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全新的《佛法概論》講義!



 


 


大家好!



釋開仁編《佛法概論》2009.9~2010.6(講義),


PDF 已放在 http://issuu.com/yinshun-edu


issuu 有不錯的使用者介面,


歡迎大家上網閱讀或下載。


 


此書講解的語音檔案,


已掛在台北慧日講堂的網站上,


http://video.lwdh.org.tw/html/ffgl/ffgl.html


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分享之,歡喜之。


 


【《佛法概論》簡介】:


阿含經是原始佛教結集的經典之一,其內容不囿於解脫道,實亦蘊藏著菩薩道的精髓,印順導師希望能刺透兩邊,讓佛法能取得新的方便適應而發揚起來!


你我都可以做到



 


你我都可以做到


釋開仁.2010/6/23


 


    前天在讀經時,看到了一則讓我動容的經文,世尊對弟子說:「人可以斷除不善!若不可能做到,我不會要求你們去做。…人可以增長善!若不可能做到,我不會要求你們去做。」(增支部,219


    這其實與「勿以惡小而為之,莫為小善而不為」的涵義相近,只是多了你我都可以做到的鼓動力量。為什麼這些任務要我來做,共住共事者,應該要有共識才對…。世間分別有你我他,就有彼此不同的角色,誰又才可稱得上是公正無私呢?吃了些虧,內心有沒有讓忍辱的心量拓展,還是緊記著這個虧,等待機會向別人討還的一天呢?有時份內的工作完成了,順手幫忙一下別人,真的也算是吃虧嗎?


    經常自心當被煩惱戰勝後,都會難過自己敵不過它,感慨「是日已過,命亦隨減」的燃眉之急。當我讀到這段經文時,明白了世尊以身作則的說法,也體會了原來這世上不只有我一人有敵不過煩惱的無奈。


    無始的無明,確實不放過我們每一個閃過的念頭,它將不同面貌的子弟兵,遣使進入我們的認知上,讓心念上填滿了色彩,錯覺自己光亮無比。實際上,極少人真確的認識到無明的可怕,它可讓你我醉心於自己的價值觀上,卻遠離了正覺而不自知,它緊緊的抱著你我的雙腿,伴隨它在這古老的輪迴中,往返不息。


    世尊告訴我們的教理,如指指月,指示方向的任務完成,等待的只有眾生的啟航意願而已。「若不可能做到,我不會要求你們去做。」這句話我相信,不管是誰,讀過了,就該深刻的反省自己:「我應該也可以做得到。」一次一次的氣餒,重複又重複的傷害,在無量的生死流轉來看,這一刻的考驗,都不過是短暫而不實在的,從那裡跌倒,就再度的就地爬起來。


    一年一歲的時間,如月曆般慢慢地減少,雖然說隨俗或隨順眾生的樂欲來說法,才有務實的效用,然而,我們知道了修行這條路,為什麼還不開始啟步呢?三藏記載的聖人,並非神話,更不是什麼觸感不到的秘密;正覺的生命,要由自信心為始,要深信三寶的吉祥與真實,要踏實地履行通往正覺的道路──八正道。這是一條你我都可以走完的路,你說對嗎?


    「一日之計在於晨」,雖則說每天可有訴之不盡的祝福,但假如你想聽聽一些比較特別的法語,就把這句世尊的開示背誦下來,分秒憶念吧。我想,這必定會給你我帶來不只有快樂的體會,更自在以及清淨無惱的人生,將是你我很快就可以印證的事實也!


 


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慈悲懺悔.無我自在



 


慈悲懺悔.無我自在


 


 


    在佛教的術語當中,少有應用「寬恕」這兩個字,因創始人釋迦牟尼佛陀從不以教主自居,也不認為芸芸眾生永遠都迷茫不悟,只要悟入真理,透視生命的一切──無有常性、無有我性,那麼不論是誰都可以被尊稱為覺者。縱使在迷途中的眾生,僅管很期待佛陀寬恕他們的所做所為,可是,慈悲的佛陀不斷提醒眾生,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不必要奢望有誰可為自己做代罪羔羊。


 


教誨眾生,由迷至覺


 


    佛陀的教誨不會很複雜,難就難在眾生自己的煩惱,不過,只要瞭解生命的生滅剎那,應該就不會永遠迷戀在這五光十色的紅塵中。雖然佛陀非常理性地告訴眾生要學習自覺醒,然則依舊萬分地悲懷垂憐眾生,因為這是以己度他情,或稱為自通之法的自覺,沒有絲毫自我的膨脹,僅存冷眼而熱腸地慈視眾生的迷與悟。


    在世學的價值觀之中,其實也懂了「人之聰明才智,多不用來責己,多用於責人;不用於己所長,多用於護所短」的道理,那更何況佛陀徹悟人生的大覺法海呢?佛陀不排斥引入覺悟的言語施設,縱使世間人需要應用「寬恕」來建構社會和平文化的通途,佛陀同樣地也會欣然隨喜,因為覺者常有「世間與我諍,我不與世間諍」的勘忍力,當然,這又非孤芳自賞的我慢在作祟,實是由於眾生內在擁有無限的潛能有待發掘,若有正確的方法並適度給予啟發,才能在提升凡夫的迷性,繼而令之趨近聖人的覺性。


 


寬恕與慈悲


 


