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由聞法到實現修證的關鍵──思慧



 


由聞法到實現修證的關鍵──思慧


開仁整理 2011/8/20


 


一、孔子學琴的深思


 


    首次拜讀《史記.孔子世家》文中一則孔子向師襄子學琴的故事,讓我喜悅非常,文字音符等背後隱藏的涵義,經孔子的認真與深思中,展露無遺。也由此可明了,文字等絕非但止於知識層面,它必然蘊含講者或作者內心的世界,而且這類思想傳遞工具的延續,讓千百年來人類的智慧經驗,得以重現於世,及展現光芒。大家用心來看看這則對話:


 


《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


師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


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爲人也。」


有間,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


曰:「丘得其爲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心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爲此也!」


師襄子避席再拜曰:「師蓋雲文王操也。」


 


《史記》這則故事,簡單記錄了孔子向師襄子學琴的精神,描述孔子十日不進新曲,體悟琴曲內涵之後,告知師襄子作者形象高大、目光深遠而稱王於四方的文王浮現了。師襄子驚嘆,此曲正是《文王操》。


 


二、聞思慧力能伏三界九地煩惱


 


    在有部廣釋《發智論》的曠世巨著《大毘婆沙論》中,記錄了有部的論師中,對於聞思慧力的殊勝,作了如下的詮釋,先來看看: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68


問:如何得知未離下染不得生上?


答:下地煩惱障礙上地諸功德故,未得上地根本功德不生彼故。若執唯伏下地煩惱即得上生,諸以欲界聞思慧力伏煩惱者,彼應不生三界九地。聞思慧力能伏三界九地煩惱,令不起故。非修慧力伏諸煩惱,令不現行,勝聞思慧,以聞思慧分別諸法,伏諸煩惱,勝修慧故


(CBETA, T27, no. 1545, p. 355, a20-28)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9


脅尊者言:「此經不說三無漏根,但說菩薩菩提樹下欲界聞、思所成慧力修行四諦。」


問:世尊既說:「我由此觀,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豈有聞、思證菩提義?


答:菩薩由此聞、思慧力伏除一切四聖諦愚,由此定當證無上覺,故說由此證得菩提。如人先時濕皮覆面,後得除去,以[(-+)*]覆之,其障輕微,可言無障,故此非說三無漏根。


(CBETA, T27, no. 1545, p. 411, a10-17)


 


    聞思慧力能伏三界九地煩惱」,以及「聞思慧分別諸法,伏諸煩惱,勝修慧」的說法,對久學者而言,確實有點像棒喝的教證。當然,我們得了解有部對聞思所成慧階段的界定,方才免除落入望文生義,而但取「不必實修」的具體操作之錯誤見解。因為有部由聞至思的階段,已是實習四念處、二甘露門等的過程,尤其是思慧的觀察,它並不只是思考的層面,如推理、思辨、融會貫通等等的抉擇能力的養成而已,此階段實際上已具備了與修慧相同的認知,只是尚未與定中做觀察而已,其對一切對治道的熟悉、對煩惱性的降伏,已可以做到了確認與伏除的實力,而且讓所有四諦十六行相的操作,了然於心;於散心的收攝,掌握得宜。由此方可名之為「聞思慧力」。


 


三、思慧具有三個重要的步驟


 


    一般人學佛久了,必然會面對一個疑問就是,無邊甚深法義,我們到底該如何憶持與實踐?印順法師有段開示相當有意思,大家用心看看:


 


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一冊》(p255-256)


如理作意是思慧的作用,分別,觀察,以獲得佛法如理的正見。


經法雖多,如依了義經為準繩,可得佛法深義與方便。


攝持一切佛法,化繁為簡,漸漸的脫略文句,而繫念法義,然後可以實行,可以從觀察中顯現法義


抉擇的如理作意,能成就思所成慧。思惟還是散心分別的,如能在定心中思惟,依定心分別觀察,這就是修所成慧;依修所成慧,能得般若的現證法性」


 


