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頑固
「心的頑固」,在巴利語稱為“cetokhila”,字面意是「心的荒地」,也就是指多棘的或彆扭、挑剔的心。它的本質是「疑」(vicikicchā)和「瞋」(dosa)。
有五事令心頑固,讓人無法在修行上用功:
疑佛 (Buddha)
疑法 (Dhamma)
疑僧 (Saṅgha)
疑戒、定、慧三學 (Sikkhā)
對同梵行者(Sabrahmacārin)起瞋恚[1]
禪修者在修行時,可能會生起這樣的想法:「此法是真實的嗎?能帶給我利益嗎?」這麼想時,他將不會付出徹底的努力,因此他的修行也就不會為他帶來利益,即使有一些成果,也不究竟。這是世間的「定則」(niyāma)。
在此,「信」是重要的。如果你要彎曲一根竹子,應先浸油或用火烤,使它變柔軟。否則,彎曲時它可能會斷裂。同樣的,若缺乏「信」,禪修者的心將變得僵硬、頑固,因而不可受教。
從小未受佛教文化洗禮的人,很難對佛陀生起信心,這是可以理解的。我也無意強迫這些人。但是,他們仍然可能接受佛法、信仰佛法,因為法是客觀的。一旦生起信心,就必然會獲得利益。如果禪修者真誠且勤奮地努力,他甚至會願意冒著生命危險,以達到他所希求的目標。所以,「信」是很重要的。
相信戒、定、慧三學,也很重要。若對三學沒有信心,禪修者將會意興闌珊,不會竭盡全力;相反地,若對三學有信心,禪修者將能在修行上精勤努力、全力以赴。成功地防護身、口業行時,他會對「戒」生信。成功地控制心,他會對「定」生信。當他繼續努力,他會了知名色法,那時,他會對「慧」生信,並告訴別人「了知聖諦是件奇妙的事情」。如此,他會了解到三學的殊勝與利益。至於一直抱持懷疑的人,佛陀說,他們無可救藥。就此,有一個例子。
佛陀證等覺之後不久,來到了鹿野苑,也就是五比丘所在的地方。由於大慈(Mahā-metta)、大悲(Mahā-karuṇa)之心使然,佛陀打算向他們初轉法輪。五人見到佛陀自遠處走來時,他們彼此討論說:「賢友!這個喬達摩沙門正走了過來,他已放棄努力,回頭過奢侈的生活。我們不要禮敬他,或向他問好,也不要幫他拿衣缽,只需替他準備一個位置,如果他願意的話,他可以坐著。」
當佛陀逐漸走向他們時,五人卻未依循之前的協議,紛紛上前迎接佛陀。有人迎向前去問候他、拿佛的缽,另一個拿佛的僧衣,第三個為他舖座,第四個拿水為他洗腳,另一個則準備腳凳。於是,佛陀便坐在他們準備好的位置。這時候,五比丘還是直呼佛陀的名字,用著「朋友啊!」(Āvuso)這樣的稱謂。
佛陀表示自己已見法,希望五比丘聽他說法,然而五人並不相信佛陀的話。佛陀說了三次相同的話,但他們都不相信。他們那時對「佛」、「法」仍不具信心(那時候還沒有「僧團」)。
此時,佛陀改變他說話的方法,他對五人說,自己以前和五人一起在鬱卑羅森林修行時,從未像現在這樣說過自己見法,甚至也從未暗示自己見了什麼異象(vision)。這時,佛陀的慈悲似乎感化了五比丘,五人開始仔細傾耳聆聽佛陀的言說。於是,佛陀便轉動法輪,為他們說法。在初轉法輪的第一天,阿若憍陳如(Kondañña)便證成「預流者」,之後其他四人也陸續成為聖者。最後,在佛陀說完《無我相經》(Anattlakkhaṇasutta)時,五個人都證得阿羅漢果。
為何五人一開始不相信佛陀呢?這就像有名的醫生治療一個對他沒信心的病人,因為病人還不了解醫生,即便那病人曾聽過醫生的盛名。然而,只有在病人開始接受治療,發現效果令人滿意之後,他才會真正信任醫生,也才會相信醫生對其他病人的治療效果。
因此,我們知道有兩種「信」:基於可靠的陳述而生起的「信」,以及基於親身經驗而生起的「信」。(《解脫道上》頁1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