    在佛教的教義詮釋中,與寬恕最相關的用語就是慈悲。就猶如佛陀曾說「以怨報怨,終無止息」的訓勉。這類話題以現代新新人類的觀感來評鑑,也許偏有消極的面向居多;但是,就修行的體證來說,「怨恨只有透過不記仇、不懷怒才能被克服。」並且應該要清楚「我們不需要打擊別人,反而要征服我們自己的心,耐心地忍,並且抵抗我們所有的情緒。」這是泰國著名的阿姜查禪師於生前所作的開示。這表現佛教的什麼涵養呢?簡單說即是「無諍」,無諍不是消極地躲避正視問題,反而是積極地調伏自心。


    佛教在當代的教育方法中,曾流傳過「除了他之外」這麼一則故事。


一位農夫請和尚為他死去的妻子誦經、祈福。結束後,農夫問:「你想我太太會因此而受益嗎?」


「不只你太太,」和尚回答說:「所有有知覺的生命都會因而獲益。」


「如果所有的生命都能受益,」農夫說:「那我虛弱的妻子可能會被欺負,搶走該屬於她的好處,你只為她一個人誦經就好了。」


「但佛教徒的願望就是為所有的生物祈福啊!」和尚解釋。


「這樣說是沒有錯啦!」農夫最後說:「可是,能不能有一個例外?有一個鄰居對我既粗暴又吝嗇,只要把他從所有有知覺的生物之中剔除就好了。」


    上述的故事勾勒出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私,同時也巧妙地描繪出佛教本具無緣大慈的德性。當然,假如置疑誦經是否就一定能為人祈福、消災、超度的話,則並非我引喻說明平等慈悲的用意了。


 


佛法大智與世間俗智


 


    其次,禪宗也相傳一則「排除異己」的感人故事。


某位禪師隱居靈修時,各地的弟子皆踴躍前來參加,在這群人中,有一個人因偷竊被抓到,眾人將此事報告禪師,希望將這竊賊驅逐出去。但禪師恍若未聞。


不久,這人又因相同罪行被抓,這使得大家非常憤怒,他們草擬了一份請願書,要求趕走這名小偷。


看完請願書,禪師召集眾人到他面前,「你們都是聰明人,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如果你們願意,可以到任何地方去研修。但這個可憐的人已經無法明辨是非,若是我放棄了他,那誰來教他呢?即使你們都離開了,我仍然會留他。」


竊賊的眼淚如雨般滑落,偷竊的欲望也隨風而逝。


    這故事曾給了我莫大的啟發,因為其中不但表現出佛教的慈悲思想,更兼備了無我的智慧精神。怎麼說呢?第一,在凡夫的心性中,誰能免除性惡的無明呢?在尚未完全淨化自心以前,誰都有可能受之左右。第二,雖然說某些得宜的處罰,可以教訓一些壞習慣,但這種判決誰又敢果斷地說「完全沒有後遺症」呢?第三,假如在眾人面前給予棒喝,能獲得預期的效果,那還好;但如果對方因此而埋下仇怨,難道這就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嗎?第四,在世俗一般的是非價值觀之下,誰能保證自己親眼所見的,就十分肯定或絕對無誤呢?


所以,我以為,這位悲智兼具的禪師,運用了微妙的對話,作了幾方面的教育示範。第一,讓大眾清楚在判斷行為的對錯時,應該也要留意到犯罪者的感受。第二,在根深蒂固的凡俗價值觀之中,是否除了「排除異己」的選擇之外,就別無其他更理想的辦法呢?第三,佛教在詮釋善惡因果的必然性時,應該也可以與慈悲無我的精神同時說明。第四,取一捨一的抉擇,難道佛法也無法超越這種世俗的遊戲規則嗎?


其實,這則故事讓我看見人性──排除異己,也明白了世間的俗智無法與佛法的大悲大智相比。在這位禪師的對話之中,我們可以領會到:如何讓一個人從錯誤中獲得改過的機會;更重要的應該是,禪師表達了佛法無我的思想,對信徒沒有占有欲,有的就僅存教誨──建立善惡因果觀念。另一方面,這個人的偷竊行為,假如也屬於罪不可赦的話,那這群心存排除異己的信眾,滿懷正義的舉動,又豈有任何修養可論呢?在這裡,我明白了善觀因緣的重要性,同時也體會到,於對錯之間假如懷有深邃的慈悲與智慧,往往能作出非常感人的判斷與作為,展現佛陀那般從無我而自然流露的無盡悲愍。


 


教化之途,懺悔之法


 


佛教用無我的慈悲來顯現寬恕的厚德,因為這不但讓人多了一些改善的機緣外,而且也實踐了教育的功能。佛陀在經典中,曾有教化羅睺羅的故事。


羅睺羅,是佛陀未出家前的孩子,當佛陀成佛後度了他出家學道。然則因年幼而不懂事,經常於客人來訪時,明明佛陀在卻假說不在,不在卻假說在。當這些人稟報佛陀後,佛陀就藉故請羅睺羅用澡盤取水來幫忙洗足。


在洗足後,佛陀對他說:「請將澡盤覆蓋在地上。」爾後再說:「請用水注進去。」後又問道:「水能灌進澡盤嗎?」


羅睺羅答說:「無法倒進去。」


於是,佛陀就應機說法:「沒有慚愧心的人,讓妄語覆蓋心性,也因此而讓正法無法進入到內心去。」


    這故事雖然很短,卻也顯示出慈悲或寬恕眾生的過失,同步可以進行的還有教育的意義。以一個被無智的價值觀覆蓋的世間人來說,對與錯應該獲得應有的獎與懲;但從佛教的角度來看,能善巧地誘發眾生潛在的善性──發見自己的錯失,才能有效地,或是徹底地將之連根拔起。否則壓抑性的口服心不服,終究難以達至教育的效益。在眾生我執的自尊心中,被人寬恕,不見得就一定當下可以重生,這必須懷著無限的慈悲或寬恕為出發,才能見到眾生的盲點所在,才能具體地對症下藥,令之向上向善向光明而前進。