    我想大家應該有聽聞過四依的「依義不依語」,但它有什麼重要性嗎?有的,如上述所言,我們雖然可以學習諸多不同領域的經法,但是,如何從中掌握依「了義經」為準繩,讓自己獲得佛法的深義與方便?這該是學者本身為學的首要認知。另外,如果說有善知識的引導,選擇了自心相應的「了義經」,那麼經義無邊,既深且廣,那我們該如何把這類知識,轉換成自己的生命呢?印順法師說必須「攝持一切佛法,化繁為簡,漸漸的脫略文句,而繫念法義,然後可以實行,可以從觀察中顯現法義」,不是背誦得多,或能說、能講、能寫,就代表有修行、有正見,要把佛法付之實踐,關鍵點在於「化繁為簡」、「脫略文句」及「繫念法義」三個步驟,若說我們明白了其中的涵義,你就有辦法體會世尊內心證悟的實相,文字等背後蘊含的境界。


    試試看。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佛法不同於世間學問的地方



 


佛法不同於世間學問的地方


 


 


問:


現在,讓我們換一個話題。您是目前國內在佛學研究方面最有成就的學者,也是少數幾個能指出中國佛學研究方向的專家之一。請問:一個佛學研究者應該注意的是什麼?中國佛學研究應走什麼樣的一條路?


 


 


答:


我覺得一個佛學研究者,不管是走考證的路,或做義理的闡發,都必須以佛法的立場來研究。一個佛學研究者最忌諱做各種的附會;例如把佛法說成與某某大哲學家或流行的思想相似,然後就沾沾自喜,以為佛教因此就偉大、高超了起來。這種做法出自於對佛法的信心不夠,才需要攀龍附鳳地附會。其次,一個佛學研究者應該為求真理而研究,不要表現自己。研究佛法的人,應該抱著但問耕耘不求收穫的心情,一個問題即使一輩子研究不出結果來也無所謂。第三,一個佛學研究者必須具備客觀的精神,他的最高目標應該在找出佛法中最足以啟發人類、改善社會人心的教理,把佛法的真正面目真實地呈現在世人面前。不要自以為佛法中什麼都好、什麼都有;要知道佛法只要有其不同於其他世間學問的地方,那怕是微乎其微的一點點,佛法仍然會永遠地流傳下去,因為人們需要它。


 


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五冊》(p157-158)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關心與督導也會成為侵犯隱私權嗎?



 


關心與督導也會成為侵犯隱私權嗎?


 


開仁整理 2011/8/11


 


以前在佛學院當了九年的學生,對於師長隨時會來翻箱倒篋的檢查個人私物的做法,早已習以為常。為學生的年代,除了內心的雜染煩惱尚有秘密可言的空間之外,身外的一切,幾乎稱得上是完全沒有個人隱私權的情況。但是,我和很多同學,也都活得很自在,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心態產生。


 


或許年代不同了,又或是人心不古了,這些做法早已被人反應成侵犯隱私權的行為,是不尊重人權的自由意志…,等等的言論,也就讓身為長輩的人,也為之卻步了。(想當好人就別管太多)


 


依然記憶猶新的是,看到佛陀曾教導弟子們要「齊之以律」的規範,有說不出的喜悅,為什麼?因為在家時整天擔心人家揭露自己的缺失,而感到莫名的不安感,於是乎盡量把自己包裝的亮麗起眼,一心希望在人家的心中永遠維持那完美的形象。


 


佛制出家人的生活,簡化成衣食住藥四聖種的規範而已,為什麼呢?因為佛希望學習者盡可能把私有的念頭拿掉,生命所須的一切,只供給體力與精神備以修行,就夠了。不但規定僧人要乞討一切生活必需品,而且還要「利和同均」,所獲得的一切,與共住者分享。這當中,有什麼私有的東西可言嗎?


