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8日 星期日

不倒不退之軌則



 


甚麼人最為富有?沒有了屬己之觀;


 


甚麼人最為貧窮?常盤己有耗心血。





感性生活要節制,理智生命要提昇,

 


握緊著此種軌則,現生不倒後不退。


 


                                        (仁俊長老法語)


 


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由安般念進入止觀修習的堂奧



由安般念進入止觀修習的堂奧


 


 


一、修習止觀的重要性


據了解,現今西方佛教的狀況,是以南傳與藏傳佛教為主力的,他們對於西方人的影響,遠超北傳的漢語系佛教。我想理由是多方面的,其中無可否認的是,北傳佛教在西方的化區,局限於華人的社區,無法進入西方人的主流社會。另一方面,或許與修行方法的熟練也有些關係,因為不管是南傳或是藏傳的僧侶,對於修行的方法,均有非常好的一套操作步驟,反而是北傳的僧侶對此無法正面回答的佔多。這是值得省思的。


三學的理論大家都懂,可是真正有魄力將此轉換成自己經驗,或是作為安身立命之道者,實在不多。戒定慧,是佛法的核心,所以對此須要先有親身的經驗,才能將此經驗來度化眾生。印順導師曾說:要對佛法能生起感動與震撼,才能讓自己洗心革面,也因為擁有這些體會,才有辦法令眾生對佛法生起感動與震撼,這是很實際的。


有人說台灣佛教展現的是慧學的特色,泰國等呈現的則是戒學的嚴謹,這些觀念,若就經論而言,慧學是要有戒與定為基礎的,才名為真正的慧學。研究經教、重視思想等,不能代表慧學的完整內涵。印度古德們,一生人也許只著作一本書而已,但是這卻是他們親身印驗的精華,不是光是推理而成。目前學術的研究走向,很多是值得我們省思的。因為在佛法中,說唯「教、證」二體,是佛法延續的主要動力,尤其有「行法有情」的實證者,更是勝義正法的住持者。


世尊說,身為出家人,應做一位「法住者」!簡單說,就是能安住止觀的修習者(經的用語是「內心的寂止」)。這裡點出一個重點就是,如何將知識轉換成經驗,答案就是「修習」。而這修習的內容,也即是戒定慧或稱為止觀了。另外,亦可明白說,凡所研究的佛法理論,目的無非即是為了要達到對法的證入。而這過程,就要靠修習。


此次的禪七主要是以「安那般那念」(或稱「出入息念」)為主軸,教導的方法以「坐、行、站」三威儀為主。著重於調身、調息與調心的入門步驟。至於心理應有的建設,我想聖嚴法師的一席話最有鼓動力量──「把身交給蒲團,把心交給方法,把生命交給龍天護法!」


 


 


二、實際操作的前方便


南傳佛教雖然重視止觀的修習,不過對於調身的方法,不如北傳乃至藏傳般的關切;北傳有七支坐法,藏傳則有八支坐法。這次的禪修,前方便的運作,是以天台七支坐法為主。


這些調身的方法,有助於內心由粗轉細的調適,同樣的也會讓禪修者起座時由細到粗的適應。所謂七支就是:一、結伽趺坐,二、挺腰含胸,三、雙手結印(或放在膝上),四、雙肩收鬆,五、下巴內收,六、舌頂上顎,七、眼臉下垂。


依上述的七個次第調身後,再慢慢的左右前後的搖動上身,入座時由大至小的幅度緩緩擺動,找出身體最平穩的定位點。一旦完成了這些步驟,身體就不再動了,再者即從頭到腳一步步地放鬆,一直到遍全身每個部位都進入自然與輕鬆的狀況為止。