    其實,在佛教的修持方法中,與寬恕有關的學理,還有「懺悔」一法。如印順法師曾說:


懺,是梵語kSama──懺摩的音略,意義為容忍。如有了過失,請求對方(個人或團體)容忍、寬恕,是懺的本義。悔是deZanA的意譯,直譯為「說」:犯了過失,應該向對方承認過失;不只是認錯,要明白說出自己所犯的罪過,這才是「悔」了。


 


包容轉化,圓滿人間清淨


 


    佛陀成佛後發現,眾生之所以會輪迴,根源在於煩惱,有了煩惱,就不得不造業、受報。而要終止這生死的根本,除了建立正確的知見外,別無他法。因為有了正見,就懂得因緣果報,明曉在瞬息萬變的身心當中,無有常性可得,也沒有我性可得。基於此,身口意的行為應以正直不諂曲為原則,表裡一致,光明磊落。


不過,就世間人過往的習氣來說,大部分還是需要依靠團體,或大眾的力量才能有效地導正自己如海般深的壞習氣。畢竟要在為大眾的付出中,才會見到內心深處的私欲;要在無我的陶冶下,才能擊碎那以自我為中心的誑妄。也因為這樣,修行者必然要面對懺悔後的重生,諸如在對方的容忍與寬恕中,在承認過失、許下承諾不再重犯的體會中,領悟無我智慧的自在,同時也才能瞭解獲得寬恕,或者是寬恕別人,實是另一類慈悲的展現。給人重生的機會,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擁有判決對錯的權力,而是說明了因為自己與法相應的修養,包容與轉化了煩惱的敵意,也訓練出又一位朝向聖性前進的眾生了。


 


   佛教提倡和平絕非只是口號,因為在其所有的教理當中,處處都存有寬大仁恕或大悲大智的精神,而且希望建立的不是個人的偉業,實是全人類的淨化。真正的和平應由心開始,因為心淨會影響眾生的清淨,由一人而影響多人,逐漸地才能圓滿人間一切的清淨。


 


 


(釋開仁:曾刊於《人籟論辨月刊》第四十六期,頁36-3920082月)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您要「六個蘋果」還是「六種水果」?



 


 


您要「六個蘋果」還是「六種水果」?


 


 


    今早打開信箱時,發現昨晚有位法友寫了封標題為「分享」的信件給我,但因我昨晚入睡前看到法頂禪師的一段話──「不要過度依賴現代文明的工具。找個晚上把電視關掉,不用電燈;點燃一根蠟燭,即使不在山中,我們也能間接體會到山中的幽靜。」──所以即便息掉電腦而在走廊上經行四十五分鐘,讓自心專注於幽靜的氛團之中…。


這函件中寫著:


 


*    *    *


 


師父慈鑑:


 


當你擁有六個蘋果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它們都吃掉,因為你把六個蘋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個蘋果,只吃到了一種味道,那就是蘋果的味道。


如果你把六個蘋果中的五個拿出來給別人吃,儘管表面上你丟了五個蘋果,但實際上你卻得到了其他五個人的友情和好感。以後你還能得到更多,當別人有了別的水果的時候,也一定會和你分享,你會從這個人手裡拿到一個橘子,那個人手裡拿到一個梨,最後你可能就得到了六種不同的水果,六種不同的味道,六種不同的顏色,六個人的友誼。
   
要鍛鍊出寬闊的心靈,不要任何事都有『我』。人生無常,不論何時何地,都要泰然面對終點。最重要的是,要做個清醒的人,不要迷茫。


 


我一直訓鍊自己要有與人分享的廣大心,也許是刻意的栽培,「我」還是會經常作祟。我自己最清楚也經常難過被境所轉,但未到「破我執」的時刻,這樣的苦,勢必永遠緊緊追著我,還好有您們隨時指點一二,讓我還有機會照見「我執」的窘態。


 


*    *    *


 


    閱畢這封「分享」,我簡覆如下:


 


仁者您好!


 


這樣的體會很好,也很棒。但因果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眼前現象,它無有形色,錯綜複雜,然卻深刻的在我們的生命流過,惟有安忍無我之中,等待因緣。或許到了雙眼蓋上還見不到回饋,但深信三寶的真實,眾生皆有開啟智慧的可能,一切的一切,已不那般重要了。共勉之。


 


*    *    *


 


後記:


 


猶記得曾寫過一篇篇名為「分享」的拙文,末端期許:


要是有人開始以至誠的熱心去溫暖身旁的人,抑或積極地讓內心深處透進了幾許陽光,使身旁的人皆能重新感受生命的莊嚴,那「世界和平」、「讓愛環繞世界」、「用愛把世界連起來」等不勝枚舉的漂亮口號,或許會早日獲得實現與瀕臨。


    所以,我不禁要問:『您要「六個蘋果」,還是「六種水果」的滋味呢?』人的心害怕失去、顧慮太多,往往許多可以與人「分享」的機會都讓它輕易流逝,試問!我們擁有幾個明天?