 


除此之外,佛亦說「導之以法」,什麼意思呢?佛所說最重要的法,就是無我。既然要學無我,我們為什麼還會害怕與擔心私事被人查核,或讓人發現呢?當然地,如果跟三毒相應的微細煩惱,我想沒有人會無理地要求每個修行人立即可以成辦,但至少,出家學佛愈久,心裡頭不願暴露的私事(隱私)會愈少才對,否則你不覺得所學的法,並無藥效嗎?


 


以前早已知道在道場當糾察、訓導這類工作的人,常被罵成黑臉護法。試問一下,若修行人都懂得自愛自律,他們還有工作好做嗎?好多人害怕跟共住結怨結恨,而不敢接這份差事,不過,當過管人的任務者,你會更明白人心喜歡隱私的病毒有多深。


 


在教育的過程中,如果說關心已經成為眾生的負擔,督導已經讓人摸黑成控制,我想再一起共住,也是無法做得到「見和共住」的了。有的老師曾說:寧可你今天恨我,也不願你改天還俗。然而我想,人與人相處間若少了佛法與自覺能力的滋潤,再說怎麼樣的理由或激勵的話,都已成為怨懟的種子了。也難怪好多人一旦有過這種受傷的經驗,從此也不再對人事寄予任何的厚望了。


 


現在舉例說明一下這種心情。曾經聽一位道兄跟我提及,有位學生跟他共住,剛開始時彼此不很熟悉,大家還相安無事,各自也會用功鞭策自己。然而,當彼此相熟悉之後,有一次,道兄發現這學生在房裡桌上的書,原來放了這麼久,才看了沒幾頁時,就跟這學生問說:看你整天在房裡用功,桌上的書怎麼才沒看過幾頁呢?此時的學生竟反駁說:請不要私自到人家的寢室做這種動作,因為你已侵犯了我的隱私,我看書的進度,不需要受你的控制…。滔滔不絕的理由,讓這位道兄似乎頓時成了天大的罪人。後來他反省後,跟我分享說:如果我說的事實是莫須有的,那這學生的反駁我是應該深刻懺悔的,但現在看來,對方不但完全不自覺自己已在安逸中懈怠退步,而且那種得理不饒人的嚴厲駁斥,明顯的已看出共住的督促意義,已完全失去了,而且由恩轉為怨的情緒,已然成為這學生希望自由不受人管制的標誌了。


 


雖則說我聽了這段典故也為之感慨,但自問自己出家至今(已十四年),確實有許多感同身受的經驗,以前我會不斷追問自心:我真的錯了嗎?現在反而不會這樣想,我覺得大家共住一塊若已沒有了佛法的相互增上,律制生活的共住規範,我想勉強在一起也是雷同行屍走肉那般。誠如師長曾我們說過:把精力花在能被點亮的油燈上面,否則人生短短幾十年,我們能有多少精力與時間,多點亮幾盞能自利利人的油燈呢?(這並非選擇性的度生,而是盡力而為的智慧)


 


印順導師曾說過:不強人以從己。現在想起來,實在的智者的經驗之談啊!


 


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南加智慧生活網



 


 南加智慧生活網


每個地方的人事物皆不同,在緣起的角度來說,看到不同的情景,就生不同的心心所法,當然地,雖同樣講三十七品,但這加州洛杉磯的因緣開示,也許會有不同的感悟的。(有一點確定的是,這是美國行的最後一站,投影片整理的最完整,倒是真的!)



諸位大德們吉祥,



2011佛法度假部分內容已放在網上, 歡迎大家自行下載收聽




敬祝 法喜充滿!!

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回家,真好!



 


回家,真好!


