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慧.如理作意.正思惟」之討論
問一:
近參考了您之大作《如理作意》,想請教您:「作意」屬於「造業」的階段了嗎(它是屬於「思心所」嗎)?它涉及「作意」係屬「想蘊」?「行蘊」?或?
答一:
沒時間重寫此主題,是一未了的心願也!現依老師所問,簡略回答: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一冊》(p254):「經論所說作意,略有三類意義:一是注意,如作意心所。二、作意是修定時,內心的觀想繫念。三、這裏的作意,是思惟,思考抉擇的意思。平常說,學佛法有四條件:一、親近善友(善知識);二、多聞正法(多多的聽法);三、如理思惟(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就是依法修行大乘經法,經如理思惟,然後依著作止觀的修行,就是一切加行道。」
印順導師《中國禪宗史》(p366):「「作意」為經論常見的名詞。如心所中的「作意」,是動心而使向於境界的心理作用。「如理作意」的作
意,是思惟。修習定慧,如「了相作意」等,是注意於內心所起的境界。一般來說,修定──「繫心一處」,「攝心」,「住心」,都是要「作意」修的。」
* * * * *
1、若是五遍行之中的作意,它只是念頭的注意轉向,按南傳來看,其一:五門(前五識生之前)有一轉向心(阿含就稱為作意),讓心轉向所緣去注意。其二:純意門的轉向即名確定心(阿含就稱為想蘊)。不管是那一門的轉向心---作意心所,都尚未至「造業」的思心所(也就是行蘊(或稱速行),或稱與愛俱思) 的階段,所以第一類作意心所,非造業心。
2、至於導師所言的第二類:修定時內心的觀想繫念,也稱為作意,如大念處經有「不淨作意」(就是我們熟悉的不淨想),這類修定的作意,應該到達了「思心所」或造作禪定業的階段(導師說「注意於內心所起的境界」),因為它相續性很強也很長。
3、第三類的四預流支的如理思惟(如理作意),思惟與抉擇了義教理,可成就思所成慧,這種刻意的專注心,應該也到達了「思心所」或造作正見業的階段,因為它相續性很強也很長。
問二:
(一)另請問:第三類的「如理思惟(如理作意),思惟與抉擇了義教理,可成就思所成慧」,它是不是應該屬於「八正道」的思心所發動的)「正思惟」?若不是,差別在何處?
(二)請問您:雜阿含2經(莊春江的註解)的正思惟(如理作意)若與「八正道」的(思心所發動的)「正思惟」不同,差別在何處?雜阿含2經(如理作意)是否也已經到達「思心所」造作正見業的階段?
※莊春江的註解: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002.htm
答二:
「思慧」、「如理作意」與八正道的「正思惟」,在巴利文是明顯不同的。然而在意義上,不容易清楚辨明三者的差異,像菩提長老在《八正道》一書即在解釋「正思惟」,也將「如理作意」納入來談,如下引述。導師的著作也難找到很確切三者之間差異的說明。(不懂是否有漏失?)不過,在我一直留意的過程中大約的心得是:
(1)八正道的「正思惟」,是有正見前提下而說的內容,因此範圍會受限。
(2)「如理作意」與「外聞他音」二因緣可成就「正見」(相對的,因為形成的因緣不同,正見也就有許多類了)。所以,如帕奧禪師所談的內容,「如理作意」的範圍就非常廣泛,範疇也比八正道的「正思惟」深廣多了。
(3)漢譯的「正思惟」,是否全部必然是「如理作意」,語氣應該稍微嚴謹一點,就是有巴利的對照本的部分,才說明此翻譯的問題。
(4)《雜阿含2經》的如理作意,雷同《雜阿含366經》說:「如是正思惟觀察,得如實無間等起知:有生故有此老死,緣生故有老死。」[1]其對應的《相應部》為:yoniso manasikArA ahu paJJAya abhisamayo...[2]。這裡的如理作意,就是帕奧禪師所言的「高層次的如理作意」,它是「如實知見」生起的近因,也接近我們常看到的「簡擇、極簡擇、周遍尋伺、周遍觀察」的毘缽舍那觀,導師說思慧與修慧的所緣相同,前者無定或不在定中,後者則於定中起觀,又名止觀雙運。