    想到這,人應該莫作繭自縛,理應如花朵一樣,把與生俱來的香氣與光彩,透過奮力綻放的勇氣,在短暫的生命之中,自香香人。亦如鳥兒那般,將那清脆的聲音,點綴大地的寂靜。


    您看!您看!原來幽靜的生活,感悟生命的湧泉,可以掏之不盡哦…。


 


釋開仁 寫於端午節午休之後,2010/6/16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請給我一個「平安」的祝福!



 


請給我一個「平安」的祝福!


 


(釋開仁 寫於端午節前夕,2010/6/15


 


    自八八水災至今,已習慣住在這小山上的精舍。內心歡喜那日落後的夜鷹「吱、吱」的叫聲,牠默默地為夜深人靜的山上點綴了音樂,除了大雨之外,每天幾乎都有這聲音陪伴至天明。當然,貓頭鷹、小昆蟲等的聲音也是少不了的,只是怎麼也無法與夜鷹脆亮的聲音相匹比。每趟外出的任務完成,重投六龜鳥語花香的山中,我是相當容易進入佳境的。


 


    上週五晚上,把台北慧日講堂一年的課程,圓滿結束了。好多位菩薩跟我透露,非常希望師父能繼續為我們上課…。其實,我並不清楚我說的那些話,讓他們覺得師父的課與眾不同,但從他們的眼神得知,求法若渴的成語,非常適合用來形容他們的心境。內心雖則說對於卸下四年來的台北任務,深感該是時候休息一下了,然而,對於台北法友的程度與熱忱,真的給了我很深的印象,只能說離開不是往生,只是等候下一段因緣聚成的到來而已,這有什麼好感傷的呢?


 


我在課堂上經常說:「大家能放寒暑假,可以好好的放鬆一下,應該好好珍惜。因為,您們有假期,師父卻沒有,往往趁寒暑假之際,不是到老遠的美國,就是返家鄉馬來西亞去弘法。」或許有些人聽來內心很是不忍,但我確實是這樣走過來的。


 


    去年2009年當我在舊金山弘法結束後,坐上載我去機場的車時,送我的法友依舊珍惜見面的機緣,問個不停。雖然相談歡喜,但總有下車的時刻,於是我們下了車,前往登機大廳走去,就在這時候,這位法友說話的語氣突然變的有點沈重,懇切地跟我說道:「師父您回到台灣後,記得要去檢查一下……。因為我曾經也有過這種情況。」當然地,我還是相當灑脫地跟他揮手告別,獨立踏上候機室。老實說,當在候機室漫長的獨處時間之中,我內心對於他的建議,遲遲揮之不去,也可說自那天開始,當面對鏡子時,總會讓我萌生懷疑…。在因緣的成熟下,我檢查了一下身體,結果是一切安然無恙,但那個狀況還是老樣子。


 


    不管有沒有為自己做過這類檢查,自心對於「法的樂欲」,熱忱的程度跟當初剛來福嚴求學時刻差不多,滿懷所有的就是赤子之心,不同之處只是人有點老了。此事當對知道的人交代過去,一切恢復平常,除了生活作息需要幫忙的任務之外,其他的時間,我很少輕易讓它悄悄從指縫流失,因為我始終以為:「我不知道何時我會停止呼吸。」


 


    假如我沒有出來跟眾生結法緣(授課),其實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曾用心付出的精神與體力,到底有什麼回饋。不過,古德言「為學日增,為道日損」,該是對自心珍貴的提示才對,否則,我怎麼可能可以忍受人家在輕鬆,而自己卻埋首苦讀的時光呢?當然地,除了佛法有挖之不空的寶藏之外,更幸運的應該是眾生給予我種種的回應,讓我對三寶的真實更具信心,對付出更無怨無悔。


 


    說真的,其實我好想靜靜地自己多讀點書,多盤腿靜坐。可是,一旦讓我想到「台灣的因緣總有結束的一天時」,我實是無法讓自己太多空閒,也許這是因緣要我如蠟燭一般,盡全力地散發自心所有的精力吧。


 


    打從1996年來台至今,我已遺忘自己到底有幾次華人的節慶剛好有在家鄉度過的,剛開始是彼此都有些懷念,日子久了,懷念也就淡了。明天是端午節,我依然在山上準備這週末的課程內容,下週即必須積極準備暑假的美國之行了。


 


    我不懂我有什麼話可以打動人的心,也不想知道自己還有多少的生命可以如此的善用,如果說祈願有效,就請認識的每位眾生,給我一個「平安」的祝福,讓我把身心的所有,奉獻給一切的一切。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靜止的流水



靜止的流水


 


開仁( 2010/6/8 )


 


泰國的阿姜查西亞多,


有本開示錄的名稱為「靜止的流水」。


 


一直以來,這句銘文不曾遠離自心,


為什麼呢?


 


這與中國禪宗的「橋流水不流」,


感覺所呈現的啟示似乎有點不同?


不過,


我比較相應「靜止的流水」,


是因為這是八正道的體會。


 


正見所見的內涵,核心在於緣起無我,


既然緣生緣滅,必然無法跳脫:


「無有常性,無有我性,以及無有生滅性。」


然而,這理論不是背熟後即能換取覺悟的,


它需要透過身心,也就是名色法的觀照,才具有深義。


難道花開花謝不算無常,天搖地動不能表示無有任何的主宰嗎?