最後,可以作三次的深呼吸,開始專注於呼出與吸進同樣接觸的部位上,也就是攝取息的相,這就是要正式修習「安般念」的所緣相了。


上面所談的,是以「坐」威儀為主的,至於「行」與「站」則須另外說明。所謂「行禪」,方法有很多,但是就安般念來說,在心還在散亂掉舉時,先把注意力往腳下部觀察,特別是與地面接觸的觸覺上。只管接觸,不進一步推求其感受。有的人若已經可以專注於息的接觸部位時,在行禪時同樣可以但注意息,不必定要往下部觀察了。


而「站禪」主要是對治當我們坐得太累時,可以由坐姿轉到立姿來修安般念,方法與坐姿一樣,故不須特別說明。


修習任何業處,有兩種心境非常重要,一是恭敬心,二是歡喜心。對一個老師或是其所教導的方法,首先必然要生起恭敬心,法從恭敬中求,傲慢的心,佛法是不能入心的。再者,是歡喜心,若心對方法存有歡喜與好樂之心,必定會全心投入於法的體驗,而且是心甘情願的學習,與被迫的心境,截然不同。


 


 


三、安般念的修習方法


在《清淨道論》(以下簡稱《清論》)中,有四十種業處的修習方法,其中有的業處只可以成就「止」,所以稱為「止業處」;惟有兩個業處是例外的,那就是「安般念」及「四界差別觀」,因為它們都含蓋了止與觀的方法。後者不是這次禪修所採取的方法,所以略而不談。至於安般念,則應該詳細地說明完整的修習方法與操作的步驟。


首先,必須先了解安般念與其他業處不同之處,及其本身的殊勝之處。《清論》有說:一切業處的切入方法,不外乎「見、聞、觸」三者,而安般念是以「觸」為其特色的。簡單說,修習安般念的方法,第一步就是要專注於:(1)出息(2)入息(3)出入息接觸的部位。尤其鼻端下及上嘴唇(一般言「人中」)對息出入的接觸部位,有些人的感覺是一個點,有些人是整個人中部位,沒有一定。不過,要留意的是,注意觸點,絕不是去觀察它的「硬、粗、重…」等的特相,要不然,會成為四界差別觀的方法了。


安般念的所緣是息,初學者不應該刻意勉強不換腿,因為通常當初學的專注力不是很強的時候,往往都會被身受影響了息的所緣。因此,寧可換腿,將心一直放在息的所緣上,使所緣清晰明朗。


回到之前所設問的「安般念的殊勝功德是什麼」?這裡可以分兩點來說:第一是「隨時隨地可修」,它不像其他的業處需要準備或特別找一個所緣境來修,如遍禪中的土遍處,它一定要有曼陀羅;不淨觀則一定要有屍體等,而出入息,是每個人都與生具備的,隨時隨地都可以作為用功的所緣。第二是「寂靜」,世尊讚嘆出入息念的寂靜功德,主要是因為它的「相」寂靜,「禪支」也寂靜(後者是每個業處都有的功德,但前者則未必);換句話說,由始至終出入息的所緣都是寂靜的。因此二因,它成世尊特別稱讚的方法。


《清論》在闡述安般念時,非常重視「正念」與「正知」的培養。將息繫於接觸的部位上(經中說是「繫念在前setting up one’s memory in front」),久而久之,自會專注一處,這是「正念」的培養;再者,倘若可以清楚知道出入息之長短等的特性,則稱之為「正知」的內容了。


 


1、《清淨道論》的七個步驟


接下來要說的是怎樣修?修習安般念,於經中說要到「阿蘭若(或稱空閒處、樹下、空澤等)」去修。獨處閒居,首要目的其實是為了遠離五欲的干擾。凡夫的心,很難不被五欲所牽,生死輪迴的習慣性(放縱五欲),與止觀的修習是背道而馳的。性空法師曾說:「修習止觀也是一種習慣。」由此觀之,要成就出離五欲的止觀修習,一定要先棄捨五欲的染著習慣。而世尊在經中以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到空閒處去用功。


