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之菩薩止觀
【目次】:
一、引言
《大乘起信論》(以下簡稱《起信論》)對中國(China)佛教的影響是深遠的。內容的判攝雖各家說法不一,但各也有各的理由。在這裡我只想探究有關《起信論》中「(菩薩)止觀」的問題,因為這牽涉到大乘菩提道(異於聲聞道)的內容,故引起筆者深入的反思:真正的大乘菩薩,所行所證到底具有那些特徵,深觀與廣行如何平衡發展?也許這種探究早有人做過,可是在此筆者只想捫心自問,自己所發的心是否與此有相呼應呢?我撰寫本文的動機,如此而已。
二、《起信論》對止觀的詮釋
《起信論》的止觀內容,就整體的分析看來,其實「止」和「觀」的意義,是可以自成一家的,現約其內涵作一簡單介紹:
止: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
觀: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缽舍那觀義。[1]
從以上的定義可以知道說,其是和本論所主張的修法有關,因為論主所宣導的法門,是著名的「三三昧」之一的「無相三昧」,此類辨析在下章節會稍作處理。今要特別說明的就是,印順法師對此論的止觀定義,有很特殊的解剖,如說:「本論專重於止,擴大了止,不但修觀被局限於四念處,而無關於無分別觀;連雙運道,也被局限於行住起臥時,不通於坐。」[2]
法師會得到以上的結論,是因為對一段話的解讀而來:「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3]其所要表達的分歧,如下表所示:[4]
| 念一切法自性不生 | 念因緣業報不失 |
大乘通說 | 勝義觀 | 世俗觀 |
起信論 | 止修 | 觀修 |
這是法師的解讀,但是論文的「止修」與「觀修」,有詳細的解說,如:
止修: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
觀修: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5]
從論文看,似乎有其獨家的定義,不盡然誠如法師所說的那樣。我以為:反而太虛大師對此段文的解釋,較為隨順文義,和筆者的意思,不謀而合。如說:
此中止觀俱行,說有前後,實無前後。蓋止觀不離於一心,一心全體成止、成觀,即是真如、生滅二門不離一心,一心全體成真如門、生滅門也。但初修者則當由觀入止,觀生滅相皆真如性,迴事相以歸向理性。凡夫知世間無法可貪取,乃離住著之心。二乘知諸法本來不生滅,能捨怯弱之見。同時即當從無住本觀有為法,慕無漏德勤修眾善,憫有漏苦普度群生。迴因行以歸向佛果,迴大圓覺心以歸向世間無邊、眾生無盡。則二乘大悲之心而不墮二乘;凡夫具淨善之行而不墮凡夫矣。非如是必不成大乘之信心也。[6]
若按文脈了解,本論的止觀,較偏重於兼顧大乘的深(義)觀──無相三昧,及廣行──緣四念處起大悲心;修者的所緣,在此明顯的開示以「念諸法自性不生」,換句話說也就是不思惟一切相,終究成就的只是「止」而已。「無相」的修法,剋實而言有層次的不同,淺的是會退墮的;深的是見滅得道;最究竟的是不動心解脫。
論文說修觀的內容是以四念處為主,其立論的動機在於緣眾生苦而生大悲心,那內容到底如何觀察呢?歸納起來不出「名色」和「三世」,簡言之可以說是佛法的核心思想。如智者大師於《釋禪波羅蜜》說:「一切諸法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亦當觀名色」[7]。不過,有點值得留意的是,二乘同緣此而獲得解脫,菩薩到底有那些差異呢?說穿了也不過是「發心」的問題,三乘聖者同緣內外一切的名與色,而證得我我所空,至達解脫,只是菩薩之用心,多了一份「不忍眾生苦」的心情,亦因為如此緣故,即激發勇猛之誓願,掀起盡未來際捨命為眾生作苦海中的依怙。這整個過程的保任則依於論中所云的「四念處」了(這在最後一節會再敘述)。
三、《起信論》止觀之教證考察
