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

每天多一點點快樂!(新年快樂!)



 


每天多一點點快樂!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開仁.2012/1/21


 


上週遇到一位曾在一行禪師座下習禪的師兄,與他見面的當天,他跟大家分享了許多禪師在法國所指導禪法的善巧,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說禪師每每希望指引現代人獲得快樂,理由是當代的生活步調,似乎遺忘了許多人生純真的快樂,迷失自心的盲目追求,但始終無法真正獲得如童貞般的微笑與快樂。


 


這幾年以來,因遊歷美國的經驗,也深刻讓我明白物質的滿足,內心往往要付出許多無奈的辛酸,一旦追求得手,又提心吊膽地怕它失去,人生無處不是苦啊!也因為這樣,西方的教育非常重視現實苦惱的根除,縱使不同的宗教、差異性的種族都無妨礙彼此的溝通,只要能解決眼前的苦難,他們都願意學習。


 


在西方的教育觀念中,實習(workshop)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意思是說,不管任何理論的說明,若欠缺了實習的訓練,他們將不會引發多深遠的興趣。在一行禪師提倡獲得快樂的方法中,其中一項是要現場每一位的出席者,靜默地在一張白紙上塗鴉,每位學員必須將心牽引至自身五歲時的純真,用五歲孩子的心畫出生命中歡喜的圖案。有的人畫著、畫著,把思緒牽引自童稚的心靈,邊嘻笑、邊開懷地與原本陌生的身邊人比起肢體語言,甚至於把白紙上的塗鴉,跟大家分享內心無比的快樂。最後大家放下了筆桿,彼此手牽著手地表示五歲孩童的滿足…。


 


看著師兄分享著這份喜訊時,彷彿在他的笑容中獲得了一些啟示。什麼啟示呢?我後來的幾天不斷問我自己,這種尋訪過去五歲孩童的快樂做法,真的有效嗎?我靜靜地觀察周遭的人事物,竟然得到的結果是:「每個人的快樂定義並不太一樣」。別人如何找到自己的快樂,我想我們很難真正的了解,但自己怎麼樣的情況才能獲得內心深層的快樂,這必然唯有自己才能曉得。


 


比如說:過去曾為了一個人或一件事,而讓自己處處掛礙,掛礙它的變好與變壞,甚至於要對方活像自己所期望的那幅模樣,自己看得滿意才會生起所謂的快樂。這種期盼隱藏著許多的危機,因為只要對方離開了自己的視線,內心則不自主地惦記著它可能蛻變的無奈,明知這種苦別人是無法體會的無助,但自心還是依舊守候著這份愚癡,伴隨著苦而過生活,請問,這樣的人生怎麼會有快樂呢?


 


其實,我不懂把自己假想為五歲孩童的精神能否持久,但是,夢想把自己從苦難中暫時安置在童心未泯的喜悅下,也不妨說它是當代心理學與佛法相結合的善巧之一吧。我從自身的經驗了知到的,是「心無掛礙,才有快樂」可言。好比說:我對某某人付出了很多,倘若內心時刻都祈求對方在適時有回報的行動,這樣的念頭,這種功利的習氣,將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


 


冷酷無情,看似理性,實是欠缺人生的歷練。熱淚盈眶,看像感性,實是欠缺無常的智慧。如何平衡自己的理性與感性,需要無限的慈悲與智慧,當發現自己掉入感情漩渦,要懂得趕緊抬頭想想當初的發心,背負著同參與長輩們的祝福,如此愚癡地自害害人,值得嗎?相反地,但為自己的生活,只照顧腳根下的土壤,似乎有點遺忘了誰供養我們米飯、提供我們遮風避雨的眾生呢?


 


快樂,要在「心安理得」中尋找,該笑的時候笑,該睡的時候別想太多,體力不支的時刻去躺一躺,這不必矯揉造作的生活,不忘失三寶三學的生命,我想縱使不是經常笑口常開,也算是有真正快樂的人。出家的這些年,自己也不算是個非常快樂的人,但我想經過這一次的啟示,我曉得了讓自己快樂的方式,這種方式很簡單,就是真誠。我對不起你,我願意說抱歉。如果是因為我而讓你不快樂,我更加希望在有生命的一天寄予滿分的補償。


 


過去的一年,讓我看清了自己,其中的一項發現就是:佛學了知的多少,無法比量推知佛法體驗的重量,而唯有從佛學的熏習中,將世尊的開示,當著是感悟人生的借鏡,深具信心地、安忍苦難地把自己的抗壓性提升,不必在意別人的認同與否認,把自心引領到一個真正快樂的世界。也許有人會問:既然每個人的快樂定義不同,那怎麼可以知道自己的快樂絕非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呢?可以的,用因果正見來定位這個基準。


 


過去雖然已成過去,我還是希冀在新年之際,向對不起的每個有情寄上真誠的懺悔,懺悔自己的無明傷害了對方,也祝福有緣的眾生在每個當下的生命,可以尋獲與佛法正見相應的快樂。記得,快樂不一定要用微笑來表示的,但彼此共同的原素,就是真誠。快樂,不應該模仿別人的快樂方式,恆久的快樂,應該從內心去尋找,以因果正見為標準,隨緣自在地莫讓自己遠離三寶與三學的範疇,我想,縱使今生無法了道,未來的生命也不會失去以三寶為歸依處的期盼,而且,真正的快樂也會如影隨形地相伴著你和我。


 


1 則留言:

  1. 祝法師
    新年快樂
    感謝經常分享法語。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