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初期漢譯佛經的新思考〉摘要
──〔荷蘭〕許理和著.顧滿林譯
佛經原文中的某些成份由於多種原因可能會在中國流行而成為中國佛教的能產因素,但原文中其他一些觀念則得不到消化而仍然是異國的東西。一旦涉及到實際的影響和能產性,我們就不得不使用別的衝量標準,比如早期注解、譯經的序言、版本記錄以及經文某些段落中出現的某些觀念;據我們所知,有些觀念是佛經原典中沒有,為了迎合中國讀者纔加上去的。
與此相反,也許有另一種方法能找出一些未必直接但卻是全新的線索,那就是分析這些漢譯佛經形式上的特徵,確定它們在語言、術語和風格上的特色。而本文目的就是純粹以語言學意義上的特點,而把注意力集中到術語和風格上來談。其要討論的問題是,人們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從哪些方而利用這些譯經來獲得對中國最初的佛教活動所依賴的思想和社會背景的了解,而當時佛教在洛陽一帶還祇是不起眼的非主流文化。
其推測早期漢譯佛經有其獨特的語言基礎,這個語言基礎以某種形式反映了公元二世紀中國首都一帶的口語。這種偏離了當時的文學語言的用語很連貫地形成了一個清晰可辨的系統。
仔細研究這些風格和術語上的差異,就有可能辨認出某些譯經者「流派」,再根據目錄編撰和歷史上的一些佐證,按時間順序把他們排列起來,這就使我們能夠把握譯經逐漸漢化、最終形成清晰的中國式的「佛經語言風格」的過程。
由於印度原文的影響,最初的譯者們顯然被動地處在這種外來文化「侵入」的影響之中束手無策,他們可能不懂得文言的規則和風格特徵,即使受過一些傳統文言的訓練,他們也不大可能把它運用到這種與中國傳統文化完全不相同的經文中去。但是,隨後的幾代譯經者逐漸借用了中國文學風格上和結構上的一些特點,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散文中越來越多地運用詩歌化的四言句式,而這種句式是當時世俗文學的主要句式。
作者考察認為佛經術語、風格、結構上逐漸漢化的歷程導致了個性鮮明的漢語表達形式的形成,這種特徵在公元三世紀早期已經定型,換句話說,漢代的佛經漢譯活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開仁.古漢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