本論所談的止觀,依據的教證,明顯的是《雜阿含926經》[8],內容說明不依一切(指一般的禪法)而修,是於一切想而伏(除遣)一切想。依一切法離一切想,就是無所依的深禪。這是說,修得此深定,並非不起想所能達成,而先要依「有想」為方便,才能獲得這樣的深定。
《中阿含211經》「大拘絺羅經」說的明白些:「有二因二緣,住無想定。云何為二?一者,不念一切相(無相);二者,念無想界(無相界=涅槃)。是謂二因二緣住無想定。」(大正1,790b8)
其實,契經中也有對此經稍作解釋的,如《別譯雜阿含151經》卷八說:「佛告薄迦梨:若有比丘深修禪定,觀彼大地悉皆虛偽,都不見有真實地想。水、火、風種,及四無色,此世他世,日月星辰,識知見聞,推求覺觀,心意境界,及以於彼智不及處,亦復如是,皆悉虛偽,無有實法。但以假號因緣和合,有種種名。觀斯空寂,不見有法及以非法。」[9]這是以佛為詵陀所說的「離有無的緣起中道觀」,解說這不依一切,離一切相的深禪。
一般世俗禪定,或依此世界,或依其他世界,或依日輪,或依月輪而修。這都是有依有想的世俗定,與《楞伽經》卷二所說的「愚夫所行禪」:「譬如日月形,缽頭摩深險(蓮華海),如虛空火燼,修行者觀察。如是種種相,外道道通禪」[10]相合。見、聞、覺、識(知),是六根識。在禪法中,有依根識的直觀而修的。得與求,是有所求、有所得,甚深禪是無求無得而修的。隨覺、隨觀,覺、觀即新譯的尋、伺。依世俗定說,二禪以上,沒有尋、伺。約三界虛妄說,三界都是尋、伺所行。這所說的一切,都不依止,離一切想的深禪,與大乘所說,般若現證時能所雙忘,沒有所緣緣影像相,是沒有什麼不同的。[11]
世親的《俱舍論》,對於此經也有解說,但與《別譯雜阿含經》之內容是大為不同的。[12]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亦引此經來證明離言法性,內容和《大拘絺羅經》所說的依二因緣入無相定一樣。[13]
這種不依四大(色)及名法而修的深禪法,歸納起來其實就是觀察一切法唯是名言,沒有實性,假名無實故,即能於法不起所緣相,進而能緣心想也不可得,就得入此無相心三昧。
另,還有一經說明無相三昧是依四念處而修的。如《雜阿含272經》說:「於四念處繫心,住無相三昧,修習多修習,惡不善法從是而滅,無餘永盡。」[14]總而言之,不取著一切相的無相三昧,可說就是依滅、向於捨的修習也。
四、《起信論》禪觀的特色
本論禪觀的特色,讓我深刻了解到菩薩禪法的殊勝,例如止觀的「觀」,在內容上也許和二乘禪觀沒什麼分別,都是以四念處為主,但是從本論對四念處的解釋看來,依筆者的解讀可以有如下的分析。
首先,須對「有為法」作「無常」想,因為內外的一切沒有不變異不損壞的。至於一切的「心行」,剎那間生滅如電,無有瞬間常住性,以是故觀之為「苦」,為不究竟。再來即觀察「於過去諸行不顧念,未來諸行不生欣樂,於現在諸行不生染著」,明了之間的無有「我性」。最後更以諸(三)有身,觀察悉皆「不淨」,無有一處可生染愛之念,是故遠離。
菩薩如是觀照時,能生起大悲誓願,除了夙願自心破除分別相外,即於一切時一切處,念念繫於眾生苦上,令其終得涅槃第一義樂。
這種菩薩的止觀,貫徹始終的方法就是無相三昧,當然更須結合四念處及「無常、苦、無我、不淨」等的內容,除內外一切相,體證無相的寂滅性。經云:唯有證入的真正的空寂性,慈悲心才能徹底的開顯出來,因為沒有分別與界限的愛,才是究竟的,才是無有邊際的。
這裡順道一提的就是,本論所說的四念處及四相(無常等)觀,若與其他經論作比照,會出現一些距離,如下圖所示:
以上的差異,也許來自於對五蘊和四念處相合的不同判攝,如說:
依論文的解說,「無常」和「無我」是比較難判決其為五蘊的那一個,因為像「無常」觀是觀一切「有為法」的,這當然除了近諸身心外,還有外界的一切法了。而「無我」觀則觀「所念(三世的)諸法」是起沒無常不住的(觀過去如夢、觀現在如電光、觀未來如空中雲),這裡所言的無常,主要是以「無常義明法無我觀,無我即無實自性」。因此,縱然本論亦以四念處破四顛倒相,但觀法卻獨樹一幟,實值得留意!
