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趨圓滿三善根的人菩薩行(之四)
釋開仁
四、無貪善根與三昧的關係
(一)成就無量三昧
若約圓滿三善根的角度,導師曾說:
《佛法概論》:「無貪即三昧。」
《成佛之道》:「不貪欲而成無量三摩地。」
這裡所講的不貪,所成就的功德就是(無量)三昧。若約佛法論說的愛見二煩惱來說,三昧對應的即是愛煩惱,如《大智度論》卷41所言:「行不貪善根故,愛等諸結使衰薄,深入禪定」。在菩薩的修學階段中,初學菩薩雖未離欲,然可行十善門,確保人間正行,而以淨戒來此界履行菩薩道;若菩薩能離欲得四禪,乃至四無色定,也是衰薄愛等諸結使的定學修習,理應相合於圓滿無量三摩地的無貪善根才對。
不過,熟悉導師著作的人必然知道,導師在某些著作中表示了不修深禪定──尤其滅盡定,因為這與般若的修習會有所障礙,而且易著禪定功德而取證聲聞實際,乃至無方便而隨禪生到天界,無法繼續完成任重道遠的菩提大道。為此,筆者扼要說明一下對導師著作的理解,今先闡述菩薩不是不修禪定,而是因為要契合無上菩提的大願,所以對禪定的方法在初學的階段應有所選擇──應與大乘精神相呼應者為對象,否則一旦沈迷於定樂,就無法再前進了。接著,即藉由導師著作中所闡發的空三昧與慈三昧,略為概述其與菩薩思想的密切性。
1、多修空三昧
導師曾說大乘的三昧,並非完全相同於聲聞法中的定學,因為像三三昧(或稱三三摩地)或四種三昧,是觀慧成就的三昧,性質屬於定慧綜合的方便,於未成就時名三昧(而倘若未能斷除執著,也有可能受生於三昧相應的天報),成就時轉名解脫門。如《大智度論》卷20說:
是三種智慧,若不住定中,則是狂慧,多墮邪疑,無所能作;若住定中,則能破諸煩惱,得諸法實相。…復次,諸禪定中無此三法,不名為三昧。…以是故,三解脫門,佛說名為三昧。
論主繼續說:此三三昧,在十一地──六地(四根本禪及未到定地、靜慮中間)、三無色、欲界及有頂地。若有漏者,繫在十一地;無漏者,不繫。所以,現在姑且把它放在這裡來談。
導師在《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乙書總結其人菩薩行的三心修習時,末端引述:「釋尊在(《中阿含》)經中說:『阿難!我多行空』。《瑜伽師地論》解說為:『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乘經的多明一切法空,即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修菩薩行成佛的大方便!」
這裡所謂的「空住」,應該就是「空三昧」。這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7所說的重點:
須菩提!若菩薩具足觀空,本已生心,但觀空,而不證空,我當學空。今是學時,非是證時,不深攝心繫於緣中。…菩薩緣一切眾生,繫心慈三昧,過諸結使,及助結使法,過諸魔及助魔者,過聲聞、辟支佛地,住空三昧而不盡漏。…菩薩行空解脫門,而不證無相,亦不墮有相。…行空,學空;行無相,學無相;行無作,學無作。未具足諸佛法,而不墮空、無相、無作。…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方便所護故,不證第一實際,為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故,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乃證第一實際。
此段經文亦曾為導師多次引用,並且還歸納出兩項要點:一是方便力,就是菩薩不願證空的願力,這願力決定了菩薩不深入禪定。二是悲願不捨眾生。這樣的悲願──方便(應含有空慧、禪定與大悲的綜合內容)所護,顯示與二乘的不同,也守護著菩薩不令其取證實際而墮落二乘地。
此空三昧在《大智度論》卷20分別為兩類:一、聲聞法的定義為「觀諸法無我、我所,空,諸法從因緣和合生,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是名空門。」此同於《雜阿含.567經》。二、大乘法的定義為「有二種空義觀一切法空,所謂眾生空、法空。」
大乘法的三三昧,對於分別為三種的說明如下:「是三解脫門,摩訶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緣故,說有三種:觀諸法空是名空;於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
論主清楚地說明,若修習空三昧不會取著是諸法空相,即轉名無相;又若於無相中不生戲論,即轉名無作。所欲透露的是,有善巧智慧的行者,以空三昧即可直入三解脫門。當然,以共三乘法的教說來看,此時所證就是涅槃。然以大乘的深義來說,法空性是大乘不共的,正如《大智度論》卷20說:「摩訶衍義中:是三解脫門,緣諸法實相。以是三解脫門,觀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涅槃空、無相、無作,世間亦如是。」