有些人可能會疑惑說,修菩薩道的人不能離開人群,要是修習止觀一定要到空閒去的話,不就違背菩薩心腸嗎?智者大師有說:修習止觀的人發心可以分為十種,而菩薩雖然暫時遠離人群,可是不捨念眾生,為眾生、為無上菩提而勇心追求成就五種神通,來利益更多的眾生;相對的,要有神通,至少也要有根本定為基礎了。禪定於菩薩道還是受到重視的。


《清論》的安般念,有十六特勝的說法,不過,此次要講解的是與天台六妙門相近的七種方法──「數、隨、觸、止、觀、還、淨」。從「觀」為始,是毘婆舍那的修習,之前皆屬於奢摩他的修習。


第一,是「數息」。在經中世尊所開示的安般法中,沒有數息這個次第。然而,後代論師為了更有效地讓散亂心重的眾生進入安般念的學習,多設了一個數數目的步驟,以隨順的意義來說,是不會妨礙安般念的修法的。數息,就是數號碼。依有經驗的老師說:數目最好不少過五,以不超過十為限。在緬甸有人提倡數到七,因為代表七覺支;有的提倡八,表示八正道。這都沒有定論。要注意的是,方法以息的進出一次數一,重複地數。息的進出莫使造作粗細,隨順自然。不過,要是散亂心,抑或是掉舉心重的話,可迅速的數,數了幾遍將所緣相捕捉回來後,就可恢復原本的自然數。另外,於此階段,不要求在數的過程中不摻雜少些的妄念,主要要求行者用心踏實地數,數目脫落了重新再來,一遍又一遍的練習。雖然說是數數目,也要留意安般念的數息不是以數目為所緣,因為所緣終究是以出入息接觸的部位為主,簡單說這其實就是「正念」的培養;倘若能清楚分辨息的進出,這即是「正知」的運用了。


第二,是「隨息」。這時候的「隨息」,與第三的「觸」是不能分開來說的,因為心的專注,就放在進出息重疊的觸點上。這個過程細分有「隨息、長短息、全身息」。現就「隨息」來說,承繼上述數息的基礎,當直覺數息能不被中斷的進行到十五至三十分鐘後,表示息已經開始穩住了,於此即可放下數字,而只注意出入息。在這裡必須知道息的初中後,但是並非隨息的初中後而進出,只守於人中的部位,如守門員一樣,但知曉有人進門、有人出門,其經過的整個過程,都一目了然,注意力依然守在門口的地方。這時候,息的所緣相會逐漸清楚,「所觸之處」或稱所緣的範圍,會因個人而有不同的感覺,有的人是一個點,有的範圍較大,行者於此勿須造作而故意改變它的大小,但知將心扣緊所緣上就是了。


進一步的是「長短息」。當學習「隨息」可以達到十五至三十分鐘不被中斷時,行者檢查息的穩定後,可以開始進一步操作「長短息」。這裡所說的長短,不是指整條息的長短,而是觀察經過接觸點上時間的長短而定,目標依舊是息進出重疊的部位。由此會更清楚息的相。


再來,是「全身息(或稱遍身息)」。全身息也可稱為一切身,英文是whole breath,就是整條息的意思。此處的專注力,放在出入息經過人中的部位,從開始到結束,換句話說,即是明了息的初中後。息經過接觸點上的每一個細節,都要清清楚楚,如火車經過隧道一樣,守門人但知道火車經過洞口的初中後,如此綿綿密密的專注,則不會被妄念所切斷,這就是全身息了。


由於從「數息」與「隨息」的整個過程,不曾離開同樣的接觸點上(亦可稱為息觸),所以第三個的「觸」,簡單說就是遍佈於「數、隨、止」之中,故不須另加敘述。


第四,是「止息(或稱止身息)」。當心能正念正知於「全身息」時,心與息為一境,寂靜如處虛空。當所緣微細到轉成「意門轉向」中的「法所緣」後,似相(nimitta)或稱禪相的即會於所觸之處出現。開始的時候,似相彷彿還會晃動,實際上是心念在動,所以只要加強心的專注,強念強慧,相會逐漸地穩健起來。《清論》形容此階段為幼稚定(不穩定的定),行者可依循七種方法,在生活上的一切威儀中,保護此定力,使它越來越堅固,直至抵達安止定。