四念處的修習法,除了觀照自身的身受心法外(內觀),還須對外在的名色,乃至一切眾生修(外觀),最後再總觀內外,攝於一聚(合體)而入法現觀。一般人以為聲聞的四念處是不觀外在一切法的,其實這要分別說,現以毘曇的不淨觀為例來說明,如智者大師的《四念處》卷1有說「若內外色增廣一村乃至多村,一禽獸乃至一切飛鳥走獸,悉皆不淨是名大不淨」[15],在這雖然是八背捨的修法,但是從中可以讓我人知道,聲聞禪法也是內外一切都要觀的。因此,不管是二乘聖人或是菩薩,在修四念處時都必須猶如契經常云的觀察名與色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好、醜(或勝、劣);遠、近」[16],離此觀察就無法建立正見。
這裡想討論一下為何二乘和菩薩皆修四念處,而菩薩卻可以此為觀,來引發大悲大願,原因何在?我以為:
一、 兩者都依此證得無我,真正的無我空慧,是了解緣起緣滅、相互依存的此緣性。唯有無我,才有慈悲,從身心相依、自他共存、物我互資的緣起正覺中,涌出無我的真情。真智慧與真慈悲,即緣起正覺的內容。不過,在貫徹始終的發心來說,菩薩的悲心,才是盡未來際,無量無邊的,故在成就此無我法後,並無急於證入涅槃的願望,反而再以此為新的轉捩點,普利一切眾生。
二、 也許是修法上的差異而出現的差別結果,因為在大乘經論所言的四念處,其實是以「不可得」(具體些應稱作三心)為主軸來修的,這當然所感得的果也就不一樣了。
三、 又或許是本論所依據的教證關係,如之前所說的《雜阿含272經》,明白的說到:於四念處繫心,住無相三昧,修習多修習,惡不善法從是而滅,無餘永盡。
不過,無論如何本論所說的菩薩止觀,比較其他的經論,確實非常奇特的。現以一簡表來作個小結:
無相(止) ← 大悲-------大願→ 四念處(觀)
五、我對菩提道的反思
太虛大師對於本論止觀的解釋,有說到可參考智者大師所著的《四念處》,因為智者大師所說的四念處,確實是緊緊扣著菩薩的悲願而說的,但也同時照顧佛陀的遺教「依四念處而住」的方法,且表明「若得四念處一切法正」的觀念,這實在是可稱得上為「既不脫傳統(四念處)而又有大乘菩薩磅礡氣度」的修法!
本論的菩薩止觀,讓我反思了很多事情:
一、 佛陀在契經對阿難所交代的「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內容其實不外是「四念處」。[17]
二、 在契經中所說的四種三昧(空、無相、無願、無量),其中的「空三昧」深遠的影響了般若與中觀系的大乘思想,而本論卻被歸屬於真常唯心系,這可從其重視「無相(涅槃的異名)三昧」獲悉,此類無相的修法,相應於三法印的「涅槃寂靜印」,這種修法,在阿含被稱讚為「聖住」!
三、 本論的止觀,與眾不同,「止」一境性沒有問題,至於四念處「觀」,其方法則為(除了坐時修止,)餘時(指行住臥起)修觀。所謂修觀時不離止,即成止觀雙運。那這不就偏重於修止嗎?這可從其將「觀」修為四念處來看,修四念處確實是在一切身(心)行上用功的方法,從中不但清楚自己身心的「無常、無我、苦、不淨」,外觀眾生相時,亦復如是。這雖開始時有「不思惟一切相」的「以想除想」,不過這實是隨順「觀慧」的三昧,久久淳熟,離慢知見清淨,一定能獲得法眼淨。《大毘婆沙論》對無相有如此解說:「離色聲香味觸女男七種相,故皆名無相」[18],這不就是本論所說的於「行住臥起」作無相定及四念處觀(止觀雙運)相吻合嗎?
四、 菩薩緣眾生苦而發心,這若以觀內(自身)外(一切眾生)來說,以四念處為生大悲大願的因緣,有何不可(尤其如前所說的無我慧,是自然會流露慈悲心的,只是有廣狹的不同而已)?
本論的止觀,就筆者看來,理論的建立是有教證為依據的,且若從阿含經的「三三昧」來看,三者成就後,轉名為「三解脫門」,倘若究竟無漏,這即是「無諍(無煩惱的意思)」義了!以「無相」為修習對象,阿含就有;結合「四念處」來修,阿含亦有;但從中引發「大悲大願」的菩薩精神,唯有本論才有。本論的菩薩止觀,確實開闊了我的止觀視野,我願意隨學隨證,體證這「含容聲聞禪法既又有菩薩磅礡氣度的大乘禪法」!(此乃釋開仁之高級部讀書心得)
<p>善哉!善哉!善哉! </p>
回覆刪除<p>隨喜法師於文末的發願! </p>
<p>敬祝“學證”圓满!</p>
<p>閱讀聽聞此論時間久遠 猷記得當時分享此論內容時幾句 與大家分享 不知是否有誤請教改 阿彌陀佛</p>
回覆刪除<p>禪堂以罄止靜意 </p>
<p>以聲止聲 自聲亦止 若無此聲 不止餘聲 若存此聲 不得全靜</p>
<p>一真一切真 無偽無妄 無法可遣</p>
<p>離妄情故 一如一切如 不別不異 無法可立</p>
<p>生滅門中 染淨諸法 本無自性 全體即真</p>
<p>一切生滅等法 不壞差別相</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