘記。」


兒子有些詫異地接過日記,翻開父親標記的那一頁,上頭的日期,正是兒子三歲那年的某一天。父親寫道:「今天,兒子問了我二十一次:『那是什麼?』而我也回答了他二十一次:『那是麻雀。』」兒子看著泛黃的舊日記,想到方才對待父親如此不耐煩的態度,忍不住紅了眼眶、淚如雨下……。(網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