空三昧是觀空的主要方法,若按上述《小品般若經》卷7的經文來說,這是菩薩行道臨近證空──三解脫門的方便,是重於智慧善根或學般若的內容。仰仗悲願所成的般若空慧,實是修學三三昧的階段,未至無生忍位,不能過分的攝心而入深定,若從《大智度論》卷76來說,乃明初入者才不深攝心繫於「空三昧」的所緣中,深入者(定慧均等的無生忍位)就不必擔心了。所以,導師才會說:「大乘經以為:菩薩如悲願不足而入滅定,是會證小果的;如悲願具足,那就是證入如如法性的深定了。」
然而,若就世尊多修空住為範例,也許菩薩行者發心的起始即可把此類三昧的修法當著是學習止觀的方法了。
2、繫心慈三昧
另外,導師在《成佛之道》的五乘共法中,在抉擇三福業時,提及菩薩在戒行的基礎上,若想修定,應修四無量定,因為這與利益眾生的出世大乘法,有著密接相通的地方;並且特別交代,「高深的天法(禪定),還是不修為妙。恐怕願力不敵業力,為業力所牽而上生天國,這就落於八難之中,成為學佛的大障礙了。」言下之意,也表達了不太高深的定法,或與利生有關係的定法,還是可以學習的。
其實,菩薩所修的三摩地,除了效法世尊多修空住的方便之外,上述《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7之中,還特別點到說:「菩薩緣一切眾生,繫心慈三昧,過諸結使,及助結使法,過諸魔及助魔者,過聲聞、辟支佛地,住空三昧而不盡漏。」
由此看來,菩薩的三摩地,慈三昧或稱四無量定,亦佔有一席之地。當然,完整的說應如《大智度論》卷56所言:
未離欲,即是未得禪定的菩薩,此階段像五乘共法中的初學菩薩,不急於修定,先集聚及行踐十善道,開啟三善道門──先遮斷三惡道及天人貧、諸災患等,並養成自利與利他的習慣。
已離欲,即是已得禪定的菩薩,此階段像三乘共法中的菩薩,見五欲及身苦過患,而修色無色禪定。再者,論中還說有「以本願故,起四無量心」的定法,這不僅屬於定法的一類,也與菩薩的本願(不忍眾生苦的大慈悲心)相合。換個角度來說,若照導師提示初學菩薩對三福業的抉擇來看,戒是最根本保住人身的條件,而倘若想修定,就可以四無量心為入門,其中的理由,當然就是與菩薩的本願相合的緣故了。當然,假如已有堅定菩提心者,繼續修色無色禪定,就不必擔心會落入獨善其身之窠臼。菩薩為圓滿六波羅蜜,禪定能治亂心,不可能會省略的,只是什麼階段該修那些定法,成為菩薩行者應關注的課題才是。
筆者以為,若據已離欲得禪定的菩薩內容來看,相當吻合《大智度論》卷94所詮的菩薩「性地」階位,當然,對於未離欲或未得禪定的菩薩,或許就雷同於乾慧地的菩薩階段了。於此筆者簡單歸納上述兩類三昧與三善根之關係:
需要補充慈三昧的特質就是,若按《大智度論》對四無量心的內容來審核,此三昧可通於慈悲與般若,曾有論究,今不贅述。
(二)未至菩提座前不現入滅定
導師在說明「觀空不證空」的初期大乘菩薩特質時,曾說過:「大乘法中,菩薩觀空而不證實際,當然是由於智慧深,悲願切(還有佛力加持),而最原始的見解,還有『不深攝心繫於緣中』;不深入禪定,因為入深定是要墮二乘、證實際的。所以《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說:彌勒『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被稱為菩薩的持經譬喻師法救也說:『菩薩雖伏我見,不怖邊際滅,不起深坑想,而欲廣修般羅若故,於滅盡定心不樂入,勿令般若有斷有礙』。」
所謂「不深攝心繫於緣中」或「不深入禪定」,若按《大智度論》卷76來說,「初入時,為不能自出故〔*不專心攝念入禪,繫在空緣中〕;若深入者,入已深,知空亦空,不令心在餘事,故言不亂。」言下之意,就是擔心初學著迷於定境而鼓勵菩薩「不專心攝念入禪」,因為未登不退轉地的菩薩,隨時有墮落或取證二乘果的可能性,為了守護這顆菩提心,在無生忍位之前,對於滅盡定應該採取保留態度。相對的,若已達深入者,或言定慧等持的無生忍境地者,則已超過二乘地、魔事等,似乎就可排除此類顧慮了。然而,若檢視《大智度論》卷42所說:
菩薩若已修得無相三昧,有辦法做得到「於一切法不取相而不入滅定」,理由就是「以空故無所住」的緣故。換句話說,得三解脫門,或無生忍的菩薩,雖言不會再耽溺於深定的境界,但從引文來看,此處的菩薩已有「於一切法不取相」的能力,但還是「不入滅定」。關於此,《大般若經》有段文值得深思:
佛告舍利子言:「諸菩薩摩訶薩怖墮聲聞及獨覺地故,不現入滅受想定,勿著此定寂滅安樂,便欣證入阿羅漢果或獨覺果入般涅槃。諸菩薩摩訶薩觀如是義,雖能現入滅受想定而不現入。」
世尊告滿慈子:「菩薩亦得滅受想定,謂於此定已得自在但不現入。所以者何?如來不許諸菩薩眾現入此定,勿由現入退墮聲聞或獨覺地。…雖不現入滅受想定,而於此定已得自在,由自在故亦名為得。…非諸菩薩常不現入滅受想定,乃至未坐妙菩提座,諸佛世尊不許現入;若時得坐妙菩提座,諸佛世尊亦許現入。…」
由此說明,約略可分為兩個階段:一者未得無生忍的菩薩,佛提醒勿由此定而墮二乘地。二者縱使已得無生忍,佛還是不許菩薩現入此定,然菩薩是能入而不入,時至菩薩坐菩提座,永害一切虛妄相等,方可入滅受想定,證無上正等菩提轉法輪,利樂有情。
由上述的要義可明白,三摩地對菩薩而言,還是有其獨特的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