由「息」轉成「相」,是安般念最關鍵的地方,不過,這並非脫離了息,而實是氣息與相達到結合一體的情況,把念頭放在相上而已。這個時候開始降伏五蓋,逐步會生起近行定,乃至安止定。有一點亦須留意,當似相的出現,先不去觀察它的顏色及特相,純粹安住在相上就對了。《清論》對相的保護,也介紹了七個方法,安止善巧也說了十種,這些因時間的關係,皆略而不談了。


在修止的過程中,行者的息會隨著內心的調和而愈來愈細膩,甚至於會很快就感覺息不見了。《清論》說:息的不見,只有七種人,一是潛在水中的人,二是胎兒,三是無想天人,四是第四禪天,五是死人,六是色無色界天人,七是滅盡定;若不是其中的一種,則必然要加強正念與正知的力量,讓息相重新提起來。有經驗的老師說:息不見了,心莫急躁,應回到原來的座位上,省思剛才息最後出現於接觸點上的情形,繼而將心隨之調細,慢慢的息就會再次繫念在前了。安般念的特色,修的越高,息就越細,乃至不見;而其他的業處則不一定,有的是以相的越明顯,才表示為越高的境界。


 


2、修「止」到「觀」的修習進路


「數、隨、觸、止」屬於止的修習,「觀、還、淨」則是觀的修習。《清論》中的止觀,完整的是以「七清淨」來說明,一是戒清淨,二是心清淨,三是見清淨,四是度疑清淨,五是道非道智見清淨,六是行道智見清淨,七是智見清淨。後五者為「觀」的內容與次第。《清論》稱此五者為慧體,前二者為慧根。慧體依慧根而生長(如《清論》說行者要從三摩缽底出來後,才能作名色的觀察),而慧體與慧根又必然是依附在慧地的基石上才能萌芽。這裡的慧地,就是「蘊、處、界、根、諦、緣起」的內容,是作觀前「遍問而熟知」的依據。由此觀之,聞慧對於修觀的重要性了。以五根來看,修止「信根」最重要,而修觀則是「慧根」為重點了。


觀的內容,第一是見清淨。這階段最主要的就是辨識名色二法,確定何謂名色。換句話說,也即是一般所說的「自相觀」。《清論》所說的自相,一定要觀察名色法的「相、味、現起、足處」,才能真正徹底的掌握名色。所謂「色法」,就是四大及其所造色;所造色共有二十四種,但其中的十種因為不是真實法,故不需要去觀察的。對於所造色,說法有些差異,於此略述之。至於「名法」,則有八十九種心、五十二心所,及三類的唯作、異熟、速行心。


修行者會因為基礎的不同,所以切入的方便也會出現差異。如「純觀行者」,他只要有近行定,即可以色法切入毘婆舍那觀;而「止行者」,則會以安止定,直從名法切入來作觀。


《清論》稱見清淨為「如實見」。這是透過定的基礎,對名色作分析所得來的知見,縱然說這種知見還是屬於聞慧的內容,可是這個時候的行者,已有能力體會到名色是眾緣的和合而成,其中沒有有情或是補特伽羅。


觀的第二個內容,是度疑清淨。之前見清淨雖然已有能力分析名色的集聚相,但卻極為容易落入大乘所言的「分析空」,甚至於有的還會落入斷滅見。因此,在見清淨的基礎上,更立度疑清淨。