但這裡談的「如理作意」,非僅止於此而已。像《轉法輪經》義淨的譯本每一轉皆有「如理作意」,「高層次的如理作意」,範圍也很廣的。
* * * * *
【資料】
從上文的說明雖則說已稍微表示了「思慧」、「如理作意」或是八正道的「正思惟(sammA saGkappa)」有意義重疊的部分,但彼此也存有微妙的差異。據《成實論》卷2〈17 四諦品〉對八正道的「正思惟」定義如下:
「是慧若從思生,名正思惟;以正思惟,斷諸不善,修集諸善,發行精進,從此漸次,出家受戒,得三道分:正語、正業、正命。」(T32, p. 251c 18-21)
由上得知,正思惟的工作重點在於斷惡修善,以正語、業及命──戒行,為行善的開端。至於正念與定,則為後之項目。
菩提長老曾說:如理作理被注解作「作為正確方法的注意、在正確道路上的注意」。它被解釋作「與真理相符的心之轉向、思惟或專注」,也就是,注意無常為無常等等,……如理作意是解脫輪迴的根本原因,因為它會導向八聖道的修習。[3]
此外,菩提長老在八正道的開示中,亦將如理作意的意義納入正思惟(sammA saGkappa; right intention)的內容中,如說:要改變認知,需要的是所謂的「如理作意」。就像認知會影響思想,同樣地,思想也會影響認知。我們一般的認知,帶有「非理作意」的成份。我們通常只看事情的表面,從眼前的利益與需要來看事情,很少深入事情的根本或去探究其長遠的後果。要改正這些,需要如理作意——看到我們行為背後的意涵,探索它們的後果,評估我們的目的之價值何在。在探究時,我們關心的,不應是什麼是快樂,而應是什麼是真實。我們必須準備好且願意去發現真相,即便要以失去舒適為代價。這是因為,真正的安穩總是與真相在同一邊,而非與舒適同一邊。[4]
帕奧禪師:
「視諸行法為無常、苦、無我、不淨是觀禪的如理作意,這是高層次的如理作意。也有一些較低層次的如理作意,例如佈施、持戒與止禪的如理作意。相信業力果報也擁有如理作意。」[5]
「在這裡,我要解釋如理作意(明智的注意)與不如理作意。當禪修者修行安般念時,若專注於自然呼吸的氣息,則他的作意是如理作意。當取相或似相生起時,若禪修者專注於它們,則他的作意也是如理作意。在觀禪中,若禪修者見到:「這是色」、「這是名」、「這是因」、「這是果」、「這是無常」、「這是苦」、「這是無我」,則他的作意是如理作意。然而,如果他見到:「這是男人、女人、兒子、女兒、父親、母親、天神、梵天、動物等。」那麼他的作意是不如理作意。一般而言,我們可以說:因為如理作意而使善法生起;因為不如理作意而使不善法生起。禪修之時,如果不如理作意生起,則五蓋或煩惱也必然會生起。它們是不善法,這些不善法會削弱定力或造成定力掉落與退失。」[6]
「《阿毘達摩》中說,若無作意則心路過程不能產生;若無作意則沒有任何對象能在心中現起。……事實上是他們先有作意然後對象才出現於心中,然而因為作意太迅速,致使他們誤以為對象自動生起。」[7]
「然而多數禪修者不了解作意,唯有修行到名業處時他們才能了解作意。」[8]
「藉著『正念』與『正知』來說明適合於一切情況的修行方法,因為透過這兩種素質的力量,禪修者得以守護禪修的目標以及保持不間斷的如理作意。」[9]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第五章,第二節,第三項:
《中部》《根本法門經》中,是分為四類的(南傳9,1-6):
依這部經說,
◎凡夫是於法起想,依想而起思惟。
◎有學沒有取相想,所以能知,但還有思惟。
◎阿羅漢與如來,如實知一切法,不但不起想,也不依思惟而知。阿羅漢與如來,是真能知一切法的。
在認識上,分別了凡夫、有學、無學聖者的差別。
(開仁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