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怎麼定位?
印順導師曾於《華雨集》第四冊(p.270)說:
要知道「佛法普遍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並不等於:天天忙著誦經、禮懺、放焰口;日日研究經典,講經、著作、念佛、持咒、素食、放生;到處參加法會,布施功德;或修建寺院,辦學院,辦文化慈善事業;住茅蓬修行……。
這些,可能與佛法相應,也可能是徒具形式。從現代中國佛教來說,上面這些活動,並不太少,而念佛、持咒,建大寺、大佛,近二十年來特別風行。佛法的信受奉行者,應生起軌範身心,淨化身心,或進而達到身心解脫自在的德用。即使是弘法利生,從事文化、慈善、教育、國際佛教活動,如自身忘失了這一真實意義,也還不能說是「佛法普遍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
此地此時,提出這「如何使佛法普遍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一題,我認為值得佛教同人重視的!
要認識印順導師,末學以為:首先要了解他這種『不具形式』的性格與典範,因為這就是他的人生與修行方法。從南傳阿毘達磨來說,心流的觀察要領,就在『如理作意』!這不論是在阿含或毘曇,同樣重視『如理作意』,因其為正見之前行,也是一切聖行的起點。
從現實的佛教狀態,多少可以掌握何謂修行的真義,試問誰敢保證那一類形式的修行者最具『保障』呢?我想,答案是沒有。
自古以來,佛教即有『禪師、經師、論師、律師』等形式的出家人,從表面上看,應該都可以屬於實修的範圍,因為大家的目標不會離開『戒定慧』,離此也不能稱為世尊的弟子了。
教史上的玄奘大師,請問他修什麼法門?他可以為了追求法義的深廣,行腳到天竺,目的只為了收集經卷回國嗎?現代人懶惰不用功,泛稱依義不依語,對文字學不重視,以為修行不需要這些,回過頭想想,難道玄奘大師連這點都不了解嗎?再者,佛法的思想,博大精深,有人發心深入,用畢生的生命換取對法的體會,為的難道只是寫書著作嗎?
其實,修行人對『戒學』不管是認可輕重等持或是小小戒可捨;對『定學』不管是認可剎那定或是根本定;對『慧學』不管是認可重大意或是嚴密…,這一切的用心,實並未離開過三學,只是偏重不同而已。
修行的定位,隨您怎麼看都行,但標準應以三學為基!
釋開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