《清論》說:「以把握名色之緣,而越度了關於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疑惑所建立的智,名為度疑清淨」。知道了名色的和合相,更應了解其生起之緣,明了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內在因素。度疑清淨,主要是帶出「有業報而無作者」的正見,唯有法而無一常恆不變的補特伽羅。對於色法,其知道現世的色法源自於「業生色、心生色、時節生色、食生色」。其中的業生色,為最初之色法生起,了知它由過去世的無明造作(同於「行」)所留下來的餘勢而產生。由此推之,即可明了現世及來世的業生色,也是如此的。


至於名法,也一樣要觀察其生起之足處。從這尋根探源的追究中,可以剔透有情三世相續不斷(斷見)、剎那不常(常見)的內在動力。也由此,明白「此故彼」的緣起法則,此緣性的法爾如是(《清論》將緣起歸納為「同一之理、差別之理、不作為之理及如是法性之理」)。成就這樣的觀智,《清論》稱其為「法住智」、「如實智」、「正見」、「小須陀恒」等。


第三個觀的內容,是道非道智見清淨。從見清淨及度疑清淨而來的正見、如實智見,必然會引發要求實現向於解脫的真實欲求。了知辨別道與非道之間所建立的智為道非道智見清淨,欲求完成此智的行者,先應以「聚思惟」的方法觀而行瑜伽。至此,行者有時於色、有時於名,思惟而提起無常、苦、無我的三相(lakkhaNa),次第行道而完成修慧;此外,行者亦可以「色的七法」及「非色(名)的七法」提起三相思惟諸行。因修習無常、苦及無我隨觀智之故,行者得清淨智而到達了思惟智的彼岸。


之前未有而現在生起,現在既有轉而消滅,以緣及剎那二種而觀生滅,則將會更加明了四聖諦與緣起的種種「理」和「相」。對於這樣明了諸諦及緣起的行者,了知諸法的未生而生,生已而滅,其常新、短暫,猶如日出之時的露珠、水上泡、水之痕跡、電光、幻、陽焰、夢境、旋火輪、海市蜃樓、泡沫、芭蕉等,至此便通達了變易壞滅之法的生與滅,證得了名為「生滅隨觀」幼觀智,從此他便稱為「初觀者(Araddha-vipassako)」。


行者在「幼稚觀(taruNa-vipassanAya)」開始作觀的階段,將會生起十種觀的染(vipasanUpakkilesA),即:光明、智、喜、輕安、勝解、策勵、現起、捨及欲,此染對於已得通達的聖弟子、行邪道者及放棄了業處的懈怠者是不會生起的。對於有善巧、經驗、覺慧的行者,光明等(非道)生起時能夠以慧分析與審察,不為所動搖與擾亂,如此則脫離於染而行於正道的觀智,即為道非道智見清淨。


行者至此,它確定了苦、集、道三諦。於見清淨確定了「苦諦(或稱名色)」,次於度疑清淨確定了「集諦」,更於此道非道智見清淨確定了「道諦」,如此即以世間之智而確定三諦了。


再者,第四個觀的內容是行道智見清淨。從八種智達到頂點(sikhappAttA)的觀,以及第九的諦隨順智,是名為行道智見清淨。此即:生滅隨觀智、壞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及行捨智的八種,再加上第九的諦隨順智。


最後,是智見清淨。智見清淨,是謂四道智。轉入於道智之前的「種姓智」,它既非行道智見清淨,也不是智見清淨所屬的範圍,但由於入觀流,因此也稱它為觀。因能更改種姓,故名為「種姓智」。種性智在世間定是為轉換欲界種姓為色、無色界種姓,但在出世間觀智階段,則是轉換凡夫種姓為聖者種姓,是出世間心路中的第一個轉向以涅槃為所緣的心。


