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師父一個問題,成佛之道(增注本)第171頁:
在根境相觸時,如有智慧的觀照,就稱為『明相應觸』,那就能從此透出,裂破十二緣起的連鎖。….. 如有智慧而正念現前的,就不起味著,不為情感的苦樂所惑亂;否則就危險了。
末學的問題是:
斷緣起的連鎖如果是從「觸」下手,是否還會生「受」?或者還是會生「受」,只是不染著?
以前有看過其他法師的文章認為是從「愛、取」下手,不知師父的看法如何?
=========
答:
以前師父也想過這個問題,後來覺得:
『明相應觸』,較像指的是聖者的「明」(智慧),因為四念處中還有受念處,若修習過程不能到達受(觸在受之前),怎麼觀受是苦呢?有人主張『無明相應觸』一定是凡夫,這也許沒錯,但修習過程中是允許的才對,因為能在受上不斷觀察受的起滅無常無我性,理應當覺照力夠強時,可望再往前一步的『明相應觸』才是,然此非短暫可至的境地。有人認為聖人無受,因『明相應觸』故,但有五蘊身怎麼能無受,不合邏輯,就像印順導師《中論選頌講記》中說到:「淨不淨的分別,在境界上也不能說沒有。如美術圖畫,有些確實是美的,有些卻令人看了討厭的,這就違了淨的原則。取相後,用心分別,有不正確,即成顛倒原因。淨相不是沒有,但眾生於一點點淨相,就把它誇大,認為十分可愛,即錯誤,於境不能恰當了解。又如吃過一點好味,覺得好,下次吃的覺得不好,這是從憶想分別而生的顛倒。淨不淨境,也是有的,不是說成了聖者,什麼都不分別,淨不淨都無所知。不過聖者是不會把境相誇大,或從憶想而起種種顛倒分別,普通人都是從憶想分別而起煩惱顛倒。」聖人應該允許到「受」的層次(故導師才說『如有智慧而正念現前的,就不起味著,不為情感的苦樂所惑亂』---情意上還是有三受,只是不被迷亂,或生顛倒戲論而已),再下去的「愛取」就不會生了。有些禪法重點放在「觸」,有的在「受」,我覺得只是一個是因,一個是果的不同而已,按「如理作意」的覺照來說,兩者皆可生「如理的作意」,只是真要到了聖者的境地,才算徹底的『明相應觸』,因為身見斷,明相應觸,才真正切斷緣起的連鎖,否則藕斷絲連,難以言之為無間斷的『明相應觸』。「身見」的迷亂,雷迪禪師解釋有三類,第一類是用戒律來制止言行舉止上的身見(粗糙的犯罪行為);其次為思想上的身見,要用禪定的作意(像安般、不淨等的修法)來制止無法專心及散亂的心,此為纏煩惱的身見;最後為用智慧來根除隨眠上的身見,就是照見緣起無我,名為契證法性。(就是初果)---所以帕奧禪師說「如理作意」有淺深的層次,『明相應觸』應該要在根除隨眠上的身見後,才能體會的境地。
另外,也許與心流的強弱也有點關係的,有時所緣不強,也許在「觸」的當下就因覺知而減弱了他的「受」,反則一般的接「觸」非常迅速,一覺知其實就到達「受」的層次了,這也還可以制止的,只要莫讓它繼續延伸至「愛取」,應該還是屬於正常的修行過程,比一般人好太多了。
隨想隨寫,希望有談到您想了解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