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耳聞、口說
釋開仁2010/10/24
每次聽課,都可獲得意外的法喜!
在昨天的課程中,提及菩薩「口德」的形容時,真的驚嘆佛法不離世間覺啊。在《大智度論》卷58〈36 阿難稱譽品〉說到:「若見他有過,尚不說其實,何況讒毀[1]!若必不得已,終不盡說。」[2]
菩薩見到別人有過失時,尚不論及人家的缺失,更何況會落井下石,到處宣說別人的壞話呢!若非得已一定要說出來,也不會全然的說盡──因為給眾生一個改過遷善的時間與空間。畢竟有些眾生並非自心不知道自己有錯,而實無明驅使,身不由己。當然,菩薩也絕非縱容這些人,而實心懷悲愍,用同理心與慈悲心接近他,讓眾生在沒有距離(清淨與染污若存有嚴重對立的話,有過失的人將不容易建立自信而重新再來),在維護尊嚴之下,慢慢把煩惱習氣修正,日後就不會再重蹈覆轍了。
《大智度論》卷58的這句話,古德曾將之與中國思想做會通,倍感親切,引述以茲參考。如宋.允湛述《淨心誡觀法發真鈔》卷2說:「
但自觀身行,口勿說他短,
結舌少論量,默然心柔耎。
無知若聾盲,內智懷實貨,
頭陀樂閑靜,對修離懈惰。
但自觀身,謂唯觀自己之身行,正則更加切,不正則當從於正,斯為自行之本矣。
口下,《大論》云:「若見他有過,尚不說其實,何況讒毀。」故馬援[3]誡子孫曰: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言也。當憂人之憂,樂人之樂。
結舌,《文選》云:「鉜口結舌,謂少其言也,柔軟離麤橫也。」此誡意業。
無知下,不起虗妄覺,智若聾盲人也,使智淨內實,如懷寶貨也。亦猶老子云:「是以聖人虗其心(心不為可欲所乱則虛矣),實其腹(道德內充則無矜徇)。」頭陀善見云:「漢云:抖擻,謂抖擻煩惱,離諸滯著也,合成四位(衣、食、處、威儀也),開為十二:衣中立二(衲衣、三衣),食中立四(乞食、不作餘食法、一坐食、一揣食也),於處立五(闌若、塚間、樹下、露坐、隨坐),威儀立一(常坐)。今即處也,對下此句,結勸勤修也。」[4]
從上文可了知,馬援曾告誡子孫說到:我希望您們,聽聞到別人的過失時,應該猶如聽聞到自己父母的姓名一般,耳朵可以聽聞,但口卻不許說出來;應當以別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他人的憂愁為自心的憂愁──同理之心。[5]
在允湛的詮釋中,尚有一話很有意思就是:「智若聾盲人」。有修行、有智慧、有覺性的人,應該要大智若愚。誠如《長老偈》和《彌蘭陀王問經》所說的那樣:「雖有眼,卻如盲;雖有耳,卻如聾;雖有智,卻如啞;雖強健,卻似無力;有事生起時,他睡臥於死人床。」[6]
這不是裝傻的模樣,是有智慧光明的覺照,明了一切音聲、色塵、口語等,宛若秋風過耳,船過無痕──無自性,因緣所生故。假如認同守護六根,就是修行的話,不必再等,現在就開始覺照眼見、耳聞、口說等的一切吧!
[3] 清.淨昇《法華經大成音義》卷1:「馬援傳: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後不能令人軒。軒。輕也。輕。重也。言為人無所輕重也。出後漢馬援傳。」(CBETA, X32, no. 620, p. 547, b17-19 // Z 1:51, p. 230, d5-7 // R51, p. 460, b5-7)
[5] 如《孟子》言:“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其含義為:靜的真諦 以百姓的快樂為自己快樂的人,百姓也會以他的快樂為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己憂愁的人,百姓也會以他的憂愁為憂愁。這既是衡量為官的一項道德行為準則,更是一種為官的智慧。
[6] Mil 367; Th 52:Cakkhumāssa yathā andho, sotavā badhiro yathā. Paññavāssa yathā mūgo, balavā dubbaloriva. Atha atthe smuppanne, sayetha matasāyikan’t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