到了智見清淨,行者已經實無任何可再造作了,因為所應作的,都曾在隨順智為最後的觀生起時已經造作了。以遍作、近行及隨順的三隨順智各自之力,消滅了覆蔽諦理的廣大黑暗,他的心不入、不住、不信解、不著、不執、不縛於一切諸行之中,只有離去、退縮、不轉,如蓮葉不著水相似。因此,這時候對他來說,一切相所緣(nimittArammaNa)以及一切轉起所緣(pavattArammaNa)的呈現都是障礙。隨順之末,更以無相、不起、離(有為)行、滅、涅槃為所緣,越凡夫種姓,而入於聖者種姓,這是觀的最高點、不再退轉的種姓智。因此,再由種姓智轉入於四道智。道分四種,也即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及阿羅漢道的四道智,此即名為智見清淨。


至此,已完整詮釋觀的主要內涵了。


(按:觀的內容,主要依據開印法師〈『清淨道論』的修觀次第與頓現觀〉《第三屆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頁3361。)


 


 


四、自勉與共勉


依據《清論》所說,修習安般念,的確可以漸次的圓滿止與觀。七天的禪修,要完整的介紹有關《清論》止觀的內容,在時間上是不充裕的,我也只能就初學認識整體止觀觀念上,作粗略的講解而已,至少以後有興趣者可以有一依循的足跡,乃至有一操作的方法可以自己慢慢練習。


修習止觀,要數數修習,要讓它變成自己的習慣性,如此才有辦法熟能生巧。末世的眾生,要追隨一位有經驗的善知識來學習止觀,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聞慧的部分,對止觀的理論與方法,必定要先有非常熟稔的累積,如此一來,則避免重蹈很多不必要的冤枉路。


最後,我想以個人多年參學的心聲,與大家來共勉。參訪善知識,或說向一位禪修老師學習時,有五點值得留意的:第一是須先知道禪師的專長。第二是先放下自己曾經學過的方法,投入於此階段禪師所教的新方法。第三是莫學了新方法,而貶抑以前的方法。第四是跟隨的善知識,一定要留意其師承與經論的依據。第五是任何一位善知識,皆應看作是眾善知識的其一,而非唯一。依我看,其實要親近善知識,還得要有福報及善因緣才行。希望大家好好珍惜每個階段的學習,用心完成出家人住持正法之責任!


 


(開仁於2001/11/310禪七中聽開印法師開示的感想)


 


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四季吉祥.世世吉祥





四季吉祥.世世吉祥


 


    全世界的華人,一年以四季來計算,所以,春季成為整年最初的象徵,俗語說:「有好的開始,就是成功了一半」,意義不難領會。


 


    其實,無論世人如何計算年日,並不妨礙時間流的無常性,而萬事萬物只要存在於這時間流當中,當然因為有前後、有成壞等的變遷,自是不難明白季節更替,一切無常的道理。


 


不過,這在佛家來說,無常的特性,絕非單純僅用於消極面的形容,其實際透露出一個重要的訊息,那就是因為看清楚了這一切萬物的真相,所以,你我皆可以不因它的變化、成壞,而落入失望與頹廢,反而會基於這雪亮慧眼的透視,而讓自心無掛無礙地活在當下,因為這一剎那才是深具意義,或許也因為這原故,才有人說「剎那即永恆」,為什麼?因為不管是什麼,只要它沒有離開時間的概念,它必然如流水一般,每一個剎那的過去,其實就等於一個全新的起始,故而言「一條河不能洗兩次腳」,世上確實找不到刻舟求劍的停留或靜止。


 


那麼這樣說來,何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不更踏實嗎?非也。人生的意義,不是過一天算一天的無奈,它是能活一天就讓自己多一天累積的功德才對。學佛修行的人,該如何謹言慎行呢?現世要接受的一切考驗,我們該祈望自己都能平安、吉祥的度過嗎?佛陀又有什麼寶貴的教法,可幫助眾生擁有四季吉祥,乃至世世吉祥呢?


