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結語
導師是一位佛法的巨人,有關其思想與行誼,真的不是我們所能完整地認識與介紹的。但總是「心生嚮往」,不過筆者覺得說,這個時代要再找到一位如同導師般的法將,我想是有點困難的,然而,若說我們對導師思想有興趣的人,同心協力的依個人所長而深入導師思想領域的話,或許若干年後,彼此可以拼湊出導師這位巨人的完整形跡,否則只怕如盲人摸象,各取其一而已。
再者,筆者也想提出一項個人的看法就是,導師窮其一生處理的「佛法與中國現實佛教界的差距」問題,有「時、地、人」的特殊背景,因為導師明白的指出是「中國佛教界」(尤其清末民初),而今日放眼地球村,這些「契合當時中國佛教徒根機」的「方便」,到底有沒有作出調整的必要呢?其實有關於此,導師已明白的結論說:唯有透過了解印度佛教思想的演變,才能真正地探求契理契機的法門,而這些法門,又得吐棄印度佛教史上衰老而瀕臨滅亡的糟粕,而咀嚼精英──發揚印度佛教的少壯時代佛法,這才是適應中國的佛法,更能適應未來全人類進步時代的佛法!
其實,導師對於佛法的研究,作過如此的結論:「我覺得一個佛學研究者,不管是走考證的路,或做義理的闡發,都必須以佛法的立場來研究。一個佛學研究者最忌諱做各種的附會;例如把佛法說成與某某大哲學家或流行的思想相似,然後就沾沾自喜,以為佛教因此就偉大、高超了起來。這種做法出自於對佛法的信心不夠,才需要攀龍附鳳地附會。其次,一個佛學研究者應該為求真理而研究,不要表現自己。研究佛法的人,應該抱著但問耕耘不求收穫的心情,一個問題即使一輩子研究不出結果來也無所謂。第三,一個佛學研究者必須具備客觀的精神,他的最高目標應該在找出佛法中最足以啟發人類、改善社會人心的教理,把佛法的真正面目真實地呈現在世人面前。不要自以為佛法中什麼都好、什麼都有;要知道佛法只要有其不同於其他世間學問的地方,那怕是微乎其微的一點點,佛法仍然會永遠地流傳下去,因為人們需要它。」[1]
最後,還是由衷的讚嘆導師「為法忘軀」的精神,並且真誠地感恩導師在佛法上的貢獻,俾使晚輩「學有所從」。希望導師的「正覺之音」,永為苦難人間的依怙。
參考書目:
印順導師著:
1、《平凡的一生(增訂本)》
2、《華雨集》第四冊,〈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3、《華雨集》第五冊,〈遊心法海六十年〉;〈中國佛教的由興到衰及其未來的展望〉
4、《以佛法研究佛法》,〈法之研究〉
5、《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序〉
6、《印度佛教思想史》〈序〉
7、《印度之佛教》〈序〉
8、《人間佛教論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