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為何佛法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是隔開的?
為何佛法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是隔開的?
【問】:
一直以來,總覺得,所學習的佛法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是隔開的,佛法是佛法,我是我,如何使佛法能真正指導自己,是我們初學者一直在尋找的!您在講課中提到:如理作意不只是思考層面!如理作意有不同層次!
請問師父:像我們初學者,所學佛法有限,是不是只能進行一些較低層次的如理作意:三福業的如理作意,相信世間正見的如理作意?無常、苦、無我的如理作意,是不是暫時還和我們初學者沒有關係? 而較低層次的如理作意也只是思考層面的呢?
【答】:
初學者當然較能善用「低層次的如理作意:三福業、相信世間正見」。不過,端視個人之用心,若於生命中遇到無常事實,卻懂得承擔接受安忍,實有逐漸趨進「高層次的如理作意:無常、苦、無我」
至於您說「較低層次的如理作意也只是思考層面」,我想也不盡然的,若有十善的正見者,身口意皆應時時觀照及自省才得,否則沒有意念的善,怎麼有身口的善呢?習氣需要非常大的自覺力才能察覺的,更須具有堅定的勇氣才有辦法修正,不必擔心,隨分隨力的學與做,慢慢的會增上的。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有生之年,定要閱讀這三部大論!
有生之年,定要閱讀這三部大論!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
這三部大論,對「九分教」(十二分教)與「四部阿含」的關係,給以有力的啟發。
---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102-103)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為何佛要說:「女為梵行垢,女惱害眾生」?
為何佛要說:「女為梵行垢,女惱害眾生」?
一、《雜阿含.1019經》卷36(T02, 266a2-16):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何名為非道?云何日夜遷?云何垢梵行?云何累世間?」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貪欲名非道,壽命日夜遷,女人梵行垢,女則累世間。
熾然修梵行,已洗諸非小。」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二、《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T27, 3b27-c3):
又如於垢具立以垢名。如伽他說:
女是梵行垢,女損害眾生,苦梵行所淨,非由水能洗。
女實非垢。勝義垢者謂貪瞋癡。然伽他中說女為垢。是垢具故。
三、《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2(T29, 340c5-7):
又如經說:女為梵行垢,女惱害眾生。
女實非垢,垢謂貪等,是垢資糧故亦名垢。
四、《大智度論》卷3〈1 序品〉(T25, 82b11-12):
佛言「女人為戒垢」,女人非戒垢,是戒垢因故,言「女人為戒垢」。
五、印順法師《佛法概論》(p.173-174):
男與女,約信仰、德行、智慧,佛法中毫無差別。如在家的信眾,男子為優婆塞,女子即是優婆夷。出家眾,男子為沙彌、比丘,女子即為沙彌尼、比丘尼。女眾與男眾,同樣的可以修道解脫。依這道器的平等觀,生理差別的男女形相,毫無關係。如《雜含》(卷四五‧一一九九經)蘇摩尼所說:「心入於正受,女形復何為」!女眾有大慧大力的,當時實不在少數。但釋尊制戒攝僧,為世俗悉檀(智論卷一),即不能不受當時的──重男輕女的社會情形所限制。所以對女眾的出家,釋尊曾大費躊躇,不得不為他們定下敬法(中含‧瞿曇彌經)。女眾雖自成集團,而成為附屬於男眾的。釋尊答應了阿難的請求,准許女眾出家,這可見起初的審慎,即考慮怎樣才能使女眾出家,能適應現社會,不致障礙佛法的弘通。由於佛法多為比丘說,所以對於男女的性欲,偏重于呵責女色。如說:「女人梵行垢,女則累世間」(雜含卷三六‧一0一九經)。其實,如為女眾說法,不就是「男人梵行垢,男則累世間」嗎?二千多年的佛法,一直在男眾手裡。不能發揚佛法的男女平等精神,不能扶助女眾,提高女眾,反而多少傾向于重男輕女,甚至鄙棄女眾,厭惡女眾,以為女眾不可教,這實在是對于佛法的歪曲!
總之,佛法為全人類的佛法,不論貴賤、男女、老少、智愚,都為佛法所攝受,佛法普為一切人的依怙。
六、印順法師《佛法概論》(p.234-236):
禪定必須離欲,欲到底是什麼呢?微妙的五欲,不過是誘發情欲的因緣。內心一向受著環境的誘惑,所以呵責五欲。欲是習以成性,隨境染著的貪欲。所以說:「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法句經)。《雜含經》(卷四八‧一二八六經)說:「非世間眾事,是則之為欲。心法馳覺想,是名士夫欲」。佛法的修定離欲,重於內心煩惱的調伏,並非拒絕世間一切。否則,守護根門,遠離五欲,會同於外道波羅奢那的堵塞聰明了(雜含卷一一‧二八二經)。人類有眼等五根,即不能不受用五境;生存人間,即不能不衣食資生。所以佛法的離欲,不是拒絕這些,是淨化自心而適當的──合於社會情況,合於身心需要而受用這些,不為環境的愛著而牽轉。所以《雜含》(卷二一‧五六四經)說「三斷」,有「依食斷食」;《中含‧漏盡經》說「七斷」,有「從用(資生具)斷」。特別是釋尊自身的生活,可作確切的證明。釋尊的生活,不但是糞掃衣,也有名貴的金縷衣;不但是粗食,也有百味食;不但樹下坐,也住高樓重閣;不但獨住山林,也常與四眾共住。佛雖如此,還是被稱為少欲、知足、無事、寂靜(中含‧箭毛經)。這可見問題在內心;不繫戀於環境,不追逐於塵欲,那麼隨緣適量的享受,無不是少欲知足。反之,如貪欲熾盛,那即使遠離人間,粗衣惡食,也算不得少欲,離欲(參《雜含》卷一三‧三0九經)。同樣的,如說女人為男人的戒垢──男人為女人的戒垢,而戒垢實是內心的情欲。所以犯淫戒,也不像理學者那樣重視肉體的貞操。有比丘因淫欲心重,將生殖器割去。佛呵責他:當斷的──貪欲不斷,不該斷的倒斷了!然而,人類生而有男女根,淫欲不是生死根本,佛法的出家眾,為什麼要嚴格禁絕,不像對於衣食資生的相對節制呢?這可以說:衣食是無情的,雖與社會有關,但比較容易的自由控制。男女的牽制,繫縛力特別強;在男女相互佔有的社會結構中,苦痛是無法避免的,實是障道的因緣。在當時的社會中,適應當時的出家制,所以徹底戒絕男女的淫欲。如人間為北俱羅洲式的,依此而向出世,男女問題也許會像衣食一樣的解決了。大乘淨土中,有菩薩僧而沒有出家眾,即是這社會理想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