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從思想面談僧伽教育



 


   

        在僧伽教育的搖籃中,今年六月份已滿足七年的歲月了,個人對於此類異於世俗教育的方針,不管是從思想層面的考慮,或是反省過去在教育機構生存過的經驗,讓我內心對真正教育的活水源頭,起著相當的探索心境,把我從單純受教於人,或好為人師種種經驗的交涉中,感悟到許許多多的真實理念。我相信,縱使沒有資格探究僧伽教育的活水源頭,可是那份二千五百五十五天的生活經驗,應該還是有些微參考價值吧!


 


    印順導師基於觀察到太虛大師教運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自誓畢生從事著作講說,將用心安放在思想的建立,完全打從最基層的教育開始,不再為空中樓閣般的運動而感到滿足,步步為營而踏實紥根,一心從思想的改革來完成那遠大的理想。


 


    這類從思想著手的方法,極像世尊教導眾生從正見為起始的修道理念,因為有正確的知見,才有辦法導正身口意三業的清淨,才有能力談修證啟悟。在經論中,我們看到世尊的教育方式,就是這麼簡單的週而復始。


 


    話雖說行為的導航以正見為先,然而內在有力的鼓動細胞,確是在準備過程中,所不可抹煞的前提,這是極抽象,也是極為重要的內在因素。在我的觀察來說,要談教育,絕對不能但從學生的成果、外面的表現來決定教育本身的成敗,因為這與世俗教育的方針,沒有什麼不同。要談僧伽教育,就要懂得觀察自己或是學生的內心,有沒有能夠培養起相應佛法的思想,若沒有,一切的表面榮譽,不過是虛幻的滿足而已,這類思想經不起考驗,而且會浪費資源,與世俗的教育──利益交換(交學費換文憑),沒有兩樣。


 


    思想,它雖然包含知識的層面,但卻不能僅止於此,因為鸚鵡學語,也能瞞天過海。克實而言,知識是建立思想的第一步,再者是誘發內在的種種善心生起,才是關鍵的。如何說?舉例來說,假如今天我為人師長,在訓導一位學生的過失時,不應該但有表面的處罰,因為這跟用世俗手段處理世俗教育一般,算不上是佛法的真正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在與其勸戒的過程中,誘發其內在的慚愧心,讓對方生起改進的念頭,這才算是佛法的教育。


 


    教育有沒有成效,端視外表(言行舉止)是無法判斷的,唯有在其產生離惡向善的有力知見後,才有資格談僧伽教育的成功。教育本身不是權威,所以它沒有恐嚇,它更沒有勉強。它,來自於自然流露的展現,來自於由證出教的無盡經驗。


 


    當然地,先不說內在的轉變層面,光是真心接受教育的習氣都不容易改正,何況談盤腿修證呢!學理不成,會容易為自己尋找無盡的借口,來補償自己不足的缺失,更會虛偽的掩飾自己的自私,大談相似佛法的理想。其實,不管您怎麼包裝,有經驗的人,一看就透,因為表面的風光,無法隱藏三業大用的氣質,這股修道的氣質相應於離欲、捨、滅盡。


 


    現代人用錢來換取氣質,用虛榮來填補空虛,這就是世俗的教育了。相對的,佛法的教育完全是反向的思考,如:若學生一聽到師長宣佈事情就自動發心處理,一聽說眾生有難就念念迴向,一遇到佛教受辱即護航捨命,…我想,不必為這群學生打分數,絕對是教育成功的實例。


 


    我看過學生為了分數不擇手段,為了畢業與院方起衝突,為了文憑寧可放棄自己的尊嚴,…這先不說學生本身的問題,這種教育成績,才是僧伽教育要極其懇切深入反省才是。


 


    僧伽的教育,不應該追隨世俗利益交換的方式進行,因為縱使給您實施一百年,我想佛教的人才還是無法培養出來,勉強說或許可以造就幾個成績好的優秀學生,卻難於比照前人的偉大功績。


 


    世尊的教育,不在乎表面的成果,但重視誘發內在去惡從善的培訓,因為一旦修證有成,就有能力自化一方了。


 


    僧伽教育是培養僧格的教育,它不只有知識層面,更含蓋生活的點點滴滴,它有高尚的宗教情操,也有順應世俗的廣泛接引,教育的本身,沒有形式的局限,因為從理性到感性,從生活到盤腿,所有的語默動靜,都有提升僧格的潛在動力,話說白一點,就是如世尊所言的八正道就是古仙人道一樣,它不只是盤起腿來才思惟的義理,其更為生命的全部。


 


    思想的建立是改變世俗習氣的起始,沒有了正信,就沒有正知,沒有正知,就沒有正見了。相信佛法能夠讓自己重生,這應該就是轉化生命質量的開始了。僧伽教育,從思想改革做起,應該是亙古不變的理則。


(開仁寫於當學生的年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