我沒有說不是。


但,它對薩迦耶我,可能不一定有直接意義。


我,或稱我見,或稱薩迦耶我,統統都是我。


這我,雖會執取外在的一切為我所,


然而,它不曾半步離開的抱負──


實是這五蘊假合的補特伽羅我。


換言之,在身心和合的當體,


錯覺此是我所有的全部,


一旦受到傷害或威脅,


自他的敵意便不自覺的豎立。


假如說能在身心蘊素的和合中,


了解它不過是相續的種種原素,


不管是物質或是精神,


它不會單獨的可以自主,


離開這因緣,它不過是組合與消散過程中在推移而已。


試問,這中間所見的、聽的、嘗的、嗅的、觸的…


有那麼值得讓您抱持不放嗎?


克實來說,


不管您願不願意,它總有一天會遠離您。


到此,實還不難理解。


更深刻者,應是觀念上既然已可看清這種種現象,


但老病死的劇變,為何依舊會把我人中上百萬支箭,


還不停止呢?


因為,「我」還在的緣故。


就有中箭的錯覺,這非外來的箭,是自心的箭才對。


那麼請問我們該如何由理論轉換成承受的堪能力呢?


這要有一些定力、覺照力,以及精進力,才行。


只要您在一個所緣上,比方說苦受,


停下念頭來注視著它,您會發現,直覺來的苦受,


它也是斷斷續續的,而且它不會一直保持同等程度的苦受,


這並非去品嚐它的滋味,是了知它,


其實不需要躲避它,更不必討厭它。


它現起時,有可能會將原本鎖緊在呼吸上的心,


給拉扯過去,這不須呵責它,要警覺的是:


如果它的感受強烈過呼吸的所緣,


那有兩種做法,一是提升呼吸的專注力,


二是暫時放下呼吸去跟它打聲招呼。


為何要這樣觀察,因為若不處理它,


很快的,您會發由身體的苦,立即轉變成心苦,


原本一隻蚊子的痛,會演變成骨痛熱症(登革熱),


也許只要幾剎那,您就張開雙眼去看個究竟了。


其實,回到上述所謂心的感受極為迅速那一幕,


您會發現,有「我」的心,


超會矇騙我們的理智,它可以把芝麻變成須彌,


可以把須臾不定的法,讓您覺得它永遠存在,


所以,我們不容易克服有「我」的心。


那該怎麼樣呢?


若在盤腿之前有過堅決的緣起正見,


理應用正直見,透過蘊素的分析,


以及定心的忍耐,當然也不可少了持續的精進力,


慢慢地您會發現,苦受它並不可怕,


至少它不會讓我死在此座。


因而,擁有我不可得的正見,


自然可做得到我所關聯的法,統統都不可得,


它宛若由枝幹抽取葡萄,您整串提起,也整串放下。


當您自覺身心的種種變化都不再影響您的心之後,


接著,要嘛就繼續加強呼吸的專注,提升定力,


否則就致力於觀力的明照,


這時其實說白一點,就是:


具有正見,與懂得擇法覺支的能力,應該是相同的,


您能專注(不管是加強定力或觀力),這就是念覺支,


其他的覺支,就不勞一一搭配,您應該會懂。


話又說回來,


若是心能持續不斷(至少有些微定力)地致力於觀照力,


那此時此刻,我方稱它為「靜止的流水」。


因為行者的心,是靜止的,但它不是如死水那樣,


讓蚊蟲滋長。


反而因它深具明照的覺力,心念的流動,


每一剎那、每一剎那…的無所住,它都了若指掌,


當然這並非就如顯微鏡那般但注視著生滅的它物而已,


此時,所見的盡是我身我心的真相,


它會乍然萌發「我是誰?」的話頭,


激起又散落的感覺,終究您會明白,


心,它無所住著,一念都無所住,


請問那裡還會有暗示人家我能心無所住的誑妄呢?


畢竟,它無所住著,是緣起的真相,


它有所住著,也是緣起的真相。


因為它尚未離開「分別」與「對待」,


當「靜止的流水」,體驗到因緣成熟時,


由厭、離欲、滅盡的盡頭,才進入真正的寂靜城。


很妙的是,這寂靜城,與原來的世俗城,


不曾分開過,彼此並非一體,也絕非斷然兩截,


它不是摸不著頭腦的宇宙黑洞,


它,不過還是緣起法而已,您說對嗎?


到這裡,「我」還能用嗎?可以的。


那是不是正見緣起才是最重要呢?


我的答覆是:八正道同等重要,


因為它不是八個項目,它是「道」而已。


我常譬喻五蘊法的和合,猶如胎兒六根具體而成一般,


它難分先後,名色不曾分離。


其實我的理解八正道也一樣,


如果養成的正見,無法讓七支同步前進,


這可叫做正見嗎?


就好像我人朝向光明,影子就在我們的身後,


然反則背向光明,影子就在我們的面前。


具備正見的人,黑暗永遠走不到您的面前,


因為正志,乃正定,會同時或逐漸地圓成,


而且若念念不離法性緣起,


黑暗將永遠就停留在您的身後,


您的生命,就一直保持在「靜止的流水」當中。


 


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幼稚的熱忱.終究堅持下去



 


幼稚的熱忱.終究堅持下去


開仁( 2010/6/7 )


 


 


    那天有些新竹的法友勇敢地來函告知「精神糧食」有一張意義看不太懂,並作兩種分析,希望我能給予答覆。其實,在他問之前,有位學生也曾提問,但我卻用「自己參一參」,讓他去思索一番。不管如何,我將原來的文增補了些話進去,讓此張「精神糧食」的真義更為顯著,如下:


 


 


種種因緣的境況和遭遇,皆可用以歷練心志,尤其當憶起發菩提心的那份真誠時──『幼稚的熱忱,當面對人事物所可能讓自己生起的「難心、苦心」』──此時此刻,則必然會催化自心放棄這片陌生的國土,以及那原本可善結法緣的有情眾生了。言下之意,就是自發心後的進修階段,難免會有種種因緣的境況和遭遇,論理,皆應視為歷練心志才對,莫因難緣苦緣而退失向道的願欲。


 


 


    收到說明之後,新竹的法友來函致謝,這位同學也寫了封好長的信給我,分享他的「感觸」。由於覺得內容也是許多人的內心寫照,乾脆就整理一下,與大家分享!


