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擁有多少慈心呢?
慈悲是佛教一門重要的課題,不論是大小乘都是。
這怎麼說呢?從持戒的不殺、盜、婬、妄來說,這即是慈悲的消極面;而大乘所著重的六度與四攝行即是慈悲的積極面。但具體來說我們到底擁有多少的慈悲心呢?這不如以《成實論》所說的標準來衡量一下,論中說:
不瞋名慈。
有人雖能不瞋,而見苦眾生不能生悲,若能於一切眾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見子遭急苦惱,爾時慈心轉名為悲。
或有人於他苦中能生悲心,而不能於他增益事中生歡喜心。何以知之?有人見怨賊苦尚或生悲,見子得勝己事而不能喜。行者見一切眾生得增益事,生歡喜心如己無異,是名為喜。故知慈心差別為悲喜。
問曰:何所捨故名捨?
答曰:隨見怨親則慈心不等,於親則重,於中不如,於怨轉薄?悲喜亦爾,是故行者欲令心等,於親捨親,於怨捨怨,然後於一切眾生慈心平等,悲喜亦爾。故經中說:為斷憎愛修習捨心。
問曰:若爾則無別捨心,但以心平等故名為捨。
答曰:我先說慈心差別為悲、喜等,又慈心以下、中、上法故有三種,能令此三平等,故名為捨。」
《成實論》卷12 (大正32,336 b19~c8)
論中所說的慈是含攝得悲喜捨等三心的,若慈心不與這三心具,那慈心也是不得而成的。論中說慈的定義即是不瞋,所以慈的先決條件就是對他人不能起瞋恨心。這對於好脾氣的人可能很容易辦到,但是若見到苦難的眾生而無法生起悲心的話也是不行的。再者,有的人可能天生悲憫心重,所以見他人受苦難則容易生悲心,但若見他人勝於自己就很難生起歡喜心,然而若不能生起隨喜心的話,慈心也是不具足的。再者,若見到喜歡或討厭的人而厚此薄彼,這也是不行的,要怨親平等才是捨心,這樣才真有與慈心相應。
所以歸結來說,擁有慈心的人要不瞋、有悲憫心與隨喜心,及平等心。若少了這些,那麼你的慈心可能就有問題了喔!
共勉之,圓融合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