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上星期本地《成佛之道》讀書會讀到三乘共法的增上定學部份,有一個同學問到課本204頁中導師提到的"無漏定才是正定" 的「無漏定」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幾次讀到無漏慧和有漏慧的分別,略知意義,但「無漏定」該怎麼理解呢?
感謝師父開示!
【答】:
按有部的資料來看,九地能斷煩惱,定成為得無漏慧的基礎:
「三結永斷、無餘斷、畢竟斷、無片影斷,必以見道。然諸見道唯依六地,謂四靜慮及未至定、靜慮中間。」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60 (大正27,p 311 b7~9)
「依九地皆能盡漏,謂七根本、未至、中間。餘近分地,雖不能盡而亦能斷。」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1 (大正27,p 817 a 4~5)
但從定這方面來說,有「淨」(不與煩惱相應),有「八正道之前七支為輔助」者,才可名為「正定」或「無漏定」。當然,只要有基本的定能作觀,止觀雙運時,見道的當下,或初果後的定,有些論師即定為無漏定了。(也有些論師認為定純屬有漏--共世間,稱為「無漏定」是由於「慧」的關係才稱呼它。)
【相關資料】:
《十住毘婆沙論》卷11〈23 四十不共法中善知不定品〉(大正26,82c15-16):「復次,垢名有漏定,淨名無漏定。」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8〈8 分別定品〉(大正29,146c1-2):「無漏定者,謂出世定,愛不緣故,非所味著。」
《瑜伽師地論》卷12(大正30,335c15-22):「云何無漏靜慮等定?謂如有一是隨信行或隨法行,薄塵行類。彼或先時於四聖諦已入現觀,或復正修現觀方便,彼先所由諸行狀相入初靜慮或所餘定,今於此行、此狀、此相不復思惟,然於諸色乃至識法思惟如病、如癰等行。於有為法,心生厭惡怖畏制伏;於甘露界,繫念思惟。如是方能入無漏定。」
《大乘義章》卷13(大正44,719a12-22):「次辨味、淨、無漏等,別依如《毘曇》。禪有三種:一者淨定,二無漏定,三者味定。依世俗道斷除下結,而得上靜名曰淨定,即理定靜名無漏定。言味定者,義釋有三:一、通相具論:上二界中一切煩惱有著境義悉名為味,定地法故說之為定。二、簡強異弱:諸煩惱中愛著境強偏說為味,定義同前;又愛著境相似禪定,故說為定。三、簡體異伴:上二界中一切煩惱相應定數是味定體,故《雜心》云:味則愛相應(此二門竟)。」
《中阿含經》卷49〈189聖道經〉(大正1,735c1-13):「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令眾生得清淨,離愁慼啼哭,滅憂苦懊惱,便得如法。謂聖正定,有習、有助,亦復有具,而有七支,於聖正定說習、說助,亦復說具。云何為七?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若有以此七支習、助、具,善趣向心得一者,是謂聖正定,有習、有助,亦復有具。所以者何?正見生正志,正志生正語,正語生正業,正業生正命,正命生正方便,正方便生正念,正念生正定。賢聖弟子如是心正定,頓盡淫、怒、癡。賢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頓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中正見最在其前。」
八正道的最後是正定,是寂然不動而能體證解脫的。這正定的體證解脫,從中道的德行中來,所以近於宗教的神秘經驗,而與神教者的定境、幻境不同。
(<<佛法概論>>p.10)
正道的最後是正定,正定所證入的,即究竟的歸宿──涅槃。
(<<以佛法研究佛法>>p.96)
定有三種:味定、淨定、無漏定。
與般若相應的名無漏定;
能遠離一分煩惱,有漏善心現前,名為淨定。
以愛著為主,於定境貪戀繫著,或恃定而起慢等,是味定。
凡三昧而不離煩惱,與煩惱相應,是必然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而結果退失了三昧,造作惡業的。(<<大乘起信論講記>>p.37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