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對世間的關懷態度
最近我們身處的人間,有著諸多讓人悲憤的事故發生,學佛者也紛紛省思佛法對世間的關懷態度。
即使釋尊在世,難以計數的眾生因惑業而起的惱苦,也只能以盡心去救濟與安忍這堪忍世界的不圓滿。
實際上,以釋尊圓滿無礙的悲智來說,或是超脫時空限制的正覺而言,凡人必想到的是:為何釋尊不以種種神變讓眾生離苦?
然而,從釋尊留下的教誨中看來,在人間成佛的釋尊,以人法來修行,以人法來自利利人。釋尊甚至於交代諸賢聖眾,莫用超人法來存活,也勿使用特殊的神力度過難關。理由很簡單,即為顯示釋尊以人法成佛,未來的眾生也當效法以人法修行來成佛。假如弟子中有意無意地突顯異於常人法的行為,反而會被釋尊所呵責。
很多眾生,以「無所不能」的觀點來詮釋聖人的境界,但往往遺忘了一點,就是釋尊是以人法出現於世的,有這因緣所成的色身,就不可能有「無所不能」的特質,就像茶杯是用泥溯而成的,怎麼可能夢想它永遠不壞呢?會壞,不是代表它不圓滿,反而因為它的有生有滅,才顯露了真理的相貌。而且,手握著這種道理的人,更應懂得珍惜眼前的所有,在它尚未趨滅之前,及早善用它來解決我們生活上的苦,用它來累積未來的道糧,反正它必然成了必壞,瞻前顧後有時是多餘的。智慧透過省思與覺察得以培養,慈悲乃要感念當下的因緣與關係的幻網可獲得建立,試問佛法怎麼會離開生活呢?
回到現實的人間,到底佛法對世間的關懷態度是如何的呢?若標準以「人法」來論述的話,就算釋尊重現於世,難以計數的人間苦難,依然無法全然拔濟的,因為這是人間的緣故。大家不妨想想,若自口宣說無有常性、無有主宰性真理的覺者,竟然會生活在一個常住不變、無所不能的境界中,您會有何感動嗎?我想很難吧,因為此覺者的世界,非我凡夫俗子能感受到的情境,那我們還需要追隨他而學嗎?
當然,非學佛者都未必會坐以待斃或守株待兔的態度來面對人間,更何況學佛者呢?如何在緣起相對的人間,讓眾生透過淨心而使流轉止息,讓怨恨獲得平靜,這才是有掌握好釋尊修行成佛於人間的真正涵義。
有的人把修行看成是特異功能,有的人把共修法會當著是消災免難的謀介,甚至於用自己不願實行教法的藉口來模糊內心的虛偽,請問,佛法到底是什麼?釋尊出世的本懷又是什麼?
難道不能解釋宇宙黑洞或源起的問題,不能因為祈禱而讓世界和平的情況,就可把佛教的真理看做是不切實際的華麗理論嗎?
佛法一點都不玄,玄妙是人心所致;佛法很現實,早上懇切履踐,下午就能印驗;當然,前提若學者的心不直,念不正,縱使有瞞天過海的本事,也只是彰顯自心從未與佛法中得到喜悅而已。佛法所說的世界很廣,眾生很多,沒有我不想去的世界,沒有我不想度的眾生,可是,為人法所限的生命,即使已正覺菩提,也只能在相對的緣起中,表現出絕對的光明與希望,因為,最徹底的解脫就是涅槃,除此,也別無其他的了。
人間的苦難未曾停止過,有的我們可以知道,有的則無法了知,是否不聞不見就等於沒有呢?真理於一切的時空中也是存在的,不必煩惱該從何下手,因為釋尊早已說明,只能從「個人的心淨」為起點,繼之引導「身邊的眾生心淨」,慢慢地,整個人間才會成為淨土。
雖然祝願改變不了多少苦難的感受,但這一念善心,這一場善願,它是一股肉眼看不著的潛力,它能牽動善念於人心,一傳十,十傳百,其實說真的,要求別人之前,請捫心自問一下吧。
開仁2014/7/3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