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增壹阿含.1經》卷1〈1 序品〉:
「時,尊者阿難告優多羅曰:「我今以此增一阿含囑累於汝,善諷誦讀,莫令漏減。所以者何?其有輕慢此尊經者,便為墮落為凡夫行。何以故?此,優多羅!增一阿含,出三十七道品之教,及諸法皆由此生。」
時,大迦葉問阿難曰:「云何,阿難!增一阿含乃能出生三十七道品之教,及諸法皆由此生?」
阿難報言:「如是!如是!尊者迦葉!增一阿含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皆由此生。且置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
迦葉問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時,
尊者阿難便說此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所以然者,諸惡莫作,是諸法本,便出生一切善法;以生善法,心意清淨。是故,迦葉!諸佛世尊身、口、意行,常修清淨。
迦葉問曰:「云何,阿難!增壹阿含獨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餘四阿含亦復出生乎?」
阿難報言:「且置,迦葉!四阿含義,一偈之中,盡具足諸佛之教,及辟支佛、聲聞之教。所以然者,諸惡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諸善奉行,心意清淨;自淨其意,除邪顛倒;是諸佛教,去愚惑想。云何,迦葉!戒清淨者,意豈不淨乎;意清淨者,則不顛倒,以無顛倒,愚惑想滅,諸三十七道品果便得成就。以成道果,豈非諸法乎?」」(大正2,550c29 -551a 27)
《增壹阿含.2經》卷44〈48 十不善品〉:
「於此賢劫有佛,名為迦葉,出現世間。爾時,彼佛亦二會聖眾:初會之時四十萬眾;第二會時三十萬眾,皆是阿羅漢。
二十年中無有瑕穢,恒以一偈,以為禁戒:『一切惡莫作,當奉行其善;自淨其志意,是則諸佛教。』二十年中說此一偈,以為禁戒,犯禁之後,更立制限。爾時,迦葉佛壽二萬歲。」(大正2,787a25-b4)
《四分僧戒本》卷1:「『一切惡莫作,當奉行諸善,自淨其志意,是則諸佛教。』此是迦葉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戒經。」(大正22,1030b1-3)
《出曜經》卷25〈29 惡行品〉:「『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諸惡莫作者,諸佛世尊,教誡後人三乘道者,不以脩惡而得至道,皆習於善自致道跡,是故說曰諸惡莫作也。
諸善奉行者,彼修行人,普脩眾善,唯自瓔珞,具足眾德,見惡則避,恒脩其善。
所謂善者,止觀妙藥,燒滅亂想,是故說曰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者,心為行本,招致罪根,百八重根,難解之結,纏裹其心,欲怒癡盛,憍慢慳嫉,種諸塵垢,有此病者,則心不淨,行人執志,自練心意,使不亂想,如是不息,便成道根,是故說曰自淨其意也。
是諸佛教者,如來演教,禁戒不同,戒以檢形,義以攝心,佛出世間,甚不可遇,猶如優曇鉢花,億千萬劫時時乃有,是故如來遺誡教化,聖聖相承以至今日,禁誡不可不脩,惠施不可不行,吾所成佛王三千者,皆由禁誡、惠施所致也,是故說曰是諸佛教。」(大正4,741b24-c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