 


反過來想,假如我們沒有健康、平安、吉祥的身心,顛顛倒倒的過生活,這不就錯失學佛的美好因緣嗎?因此,佛弟子內心會有祈求吉祥、期許平安,照理應該是允許的,只是更應深信有如是因、得如是果的定律。怎麼說呢?要獲得平安與吉祥,自心除了在三寶前許願外,更須付之行動,有造作善的因,才會感得樂的果。


 


佛陀在四十五年的開示之中,也有提及「欲求吉祥福」的經典,如今讓我們來看看佛陀如何說?傳說部派的論師中,有位法救論師著作了一部著名的《法句經》,裡頭的〈道利品〉,記載了佛陀所講說的十六個「欲求吉祥福」之偈頌,雖然比對了同本異譯的《法句譬喻經》〈道利品〉,可以輕易發現《法句經》多出了兩個偈頌──讚歎三寶及持戒。


 


十六個偈頌的文義,涵義雖有小部分昧於漢語的翻譯,但今此僅希冀收攝其偈頌要點,讓佛子們便於憶持,以及利於力行。換句話說,只要我們願意實行,就已播下「吉祥福」的善因,至於何時因緣成熟,已成為遲早的機會了。


 


佛陀開示的十六個偈頌之要點,筆者歸納為六項:


 


一、信樂正法。


二、五戒,八戒,如戒行。


三、聞誦法律。


四、友賢,擇善居,樂見沙門賢聖──為聽法及敬奉。


五、知足,忍,修慈仁,布施,不慢,離三毒。


六、家庭倫理。


 


    品末之處,佛陀歸結說「智者居世間,常習吉祥行,自致成慧見,是為最吉祥。」一位具有智慧的人身處於人世間,要經常習慣養成實踐這些導致吉祥的行為,如果能夠如此週而復始、細水長流地依教奉行,因果相應、水到渠成之時,本身即會完成這圓滿無礙的出世聖知見,而也唯有得到這出世的聖法,才可稱得上是「最吉祥」啊!


 


    這是否有老黃賣瓜、自讚自誇的問題呢?要知道佛陀是三界的智者,所以經中自會留下與此有關的敘述。在上述所言的兩種版本中,《法句譬喻經》的開場白與結局,遠比《法句經》來得詳盡,故事情節也動人。


 


    原來此品所說的吉祥行,緣起於外道尼揵梵志向徒眾說明:「印度當時有十六大國,八萬四千小國,諸國各有吉祥:或金,或銀、水精、琉璃、明月、神珠、象馬、車輿、玉女、珊瑚、珂貝、妓樂、鳳凰、孔雀,或以日月、星辰、寶瓶、四華。梵志道士!此是諸國之所好喜吉祥瑞應。」然而,徒眾卻追問:「寧可更有殊特吉祥,於身有益終生天上?」由於尼揵梵志自知不足,所以師徒五百人浩浩蕩蕩來向佛陀請示殊特吉祥行,佛陀藉機直說:「如卿所論世間之事,順則吉祥,反則凶禍,不能令人濟神度苦。如我所聞吉祥之法,行者得福永離三界,自致泥洹。」也因為這段因緣,佛陀開示了吉祥之法,梵志們聞後皆歸佛出家,爾後成道。


 


    由此觀之,世間有漏的吉祥瑞應,終究落於「順則吉祥,反則凶禍」,而唯有佛陀的吉祥之法,才是一得永得,超越三界的真吉祥!


 


    在新的一年裡,祝福大家


                  四季吉祥.世世吉祥!


釋開仁(2010/2/11


 


  


  節錄經文,與大家共勉! 


 


【黑色字體】:《法句經》卷238 道利品〉(CBETA, T04, no. 210, p. 574, c28-p. 575, b10)


【藍色字體】:《法句譬喻經》卷438 道利品〉(CBETA, T04, no. 211, p. 608, c13-p. 609, b21)


 


 


 01佛尊過諸天  如來常現義   有梵志道士  來問何吉祥


 01佛尊過諸天  如來常現義   有梵志道士  來問何吉祥


 


 


 02於是佛愍傷  為說真有要   已信樂正法  是為最吉祥


 02於是佛愍傷  為說真有要   已信樂正法  是為最吉祥


 