開仁整理


 


念佛名號,不是只有口念,因為若有覺照佛德的莊嚴,念者無住身心的念,每一念佛號皆回向極樂,心中牢記無常而厭離三界,不可愛不安穩故,能如斯導一切於念佛,則自然能與彌陀相應。就如我們在家人,來聽法可以聽的安心,是因為家裡的大門有上鎖,瓦斯有關好…,對不對;而且一結束後即刻生起回家的念頭,根本不怕家不見了,就朝著熟悉的方向走去,家就在那裡等候著你的歸來。念佛往生極樂的心情,若能像回家般的篤定,那麼樣的溫暖熟悉,縱使你口不唸「家」,照著這熟悉路行駛,肯定地,你還是會平安到家的,你說對嗎?(※聽大航法師回答疑問之印象記錄2011/7/28


 


【按】


以前在讀這部經的時候,經文就是這樣:《雜阿含.741經》卷2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不淨觀,多修習已,當得大果大福利。云何修不淨觀?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不淨觀俱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擇法、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我理解的重點,就是禪法若能與七覺支相應而修,能得聖果解脫。如今自深刻明白三十七品的內容之後,多了幾項認知,期中一項跟大航法師上述的開示有點雷同。


第一,一般在談禪法,就是說明修定。其實,定本身不可能會自然帶你達到解脫的境地,它因果不相應。不過,從七覺支的內容來看,雖則說論師有將之判攝為唯無漏(有部論師),然從淺顯的角度來說,也並無不當。怎麼說呢?如我們在修不淨觀時,因為取相後專心憶念所緣,若心能置之不動,念頭清明,牢記所緣,淺白的說這也可稱為念覺支,雖然你念茲在茲,由於是初學,難免久了或是昏沈、或是掉舉等,一定會生起,此時若你能擇善法對治,把心拉回所緣,這即名為擇法覺支,而且若能持續用功,自然清楚,此刻名精進覺支。當然,有時候少有精進一段時間,又失念了,所以須從頭開始(念…擇法…精進…)。修止可以這樣修,修觀也可以,但方法與內容細節無法詳說,可參考《清淨道論》的說明。


第二,若從八正道的次第學來看,正念的階段不外乎就是學四念處,身念處中就有禪法,如此經的不淨觀即是。從正念至正定的中間範圍,也可以是整個七覺支的修學階段,完成止與觀的學習,令入聖道。


第三,為什麼經要說不淨觀與七覺支俱修時,要「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呢?印順法師在《成佛之道》解說「厭、離欲、滅」等,[1]強調的就是解脫道要依於出離心來修(或說是與三法印相應的心)。如果說我們在學這些共世間的禪法當中,欠缺了念念出離三界的心,這修的過程,就叫做外道定。相反的,假如在修學的初中後,內心皆沒有忘記這份出離心,那縱使我們學的是世間定,但卻可以引向聖道的也,誰說修定一定會產生著定味呢?這種心繫涅槃的心(其實修菩提心亦然),不就很像「回家」般的期待嗎?若是,什麼時候死,有什麼關係嗎?(2011/8/5








[1]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註本)》(p.227):「


A)從無常的正見中,引發正思,就「向於厭」


眾生對於自我及世界是熱戀著的;正思的向於厭,就是看到一切是無常是苦,而對於名利,權勢,恩怨等放得下。這是從深信因果中來的,所以厭於世間,卻勇於為善,勇於求真,而不像一般頹廢的灰色人生觀,什麼也懶得做。


B)從無我的正思中,「向於離欲」


於五欲及性欲,能不致染著。如聽到美妙的歌聲,聽來未始不好聽,可是秋風過耳,不曾動情,歌聲終了,也不再憶戀。如手足在空中運動一樣,毫無礙著。


C)從涅槃寂靜的正思中,「向於滅」


心向涅槃而行道,一切以此為目標。


這三者,表示了內心的從世間而向解脫,也就是真正的出離心。出離心,貫徹了解脫道──八正道的始終。不過正見著重於知厭,知離欲,知滅而已。以下六支,都是向此而修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