 


                                   


 


老師:


  老師的想法,原來跟學生想的不一樣!看懂了以後,比較有感觸。


 


幼稚的熱忱會不會夭折呢?做事的時候,如果被偽裝成菩提心而其實是想表現自我的,就會遇到挫折而夭折;但是如果真誠發心是為了眾生、為了法,就會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


 


  老師有看過鑑真大師的影片(真人版)嗎?很感動!第一次被誣告而失去機會,滿腔熱誠的道航法師就退了;讓我很感動的是大師的毅力!第二次渡海,死傷無數,並且在無人無食的海島上,度過艱困的日子,但是大師仍決定第三次東渡。看到這裡時,我心裡就想:「如果是我,我會堅持嗎?」但是大師念念繫於日本苦難的眾生而不退捨。幾次的煎熬,有一次漂流到大陸的最南岸,後來竟又回到了出發的原點,當一切看起來功虧一簣的時候,還能堅持嗎?被自己最鍾愛的徒弟因為不捨師父年老受苦而密告時,心很痛愛徒一個一個死去眼睛瞎了還能堅持!看完覺得當一次又一次失敗的時候,我們還能堅持下去嗎?大師說:「世間上對的事情,很少有一次就成功的。」


 


  學生偶然讀到繼程法師《爾然小品》的一段,感覺跟現在的心情很貼近,覺得這一段文很好,跟您分享:


 


在修道過程中,往往在初期的接觸與實踐時,因為都比較新,容易引起興趣,且一個不同方向的改變,也容易見到效果,因此修行的信念都比較濃;漸漸深入時,就會發現到此過程的平淡化了。因為這一切應知的都知了,故沒有什麼新奇的,也就沒有什麼特別了,這時候如果修道者明白此乃必經過程,耐下那顆好奇的心,依然一步一步地走著,就會走到一個光明的目的地。


    就如山泉出源時,從山上流下來是急而多樣化的,但進入到平原時,便緩慢下來,而且平淡了;但水仍然必須流動,也必須經過這平原期,才能流到大海去。


    修道者,最怕在平原期就失去了耐心,無法使修行堅持下去,往往就滯流了。因此,修道者必須發長遠心,在平原期更要作長遠計,經過的平原越寬闊,積集的水量就愈大,不要怕修道過程中的平原狀況,只是抱定宗旨,把握目標,長遠地流去。


 


                                   


 


 


同學:


   繼程法師的體會真棒!應奉為座右銘。


 


為何老師老是嘮叨要獨立作業,要靠自己學習


因為,出家這條路,每個階段所可能碰到的「難心、苦心」,或超乎意料的事,實是太多太多了。


 


我經常如此思惟:


1、對「法」有樂欲


2、對「人」要淡然


3、對「時」要珍惜


4、對「心」要清楚



 


我出家至今,最大的體會,就是「我」最難放捨


假如念念於「法」「眾生」


您慢慢會明白怎麼樣的路,才是適合自己一直走下去的路。


從長輩或書看來的經驗,都不是自己的經驗


所以少了作者或說者內心的那份震撼。


但其中的「啟示」(如「獨立作業」),您嘗試過、學習過,體會過…


就會累積出自己的「道心」及「僧格」。


所以,我尊重每棵樹的美,只要它能展現於大地該有的使命,一切已足矣!


 


 


 


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略探佛法經驗匱乏之因由(之二)

略探佛法經驗乏之因由


釋開仁(寫於1997年)



 


 



接上----------------


 


(二)禪觀修持的忽略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裡的一句話:「不斷煩惱,不修禪定」(註14),真的深邃地影響了後期的中國佛教,使得真正的禪觀方法,於中國這片土壤上甚少宏傳。


      其實,大乘經論中,如《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乃至中國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次第法門》等,裡頭所介紹的盡是有關聲聞與菩薩的禪觀方法與經驗!佛教傳入中國的初期,佛法經驗與知識的合一,還是相當受到重視的。然,後來到了禪淨獨秀的時期,這類思擇與現觀經驗的結合,已嚴重遭受斷層,方才導至佛教於中國沒落。


      大乘佛法那有不修禪定的根據,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7(大正8p 568c 15-21)說: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應觀色空,應觀受、想、行、識空。應以不散心觀法,無所見亦無所證。……菩薩具足觀空,本已生心但觀空而不證空。我當學空,今是學時,非是證時,不深攝心繫於緣中。


 


      「不深攝心繫於緣中」,論主是說初學菩薩不深攝心繫於「空緣」中,怕菩薩悲心未充沛而取證實際,然此,印順導師則認為較傾向於不入滅盡定。因為入深定易墮二乘、證實際的。如法救於《大毘婆沙論》卷153(大正27780a )中說:


 


菩薩雖伏我見,不怖邊際滅,不起深坑想,而欲廣修般羅若故,於滅盡定心不樂入,勿令般若有斷有礙故。


 