 


 03若不從天人  希望求僥倖   亦不禱祠神  是為最吉祥


 03亦不從天人  希望求僥倖   亦不禱神祠  是為最吉祥


 


 


 04友賢擇善居  常先為福德   勅身從真正     是為最吉祥


 04友賢擇善居  常先為福德   勅[1]身承貞[2]正  是為最吉祥


 


 


 05去惡從就善  避酒知自節   不婬于女色  是為最吉祥


 05去惡從就善  避酒知自節   不婬於女色  是為最吉祥


 


 


 06多聞如戒行  法律精進學   修已無所爭  是為最吉祥


 06多聞如戒行[3] 法律精進學   修己無所爭  是為最吉祥


 


 


 07居孝事父母  治家養妻子   不為空之行  是為最吉祥


 07居孝事父母  治家養妻子   不為空乏[4]行 是為最吉祥


 


 


 08不慢不自大  知足念反復   以時誦習經  是為最吉祥


 08不慢不自大  知足念反覆[5]  以時誦習經  是為最吉祥


 


 


 09所聞常以忍  樂欲見沙門   每講輒聽受  是為最吉祥


 09所聞常欲[6]忍 樂欲見沙門   每講輒聽受  是為最吉祥


 


 


 10持齋修梵行  常欲見賢聖    依附明智者  是為最吉祥


 10持齋修梵行  常欲見賢明[7]  依附明智者  是為最吉祥


 


 


 11以信有道德  正意向無疑   欲脫三惡道  是為最吉祥


 11已信有道德  正意向無疑   欲脫三惡道  是為最吉祥


 


 


 12等心行布施  奉諸得道者   亦敬諸天人  是為最吉祥


 12等心行布施  奉諸得道者   亦敬諸天人  是為最吉祥


 


 


 13常欲離貪欲  愚癡瞋恚意   能習誠[8]道見 是為最吉祥


 13常欲離貪婬  遇癡瞋恚意   能習成道見  是為最吉祥


 


 


 14若以棄非務  能勤修道用   常事於可事  是為最吉祥


 14若以棄非務  能勤修道用   常事於可事  是為最吉祥


 


 


 15一切為天下  建立大慈意   修仁安眾生  是為最吉祥


 15一切為天下  建立大慈意   修人[9]安眾生 是為最吉祥


 


  【法句經所多出的兩個偈頌】:


 欲求吉祥福  當信敬於佛   欲求吉祥福  當聞法句義


 欲求吉祥福  當供養眾僧   戒具清淨者  是為最吉祥


 


 


16智者居世間  常習吉祥行   自致成慧見  是為最吉祥


 16智者居世間  常習吉祥行   自致成慧見  是為最吉祥[10]



 








[1]勅=整【宋】【元】【明】。




[2]貞=真【宋】【元】【明】【聖】。




[3]戒行=行戒【宋】【元】【明】【聖】。




[4]乏=之【宋】【元】【明】。




[5]覆=復【宋】【元】【明】【聖】。




[6]常欲=多以【宋】【元】【明】。




[7]明=聖【元】【明】【聖】。




[8]誠=成【明】。




[9]人=仁【宋】【元】【明】【聖】。




[10]祥+(梵士聞佛教心中大歡喜即時禮佛足歸命佛法眾)四句二十字【宋】【元】【明】。



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

春暖花開




春天到了!


在不知不覺中被早晨的春風拂過臉面,


那股清新涼爽的感覺觸動了心頭,原來春天來了。


它以微微的涼風告知世人它的到來,


也因為它的到來一切顯得生機蓬勃:


花兒在青綠的枝頭露出了笑容,


太陽也提早綻放了光茫,


鳥兒也因大地的甦醒而起了個大早,歡天喜地的哼著歌。


一切是那麼的美好,在此誠心的祝福大家:新年快樂、新春如意!


願您我每天都幸福、快樂、安詳!


                                                                                        圓融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