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佛教,應彼此尊重與包容
現在世界各地所傳的佛法,在修行的目標、儀式、方法上,彼此的落差很大,這是很重要也很現實的問題。例如:我在紐約遇到一個很大的慈善團體,他就問我說:「師父,為什麼佛教要分成那麼多個團體?」而我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回答他。正信的佛教,是不是只要目的一樣,不管是儀式、服裝、方法等等稍微有點不同都沒有關係?我想這就是印順導師要跟我們說明的。(如《華雨集第四冊》(頁6):「現在世界各地所傳的佛法,目標與修行、儀式,有相當大的差距,但大體的說,都是從印度傳來,因時地演化而形成的。」)
雖然世界各地所傳的佛法、佛教差異都很大、形式也很多樣,但是大致上說,都來自於印度,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從此才有傳播出去的各地佛教。佛教傳到不同國度,就會因應當地而有些改變,這些差異也許就是基於時間、地理的演化而形成的。例如:西藏。為什西藏的喇嘛可以穿皮鞋?那是因為他們在海拔很高的地方,容易受涼,所以一定要穿皮鞋。類似這樣的情況,隨時、地而演化所形成的佛教型態,是可以諒解的,但要知道源頭都來自於印度。
說到皮鞋,在阿含經及律典都記載著一個故事。在佛世有一位很精進的比丘-二十億耳,他日夜精進地經行,走到腳底磨破皮,流了很多血,烏鴉都來啄他的腳。後來,很多人去告知佛陀這位比丘的事情,於是佛陀將他叫來跟前問他:「二十億耳,你為什麼要走到這樣血肉模糊?」二十億耳就將他的情形告訴佛陀,佛陀便允許他穿皮鞋(革靴),可是二十億耳卻向佛陀說:「佛陀!除非讓所有的比丘穿,否則我不穿。」
假如說有師父跟你講:「因為你比較用功,今天下課過後你留在這裡,師父要特別為你灌頂。」那你可能會說:「師父,好啊!那你不可以跟人家說,你要給我灌頂,讓我早點成佛。」但是,你看這二十億耳比丘不會這樣,雖然自己受到佛陀的疼愛,但他知道我們在僧團裡面學習佛法的人,心要平等。假如你有這樣的心量,那佛陀更是知道,這個弟子很不得了,沒有私心。我們想知道在佛法裡面有沒有學到東西,即使口才、學問很好,也看不出來的,但是從生活上自然的反應就可以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很會裝,所以看不出來,要那種突發性的,比較準一點,不管是別人突發性的刺激我們起瞋心、還是讓自己貪心、起貢高我慢心等等,如果在這當下我們都能自覺到而沒有一點自私,那就是自己有在成長。
佛陀允許佛法在不同地方,有這樣的隨方毘尼。但在律典上,其根本精神是適應所有的出家眾,還有學習佛法的人;應該要遵守的一些基本條件,大家是共通的,但是因時、地所演化的就可以隨方適應。比如在泰國是托缽,托到什麼就吃什麼,所以當然就有這些不淨肉等等。而北傳佛教因為有菩薩思想的薰陶,在中國或者臺灣,這種情況已經有很多不同,這個部分就不會像南方國家去托缽,乃至吃到三淨肉。
(開仁講述「印度佛教史講記」,壹同寺學生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