      於此看來,大乘佛法依然是不可缺少禪定的經驗,尤其要作般若的深觀時。


      另,也有提倡勿須「根本定」,但是「剎那定」即可一念相應「電光喻定」而引發勝義慧,離煩惱而得解脫的看法(註15)。此類看法經論中雖有跡可尋,但畢竟不多(註16)。而以根本定(或稱四禪、四靜慮)為佛說定法的根本,倒是於《阿含經》中,處處可見(註17)。且佛陀是依第四禪而成正覺的,也是從第四禪出而後入涅槃的。所以,四禪是佛陀最為稱歎的禪法,應該是無可置疑的!然四禪到底具有那些功德,而遠勝於其他定法呢?《大毘婆娑論》卷80(大正27p 412a 9-20)說:


 


如是說者,要具二義方名靜慮,謂能斷結及能正觀。欲界三摩地雖能正觀,而不能斷結;諸無色定雖能斷結,而不能正觀,故非靜慮。……復次諸無色定有靜無慮;欲界三摩地有慮無靜;色定俱有故名靜慮。靜謂等引,慮謂遍觀,故名靜慮。


 


      由斯得悉,佛陀讚嘆初至第四禪是有原因的,因為欲界與無色界的定境,前者不及,後者過之,皆非平衡之「靜」、「慮」也!假使說要安穩的實踐解脫之道,四禪還是最穩當及最吻合佛意的資糧吧!順此一說,未至定在七依定,或九地得無漏中,是可攝在初禪功德中的,或是有足夠的禪支與心一境性的能力,起止觀雙運的觀照,所以,其基本上比較沒問題,且若加上像〈須深經〉那些多以未至定得解脫的慧解脫阿羅漢,更是普遍可以接受的定基了。


      至於能通過「電光喻定」獲得解脫的人,其實也並非那麼一般的。如《集異門足論》卷4 (大正26p 379c 7-14)說: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住空閑,精勤修習多修習故,證得如是寂靜心定。依是定心能永斷五順下分結,得不還果,受上化生即住上界,得般涅槃不復還來生於欲界。……彼所得心名電光喻。


 


      若依照這裡來看,「電光喻定」也絕非無戒定慧的凡夫所能輕易體會到的。


      除此之外,順便釐清一個觀念就是,修學禪法,必以「離五欲及(五蓋)惡不善法」為前提,而此惡不善法的對治,通常以為只須用禪定即可根治。殊不知五蓋的障礙,也是戒、慧二學之障。所以,五蓋可說是障礙整體解脫道修行的項目,如果以五無學蘊(五法蘊)來說明解脫道,則五蓋障礙了戒、定、慧、解脫及解脫知見(註18)。若要根絕五蓋,非得修七覺支不可。如《大智度論》卷88(大正25683a)說:


 


不離五蓋,不修七覺得道者,無有是處。


 


      其實《阿含經》也處處如此說的。由此看來,對於禪觀的修習,莫再囿於中國人模式的浪漫風格裡,而應跳脫開來,重新定位菩薩所要實踐之禪法了。


 


(三)正法住世的法脈中斷


 


      關於這項問題,有人或許會認為是戒律的沒落所造成的,又或者有人會武斷的責備是允許女眾出家所導致的後果。不過追本探源,其實是有修證的聖者,日愈稀少罷了!記得佛陀曾於《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說:「我諸弟子展轉行(正法)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註19)我們是遣忘了聖教,抑或是畏懼於承擔呢?《大毘婆娑論》卷183(大正27919a)對「正法滅」有如此的說法:


 


問:正法滅已無得聖者耶?答:亦有從預流果得一來果,從一來果得不還果,從不還果得阿羅漢果,而無從順決擇分入正性離生者,唯由此故名正法滅


 


      已入聖流的聖者,當然依舊會隨順因緣趣入涅槃。不過往後是否還有人繼續證入涅槃,則決定於從順決擇分入正性離生的階段了。此部份即是修所成慧或法隨法行(「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註20))的階位,而其主要關鍵內容即七處善(苦、集、滅、道、味、患、離)與三義觀(蘊、處、界)。(註21)這轉迷啟悟、從凡入聖的樞紐,要是趣入聖流的法脈中斷了,那肯定的,佛法亦將要面臨消聲匿跡於世了!


      其實佛陀所宣說少如「爪上葉」的法,也即是七處善與三義觀而已。關於其內容的闡發,《雜阿含經》「42經」、《中含分別聖諦經》、《大毘婆娑論》、《清淨道論》等(註22),皆有非常精闢、周詳的說明,茲不贅述。


      簡括的說,上述的三個問題,絕非無中生有。因為其的確是佛教在無常法的流變當中,所遺留下來的明顯缺憾。身為大乘佛教行者的我們,是否也有注意到這不足之處呢?所以,我們應該老實地喚醒與履行大乘的真精神,莫再使同樣的問題出現在下一代的佛弟子身上。


 


五、三乘共證平等的涅槃


 


      三乘共學之法,已陳述如上。至於三乘所共通的目的,也不外同坐解脫床。(只是菩薩的證入時間拉長而已),如《大智度論》卷35(大正25320 c28 -321a 8)說:


 


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


 


      三乘約悟證的勝義慧說,空性是平等的。祇是二乘聖者開始時不廣觀一切法空,直從補特伽羅我知空。然不執我自性,也決不執法有自性的;若執法有自性,那必是未能真知無我的(註23。不過約「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上,佛(菩薩)顯然是遠勝於二乘聖者的。這是因為由於二乘聖者的悲願不深,世俗的智慧不充裕而已。決不於此點上而眨視已解脫的聖者。畢竟真正能行菩薩道至不退轉的菩薩,是極少數的。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2(大正8542c17-19)說:


 


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中若一若二住阿毘跋致地


 


      又《大智度論》卷4(大正2588a )有一偈頌說:


 


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華,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


 


      能忍而不證的大菩薩,當然是人天所稱歎的。但不能生生世世來娑婆度眾生的聖者,實亦值得千稱讚萬頌德,因為他們也真的有履行佛陀的教諭,而達至涅槃之境地。


      我想,在不退地的菩薩,當更隨喜讚歎才對,因為菩薩是令眾生「趣入涅槃,解脫一切煩惱」為本願的(註24,何來藐視之意呢?大乘菩薩法之珍貴,也是由於菩薩不捨本願的因素吧!


 


六、結語


 


      現可總結的來說:從認清佛法經驗貧乏的事實看來,的確足以資借鑒。對於修道之次第真的有必要重新給予定位。因為這種法脈斷層的活水源頭,來自於對解脫法的忽怠。體驗佛法的管道沒有了,佛法的真實效用,又豈有辦法體會得到呢?要感受生活中的佛法,唯一辦法,即是老實從蘊、處、界三處著手,以七處善作剔透的觀察,不急不緩地依三無漏學為增上。如此修習不斷,則必然會臻至解脫的涅槃境地。佛陀入滅前曾對阿難這麼說:「自皈依,皈依於法,勿他皈依」。(註25意思說:弟子們應自己去依法而行。「自皈依」即指依有情自己的蘊、處、界為範疇;而「皈依於法」則是依(根)、諦、緣起等勝義法來修行;如此則必可平穩安定地達於蕭然無寄的正覺。


      佛法的效用,要以「淨信」與「正見」來體會;要以戒、定、慧為準繩,這樣才能真正於行住坐臥、衣食語默生活中,念念與聖道常來相應,念念與明來相觸。


佛法不離世間,更不離身心。佛陀說:離世間、身心而覓尋佛法,無有是處!


      佛法的光輝,只散發在悲智圓滿的覺者身上,決不會投射在但有福德與智識的庸俗凡夫身上。要知道在生活中,乃至生命中去印驗佛法的真、實、效、用,其實是你我不可忘卻的本份,是完成承先啟後的偉大使命,是重新散播佛法真光輝的不二法門!


 


 


【注釋】


1印順法師著《華雨集》(第四册)p.270


2印順法師著《華雨集》(第二册)p.13


3印順法師著《中觀今論》序文p.8


4《雜阿含經》「345經」(大正295b


5印順法師著《華雨集》(第2p.13


6《中阿含經》「38經」(大正1479c24-a1)


7《雜阿含經》「624經」(大正2175a5-8)


8《中阿含經》「153經」(大正1672c27-29)


9《雜阿含經》「749經」(大正2198b19-21)


10《中阿含經》「51經」(大正1487c14-21)


11《雜阿含經》「42經」(大正210a-c)


12《增壹阿含經》「39經」(大正2734c5-10)


13印順法師著《成佛之道》p.142


14《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大正14418c8)


15印順法師著《佛法概論》p.227


16《成實論》卷12163 八解脫品〉:「問曰:行者若無禪定,云何能得身、心空,及盡諸煩惱?答曰:是人有定而不能證。更有如電三昧,因是三昧,得盡煩惱。如經中說:我見比丘欲取衣時有煩惱,取衣已,即無煩惱。如是等,所以者何?心,如電三昧,如金剛真智,能破煩惱。又此義,佛第三力中說。所謂「諸禪、解脫、三昧、入」垢、淨差別如實知。於中「禪」名四禪。有人言:四禪、四無色定皆名為禪;「解脫」名八解脫;「三昧」名一念中如電三昧;「入」名禪、解脫、三昧中得自在力。如舍利弗說:我於七覺中能自在出入,故知慧解脫阿羅漢有諸禪定。但不能入,深修習故能自在入。(大正32339c15-27)


《大乘義章》卷3:「成實法中:欲界地中有電光定得發無漏。若從是義,欲界亦有學無學心。(大正44517a18-20);又卷13:「成實唯說欲界地中有電光定,無餘三昧。(大正44719a7-8)


17印順法師著《空之探究》p.13


18諸煩惱等皆有蓋義,何故如來唯說此五?唯此於五蘊能為勝障故,謂貪、恚蓋能障戒蘊;惛沈睡眠能障慧蘊;掉舉惡作能障定蘊;定慧無故,於四諦疑,疑故能令乃至解脫、解脫智見皆不得起。故唯此五建立為蓋」。《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29110c24-29)


19(大正121112b11-12)


20《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8p.4567


21《大毘婆娑論》卷70(大正27401a


22《雜阿含經》「42經」(大正210a);《中阿含經》<分別聖諦經>(大正1467a);《大毘婆娑論》卷70、(大正27401a)及卷108(大正27560b);《清淨道論》下册「慧品」。


23印順法師著《中觀今論》p.247


24我以涅槃實清淨法,度脫眾生使得實樂。行慈三昧心如此者,是菩薩道。住慈三昧以觀諸法實相,清淨不壞不動,願令眾生得此法利,以此三昧慈念東方一切眾生使得佛樂,十方亦爾,心不轉亂,是謂菩薩慈三昧門」。《坐禪三昧經》(大正15282a6-11)


25《長阿含經》<遊行經>(大正115b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