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清珠,能清濁水
釋開仁2010/11/1
以前每當遇到這個「如水清珠,能清濁水」的譬喻時,總是熟悉的即刻聯想到印順導師曾言的定義,如說:
一、《成佛之道(增註本)》:
「心地怎能得清淨呢?這就是信,就是歸依。從『深忍』(深切的了解),『樂欲』(懇切的誓願)中,信三寶,信四諦。真能信心現前,就得心地清淨。所以說信是:『心淨為性,……如水清珠,能清濁水』。從此淨信中,發生止惡行善的力量,就是一般所說的『戒體』。」(p.178)
二、《佛法概論》:
「等到體證真理,證實了所信的不虛,達到自信不疑的境界,即名證信──也名證淨。證信是淨心與正智的合一:信如鏡的明淨,智如鏡的照物。佛弟子對於佛法的不斷努力,一貫的本於純潔無疵的淨信。這樣的信心現前,能使內心的一切歸於清淨,所以譬喻為「如水清珠,自淨淨他」。這樣的純潔心情,為修學正法的根基,一切德行依此而發展,所以說:「信為道源功德母」。」(p.186)
這個寶珠能自清水,讓塵埃沈澱,由之看清真理,方名進入佛法大海。這個心淨為性的正信,不止於仰信,而是基於見得真,信的切,導師上述的說明,跟《成唯識論》卷6所說甚為一致,如:
「云何為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大正31,29b22-23)
也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清水珠」之喻,一直停留在與「信」有關的闡述上。直至上週六,在學習《大智度論》卷59〈37 校量舍利品〉時,才大開眼界,原來這個「清水珠」喻,在般若系乃用於形容般若智慧的功能,如說:
「如水渾濁,雜色不淨,以珠著中,皆清淨一色;般若亦如是,人有種種煩惱、邪見、戲論,擾心渾濁,得般若則清淨一色。如如意珠有無量功德,般若功德亦如是。」(大正25,478c15-18)
龍樹菩薩說,眾生的內心有種種的「煩惱、邪見、戲論」等擾心渾濁,無法體見真理,了知法性,真如水渾濁,雜色不淨,當然就沒辦法看到水底的真相。然而,倘若可以學習般若智慧,它即可以因知見緣起無我的空性,逐漸將擾心渾濁的煩惱習氣,完全消除,讓眾生明了自心,見到萬法本然的寂靜性。這實宛若置如意珠於濁水中,把渾濁的水,或雜色不淨的情況給徹底改善,讓眾生得以看見水底的真相。
淨信,固然為深入佛法大海的鑰匙,不過,若用於比之般若,則對於闡明心性渾濁的眾生來說,理應更為貼切,畢竟般若空慧,才是徹底清淨心性的寶珠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